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的慎思篤行強化,與「時代新人」品格內涵,值得一讀

2020-12-05 老段聊古今

《論語》是儒家經典之一,是一部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集,主要以語錄和對話文體的形式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審美、道德倫理和功利等價值思想。

孔子認為,《論語》提到的多種人格中,「君子」是一種最接近現實的人格,可以通過個人努力去實現。

崇德向善、志存高遠、慎思篤行、高雅志趣等四特質是孔子在《論語》中構建的君子必需品格形象。如今我們已經步入新時代,成長在新時代的青年一代應該如何適應社會的發展與需求,新時代對青年一代又提出怎樣的要求。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新時代要培養出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在我看來,所謂「時代新人」就是有本領、有信念、有理想、有品德、有擔當、有德行、敢創新、敢拼搏的新青年一代。通過研究發現,《論語》中的君子品格與「時代新人」品格的培養目標不謀而合,具有較強的時代價值和借鑑意義。

慎思篤行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治學的根本方法,給「時代新人」為人處世提供正確指導,是「時代新人」在新時代成長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質。《論語》多次提到慎思篤行在人們品德修養中具有重要地位。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裡仁》)。孔子反對只會死讀書卻不思考、高談闊論卻不行動的人。

「時代新人」必須要有本領、有知識、有行動,知立足於行、行作用於知,知行合一。這裡所說的知識和本領與《論語》中的「君子不器」(《論語·為政》)的內涵理念一致。孔子認為君子不能成為只有固定某方面作用的器具,而要博學多思,全面發展。

「時代新人」學習的知識和本領也應該是全面而專業的,不能只關注知識本身,要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通過善思加強自身素質和專業能力,做到舉一反三,切實提高解決現實問題的水平,增強工作本領。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孔子認為君子應以說多做少為恥,大談闊論不如實際行動、誇誇其談不如腳踏實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到的東西如果沒有落實到行動上,如同紙上談兵,毫無作用。在浮躁複雜的新環境下,知行合一、腳踏實地是「時代新人」最難能可貴、不可缺少的品質。

成功的背後是行動,「時代新人」應當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中完善自我,加快品格修養和精神風貌的構建。

相關焦點

  • 38個出自《論語》的男孩名字,儒雅又有內涵!
    #論語#《論語》是一本記載了眾多哲理的典籍,裡面的教育觀念、有關為人處世的道理、以及治國立家的理念,至今都很受用。有父母取名需要引經據典,不妨看看《論語》,既有哲理性又賦有濃濃的文藝氣質,可修身、養性。所以,今天小編就分享一些出自《論語》的男孩名字,儒雅又有內涵,供大家參考。
  • 《論語》名句賞析:百裡挑一的女孩名字,個個出自文學典故
    一個好名字的標準是,選字要有文化內涵,用字要簡潔美觀,讀音還得響亮悅耳。古人云:「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好名」。古人起名都有引經據典的習慣。中國人起名自古即有「文論語,武周易」之說。 中國人的名字很有文化內涵,這在很大程度上是拜《論語》所賜。這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名字來源於論語文雅氣質的句子,二是起名遵循《論語》彰顯文化內涵的美學傳統。
  • 錢穆:自己讀《論語》與勸人讀《論語》乃中國讀書人兩大責任
    錢穆晚年不遺餘力地宣揚孔子思想,給人的感覺是恨不得「把孔子的旗幟插遍全世界」(李零語),為此他十分賣力地勸讀《論語》:「我認為,今天的中國讀書人,應負兩大責任。一是自己讀《論語》,一是勸人讀《論語》。」
  • 【學習寄語精神 綻放戰「疫」青春】交警喬嘉偉:磨礪青年品格 迎擊...
    今年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各族青年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並寄語新時代青年要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站穩人民立場,練就過硬本領,投身強國偉業。總書記的寄語在全國廣大青年志願者中引起強烈反響。
  • 心想生:「篤行」就是良知光明的行動,就是知行合一的行動
    ——就是博學、慎思、審問、明辨、篤行。這是《中庸》裡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很多人就會說「博學」就是要大量的學習,「博學」就是要學富五車、才高八鬥,就是像朱熹那樣去研究萬事萬物的「理」,然後審問、明辨、慎思,就是去思考、去總結這些東西的規律嘛,然後研究出這些東西的規律,你要踏踏實實的照你這個學到的東西去做,就是「博學篤行」類似於你學到什麼就要做什麼,類似於你知道什麼就要做什麼,理論指導實踐。
  • 24堂積極品格養成課思辨力|思辨力:洞察人生 明辨篤行
    ,對她造成了嚴重的身心傷害;無獨有偶,杭州吳女士因取快遞被便利店老闆偷拍並在網絡造謠的事件,被扭曲的謠言害她丟了工作搬離小區,患上抑鬱症......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天都能看到各種鋪天蓋地的信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讓人困惑難辨。
  • 百年學校南陽市八小,這幾棟教學樓有了新名字
    2.校園設施所取名目,上應天象、下合地貌、中致人和,顯示天人合一、和諧向上等氣象;寓意內蘊豐厚、平正通達,不媚不俗、忌偏忌怪,讀之順口、聞之入耳;結合設施功能特點,意義應指向單純,以免產生誤解和歧義:前後左右宜呼應,成互補、對稱格局。
  • 讀《論語》該從何起步
    張之洞說:「讀書不得要領,勞而無功;知某書宜讀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要在從古至今如此眾多的典籍中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部《論語》讀本,實非易事。錢穆《論語新解》備採眾說,折衷求是,文言註解,白話試譯,且時有按斷。
  • 《百家講壇》主講嘉賓劉強:《論語》應該這樣讀
    那長圖君繼續舉個慄子吧: 還有很多人的名字也從《論語》章句中得來,名字取自《論語》的名人也並不少,比如彭德懷、任賢齊、劉思齊、陳友諒、陳省身、陳伯達、蘇有朋,還包括你們的老公——王思聰。 楊絳先生在談到讀書時也說過:「四書我最喜歡《論語》,因為最有趣……孔子是一位可敬可愛的人,《論語》是一本有趣的書。」 說了這麼多,作為一部成書於兩千多年前的古老著作,今天的我們讀《論語》這本國學經典作品,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態度、掌握什麼樣的方法呢?
  • 明道進德 涵育品格 塑造新君子——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高中生品格...
    進入新世紀,學校堅持「人文立校,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彰顯「仁愛謹嚴」的校風、「務實拓新」的教風和「求真持恆」的學風,堅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在深化課程改革、強化校本師訓、創新德育舉措方面形成了新的特色,促進了學生自主全面發展,不斷提升教育質量,每年都有大批畢業生被國內一流著名高校錄取,飲譽錫城。
  • 讀《論語》幫助我們認識自己,善待別人
    宋代名臣趙普的一句「半部《論語》治天下」讓天下人耳熟能詳。同時宋儒朱熹評價孔子的一句「天不生仲尼,五古如長夜」,更是給聖人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因此後人把孔子尊奉為「大成至聖先師」。但是當今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人們雖然對高尚的精神生活無比嚮往,但是能夠靜下心來讀一讀《論語》的人真是少之又少,不得不說是整個社會的遺憾。
  • 如何做一個快樂的人,2000多年前「孔老師」已給出答案
    表面來看,兩千多年來他備受世人尊崇,似乎得到了所有的榮耀和光輝,但這其實是個「詛咒」——無論是崇拜、稱讚、追隨他或是批判、唾棄他的人,絕大部分其實並沒有真正地認識和了解他。歷史上真實的孔子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在我高中時代,有本國學教材叫《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大陸版本為《中華文化基本教材》),主要介紹的是《論語》和《孟子》。這門課每一則都要背誦和默寫。
  • 為何要先讀《論語》,再讀《孟子》?
    《論語》是孔門諸弟子答問的記錄,孔子的語默靜動皆有記載,最為親切可信。 儒家思想的精義亦囊括其中。 因此,次讀《論語》,可以從中了解並體悟聖人中正平和之道。
  • 深學篤行為安化公安立足新時代實現新發展添薪續力
    一支優秀的公安隊伍,不僅需嚴於律己,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確保社會大局穩定,還要在不斷思考、不斷學習、不斷創新中適應新時代、樹立新理念、實現新發展。「我們所裡民警都比較年輕,通過不斷開展理論學習、業務培訓,既能增強法紀意識,提升自身能力跟上時代,又能讓年輕民警迅速成長,勇於擔當有所作為。」安化縣公安局羊角塘派出所教導員鄧亮將縣局的學習氛圍延伸到了所內人員的培養中。
  • 讀這些名牌大學的校訓,能感受那些澎湃歲月,能品味那些深遠文化
    每一所大學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都經受了歲月的考驗,得到了文化的薰陶,沉澱出自己的特色。「校訓」就是大學獨有的氣質、精神、信仰的集中體現。品讀國內名牌大學的校訓,我們似乎還能深深地感受到那些澎湃歲月,能細細品味到那些深遠文化。今天,我們一起來品讀一下那些意味深遠的大學校訓。
  • 上海這座城市為何讓人感到舒服?因為它有這些品格
    疫情期間,「硬核」醫生張文宏對上海城市特點的概括,讓不少人深有同感。張文宏說,上海各方面給他最大的感受是舒服,「讓每一位有一技之長的人在這裡都能感覺到舒服」。 一座城市如何讓人感到舒服?或許可以從城市品格入手。上海史專家、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熊月之將上海的城市品格歸納為「三綱八目」,三綱即開放、創新、包容,三者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相得益彰。
  • 少兒學國學,該讀哪些經典書籍,怎麼學最有效?
    國學經典很多,少兒該讀哪些經典著作呢,我推薦以下這些:1、《三字經》《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取材典範,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背誦《三字經》的同時,就了解了常識、傳統國學及歷史故事,以及故事內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 教娃讀論語|03 溫故而知新
    【翻譯】孔子說:能從溫習舊知中開悟出新知,乃可作為人師了。【講解】儒家都是讀書人,對於書應該怎麼讀,有著很高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溫故要知新。現代人都能夠像念經一樣的重複這句話。不過錢穆先生在《論語新解》中提到了。《論語新解》在解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時,專門提到「當與溫故知新章參」,所以,溫故知新的關鍵在「思」。孔子在另一個地方說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就是「只傳述舊章,不創始製作」。乍一看好像說自己就是在重複古人的思想,但從「溫故知新」可知,孔子是一定有所創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