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本田一家4S店在為車主維修車輛時,把一個來路不明的配件裝在了車上。
車主告訴財經網汽車,自己是在「無意中」發現了異常,而且除了自己以外,也有其他車主在同一家4S店遭遇類似事件。
該4S店一位工作人員未對上述事項進行回應。
廣汽本田一位人士表示,特約店已對流程上的失誤致歉,將會和車主保持積極溝通,以解決此事。
車主修車後發現異常
車主陳先生告訴財經網汽車,自己是廣汽本田奧德賽車主,出於對這個品牌多年積累的口碑信任,為了省心才購買這款車,但是因為一次意料之外的修車遭遇,讓他對售後服務感到失望。
6月21日下午,因為在一次輕微的無責刮擦事故中損壞了右倒車鏡總成,陳先生按照約定把車開到了廣汽本田廣州花都駿延4S店進行維修。
他告訴財經網汽車,來之前4S告訴他半小時就能修好,但是實際維修過程經歷了很長時間,後來在休息區看到自己的車被開出來,一位工作人員告訴他已經修好,可以開走了,此時距離他進站已經差不多過去了兩個多小時。
但就在此時,陳先生卻在無意中檢查剛被安裝上去的後視鏡時發現,其底部有一個毛刺明顯的大孔,另外還有三個小孔,由此懷疑該後視鏡總成是舊件,或者拆車件。
他就此提出質疑,但交車人員卻稱作為一個正規4S店,不可能為客戶提供舊件或者拆車件,後視鏡上之所以有孔,可能是因為車主安裝過360全景攝像頭。
負責安裝後視鏡總成的維修工則稱,該配件是店裡讓他安裝的,自己什麼都不知道。
駿延4S店一位保險經理也否認上述配件有問題。
車主陳先生稱,自己原車從未安裝過360全景攝像頭,而且自己的車型代碼是NH776p,而已經裝車的後視鏡總成代碼是NH820p,兩者並不匹配,「那個大孔明顯是之前穿線時打的孔,其他幾個小孔是用來固定攝像頭而打的孔」。
在車主說明上述情況後,保險經理承認為陳先生的車輛安裝的後視鏡總成,屬於「誤裝」,態度也隨之緩和。
多位車主稱有類似遭遇
遭遇後視鏡總成被掉包事件的車主陳先生稱,如果不是自己特意檢查了一下已經安裝好的後視鏡,尤其是從下方進行觀察,可能根本無法發現二手後視鏡上留下的安裝痕跡,「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來」。
他還表示,自己對於廣汽本田的服務也感到心涼。「在前後兩次撥打廣汽本田的官方400電話後,客服人員只是告訴我會向廣汽本田的客戶投訴部門進行反饋,並在1-3個工作日後進行回復。我懷疑他們是外包的,如果是廠家自己的工作人員接聽電話,(解決問題的)時效性可能不一樣。另外如果能夠做到像京東那樣,在20分鐘或者半小時內給我回電進行處理等等,我作為車主的體驗可能就會很不同」。
陳先生稱,從400客服電話那裡沒有獲得太多有價值的幫助後,為了固定證據,自己還報警處理,但是因為屬於「商業糾紛」,警方並未介入。
他告訴財經網汽車,修車時自己還帶著兩個孩子,因為和店裡就前述後視鏡總成發生糾紛,店方甚至以「未完成質檢程序」的理由阻止他離開,由此耽誤了太多時間,兩個小孩餓到了下午5點半,自己才帶著他們離開,「(晚上)7點才吃到東西」。
對於自己現在的訴求,他認為首先要給自己安裝原廠的右後視鏡總成,另外就是希望廣汽本田官方就駿延4S店涉嫌掉包零部件、砸本田招牌的情況進行改進。
財經網汽車注意到,有多位車主表示,自己在廣汽本田駿延4S店有過類似遭遇。
有車主稱自己去過該4S店,「服務很一般」。
另一位車主則表示,自己車的前保險槓出保險也在駿延4S店進行維修,但發現該保險槓也是「副廠件」。
而且和前述車主陳先生一樣,都是一個叫「徐志文」的理賠顧問操作的。
由此,車主懷疑該理賠顧問通過「舊件冒充新件」的形式,可能涉及欺詐行為。
官方回應稱將會和車主溝通解決
就車主陳先生以及其他車主的類似遭遇,財經網汽車通過相關渠道,聯繫到廣汽本田廣州駿延4S店的理賠顧問徐志文,但其並未就後視鏡「以舊換新」等相關事項進行回應。
財經網汽車又聯繫到廣汽本田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在聯繫了相關區域負責人進行核實後,了解到該事項是由於4S店出現流程方面的錯誤,而導致出現「誤裝」,相關特約店已經就此致歉,並就耽誤客戶的時間等問題,表示可以做出適當的補償,(店方)希望可以通過到店面談或者上門積極溝通等方式,將事情解決。
來自一家主流合資車企、熟悉經銷商事務的一位行業人士表示,配件有很多種,包括原廠件、拆車件甚至副廠件等,「但不應該用舊件」。
他還認為,如果是全新的拆車件,而不是舊車、二手車上的拆車舊件,也說得過去,「因為某些零部件訂購時間太長,有時候客戶也會催,4S店也會從其他車上拆下來新件去維修」。
對於車主的權益問題,他認為如果對於解決方案不滿意,車主可以通過廠家的400客服電話進行解決,現在各大廠家對於客戶投訴都很重視。
知名維權律師邱寶昌也告訴財經網汽車,儘管這輛車的維修由保險公司買單,但不影響車主向提供舊件或者拆車件的4S店主張補償的權利,「這是兩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