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踐行者】廣東省衛健委主任段宇飛:推進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2020-12-24 金羊網

【中國夢·踐行者】廣東省衛健委主任段宇飛:推進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健全早期監測預警機制

金羊網  作者:張華  2020-12-22

近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段宇飛接受羊城晚報記者專訪,他總結了「十三五」期間廣東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改革取得的顯著成果。...

段宇飛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張華 通訊員王慧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加快提高衛生健康供給質量和服務水平,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也是實現經濟社會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發展的基礎。

近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段宇飛接受羊城晚報記者專訪,他總結了「十三五」期間廣東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改革取得的顯著成果,同時強調要推進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補齊短板弱項,並且介紹了在「十四五」期間全省在衛生健康領域工作的一些設想。

A、廣東試點經驗不斷走向全國

羊城晚報:「十三五」期間,廣東醫療改革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段宇飛:「十三五」期間,廣東省圍繞國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目標和任務,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改革總要求,重點推進分級診療、現代醫院管理、全民醫保、藥品供應保障、綜合監管等5項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改革,同時統籌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中醫藥服務體系、健康信息化、健康扶貧、健康服務業等其他領域改革,取得顯著成效。

通過這些年的探索創新,廣東從推動試點先行到連線成片,形成「百花齊放春滿園」的醫改新局面。推動醫療、醫保、醫藥改革實現了多個率先。2020年10月,國家衛生健康委會議通報全國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績效考核結果,廣東省與上海市排名並列全國第一。廣東試點經驗不斷走向全國,為全國醫改貢獻了廣東方案。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構建整合型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廣東省實施創建醫療衛生高地行動計劃,立足省情,協調發展,分類施策,確立「廣深構建醫療衛生高地、珠三角地區優化發展、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加快發展」的發展格局。2017年起,實施「31611」工程,即建設30所高水平醫院、100個高水平臨床重點專科、打造6大醫學科技創新平臺、培育100名醫學領軍人才和1000名傑出青年醫學人才。

近幾年來,廣東不斷深入推進高水平醫院建設。2018年起,省委省政府投入90億元支持30家醫院建設高水平醫院。省市財政投入56.32億元支持廣州呼吸中心、腎臟病醫學中心、腫瘤醫學中心建設。目前,省政府與國家衛生健康委籤約共建1個綜合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1個專科類國家醫學中心、6個專科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為了達到醫療服務同質化的目的,全省因地制宜地推動多種形式醫聯體建設。在城市主要推廣深圳羅湖醫院集團經驗,農村主要推廣花都區縣鎮村一體化建設。自2017年起,省財政每年支持14個粵東粵西粵北地市和江門各選一個縣(市、區)推進縣鎮醫聯體建設工作,對每個市補助500萬元。目前,全省共建成城市醫療集團70個,專科聯盟232個,遠程醫療協作78個。

二是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讓人民群眾就近就醫。2017-2019年全省各級財政統籌500億元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對縣、鎮、村三級醫療機構進行標準化建設,將47家中心衛生院升級建設為縣(市)第二人民醫院,改造建設189家縣級醫院,按照國家統一標準,對488家鄉鎮衛生院和10000間村衛生站進行規範化建設。

同時,加強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省財政根據核定編制數對經濟欠發達地區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醫務人員進行補助。還為粵東粵西粵北鄉鎮衛生院及47所升級的中心衛生院引進醫、藥、護、技類專業技術人員近8500多人。基層醫護隊伍不斷壯大,基層百姓看病就醫服務質量持續提升。據統計,2017-2019年,在全省縣域內住院率分別為82.4%、83.5%、84.1%,呈逐步上升趨勢,達到了大病不出縣,老百姓就近就醫的目標。

2017-2019年,省財政還投入39億元,用於粵東粵西粵北61家縣級婦幼保健院能力建設項目。當前廣東建立了地貧篩查實驗室1364個、產前診斷實驗室44個,新生兒遺傳代謝病採血點1900多個、篩查中心22家,新生兒聽力篩查機構1900多家、診治機構17家,縣級出生缺陷幹預中心120餘家,形成了「省指導、市診斷、縣篩查」的工作體系。

三是加強衛生健康信息化建設。為了方便廣大群眾就醫,全省將建設居民電子健康碼,實現醫療健康服務「一碼通用」、優化再造服務流程,實現看病就醫「一鍵診療」、建設遠程醫療網絡,實現「一站會診」作為信息化改善醫療服務的重要內容來抓。

據統計,全省6517萬居民激活電子健康碼,在1420家醫療機構全面使用。在院看病,智能預約掛號、智能導診分診、預約檢查、檢查檢驗結果查詢、取藥配送、行動支付等服務,群眾一部智慧型手機就全部解決。在2019年全省87%的二級以上醫院開展各類信息便民惠民服務,掛號方便,就診不用排隊,回家也能看檢查結果,群眾就醫體驗顯著改善。

除此之外,全省大力推進網際網路醫院建設。2019年4月23日,我省首批22家網際網路醫院集中上線服務。目前,已有113家網際網路醫院,網際網路醫院數量約佔全國的1/4。2019年起,將智慧醫療建設推廣到全部三甲醫院。這對廣大群眾的就醫便利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四是壓實健康扶貧工作,讓貧困人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廣東實施健康扶貧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連續多年將提高醫療救助水平列入省政府民生實事,逐年提高低保對象的醫療救助比例和救助標準。省財政安排2732.4萬元,為全省2277個貧困村配備可穿戴式檢測設備包,為貧困村村醫配備人工智慧醫生助手。

全省農村婦女兩癌免費檢查項目從精準扶貧村擴大到粵東粵西粵北地區90個縣(市、區)。組織對建檔立卡及「患有大病」的貧困人員進行大病篩查、確診、分類組織專項救治。這些措施讓貧困人口能夠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十三五」期間,廣東居民健康水平明顯提升。人均期望壽命由2015年77.1歲提高到78.4歲,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分別從2015年的11.56/10萬、2.64‰下降到11.22/10萬、2.08‰,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基本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B、健全完善城市傳染病救治網絡

羊城晚報: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這次疫情同時也暴露出公共衛生體系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未來省衛建委補齊公共衛生短板方面有哪些舉措?

段宇飛:這次疫情暴露出我省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鏈條上各個環節銜接還不夠順暢,疾病預防控制體制機制亟需改革、能力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公共衛生區域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重大疫情和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預案和跨區域應急處置機制有待完善,缺乏應對疫情大流行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物資準備,運用大數據和信息化手段支撐重大疫情防控救治的能力有待加強等短板和不足。

為全面梳理我省公共衛生防控救治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項,省衛健委抓緊出臺《廣東省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同時,抓緊實施公共衛生體系「一攬子」建設項目,積極推進廣東省公共衛生醫學中心(廣東省傳染病醫院)建設,同時建成集臨床、公共衛生、科研、教學四位一體的省級高水平公共衛生醫學平臺,強化新冠肺炎等重大傳染病起源、診斷、治療藥物及疫苗研究,推進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現代化建設、縣級醫院傳染病救治能力提升、健全完善城市傳染病救治網絡、改造升級省級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和推進公共設施平戰兩用改造5項重點建設任務。目前有關行動計劃方案已報省政府審定。

另外,我們還以構建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為契機,進一步健全早期監測預警機制,強化監測預警和快速有效處置能力。

為了構築醫防融合體系,建立醫療機構與疾控機構人員通、信息通、資源通和監督監管相互制約的工作機制,推動公共衛生服務與醫療服務高效協同、無縫銜接。推動所有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含中醫醫院)設立公共衛生管理部門,建立公立醫院公共衛生職責清單制度,將醫療機構履行公共衛生職責納入對醫療機構監督執法、績效考核和醫院等級評審等。

C、推進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羊城晚報: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我國衛生健康事業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的主要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為實現這樣的目標,我省「十四五」期間在衛生健康領域將有哪些工作設想?

段宇飛:「十四五」期間,廣東省衛生健康工作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守為人民健康服務的初心使命,更加注重預防為主和健康促進,更加注重工作重心下移和資源下沉,更加注重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推動衛生健康工作從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為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目標打下更加堅實的健康基礎。具體擬重點做好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一是緊扣「主要健康指標保持全國先進水平」要求,深入推進「建設健康廣東、打造衛生強省」戰略。聚焦影響全省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突出問題,實施健康廣東行動,推動18個專項行動落地見效。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完善國民健康促進政策,創新社會動員機制,健全健康教育制度,強化重點人群和重大疾病綜合防控,從源頭上預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實現從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確保「十四五」末人均預期壽命、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指標保持全國先進水平。

二是緊扣「強基層、建高地」目標,持續完善「頂天立地」醫療衛生大格局。推動建設引領國內、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級醫學中心,建設區域醫學中心和國家臨床重點專科群,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醫療衛生協同發展,帶動醫療服務區域發展和整體水平提升。加快推進30家高水平醫院建設,聚力在高素質人才培育、高層次平臺建設、高水平成果產出上有新突破。推進廣州呼吸中心、腎臟病醫學中心和腫瘤醫學中心建設,實施三級公立醫院激勵方案和促進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市級醫療服務能力提升計劃,加快形成國家級和省級醫學中心、區域醫療中心、重點專科(學科)梯次發展格局。加強縣域醫共體建設,全面提升基層醫療衛生的服務能力。

三是緊扣「防範化解公共衛生風險」底線思維,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建立完善職能清晰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優化疾控機構設施設備條件。推動關口前移,建立響應靈敏的監測和多點觸發預警體系,加強實驗室檢測網絡建設,加強疾控、醫院、科研單位間的信息共享,增強早期監測預警、快速監測和先期處置能力。進一步完善省市縣傳染病醫療救治體系,全面加強公立醫院傳染病救治能力建設,完善綜合醫院傳染病防治設施建設標準。全面提升縣級醫院傳染病救治能力,推進可轉換傳染病區和可轉換ICU等建設。健全完善城市傳染病救治網絡,建設省公共衛生醫學中心和市級救治基地。依託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等高水平醫院建設省級重大疫情救治基地。

四是緊扣「全面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思路,推進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和醫療、醫藥、醫保聯動,建立以促進健康為導向的創新型醫療保障制度,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提高基本醫療保障水平。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加30元,穩步提高個人繳費標準。鞏固住院待遇水平,強化門診共濟保障,全面落實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完善重大疫情醫療救治費用保障機制。根據國家統一部署,積極申請國家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具有廣東特色的以按病種分值付費為主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體系,門診統籌按人頭付費。推進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國家試點。加強醫保基金管理。開展基於大數據的醫療保障智能監控,推廣人臉識別、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等技術應用。推進「網際網路+醫療保障」,加快建設全省集中統一的智能監管系統,並做好與廣東省政務服務平臺的對接。

五是緊扣「中西醫並重」方針,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廣東省將堅持中西醫並重和優勢互補,建立符合嶺南中醫藥特點的服務體系、服務模式、人才培養模式,充分發揮中醫藥在維護和促進人民健康中的獨特優勢。推動中醫藥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積極申請創建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加快建設廣東省中醫藥循證醫學研究中心,力爭國家中醫醫學中心和區域中醫醫療中心落戶廣東。啟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制定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政策措施。落實中西醫會診制度,在綜合醫院、傳染病醫院、專科醫院等大力推廣中西醫結合醫療模式,並將實行情況納入醫院等級評審和績效考核。

提高中醫醫院應急和救治能力,發揮中醫藥在重大疫情救治中的獨特作用。做優做強專科專病,遴選推薦一批國家中醫優勢病種和診療項目,鼓勵引導醫療衛生機構提供中醫藥服務。

廣東醫療改革取得哪些成效?

★構建整合型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讓人民群眾就近就醫

★加強衛生健康信息化建設,方便廣大群眾就醫

★壓實健康扶貧工作,讓貧困人口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廣東將如何補公共衛生短板?

★抓緊實施公共衛生體系「一攬子」建設項目

★積極推進廣東省公共衛生醫學中心(廣東省傳染病醫院)建設

★建成集臨床、公共衛生、科研、教學四位一體的省級高水平公共衛生醫學平臺

★強化新冠肺炎等重大傳染病起源、診斷、治療藥物及疫苗研究

★推進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現代化建設、縣級醫院傳染病救治能力提升、健全完善城市傳染病救治網絡、改造升級省級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和推進公共設施平戰兩用改造

未來廣東衛生健康領域工作重點是什麼?

★緊扣「主要健康指標保持全國先進水平」要求,深入推進「建設健康廣東、打造衛生強省」戰略

★緊扣「強基層、建高地」目標,持續完善「頂天立地」醫療衛生大格局

★緊扣「防範化解公共衛生風險」底線思維,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

★緊扣「全面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思路,推進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緊扣「中西醫並重」方針,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製圖/黃江霆 制表/黃江霆

編輯: 正龍

相關焦點

  •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周長強已任海南省衛健委主任
    海南省衛健委官網「領導信息」一欄近日更新顯示,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周長強現已擔任海南省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據官方簡歷,周長強,男,1975年8月出生,山東萊蕪人,漢族,全日制大學本科學歷,醫學學士,在職公共衛生碩士,1999年7月參加工作,1998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 濉溪縣召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兩卡制」工作推進會
    原標題:濉溪縣召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兩卡制」工作推進會濉溪縣召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兩卡制」工作推進會為了做實做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進一步提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濉溪縣衛健委於6月2日下午召開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 全國公衛醫師專業能力體系建設項目在武漢啟動
    12月19日,由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師協會公共衛生醫師分會共同主辦、賽諾菲巴斯德支持的「全國公共衛生醫師知情告知規範化建設項目——專業能力體系建設與提升」在湖北武漢正式啟動。近年來,我國強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堅持預防為主,穩步發展公共衛生服務體系。2019年5月,中國醫師協會公共衛生醫師分會成立,分會成立後面向全國87萬公衛醫師開展活動,這是我國公共衛生領域的一個重要的裡程碑。
  • 促進公衛人才培養 全國公衛醫師專業能力體系建設項目啟動
    12月19日,由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師協會公共衛生醫師分會共同主辦、賽諾菲巴斯德支持的「全國公共衛生醫師知情告知規範化建設項目——專業能力體系建設與提升」正式啟動。圍繞支持全國公共衛生醫師規範化專業能力體系建設與提升為主要內容,賽諾菲巴斯德將全力協助各地建立公衛醫師分會,支持舉辦各地公共衛生相關政策研討會議,並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公衛醫師預防接種相關的規範化培訓。目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大流行,中國作為率先進入「後疫情時代」的國家,已經開始著手通過頂層設計、系統布局和資源整合推動國家公共衛生體系的升級。
  • 北京大學「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啟動會暨「MD+...
    北京大學「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啟動會暨「MD+MPH雙學位培養方案」專家諮詢會於2021年1月12日上午在醫學部會議中心205會議室舉行,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詹啟敏,醫學部黨委常務副書記徐善東、醫學部副主任段麗萍出席會議,來自醫學部研究生院、教育處、繼續教育處、醫學繼續教育學院、各附屬醫院、公共衛生學院的領導、專家,以及公共衛生學院教學主任和導師代表等參加會議
  • 關於印發《廣東省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
    ,強化中西醫結合,集中力量加強能力建設,補齊短板弱項,省衛生健康委、省發展改革委、省中醫藥局共同制定了《廣東省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 中國疾控中心:將擴大全日制公共衛生碩士(MPH)培養規模
    中國疾控中心獲批教育部、國家衛健委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之後,中國疾控中心表示,將擴大全日制MPH培養規模。會議指出,教育部會同國家衛健委共同實施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是加強關鍵領域緊缺人才培養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推進和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
  • |國家衛健委|網際網路|公衛|基層|減負|居民|健康|-健康界
    各地要加快實現電子健康檔案與電子病歷、公共衛生服務信息的對接聯動,在保障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的基礎上,推進電子健康檔案在線查詢和規範使用,明確開放內容、統一開放路徑,逐步實現居民本人或授權便捷調閱個人電子健康檔案,更好地記錄和管理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信息
  • 肥西縣衛健委:強化效能建設 優化營商環境
    近年來,肥西縣衛健委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委市政府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以刀刃向內的勇氣進行自我改革,不斷提升為民服務效能和水平,多措並舉助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創新監管手段,搭建綜合監管信息資源共享平臺,推進網際網路+監管,醫療機構和醫護信息通過二維碼、微信公眾號向社會公示,接受社會監督,著力打造「智慧衛監」,逐步構建「機構自治、行業自律、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相結合的多元化綜合監管體系,全力構建醫療衛生多元化監管「肥西模式」。
  • 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完善創傷急救體系,助力健康灣區建設
    我院作為救治體系中最重要一環,承擔了大量工作。主要工作亮點如下:一、打破傳統急救模式,打造新型急救體系根據國家衛健委《關於進一步提升創傷救治能力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18】477號)有關要求,惠州市衛健局高度重視並推動本市各縣區符合條件的醫院加入中國創傷救治聯盟並按國家要求創建創傷中心。
  • 進賢縣衛健委召開健康扶貧工作推進會
    11月17日,進賢縣衛健委統一部署在各片區召開健康扶貧工作推進會,全力聚焦做好脫貧攻堅決勝收官工作。各片長及委相關科室的負責同志分赴掛點片區督導扶貧攻堅工作,各鄉鎮衛生院負責人及分管扶貧工作的相關人員參加會議。
  • 肥西縣衛健委強化作風效能建設不放鬆
    為進一步強化肥西縣衛健委作風效能建設、著力解決「庸、懶、散、浮、託」現象,不斷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努力營造衛健系統內擔當幹事的工作氛圍。    著力抓好日常管理,嚴肅工作紀律。
  • 權威發布|十大制度建設護衛全市公共衛生體系
    12月16日,濰坊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2020年第57場發布會(政策吹風會),邀請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市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張曉乙,介紹《濰坊市關於健全完善公共衛生體系的實施方案》有關情況,市衛健委三級調研員王象斌、市衛健委四級調研員張洪才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發布會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傳江主持。
  • 羅傑代表:強化疾控體系專職專責,剝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職能
    羅傑代表:強化疾控體系專職專責,剝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職能 澎湃新聞記者 韓聲江 2020-05-27 19:15 來源
  • 「健康寶應」建設重點民生工程—寶應縣第四人民醫院開工建設
    楊洪國主持項目開工儀式寶應縣衛健委主任強建華介紹項目建設情況項目建設情況寶應縣第四人民醫院新建項目位於魯垛鎮安大路西側、新331國道南側,規劃建設用地約41畝,總建築面積約1萬平方米,設置床位120張,總投資約1億元。
  • 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維護人民健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決策部署,召開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確立新時代衛生健康工作方針,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了建設健康中國的大政方針和行動綱領,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健康中國建設持續推進,人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
  • 衛健委付桂榮主任到北下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調研發熱哨點建設情況
    紅旗融媒:(記者 魏健 編輯 周更喜 河南鄭州報導)2020年8月24日下午,鄭州市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付桂榮,黨組成員、副主任原學嶺,黨組成員、副主任段新國在社區衛生健康處處長李建的陪同下,到鄭州市北下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發熱哨點診室設置及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進行現場調研。
  • 中國國家衛健委向辛巴威捐贈抗疫醫療設備
    中國國家衛健委向辛巴威捐贈抗疫醫療設備 01:59中國國家衛健委向辛巴威捐贈抗疫醫療設備02:00來自新華社客戶端辛巴威最大公立醫院帕裡雷尼亞圖瓦醫院15日在首都哈拉雷舉行儀式,接收中國國家衛健委向其捐贈的醫療設備。
  • 華海藥業總裁陳保華: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法律體系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法律體系□本報記者 高佳晨 5月23日,全國人大代表、華海藥業總裁陳保華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就制定公共衛生安全保障法以及修改科學技術進步法方面在兩會上提出了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