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在上班的時候,公司的老闆讓我兼顧同事的工作,因為部門當中有一個同事離職了。但是我一個人哪能兼顧得了兩項,如果要兼顧就要加班,但是老闆又不肯給我分錢的加班工資。
我本來想拒絕,但是我又覺得在他手底下打工,他是老闆,我怎麼能夠拒絕得了他,搞不好還會被他針對,以後上班沒有好日子,我要當一個聽話的好員工。最終我就沒有開口拒絕,但是後來我就覺得我遭到報應了,本來我的工作就已經足夠多了,再加上同事的工作真的已經壓得我喘不上氣來了,坐在辦公室的座位上,我茫然若失,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這幾天的親身經歷讓我想到以前小時候曾經經歷過的事情,小時候爸爸媽媽也總是用你要聽話聽話才是好孩子這樣的話來教訓我。直到這麼多年過去了,我依舊能夠清晰的記得。
有一次表弟來家裡做客,本來是我的玩具,但是卻被表弟搶了去,我搶了回來還被表弟惡人先告狀,說我搶了他的東西,這個時候媽媽過來並沒有問事情發生的經過,而是直接打了我,告訴我弟弟是客人,弟弟還小,我應該讓著他。
一開始我拒絕了,但是媽媽說只有聽話才是好孩子,不然你就是壞孩子,她就不要我了,聽到這句話我特別害怕媽媽真的不要我,所以我就把玩具給了弟弟。在媽媽看來這只是一句簡單的嚇唬我的話,但是在我心裡當時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陰影,直到現在我覺得我之所以不選擇拒絕老闆就是因為這樣的影響一直伴隨著我到現在,它影響著我做的每一個決定。
01、你是否正在用聽話教育傷害孩子?
1、要聽話教育逼迫孩子
這幾乎是每一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曾經說過的話:如果你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如果你不聽話我就不給你買玩具。這些話給孩子傳遞的信息就是只要你想要得到家長的愛,那麼你就必須聽話,你也想要玩具也必須要聽話。這些父母經常是用這種方式去逼迫孩子,這樣才能夠顯示出他們的權威。
2、無限放大不聽話的後果
孩子在小的時候他們是沒有分辨能力的,他們經常因為家長的一句小小的威脅就受到很大的驚嚇,就乖乖聽家長的話了。很多父母在批評孩子的時候,經常不給孩子反駁的機會,只是跟孩子強調他們要聽話,他們要聽話。明明父母本該是孩子最愛最信任的人,但是父母偏偏卻利用孩子的這種愛和信任讓他們生活的戰戰兢兢的,最終變成父母想要的孩子對著他們唯唯諾諾的樣子。
02、對孩子進行聽話教育會造成怎樣的傷害?
1、沒有安全感
父母永遠不要低估自己給孩子帶去的安全感,如果他們在父母身上感受不到安心感受不到愛,那麼孩子可能一生都生活在不安中,特別是如果家長還隨時隨地的用如果你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這樣的話就威脅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是隨時隨刻可能會被父母拋棄的。
2、容易變成討好型人格
上文我提到了我自己生活的經歷,父母小的時候的教育方式讓我即使長大了之後這種心理壓力還是沒有改變,即使不在面對父母而是面對其他人的時候,我還是我是覺得會想我要聽話,我要聽話。
這其實對我是一種負擔和壓力,所以父母在小的時候逼迫孩子聽話是會滲透到他靈魂的最深處的,如果沒有及時改變,那麼這種錯誤方式造成的不良影響真的會持續一生,有的時候孩子可能感受不到但是它卻在實實在在的影響他做每一個決定,讓孩子變成討好型的人格。
討好型的人格就是那種只想著讓別人滿意,卻從來不考慮自己的那種人,他們希望別人滿意也只是因為不想讓別討厭他而已,自己其實也不希望自己是這樣的人,可是他仍然在別人請求他的時候沒有勇氣開口拒絕這樣的人,他的心裡其實是割裂的,是痛苦的。
3、影響孩子大腦的結構
孩子在小的時候大腦發育是不成熟的,所以父母教育的方式其實可以影響孩子的大腦,曾經有一項研究表明,那些在愛的包圍下長大的孩子與那些被逼迫一定要聽家長話的孩子相比,大腦結構是完全不同的。那些被逼迫聽話的孩子他的大腦比其他的孩子要少一些東西,而這些東西就是被逼迫聽話的孩子永遠都不可能擁有的能力。
03、怎樣才能避免逼迫孩子聽話這件事呢?
1、充分的理解孩子
無論孩子有多小,他們做一件事之前通常都有自己的考慮,家長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不要第一時間就開口批評他們,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家長聽聽了孩子內心的想法之後,可能會覺得孩子這樣做也並沒有什麼問題。
2、不對孩子進行語言上的威脅
很多話家長看起來覺得非常的可笑,但是孩子往往會非常的當真,就會讓孩子的安全感盡失,所以家長不能用語言威脅的方式,而應當通過孩子為什麼引導他們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只有這樣才是與孩子溝通最正確的方式。
3、基於孩子表達的機會
很多家長在孩子長大之後才去抱怨自己的孩子為什麼這麼不愛說話,為什麼從來都不與孩子溝通,但是他們卻從來都沒有考慮過自己在想的時候對孩子做了什麼。
有些家長在孩子主動表達自己的時候充耳不聞,經常打斷他們,不願接受他們,而去逼迫他們去接受父母的意願。這樣的孩子受多了打擊,他們就慢慢閉上了嘴巴再也不願意跟家長交流了,因為在他們看來與家長的交流根本就是白費,一點用處都沒有。
雖然是家長教育孩子,但是家長也不能夠獨斷的去做任何的決定,還是應當傾聽孩子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