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日產能提升20多倍、新冠藥物11天獲批上市 浙江藥企是怎麼做到...

2020-12-17 天目新聞

「當我們面臨口罩原材料短缺和防護服產能不足的困境時,(浙江)省、市藥監部門一刻也不耽誤,深夜帶隊考察相關防護服配套加工廠,對接聯繫委託加工企業,快速提升產量產能,口罩日產能在原有基礎上迅速提升了20多倍,防護服、隔離衣的日產能也大幅提升。」振德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胡俊武說。

「法維拉韋能實現在短短11天獲得國家藥監局的批准上市,(浙江)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揮了關健的作用,在藥品註冊審批的重要時刻,積極推動快速審評和註冊檢查,全速推進審評審批的各項重要工作。」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載杜加秋如是說。

在今天舉行的浙江省藥監局新聞通氣會上,浙江藥企負責人紛紛現身說法,對浙江創新監管賦能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種種做法「實名點讚」。

據悉,今年1~9月,浙江醫藥工業增加值、出口交貨值、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15.8%、41.3%、11.1%、15.9%,高於全省工業面上12.8、45.8、12.4、6.5個百分點,醫藥製造投資增長57.2%,在浙江全省經濟「V」型回升中發揮了「支柱線」作用。

一連串驕人的業績數據,離不開浙江省市縣三級藥品監管部門以對人民群眾生命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浙江省藥監局藥品安全總監董耿表示,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遭遇戰,浙江藥監系統全力促進醫用防護物資供應,大力支持醫藥企業復工復產,助力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在疫情加速全球醫藥產業鏈、供應鏈重構背景下,浙江省醫藥產業獲得快速發展。

海正藥業生產車間。圖片來源:椒江發布

復工復產,日產能從0增加到25萬件

董耿介紹,疫情期間,浙江堅持抓醫療物資供應、抓質量安全監管、抓新藥試劑疫苗研發、抓違法違規打擊多措並舉,推動浙江省成為全國唯一一個涵蓋「保、治、診、防」全系列產品的全能省份。

浙江省第一時間開通應急審評、應急科研、應急甄別、應急使用、轉產擴產五條通道,推動醫用口罩生產企業從10家增加到379家,日產能從疫情初期50萬隻增加到1億多隻。

浙江的醫用防護服生產企業從1家增加到39家,日產能從0增加到25萬件,全國首個新冠肺炎潛在治療藥物「法維拉韋」、全國首個「核酸擴增檢測分析儀」及配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獲批。

為了讓全省2萬家藥店成為2萬個「哨點」,浙江還在全國率先建立零售藥店購買發熱、咳嗽藥品登記報告制度,篩查出有重點地區旅居或接觸史人員74人,該制度現已在全國推廣應用。

此外,浙江省先後出臺《關於改革和完善省域藥品安全治理與高質量發展體系的意見》《關於推動浙江省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意見》《浙江省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0-2025年)》,制定助推醫藥企業復工復產12條政策舉措,減免疫情防控藥械註冊、檢驗費5594餘萬元,醫藥企業復工復產率達到99.42%。

新聞通氣會現場。記者 趙磊攝

創業創新,浙江藥企交出「高分答卷」

「我們在全國率先成立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技術轉化平臺,建立了全省藥品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聯盟、藥物臨床試驗協同創新管理平臺和藥品安全評價中心,啟動了建設長三角醫療器械檢測評價與創新服務綜合體,謀劃了以高等級實驗室為重點的生物醫藥產業平臺,促進醫藥科技創新。」董耿說。

一系列平臺助力創業創新的「組合拳」之下,浙江的要藥企們拿出了一份高分答卷:1個創新藥、9個創新醫療器械獲批上市,18個創新藥獲批臨床,16個創新醫療器械進入特別審批通道,評選發布「2019浙產美妝十大品牌」。

同時,絲素蛋白膜狀敷料成為全國首個獲得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的蠶絲蛋白產品,杭州諾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產品「KRAS基因突變及BMP3/NDRG4基因甲基化和便隱血聯合檢測試劑盒」獲國家藥監局註冊上市,可用於40~74歲的結直腸癌高風險人群,這也是我國獲批結直腸癌篩查的第一張註冊證。

浙江歸創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藥物洗脫PTA球囊擴張導管產品獲批上市,適用於對患有股動脈和膕動脈(膝下動脈除外)狹窄或閉塞病變的患者進行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提速提效,創新藥研發積極性被激發

為了給藥企復工復產提速提效,浙江在全國率先開展跨省域醫療器械註冊人制度試點,24家企業的168個產品進入註冊人制度試點,9家企業的142個產品開展跨省委託生產。

在浙江省全面實施的藥品上市許可人制度,有效激發創新藥研發機構積極性,2019年創新藥申報量佔總申報量的41.2%,比制度實行前提高了32個百分點。

浙江省出臺的化妝品生產企業信用評價管理辦法,實施進口非特殊功能化妝品審批備案等政策,截至2020年10月底,進口化妝品境內責任人526家,累計備案進口非特化妝品3543個,全國領先。

在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方面,浙江省級藥品監管涉企辦事事項100%實現「最多跑一次」,政務服務辦件網上受理率達100%,推進藥品監管領域「證照分離」改革事項24個。

少跑不跑,藥企享受「家門口」優質服務

為了讓企業在「家門口」享受到專業優質服務,浙江按照「綜合體+服務站」「監管所+服務站」「園區+服務站」「技術平臺+服務站」等模式。

截至目前,浙江省已在嘉善歸谷、餘杭生物醫藥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紹興濱海新區、仙居醫療器械產業園區和安吉醫藥產業園區等布局建設15個柔性服務站,共服務企業917家次,辦理、解決問題2297個,推動了醫藥創新的技術指導、標準制定、政策諮詢、審評審批、檢驗檢測和安全評價等資源向園區企業延伸。

董耿表示,今年浙江省藥監局將加快推進省域藥品安全治理和高質量發展體系建設,努力交出藥品監管「高分報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為建設「重要窗口」增添「藥」素、增加靚色。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小分子藥物開發新冠適應症梳理
    美國10月22日已正式批准吉利德瑞德西韋上市,禮來巴瑞替尼也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新冠肺炎治療緊急使用(EUA);我國早前已批准連花清瘟膠囊治療新冠肺炎;印度、俄國等已批准法匹拉韋治療新冠適應症;俄國已批准抗體藥levilimab上市治療新冠;輝瑞/BioNTech新冠疫苗BNT162b2已獲英國等批准緊急使用,12月10日獲得了美國FDA諮詢委員會的投票支持。
  • 37種抗HIV藥物國內獲批上市 本土藥企仿製為主
    37種抗HIV藥物國內獲批上市 本土藥企仿製為主 2020-12-01 16:41:24 來源:新京報  |  作者:佚名今年的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新京報記者盤點近兩年抗HIV藥物研發及上市進展發現,不僅進口創新藥陸續獲批進入中國,國內自主研發的創新藥也已上市。不過,與抗HIV藥物的全球巨頭相比,國內企業多以仿製為主,在創新藥研發上仍需發力。
  • 一年28位藥企掌門人離職,76%新冠患者出院半年仍有症狀
    進入新的一年,新冠疫苗傳來了好消息:國家醫保局明確表示,新冠疫苗將全民免費接種,政府買單。這一表態徹底打破了此前關於新冠疫苗費用的種種猜測。 除了疫情引發關注之外,醫藥產業轉型升級繼續加快,藥品退市、終止經營、藥企違規、高管離職消息頻出,審評審批制度改革深化和行業生態向創新轉變的趨勢盡顯。
  • 年內6億支新冠滅活疫苗獲批上市 冷鏈物流概念股大漲業績激活?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年內6億支新冠滅活疫苗獲批上市!冷鏈物流概念股大漲,誰家業績就此激活?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盧曉北京報導近期年內將有6億支新冠滅活疫苗在國內上市的消息,讓資本市場更為沸騰。
  • 【獲批】浙江藥企攪局20億大品種,輝瑞六成市場岌岌可危?
    精彩內容 6月17日,國家藥監局官網顯示,浙江杭康藥業的注射用帕瑞昔布鈉以仿製4類申報獲批上市,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在此之前,成都百裕製藥是首家過評企業。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帕瑞昔布注射劑銷售額近20億元。
  • 負債2400萬,這家上市公司投的醫院破產了;13家跨國藥企超2700億...
    據賽柏藍器械梳理,不合格口罩包括PM2.5抗菌防霾口罩、日常防護型口罩、日常防護型口罩等多種類型,相關企業涉及河北、吉林、上海、江蘇、浙江、江西等多個地區。除了市場監管總局,4月27日,國家海關總署也發布《海關總署通報第三批違法違規出口醫療物資典型案例》,超過400萬隻非醫用口罩違法違規出口。
  • 最新| 知名藥企,收入排行公布|抑制劑|卵巢癌|藥企|腫瘤|藥物|靶點...
    Q3報,其收入的具體數字與組成得到了眾多投資者的關注,到底海外嚴重的疫情對藥企的打擊是否巨大?此後多個PARP抑制劑獲批上市,PARP抑制劑已成為乳腺癌、卵巢癌等疾病藥物研發的熱門方向,與其他療法聯合上也很有前景,是多個國內藥企的熱門研究領域。   而且,除前列腺癌等已知的治療範圍外,目前已有數十餘種適應症仍在探索中,可以說,未來PARP抑制劑大概率會成為下一個PD-1,也可能也是今年其銷售額增速最高的直接原因吧!
  • 年內6億支新冠滅活疫苗獲批上市!冷鏈物流概念股大漲,誰家業績就此...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盧曉 北京報導近期年內將有6億支新冠滅活疫苗在國內上市的消息,讓資本市場更為沸騰。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新冠滅活疫苗需要在2-8攝氏度的環境下運輸保存,這也讓冷鏈物流概念股的漲勢再度兇猛。
  • 4款創新藥獲批國內上市 本土藥企佔半壁江山
    來源:一財網4款創新藥獲批國內上市,本土藥企佔半壁江山7月30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藥品批件發布的通知顯示,共有37款藥品獲批在國內上市,涉及26家中外資企業。近年來,創新藥在政策方面頻頻獲得利好,加上中美上市時差越來越小,醫保目錄調整加快和DTP藥房等渠道的發展也顯著縮短了創新藥投資研發的市場回報周期,從而吸引了投資資金的踴躍進入,加速了我國創新藥的產出。此次獲批的4款創新藥物中,本土藥企自主研發的產品已佔有一半席位。
  • .| 省級新冠疫苗採購來了,石藥集團、百濟神州重磅新藥獲批臨床
    聯絡郵箱:sbcxyyb@163.com英美接連批准新冠疫苗交付時,我國新冠疫苗距離上市的腳步也近了。日前,孫春蘭、王勇在京調研時指出,要做好新冠疫苗大規模生產準備。省級新冠疫苗採購工作也已開始,12月1日,江蘇省正式開啟了三款新冠疫苗的採購工作。
  • 13家跨國藥企超2700億美元市值蒸發,新冠疫情下誰逆勢而上?誰又在...
    新冠疫情終將退散,但產業變革因之加速明顯,成熟藥正在「渡劫「,而創新藥則顯示出更好的抗疫逆勢能力。2020年第一個季度新冠疫情是危也是機,跨國藥企有的逆風翻盤,而有的則正在「渡劫」。但無論是逆風翻盤還是正在「渡劫「,各家外資藥企第一季度的業績表現都受到了中國市場深刻影響。
  • 美國開打新冠疫苗「第一針」,國產疫苗提速上市概念企業將聞風上漲?
    當地時間12月11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簡稱FDA)緊急授權輝瑞/BioNTech疫苗在美上市,用於預防感染新冠病毒。一周之前,12月2日,公司的這款疫苗已經得到英國政府加速批准,成為全球首個完成III期臨床試驗並獲批上市的新冠疫苗。中國本土疫苗方面也有消息,國藥集團下屬北京生物研究所的滅活疫苗在阿聯獲批上市,有效率達86%。
  • 默沙東新財年架構調整|最快新冠疫苗預計在聖誕節前供應
    近日,輝瑞和BioNTech新冠疫苗顯示出95%的有效性,已於11月21日向FDA提交緊急使用授權(EUA)申請,BioNTech計劃在2021年2月研製出適合運輸且不需要任何冷鏈的疫苗。
  • 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漲1.2% |我國新冠檢測試劑和疫苗研發取得...
    在10月30日至11月5日的發布周期內,來自恆瑞醫藥、石藥集團、中國生物製藥等藥企的8個創新藥獲批臨床,我們將其納入了「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另外諾誠健華、太景醫藥等的創新藥美國臨床取得積極進展。目前,「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的成分樣本數共有628個。
  • ...藥廠加快研發新冠病毒疫苗;中國藥廠仿製開發瑞德西韋;艾伯維等...
    由深圳大學、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研究中心)、深圳天深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共同研製的單人份化學發光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成功完成測試。有別於(病毒)核酸檢測,該試劑盒通過檢測感染者血液中新冠病毒特異性IgM/IgG 抗體,可以在22分鐘完成對新冠病毒感染的快速診斷。目前新冠病毒疑似病例的核酸檢測使用的樣本採集多為上呼吸道樣本(咽拭子為主),採集過程對於醫護人員暴露風險極大。
  • 全球藥廠加快研發新冠病毒疫苗;中國藥廠仿製開發瑞德西韋;艾伯維...
    由深圳大學、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研究中心)、深圳天深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共同研製的單人份化學發光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成功完成測試。有別於(病毒)核酸檢測,該試劑盒通過檢測感染者血液中新冠病毒特異性IgM/IgG 抗體,可以在22分鐘完成對新冠病毒感染的快速診斷。
  • 抗病毒創新藥:中外藥企鏖戰新賽道
    7月15日,百濟神州宣布完成價值約20.8億美元的註冊直接發行,成為全球生物科技領域內最大規模的股權融資。交易完成後,百濟神州帳上現金預計超過50億美元,使其能夠加快推進豐富的早期管線、臨床開發和商業合作等。過去10年,百濟神州11款內部開發藥物進入臨床階段,短短半年內,連續上市2個重磅新藥。
  • 醫藥健聞周刊|全球將對新冠疫苗研發投資20億美元;渤健高管會新冠...
    新冠病毒相關資訊全球未來將對新冠疫苗研發投資20億美元。目前全球逾20家公司及公共部門在爭分奪秒地研發新冠疫苗。專業人士稱,未來1至1.5年的投資將高達20億美元。三年前,為了抗擊威脅全球健康的新疾病,多地政府、業界和多個慈善機構聯合成立了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PI)。該聯盟已贊助了四個新冠肺炎疫苗項目,Moderna的也在其中。
  • 藥物臨床試驗腐敗案公開 凱萊英等近20家藥企捲入
    來源:中國經營報藥物臨床試驗腐敗案公開 近20家藥企捲入本報記者/高瑜靜/北京報導上海市金山區人民法院的一封刑事判決書,揭開了藥企「圍獵」藥物臨床試驗機構的隱情。其中,2017年12月,顧俊收受天津凱萊英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王田生賄賂款人民幣20萬元。事實上,顧俊受賄所利用的職務之便,即通過提前藥品臨床試驗排期、違規從事藥物臨床試驗等。藥企進行藥品研製活動時,藥物臨床試驗機構通常是必不可缺的合作對象。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獲批上市一類新藥佔全國六分之一 連雲港...
    2008年以來,獲批上市的國產1類新藥約70個,其中連雲港有12個,約佔六分之一,在國內設區市絕無僅有。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重大新藥創製 」重大專項技術副總師陳凱先表示,連雲港承擔了我國超百項的「新藥創製」專項項目,誕生了阿帕替尼、安羅替尼等一批重磅成果,探出一條中國藥企走向全球市場的連雲港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