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信證券:華為海思對外出售晶片 利好中芯國際(00981)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公司 國信證券:華為海思對外出售晶片 利好中芯國際(00981) 2020年1月11日 18:10:59 國信證券

本文來自 「國信證券」。

一.事項:

據 EE|Times 報導,華為和海思首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海思晶片對外銷售,在 2019 年 12 月舉行的深圳電子展 ELEXCON 2019 期間,上海海思半導體(華為於 2019 年 4 月成立的全資子公司)表示面向公開市場上發布 4G 通信晶片。

二.觀點:

1. 海思作為大陸最大的晶片設計公司對外出售晶片,將會擠佔非國內代工的國際晶片供應商的市場。

2. 考慮成本、貿易限制等因素,海思很有可能選擇國內半導體廠代工,這將減少國際代工需求,增加國內代工需求。

3.目前看,國內半導體工藝的先進位程只有中芯國際能夠承接,所以,中芯國際將受益於海思對外出售晶片。

三.評論:

1. EE|Times 官網報導海思不再是華為的專屬晶片供應商

2020 年 1 月 1 日,EE|Times 官網報導華為海思不再是華為的專屬晶片供應商,海思半導體在公開市場上發布了 4G 通信晶片,這正式表明華為內部的 IC 部門現在正在向該行業外部提供大量晶片。

2019 年 9 月,餘承東在 IFA 2019 回答媒體提問「華為是否考慮銷售麒麟晶片給其它手機廠商」時回應——麒麟晶片供內部使用,考慮對外銷售。

2..為什麼華為海思現在才對外出售晶片?

研究清楚海思對外出售晶片的原因,先要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過去海思不對外出售晶片?

原因並不是害怕手機的競爭對手採用了海思高端的麒麟晶片,華為的手機優勢下降。一是海思麒麟晶片要與華為的 EMUI 結合才通暢。二是麒麟晶片相比較高通晶片還是未經市場久經考驗的新品,穩定性、可靠性不敢保證,華為手機的競爭對手也不敢輕易使用海思晶片。

過去海思不對外出售新品的主要原因是相對於市場的競品,海思晶片的成本高、良率低,對於客戶來說不划算,海思願意賣,而客戶不想買。

在 2019 年 12 月舉行的深圳電子展 ELEXCON 2019 期間,上海海思科技有限公司平臺和解決方案營銷總監趙秋靜透露了海思向行業外部銷售晶片的開放戰略。

3.華為海思對外出售晶片,有望增加中芯國際代工需求

上文已經分析,海思對外出售晶片說明海思晶片的成本和性能已經能夠與國際巨頭晶片供應商媲美。海思作為大陸最大的晶片設計公司對外出售晶片,將會擠佔對國際晶片供應商的市場。國際晶片巨頭供應商要麼自己有製造,要麼選擇國際代工廠流片,而海思大概率會選擇國內半導體代工,這將減少國際代工需求,增加國內代工需求。目前看,國內半導體工藝的先進位程只有中芯國際能夠承接,所以,中芯國際將受益於海思對外出售晶片。

4.國內代工需求增多,中芯國際來自中國大陸收入佔比將會繼續提升

2019Q3 中芯國際的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的收入佔比提升至 60.5%,假如海思正式對外出售晶片且選擇國內代工,公司來自中國大陸的收入佔比將會持續提升。同時,國內其它晶片設計公司也很有可能將代工訂單轉移至國內,公司的產能和工藝技術能夠承接上遊晶片設計公司的代工訂單轉移。我們預計公司第四季度來自中國大陸和香港的收入佔比將繼續提升。

四.受益於半導體國產化,維持「買入」評級

大陸半導體產業要崛起,從設計到代工、封測都要自主化,所以大陸的晶片設計公司尋求大陸代工是必然趨勢。無論是國內晶片設計巨頭,還是晶片設計中小型公司,都在有可能將代工轉向國內,這種代工訂單轉移逐漸成為業內共識,且趨勢正在加強。中芯國際作為國內代工龍頭(產線種類多、產能大),將明顯受益。

預計 2019~2021 年收入分別為 31.32 億美元/36.04 億美元/40.59 億美元,增速分別為-6.8%/15.1%/12.6%,2019~2021年利潤分別為 1.39 億美元/1.84 億美元/2.26 億美元,增速 3.9%/32.8%/22.5%。

公司作為半導體代工的技術跟隨著,技術節點突破是關鍵,應該先看公司的技術,再看收入,最後才是利潤。短期受益於 Norflash 代工需求,中長期看好國產化替代大背景下的大陸代工廠崛起。

綜合考慮,公司合理 PB 估值範圍為 1.6~1.8 倍,公司合理估值 14.1~15.8 港元,維持業績預測和「買入」評級。

五.風險提示

第一,國內晶片設計公司代工需求減少;第二,14nm工藝進展不及預期;第三,全球產能鬆動,影響公司毛利率。

(編輯:陳秋達)

相關焦點

  • 國信證券:半導體製造大年,買入並堅定持有中芯國際(00981)與華虹...
    公司 國信證券:半導體製造大年,買入並堅定持有中芯國際(00981)與華虹半導體(01347) 2020年6月24日 13:45:48
  • 國信證券:中芯國際(00981)H股股價將向科創板股價看齊 目標價看至...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中芯國際(00981)7月5日晚上公告,科創板IPO定價27.46元人民幣。國信證券觀點:1.科創板IPO定價估值低於行業平均。27.46元對應2019年底淨資產的PB為3.44倍,本次募集後(考慮超額配售)對應PB為2.11倍,低於行業平均4.27倍(公司公告,按照7月2日收盤價對應2019年末淨資產)。2.
  • 國信證券:半導體未來商業模式要「去全球化」,推薦中芯國際(00981...
    要聞 國信證券:半導體未來商業模式要「去全球化」,推薦中芯國際(00981)、華虹半導體(01347) 2020年4月17日 14:55:23 國信證券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學恆的海外觀察」,作者:何立中。文中觀點不代表智通財經觀點。
  • 華為海思晶片對外出售,小米OV何去何從?
    據國外媒體報導,華為旗下的晶片公司海思半導體終於開始向除了華為之外的其他企業供應晶片了。而且,最近海思已經發布了第一款針對公開市場的4G通信晶片。消息一出,引發廣泛的討論。因為,長時間以來,作為華為的全資子公司,海思晶片都是華為手機專用,不對外出售。更重要的是,海思的高端晶片麒麟990,中端晶片麒麟810等,在性能上均與高通不相上下,而且價格還要更便宜。有網友表示,好事,國產機可以更多選擇。
  • 投資中芯國際(00981)「十問十答「
    公司 投資中芯國際(00981)「十問十答「 2020年6月21日 17:06:44 國信證券本文來自 國信證券。中芯國際6月19日晚上公告,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通過公司發行人民幣股份的申請。國信觀點:中芯國際通過科創板審核,即將登陸科創板,有關投資中芯國際市場關注的十大問題做解答。一、政府投資、補貼中芯國際,能夠做起來嗎?政府主導投資半導體產業有成功案例可循,日本、韓國都是政府牽頭投資半導體製造。
  • 聯發科、中芯國際大賺特賺,高通急了:趕緊允許向華為出售晶片
    隨著美國越發沒有下限的針對華為,多家美國企業也受到牽連,無法與華為繼續合作,其中就包括美國巨頭:高通。就在近日,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高通公司已經坐不住了,正在努力遊說美國政府,希望取消禁令,允許該公司向華為出售晶片。
  • 港股異動 | 中芯國際(0981.HK)續漲逾3% 近兩周已累漲近20%
    格隆匯1月6日丨中芯國際(0981.HK)延續近日漲勢,近兩周已累漲近20%,午間收報13.12港元,收漲3.8%,暫成交6.6億港元,最新總市值663億港元。中芯國際近日持續獲南下資金青睞,港股通累計持倉比例自12月24日的19.2%升至12月31日的20.08%,上周四(1月2日)、周五兩個交易日亦累計獲淨流入約5.84億港元。
  • 港股異動|中芯國際(0981.HK)續漲逾3% 近兩周已累漲近20%
    來源:格隆匯格隆匯1月6日丨中芯國際(0981.HK)延續近日漲勢,近兩周已累漲近20%,午間收報13.12港元,收漲3.8%,暫成交6.6億港元,最新總市值663億港元。中芯國際近日持續獲南下資金青睞,港股通累計持倉比例自12月24日的19.2%升至12月31日的20.08%,上周四(1月2日)、周五兩個交易日亦累計獲淨流入約5.84億港元。據悉,中芯國際曾於12月23日晚間發公告稱,擬對北方集成電路技術創新中心增資9900萬元,約佔合資公司擴大後註冊資本的66%。
  • 這顆晶片,華為海思確定轉單中芯國際
    710晶片將轉單至中芯國際。供應鏈業者指出,臺積電在5、7奈米製程保持領先優勢,華為仍仰賴臺積電先進位程技術,12奈米製造的麒麟710轉單影響不大。目前中芯國際以14奈米製程為主,12奈米上半年小量試產,在先進位程技術上是有承接能力,但新製程上線,良率仍是一大風險,而麒麟710晶片是在2018年推出,採用臺積電12奈米製程,時隔一年多,下單量逐季減少,該晶片並非最新旗艦處理器,因此,華為是有可能將非主力產品轉單至中芯國際試水溫。
  • 為華為提供中國芯!中國半導體晶片利好不斷,中芯國際股價創新高
    據財信證券此前研報顯示,今年4月底中芯國際原CEO邱慈雲出任滬矽產業公司總裁,兩家公司的業務聯動將進一步加強,預計未來將利好半導體材料廠商安集科技等擴大市場份額。而長電科技為中芯國際下遊封測廠商,公司第二大股東實控人為中芯國際,公司多位高管曾任職中芯國際。
  • 中芯國際也不能幫華為造晶片,為什麼還要全力支持中芯國際?
    但是另外一家國產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近日也表示將遵守國際規章制度,暗示將不能繼續給華為海思代工。中芯國際聯合CEO梁孟松在8月7日的第二季度電話財報會議上透露了這一決定,同時他還表示,將來會有許多其他客戶來彌補公司有限的先進產能。
  • 閃電回A股、募資創紀錄,中芯國際(00981)憑什麼?
    公司 閃電回A股、募資創紀錄,中芯國際(00981)憑什麼?從大背景看,2018年以來國際貿易糾紛、科技糾紛的重要焦點是5G和晶片領域,5G等「新基建」離不開晶片製造的支撐,而半導體製程是我國整個晶片產業的薄弱環節,再加上臺積電斷供華為後,中芯國際作為我國內地製程最先進的晶片代工企業,戰略地位自然大大加強,被投資者寄予厚望。這裡需要解釋中芯國際的業務。
  • 中芯國際(00981.HK)根據永久次級換股證券條款發行1221.19萬股
    原標題:中芯國際(00981.HK)根據永久次級換股證券條款發行1221.19萬股
  • 餘承東、中芯國際相繼宣布,麒麟晶片或成絕唱
    麒麟晶片或成絕唱?強大的華為又何止只是一家手機通訊廠商,華為的海思就是一家先進的晶片設計公司,而麒麟晶片就是華為海思的一部巨作。5月份美國方面修改了出口管制的規定,而這直接影響了麒麟晶片是否能夠被生產的問題。
  • 中芯國際為什麼不能為華為提供晶片?
    但是另外一家國產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近日也表示將遵守國際規章制度,暗示將不能繼續給華為海思代工。中芯國際聯合CEO梁孟松在8月7日的第二季度電話財報會議上透露了這一決定,同時他還表示,將來會有許多其他客戶來彌補公司有限的先進產能。這就令很多網友難以理解了,中芯國際作為我國控股的晶片廠商,目前已經實現了14nm工藝的量產,此前在承接華為海思晶片訂單方面被寄予厚望,其市場主要在國內,美國市場佔比並不大,為什麼也不能幫華為造晶片呢?
  • 再談華為制裁與中芯國際能否實現晶片自立
    最近華為又上各大熱搜了,原因就是美國進一步封殺華為,各類相關問題也開始出現,UP對於哪些打雞血煽情的高贊沒啥興趣。不過其中有個問題還是挺有意思的,那就是中芯國際能夠替代臺積電實現晶片自立嗎?今天我就簡單借著華為的事情談談中芯國際SMIC現在甚囂塵上的一個論調就是中芯國際沒有拿到ASML的EUV,只能搞搞14nm,怎麼幹的過臺積電?
  • 興業證券上調中芯國際(00981-HK)目標價至43.5港元 股價現跌5.26%
    原標題:興業證券上調中芯國際(00981-HK)目標價至43.5港元 股價現跌5.26%   興業證券
  • 中芯國際(00981-HK)澄清:「中芯國際涉軍」的報導均為不實 早盤收...
    來源:財華網【財華社訊】中芯國際(00981-HK)公布,公司注意到美國時間2020年9月4日(星期五),據路透社報導,美國政府有關部門正在考慮將中國大陸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列入貿易黑名單。
  • 聯發科和中芯國際相比,為什麼聯發科可以向華為提供晶片?
    這個時候有的朋友要問了,為什麼聯發科可以向華為提供晶片,但是中芯國際不能呢?首先,我們要知道,天璣系列的晶片,完全是聯發科自己的,並不在制裁條約的範圍之內,畢竟別人要做生意,賣給誰完全看雙方的意願,別人管不了。
  • 華為海思首次衝進全球前十!麒麟考慮對外出售,或將終結高通霸局
    海思半導體,是華為全資控股的子公司,是全球十大晶片設計公司之一。旗下擁有海思麒麟、巴龍、凌霄、鯤鵬、昇騰五大系列,其中以搭載華為智慧型手機的麒麟晶片最為著名。近日,據研究機構IC Insights數據,海思半導體一季度的銷售額同比大幅上漲,全球排名由去年一季度的15名上升到了第10名,首次成全球第十大半導體廠商。然而問題是海思的90%銷售額來自母公司,這種模式在其他前十廠商中都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