圖為展廳內部。三星堆博物館供圖
(抗擊新冠肺炎)三星堆博物館綜合館「雲展廳」開幕 足不出戶與古蜀文明「親密接觸」
中新網成都2月29日電 (嶽依桐)閉館改造後的三星堆博物館綜合館29日以全新面貌通過「雲展廳」的形式向公眾開放。通過製作沉浸感十足的VR「雲展廳」,並配以「設計師說」「策展人說」「館長致辭」以及講解員直播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在線展示改陳後的三星堆博物館綜合館,讓公眾足不出戶就可與古蜀文明「親密接觸」。
據悉,三星堆博物館綜合館閉館提升改造工程歷時3個月,總投資近3000萬元。原計劃於1月25日面向公眾開放,因新冠肺炎疫情推遲。提升改造後的三星堆博物館綜合館展館面積4000平方米,展示文物394件(套),包括陶器、玉石器、金器,青銅器等。公眾掃描二維碼就可在線觀展。
圖為展廳內部。三星堆博物館供圖
記者了解到,改造升級後的三星堆博物館綜合館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更全面、更深入地表達三星堆文化內涵。展覽通過縱向貫通和橫向展開,全面系統地介紹古蜀歷史及古蜀國在各個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彰顯三星堆為代表的古蜀文明作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文明的起源和形成過程中發揮的重要價值和作用。
一件1986年出土於三星堆二號祭祀坑的商代玉璋作為重磅展品,首次回歸三星堆博物館常設展覽展出。玉璋上有上下兩組圖案,每組圖案都有人、山和牙璋,描繪古蜀先民在聖壇上舉著牙璋祭祀天地山川的場面,圖案中蘊含豐富信息,展現了古蜀人的宗教信仰和祭祀方法,在研究古蜀人宗教、祭祀、禮儀方面有重大學術價值。
同時,展覽通過多媒體技術的創新運用,讓文物陳列「活」了起來。「青銅大立人服飾與造型解讀」通過多媒體技術,剝離大立人三層衣飾,旋轉式全方位地演示整體與細節,首次實現動態詳細解讀青銅大立人服飾與造型手勢之謎。還通過編排精美動畫,藝術化詮釋「金杖圖像」。
圖為展廳內部。三星堆博物館供圖
三星堆博物館黨組書記、常務副館長朱家可介紹,這是三星堆博物館首次舉辦線上常規展覽,也是在閉館的特殊場景下,利用現代技術突破展陳邊界,增加博物館文化供給的一次嘗試,還是博物館「復工復產」的舉措之一。「希望能以這種特殊的形式,吸引更多觀眾關注與參與,一起『雲逛三星堆、夢回古蜀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