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有靈」——四川古蜀文明數字展亮相墨西哥 古蜀文明與瑪雅...

2021-01-09 川觀新聞SCOL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曉鈴)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當地時間12月11日13:00,陽光明媚,數百名當地民眾、遊客湧入墨西哥國立世界多元文化博物館,吸引他們的是跨越重洋的神秘古蜀文明。同時也宣告,展期為一個月的「萬物有靈」——四川古蜀文明數字展正式在墨西哥國立世界多元博物館啟幕。

古蜀文明與瑪雅文明跨越時空展開對話

近年來,四川與墨西哥持續開展交流合作,兩地文化往來持續深化,合作領域不斷擴大。2017年和2018年,四川連續兩年跨越重洋赴墨西哥辦展;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藏古代瑪雅藝術品特展」和「神話信仰宗教—與瑪雅文明的對話」國際學術論壇在四川金沙遺址博物館成功舉行,期間參觀人次超過70萬,網際網路總觀看量達300萬人次。

據悉,「萬物有靈」——四川古蜀文明數字展的展出時間將從12月11日起至2020年1月11日。開幕式當天,古蜀文明與瑪雅文明及其數位化傳播、推廣·國際學術研討會也在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博物館同步舉辦,是古蜀文明與瑪雅文明第四次面對面,引起了業內高度關注。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四川省新聞出版局局長周青在致開幕詞時表示,古蜀文明與瑪雅文明一樣,同處於北緯三十度,同為人類文明的璀璨明珠,是中墨兩國留給世界人民共有的珍貴文化遺產。推動古蜀文明與瑪雅文明共鳴,進行跨越時空、跨越民族、跨越地域的對話交流,是四川與墨西哥文博界共同的歷史使命。四川與墨西哥雖然相隔千山萬水,但浩瀚的太平洋阻隔不了彼此的友誼。中國有句古語「百聞不如一見」,熱情歡迎墨西哥朋友到四川看看三星堆,金沙,九寨溝,大熊貓基地,走走看看。

墨西哥嘉賓雲集希望千百次地訪問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墨西哥合眾國公使銜參贊林棘幽默地描述:說到四川,就能想起四川人民的生活方式,也能夠想到四川的美食,四川人民的幸福指數和墨西哥人民的一樣,非常高。為什麼有這種現象?我的答案是:因為墨西哥和四川都盛產辣椒。16世紀時,中國和墨西哥已經有經貿往來,除了向中國出口白銀,還出口了辣椒。墨西哥也向中國出口了很多其他產品,展示了幸福的生活方式。

墨西哥文物局副局長胡安·曼努埃爾·加裡貝·洛佩茲代表局長迭戈·普列託出席了開幕式,胡安副局長說:此次展覽充分體現了墨西哥政府對加強中墨文化,1565年中國與墨西哥通航,文化交流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中國的絲綢和瓷器源源不斷地運往墨西哥,同時也把墨西哥的銀幣帶到了中國。上個世紀以來,中墨文化交流取得了巨大成就。今天的萬物有靈不是一場單獨的活動,而是墨西哥與中國整個文化經濟交流的重要組織部分。梅裡達與成都是友好城市,除此,中墨兩國的學者和專家超越時間和空間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周青副部長說「百聞不如一見」,我們不光去中國看一眼,而且還應該訪問一百次,上千次,深刻體驗中國的經濟與文化。

墨西哥國立世界多元文化博物館阿爾蒂斯館長戴著印有熊貓logo的絲巾,將這份文化的融合體現在妝扮上,阿爾蒂斯館長非常激動,她在講話中說到:宣揚悠久的古蜀文明,四川土地上建立了三星堆博物館,金沙博物館,都是五千年以前產生的文化,此次「萬物有靈」——四川古蜀文明數字展是向墨西哥人民宣揚推廣古蜀文明和瑪雅文明,衷心希望兩國專家共同合作。

萬物有靈進駐墨西哥觀眾驚嘆這偉大發現

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博物館是人類學專門性博物館。館內收藏和展出的主要是印第安人文明遺存。本次展覽,以文字、圖片、AR、VR多媒體互動、視頻展示等方式展現了三星堆、金沙遺址博物館的概況,四川古蜀文明文物動畫、數位化影像資料,三星堆縱目面具、青銅神樹,金沙博物館太陽神鳥金飾、金蛙形器,四川博物院周象首耳卷體夔紋銅罍等50多件文物。

開幕式當天,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博物館四處懸掛著「萬物有靈」的海報,當地華人僑領齊聚,美麗的墨西哥美女穿著絢麗的真絲旗袍,嘉賓們盛裝出庫,仿佛過節一般。現場人頭攢動,觀者有對中國文化頗有研究的學者也有對成都有著美好記憶的教師,但他們都表示對三星堆和金沙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接觸,給他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裡爾達女士曾去過成都,對熊貓記憶猶新,看了今天的展覽,她表示是第一次接觸,將進行進一步的了解。從事藝術設計的弗爾蒂斯先生戴著一頂鴨舌帽,很有藝術氣息,熱衷中國文化的他會說簡單的漢語,他知道成都的美景與美食,但三星堆和金沙對他而言都是第一次了解,非常好奇。

中墨專家對談學術研討會圓滿舉行

前三星堆遺址工作站站長陳德安,現場為墨西哥嘉賓介紹了三星堆的考古發掘,得知給自己講解的正是見證了三星堆文物出土的專家,阿爾蒂斯館長發出驚嘆,感到萬分榮幸。胡安副局長對三星堆的青銅面具很感興趣,不停詢問相關細節。當日下午15:00,「古蜀文明與瑪雅文明及其數位化傳播、推廣」學術研討會在墨西哥國立世界多元文化博物館舉辦。研討會上,來自中墨兩國研究者就古蜀文明與瑪雅文明的悠久歷程和大遺址考古、文物的現代化展覽方式展開了討論。

據悉,此次展覽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四川省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主辦,四川博物院、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成都三星堆博物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華人華僑聯合會協辦,四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墨西哥合眾國大使館、墨西哥合眾國文化部、墨西哥合眾國國家文物局支持。

相關焦點

  • 四川古蜀文明數字展場直擊:萬物有靈 靈在文物
    川報觀察記者 肖姍姍 在四川古蜀文明數字展上,三星堆和金沙遺址的大量出土文物驚豔全場。相比大熊貓的可愛,這些自帶神秘色彩的珍貴文物,更令觀眾好奇,他們認為,「萬物有靈」,在它們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那麼,現場關注的焦點有哪些呢?
  • 《三星堆》登陸重慶衛視,德陽IP攜古蜀文明驚豔歸來!
    重磅消息四川德陽城市超級IP《三星堆·榮耀覺醒》12月29日 08:00震撼登陸重慶衛視周一至周日 每天兩集連播輝煌燦爛的三星堆文化是中華文明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然而,多數人對三星堆古文明充滿好奇,卻並未真正了解三星堆古蜀文化的魅力
  • 三星堆博物館綜合館「雲展廳」開幕 足不出戶與古蜀文明「親密接觸」
    三星堆博物館供圖(抗擊新冠肺炎)三星堆博物館綜合館「雲展廳」開幕 足不出戶與古蜀文明「親密接觸」中新網成都2月29日電 (嶽依桐)閉館改造後的三星堆博物館綜合館29日以全新面貌通過「雲展廳」的形式向公眾開放。
  • 古蜀文明之光,長江文明之源——探訪三星堆遺址
    三星堆古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歷史,是迄今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被稱為20世紀世界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這是三星堆遺址月亮灣城牆的剖面實物。文物科技人員利用現代最新科技,對古城牆進行揭取和加固,平均厚度只有8毫米。
  • 「三星堆」來到了上海,古蜀「人與神」呈現上大博物館
    11月21日,「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在上海大學博物館舉辦,展覽以16件(套)文物(8件國家一級文物、2件國家一級文物、5件文物複製品、1件文物仿製品)概覽式展示長江上遊地區先秦時期古蜀文明成就的傑出代表——三星堆文明的璀璨與輝煌。如何以16件展品概括「三星堆」文明的始末,也頗具挑戰性。
  • 解開古蜀文物六大神秘問號(組圖)
    由省博物館與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共同舉辦的《古蜀探秘——四川三星堆與金沙遺址出土文物精品展》在沈閃亮登場。本次展出文物共156件,其中一級文物74件。三星堆文物的奇異特徵給人們帶來種種疑問,本報特別請隨文物一道來沈的專家釋疑。  古蜀國是「三國」中的蜀國嗎?
  • 常識|氣候與文明|古蜀國
    即使華夏人自古為華夏血統及中原文明程度之驕傲總是溢於言表,但應當承認,沒有中原附近文明的長期融入,便不會有華夏文明的今天。該篇重點在蜀地文明上,再佐以氣候變遷對古蜀國的影響。一.在《第四篇·第四節》中有講到,在東周時代,雖文字不通,但也都相似,六國文字普遍以金文為主流進行適當的變異,交流在士人階層並無大的障礙。但唯獨古蜀國,與中原六國如此不同。因而不少學者認為,古蜀國文明與中原文明應為平行文明,而非中原文明的子文明。
  • 古蜀語研究者「方言考古」出圈了
    研究古蜀文字,離不開對古蜀語的研究,這被西南交通大學教授汪啟明稱為「方言考古」。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報》刊發了一篇名為《考論蜀語 牽住古蜀研究「牛鼻子」》的報導。該報導以長篇專訪的形式,介紹了汪啟明教授以及他近年來在蜀語和蜀文化領域的研究成果和心得。在這篇文章中,汪啟明提出,蜀地文字研究是今後若干年古蜀文化研究的「牛鼻子」。
  • 古蜀國三星堆文明的謎團背後
    三星堆文明距今約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是中國20世紀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三星堆位於四川省廣漢市南興鎮北,這裡有一條古河道叫「馬牧河」階地形似月牙,人們便給它起了個美麗的名字—月亮灣」,而三星堆則得名於河道南岸的3個大土堆。三星堆遺址的最初發現,是非常偶然的。
  • 專訪汪啟明:考論蜀語 牽住古蜀研究「牛鼻子」
    例如,古蜀有沒有文字,這是古蜀文明研究的關鍵問題。《蜀王本紀》說:「蜀左言,無文字。」這是一個尚待考證的觀點。由於文獻中有「蜀左言,無文字」的描述,古蜀人語言是與漢語性質不同的另一種民族語言成為此前研究巴蜀文化、巴蜀方言者的共識。「左言」是什麼語言?
  • 箏哥藝述丨遊曉林之古蜀畫魂__神鳥鳳凰太陽祭
    北京全球華人筆墨丹青藝術創作中心常務理事,北京巴蜀書畫藝術院特聘理事,四川水利書畫院顧問,主要以古蜀文化為背景創作《古蜀頌繫列》《三星堆魂系列》《金沙遺夢系列》《漢風蜀韻系列》古蜀藝術繪畫。形成了融合中西方藝術語言,獨具個人特色的繪畫風格。
  • 揚雄《蜀王本紀》與古蜀傳說探析
    內容提要:古蜀時代,傳說有五個王朝,揚雄《蜀王本紀》就有關於蠶叢、柏灌、魚鳧、杜宇、開明的記載。這些記載雖然簡略,卻為了解和探討古蜀歷史提供了重要的線索。自上個世紀以來,隨著成都平原諸多古城址、三星堆與金沙遺址等重要考古發現,揭示了古蜀文明的燦爛輝煌,可知傳說的古蜀王朝並非子虛烏有。
  • 名人大講堂|拂袖風吹三千年,炫彩古蜀嘆王權:哲學名家傅小凡詳解古...
    發現一座城我這個人有個特點,在某一個領域久了之後會有膩煩感,我喜歡在不同的領域去尋找一些我特別感興趣的話題。古蜀文明之所以進入到我的視野和我的哲學,源頭是接受央視邀請錄製的一個系列——國寶迷蹤,涉及到了三星堆、金沙文化,也可能是在系統研究國寶的過程中,對古蜀文明產生了強烈的興趣。要講國寶的話,得有個入選標準。
  • 我們的節日|瑪雅「混搭」中國年 2019成都金沙太陽節盛大開幕
    今晚的開節儀式上,《叢林迷影》情景表演、《守候》實景雙人舞、《時間禮祭》等節目將生動再現瑪雅祭祀儀式;《科技之光》、《抖音風潮》共話天府華章;《古蜀祭祀》、音樂劇《金沙》選段《總有一天》將遠古與現實相連,展開古蜀與現代成都超時空的神秘對話。
  • 探秘錦官城,尋夢古巴蜀——古蜀文化親子營
    古蜀文化為代表的長江文明這一次,不管您是帶著對國家級重量國寶的鑑賞而來,還是抱有對古蜀歷史文明的崇敬之心而行,這條線路都是極具中國人文藝術特色的。金沙遺址是繼廣漢三星堆之後四川省最為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該遺址極有可能是三星堆文明衰落後,在成都地區興起的又一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即古蜀國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時期的都邑所在。
  • 三星堆文物亮相BBC著名紀錄片《文明的軌跡》
    英國BBC著名紀錄片《文明的軌跡》近日播出重拍版。在3月2日亮相的第一集中,來自四川的三星堆文物亮相兩分鐘。神秘的青銅面具、青銅人像等文物,未來將與古埃及、瑪雅文明等一起,共同揭示世界文明的進程以及燦爛多元。  據介紹,《文明的軌跡》誕生於1969年,是BBC第一部藝術紀錄片。
  • 近140萬網友「雲端」圍觀打卡 聽名家傅小凡解讀古蜀「密碼」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遙遠神秘的古蜀國,至今未解的三星堆文化,到底遺存了多少謎團?璀璨精美的太陽神鳥,燦爛輝煌的金沙文化,又與三星堆文化之間有著怎樣的淵源。5月18日晚,「名人大講堂」再次歸來,《百家講壇》主講人傅小凡,帶領觀眾穿越回到3000年前的蜀地,以三星堆和金沙文化為切入點,詳解古蜀文明的精神世界。古蜀國既然被周武王所滅,那金沙文化從何而來?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立人像,誇張的環管狀雙手大大增加了其神秘的氣氛,那人像手中所持之物到底是什麼?三星堆這三個像星星一樣的土堆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真的是外星人留下的宇宙飛船的發射臺嗎?
  • 蜀辣居鮮貨老火鍋:尋味古蜀食文化,創新時代新辣道
    「來四川能吃到最好吃的火鍋」更是大多數人的認知,在給火鍋行業提供發展沃土的同時也帶來了相應的挑戰。如何在火鍋領域留下屬於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蜀辣居鮮貨老火鍋用十餘年的時間,書寫了答案。  1997年,來自四川的蜀辣居創始人朱漢軍先生,通過給火鍋店做家具,與火鍋結下了不解之緣。因為本身對火鍋的喜愛,他決心深入這個行業,創立自己的事業。
  • 博物館也玩跨界 三星堆「古蜀萌娃」表情包將上線
    封面新聞記者 董興生5月17日下午,記者從三星堆博物館獲悉,一款由三星堆博物館推出的「『古蜀萌娃』狂飆四川話」的微信表情包將於明日上線。而5月18日,也是國際博物館日。據了解,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新方法,信公眾」,推出這款表情包,正是為了響應這一主題。
  • 消失的三大文明!瑪雅、亞特蘭蒂斯等,每一個都是神秘般的存在!
    遙望歷史,有許許多多的文明已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消無蹤跡!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消失中的三大文明,每一個都是神秘般的存在!TOP3、三星堆文明三星堆遺址是一處距今4800年的古蜀文化遺址。三星堆數量龐大的青銅面具、人像和動物,無論從造型還是從鑄造技術來看,都不歸屬於地球上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