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1000多年前,唐代詩人尚顏送別友人出海,寫下這句膾炙人口的詩句。這首詩表達了作者祝福朋友前途廣闊、出海順風的殷殷期盼。
彼時航海技術落後、通信不發達,一別之後前途幾何沒人能夠預料。而今天不一樣了,伴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不管是人·貨·匯的全球通行,還是技術、服務的往來融合,都變得越來越便捷。這幾年,中國網際網路應用服務出海更是蔚然成風,成為全球科技行業一道亮麗之光。
然而對於廣大開發者來說,服務和應用出海,依然面臨諸多難度和堵點。好在以華為為代表的科技領軍企業,正在構建一個多方參與構建的生態聯盟,解決這些問題。
12月8日,華為舉行了HMS出海生態聯盟北京峰會,廣邀產業鏈的各方合作夥伴,探討中國開發者出海破之道。並且通過聯手一眾合作夥伴打造的出海生態聯盟以及HMS出海服務引擎,為中國企業「揚帆出海」提供高效的助力支持。
我從亦莊趕赴到活動現場,聆聽了華為消費者業務全球生態發展部總裁汪嚴旻等嘉賓的分享。這場活動乾貨很多,信息量也很大,我們很難一一展開分享,有朋友問我能不能一句話談談這場活動的核心內容和意義。
我總結如下:華為以及生態合作夥伴共同搭橋、造船,輸出各項平臺能力和資源,讓開發者出海更簡單、高效、安全,進而享受到了全環節賦能的服務體驗。
在我看來,華為的生態之路,和谷歌、蘋果最大的區別就是不僅僅「授人魚」更「授人以漁」。舉個簡單的例子,你開發一個APP,上傳到谷歌和蘋果的商店後,平臺本身不會給你做後續的相關本土化落地和線下推廣工作,而華為就像一個顧問甚至助手一樣,協作開發者搞定很多APP在各國落地過程中的工作。甚至華為在海外國家積累的媒介資源和線下活動、渠道資源,也可以幫助開發者來對接使用。
簡而言之,華為的生態比蘋果更重。只有做更重、更苦的事情,才有可能彎道超車、後來居上。
過去幾年,我寫了多篇中國企業「走出去」相關的分析文章,包括《透視CES2019:展出中國產品到輸出中國智慧》、《中國企業加速揚帆海外,揮金過後跨國經營怎麼破?》、《海外企業遇金融危機資產縮水會是中國企業出海撿漏的機會嗎?》、《BAT+京東頭條同時釋放信號:中國網際網路能給全球帶來什麼?》等等,今天就著華為的這個活動,我們重點來聊聊中國開發者群體出海的相關話題。
開發者的福音:從「造船出海」到「借船出海」
客觀來講,開發者和創業者出海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這幾年「中國企業走出去」「中國網際網路產品出海」「輸出中國數字產品和智慧」等話題我們已經討論多次,相關的問題和難點也已經可以擺在臺面來談。
開發者出海到底該怎麼做呢?要所有環節自己搞,還是要擁抱平臺,藉助平臺力量來走出去,並且優化相應的功能和服務呢?
答案不言而喻。好比如果你的面前有一條河,你是自己造一艘船過去呢,還是乘坐別人的船過去呢?我想答案很明顯,99%的人應該借船出海,而非造船出海。
然而早年間,很多企業和創業者,被迫選擇了自己造船出海,冒著巨大風險,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資源,完善運營環節。我認識的一位深圳的網際網路創業者,此前因為缺乏有效的渠道和平臺,為了放心的讓產品在海外運行,曾經親自飛往中東地區,事無巨細的安排每個細節,才放心回來。他就是典型的「造船出海」的代表。
華為HMS出海生態聯盟及HMS出海服務引擎做的工作,就是讓廣大的開發者和創業者、企業,實現從「造船出海」到「借船出海」。用了這套服務方案,現在的創業者,基本上不用像我那位朋友一樣人力出海,坐在中國北京、成都、深圳的辦公室裡,就可以方便的推進產品的全球化布局。
相比蘋果和谷歌的生態,HMS出海服務引擎不僅可以給開發者提供語言本地化、軟體本地化、多媒體本地化等一系列本地化服務,還引入了海外雲測試能力,為企業及開發者提供雲測試服務、AI數據標註服務、安全服務、推廣服務,落地本地用戶調研等能力。
出海生態聯盟及HMS出海服務引擎對於開發者來說有哪些好處?比如我們的產品要開發海外語言的版本,還要進行各種兼容、安全等質量測試,這些工作放在以前很繁瑣,對不對?而現在,HMS出海服務引擎已經完成8家語言合作夥伴認證,並且推出了很多本地化的服務,讓我們的產品走出去以後可以迅速的本地化,被本地的用戶儘快上手使用。巨人公司的《月圓之夜》就是在使用HMS出海引擎後,才做好了德語的本地化適配,最終成功在德國上線。
再比如,通過禮包發放是遊戲類產品獲得新增用戶的重要手段,這種模式在中國和海外都早已經被驗證。我們的產品覆蓋到海外後,怎麼把禮包福利送給目標用戶群體呢?其實很簡單,通過華為AppGallery禮包服務就可以輕鬆搞定,利用這項服務,不管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型公司,都可以迅速的為產品打開「銷路」。
既然我們前文提到「全環節賦能」,說明華為HMS生態聯盟提供的是一站式的服務和方案。這些服務涉及評估、規劃、設計、研發、到上線發行等環節,涵蓋了到開發者從產品研發到運營,再到推廣等等幾乎全生命周期。在這一周期內,為各方提供賦能的不僅僅是華為,還包括100家會員單位的助力,比如網易、完美、雲測、飛書深諾等等。
強化優勢板塊:遊戲服務依然是出海「大頭」
綜合各方的消息來看,中國企業、中國創業者「走出去」呈現更多元化的態勢。這裡的說的「走出去」,不僅僅包括資金的走出去,也包括技術的走出去,當然也包括產品的走出去以及服務的走出去。
今年通過這次疫情考驗,中國經濟發展和創新領域所爆發出的韌性和勢能,為全球所共睹。中國企業和中國服務將擁有更強的國際市場競爭力,被更多海外國家所認可。
那麼,就中國開發者群體來看,哪個類別最受海外市場歡迎?其實,就是疫情期間逆勢增長的遊戲服務。透過騰訊、網易、世紀華通等企業發布的財報和動態來看,今年以來各大遊戲廠商的遊戲產品在海外多國獲得了良好的增長。第三方的機構App Annie發布2020年二季度中國廠商應用出海收入30強榜單也顯示,中國廠商在海外表現強勁,PUBG MOBILE、《萬國覺醒》和《荒野行動》等遊戲產品仍然位居出海收入前三強。另外據《2020年1-6月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中國自主研發遊戲在海外表現良好,市場營銷收入75.89億美元(約合533.6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6.32%,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增幅甚至高於國內市場。
既然遊戲服務是出海「大頭」,我們就應該乘勝追擊,強化優勢板塊,獲得更大的增長,贏取更多的全球市場紅利。
透過日前舉行的這場HMS出海生態聯盟北京峰會來看,華為和HMS聯盟生態特意提到了對遊戲類開發者的諸多支持和服務指南。
上文提到的AppGallery禮包中心其實就更適合遊戲類APP,應用這項服務,《月圓之夜》在俄羅斯地區發出了幾千張禮券,遊戲聯運後下載量增長400%。在這次峰會上,也提到了AppGallery的更多最新舉措,廣大開發者應該重點關注。
本地、合規和推廣是開發者出海三大難題,推廣難是落地運營後最難的一個環節。藉助華為數以億計的全球消費群體和遍及海外各地的工作人員,華為應用市場可以為開發者提供多種品牌推廣和資源曝光,協助開發者在本地提升認知度。
另外,華為還可以為優質的開發者提供超級聯運的機會,很多爆款在聯運策略執行下被打造而出。莉莉絲海外發布《Rise of Kingdoms》及《AFK Arena》兩款遊戲,和HMS生態合作聯運,每月新增下載增長均超過140%。
俗話說「非常時期,以非常之力,行非常之事,享非常之功」,2020年對於中國致力於出海的創業者尤其是遊戲創業者來說,是極為關鍵的一年。而且就目前表現的態勢來看(中國遊戲的增幅遠超全球平均水平)這一年也是「降維打擊」的一年,中國遊戲勢力們這一年的表現,將會為未來數年的競爭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要進一步擁抱華為等平臺,積極的抓緊機會,享受紅利。
出海注意事項:苦練基本功,海外夥伴共贏
不久前,我接受《紅星新聞》和《環球時報·英文版》等媒體採訪,就中國科技企業、中國科技服務出海,該注意的事項,談了我的幾點看法。
大體來說,有三點。
第一,面對出海的壓力,中國企業眼下更重要的是苦練內功,在技術進步及產品創新上多花工夫,打造難以被替代的核心競爭力,想辦法做大做強,爭取更多話語權。
PS:網易為例,旗下《天諭》與華為合作深度優化Vulkan渲染框架,實現移動平臺上的RayTracing和SSR等技術方案,為玩家打造一個上天入海的立體幻想大世界。這樣的遊戲體驗無與倫比,表現能力超過同類型遊戲服務,自熱擁有極強的競爭力,在市場競爭中就有了更多話語權。
第二,企業出海一定要抱著和當地機構共贏的心態,而不是「吞吃市場」的心態。我們的企業出海,不但要自己盈利,也要和當地利益進行深度捆綁和共贏,甚至給當地創造可觀的就業機會。
第三,要尊重各地風俗,符合當地法律法規。每一個國家對網際網路產品的數據隱私的規定都不一樣,分別遵守之後才能開展業務。
PS:現在看來,應用出海面臨符合法規、隱私保護、內容合規、消費者保護等不同領域的合規要求及法律風險,都可以在華為的幫助下搞定,避免「踩雷」。目前華為本地合規能力引擎已推出線上合規工具包,包括案例庫、合規熱點資訊、顧問資源清單、法律服務清單等服務。
寫在最後: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曾幾何時,出海是大企業的專屬,而現在任何一個中小開發者,只要能提供良好的產品和服務,就能藉助華為和合作夥伴構建的HMS生態高速出海,揚帆海外。當然,中國開發者、中國企業的出海步伐加速邁進,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有了這樣的基礎和背景,我們的創業者才能「揚帆但信風」。
PS:本文作者丁道師,關於本文所述觀點,歡迎來信探討,微信:dingdao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