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編程,想必大家腦海裡首先想到的便是寫代碼,編程序,具體可以看那些天天996的碼農們。少兒編程的話,那就是小孩子學的編程了,同樣也是寫代碼,編程序。如果這麼想,那就大錯特錯了。現在長話短說,東莞鯨小子少兒編程就來給大家科普下,究竟什麼是少兒編程。
編程與少兒編程定義區分
編程:編程是編寫程序的中文簡稱,就是讓計算機代為解決某個問題,對某個計算體系規定一定的運算方式,是計算體系按照該計算方式運行,並最終得到相應結果的過程。為了使計算機能夠理解人的意圖,人類就必須將需解決的問題的思路、方法和手段通過計算機能夠理解的形式告訴計算機,使得計算機能夠根據人的指令一步一步去工作,完成某種特定的任務。
少兒編程:少兒編程教育並非高等教育那樣學習如何寫代碼、編制應用程式,而是通過編程遊戲啟蒙、可視化圖形編程等課程,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和創新解難能力。例如學生在製作一個小動畫的過程中,自己拆分任務、拖拽模塊、控制進度,從而理解「並行」、「事件處理」、「目標實現」的概念。
現在重點說一下少兒編程概念
少兒編程教育是區別於成人編程教育,針對3到18歲的青少兒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來學習程式語言,基於可視化圖形編程工具和基礎程式語言構建在線編程學習平臺和開源硬體平臺,讓孩子通過可視化圖形編程、代碼編程和機器人編程培養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計算能力等,學習編程來串聯各個學科。其屬於素質教育的一個分支,也是國家在基礎教育階段針對AI教育領域下的提前布局,最終達到讓孩子成為全科型人才。
少兒編程教育是STEAM教育下的一個新賽道,被稱作K12賽道最後的金礦。通過STEAM教育的學習,建立理論知識框架,最終通過結合創客教育的理念進行理論知識輸出,提高實踐能力。作為教育領域下的黑馬賽道,編程教育也因其能夠通過融合各個學科,培養孩子科學素養和實踐能力而受到家長的重視。
編程教育不只是讓孩子擁有編程的能力,而是通過編程的學習提升數字素養,培養信息意識,形成學科融合的能力;編程化計算思維的建立,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更富邏輯化的思路,最終能夠實現技術創新,並且能夠體驗技術實踐。
編程課的學習,使孩子的邏輯思維、數學理解、英語興趣、嚴謹理念、解決問題能力、動手能力和創造力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期提升個人未來競爭力。
少兒編程教育普及將帶來什麼變革?
經過幾年的發展和摸索,編程教育已經開始進入中小學課堂。至此,編程將很有可能成為「新英語」,而隨著人工智慧的推進,各行各業都將需要掌握編程能力的相關人才。所以,編程在10年、20年後將會成為一種主流的能力。家長若能及時跟進幫助孩子提早學習相關課程,將為孩子的以後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此時趁著編程教育還未徹底普及,可以先行讓孩子接觸和學習相關課程,幫助孩子實現人生的領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