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技術研究新進展和發展趨勢

2020-12-24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進入21世紀,由水資源短缺所引發的危機在全球範圍內蔓延,發達國家紛紛將目光投向海水淡化,大力發展本國的海水淡化產業。在國家的推動下,我國的海水淡化產業得到較快發展,但由於多方面的制約,我國海水淡化產業的發展狀況並不容樂觀,我國海水淡化產業只有突破瓶頸才能得到較快發展。

關鍵詞:海水淡化閃蒸反滲透超聲納米

水,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受到如此廣泛的關注。人們已經意識到了水資源的重要性,其市場價值正在迅速上升。甚至有人說,21世紀的淡水就如同20世紀的石油一樣,將成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在我國,淡水資源形勢十分嚴峻,既患貧,更患不均。尤其是佔國土一半以上的北方地區,生產、生活用水短缺問題已嚴重影響到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質量。淡水供應的資源性短缺導致地下水連年超採,由此又帶來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土地鹽鹼化等諸多嚴重問題。然而儘管我國是缺水大國,但同時也是水資源大國。我們缺少的是適合於生產生活直接使用的淡水。我國擁有超過1.8公裡的大陸海岸線。在地球水資源總量中佔有97%以上份額的海水資源並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現在,海水淡化已經發展成為大規模開闢新水源的成熟技術,也是解決沿海地區缺水問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1海水淡化概況

現代海水淡化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始於乾旱的中東地區,但並不局限於該地區。由於世界上70%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離海洋120公裡以內的區域,因而海水淡化技術近20多年迅速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得到

應用。目前海水淡化已遍及全世界125個國家和地區,淡化水大約養活世界5%的人口。海水淡化,事實上已經成為世界許多國家解決缺水問題,普遍採用的一種策略選擇,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已經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同。

2海水淡化技術的現狀

海水淡化方法有數十種,但目前工業上採用的主要是多級閃蒸、反滲透、多效蒸發等。其中又以前兩種方法為主,它們佔到整個淡化市場份額的85%以上。所謂閃蒸,是指一定溫度的海水在壓力突然降低的條件下,部分海水急驟蒸發的現象。多級閃蒸海水淡化是將經過加熱的海水,依次在多個壓力逐漸降低的閃蒸室中進行蒸發,將蒸汽冷凝而得到淡水。目前全球海水淡化裝置仍以多級閃蒸方法產量最大,技術最成熟,運行安全性高彈性大,主要與火電站聯合建設,適合於大型和超大型淡化裝置,主要在海灣國家採用。反滲透則是將海水加壓,使淡水透過半透膜的淡化方法。該方法適應性寬,無論大中小規模,也無論海水或苦鹹水都可選用,是近30年發展最快的海水淡化方法。美洲、歐洲和亞洲的大中型海水淡化廠均以反滲透為首選,在海灣國家也有相當規模的應用。多效蒸發是讓加熱後的海水在多個串聯的蒸發器中蒸發,前一個蒸發器蒸發出來的蒸汽作為下一蒸發器的熱源,並冷凝成為淡水。其中低溫多效蒸餾是蒸餾法中最節能的方法之一。除以上三種主要的淡化方法外,壓汽蒸餾、電滲析也是比較成熟的海水淡化方法,但一般規模不大。在實際選用中,究竟哪種方法最好,也不是絕對的,要根據規模大小、能源費用、海水水質、氣候條件以及技術與安全性等實際條件而定。實際上,一個大型的海水淡化項目往往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就主要工藝過程來說,包括海水預處理、淡化(脫鹽)、淡化水後處理等。其中預處理是指在海水

進入起淡化功能的裝置之前對其所作的必要處理,如殺除海生物,降低濁度、除掉懸浮物(對反滲透法),或脫氣(對蒸餾法),添加必要的藥劑等;脫鹽則是通過上列的某一種方法除掉海水中的鹽分,是整個淡化系統的核心部分,這一過程除要求高效脫鹽外,往往需要解決設備的防腐與防垢問題,有些工藝中還要求有相應的能量回收措施;後處理則是對不同淡化方法的產品水針對不同的用戶要求所進行的水質調控和貯運等處理。

海水淡化過程無論採用哪種淡化方法,都存在著能量的優化利用與回收,設備防垢和防腐,以及濃鹽水的正確排放等問題。

3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

3.1多級閃蒸法

閃蒸是將原料海水加熱到一定溫度後引入閃蒸室,閃蒸室內壓力低於將要進入的鹽水所對應的飽和蒸汽壓力,熱鹽水進入後即為過熱水而迅速汽化,所產生的蒸汽冷凝後即為所需的淡水。多級閃蒸就是以此為原理,使熱鹽水依次流經多個溫度、壓力逐漸降低的閃蒸室,逐級蒸發降溫生產淡水。

3.2多效蒸餾法

多效蒸餾是使用最早的海水淡化技術,在20世紀60年代前,多效蒸餾一直是最主要的商業化海水淡化技術。其是在單效蒸餾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蒸發技術,分低溫和高溫多效蒸餾。低溫多效蒸餾是指鹽水的最高蒸發溫度不超過70℃的海水淡化方法,其特徵是將一系列的水平管或垂直管與膜蒸發器串聯起來,並被分為若干效組,後面一效的壓力均低於前面一效,從而後面一效的蒸發溫度均低於前面一效,利用前一效內加熱海水獲得的蒸汽作為熱源加熱後面一效的海水,從而得到多倍於加熱蒸汽量的淡化效果。

4海水淡化技術的新發展與趨勢

海水淡化技術的發展與工業應用,已有半個世紀的歷史,在此期間形成了以多級閃蒸、反滲透和多效蒸發為主要代表的工業技術。專家普遍認為,今後三四十年在工業應用上,仍將是這三項技術「唱主角」,但反滲透的比重將越來越大。從地區上來講,中東海灣國家仍將以多級閃蒸為首選,因為它具有大型化和超大型化(單臺設備產水量目前已高達日產淡水4~5萬噸)、適應於汙染重的海灣水以及預處理費用低的優勢;然而在中東以外地區將以反滲透或膜法為首選,因為膜法的能耗和成本都具有優勢,以北美地區為例,近期的發展已經表明,在淡化和水處理方面都將以膜法為主。從裝置規模來說,單機日產4~5萬噸、或總日產30~40萬噸的淡化廠已相繼在多處建成或正在興建。所以大型或超大型化不僅在中東,在其它地區也都是自然的發展趨勢。然而建設大型淡化廠的前提在於能源基地的建設。對於膜法,自然要有電力支持,對於蒸餾法則要有大型火電站所提供的低壓蒸汽與淡化裝置相匹配,而且電、水生產必須聯合設計,協調運行。目前一個受人重視的能源措施是核能淡化。核電站可以支持大型反滲透淡化廠的能量需求;而低溫核反應堆則可以直接為蒸餾淡化廠提供低壓蒸汽。核能淡化廠自然都要求較大的生產規模才可能發揮其規模效益優勢。淡化技術本身的研究開發和更新從來沒有停止過,儘管上述三項工業應用技術發展勢頭不減,但一些新的技術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重視,如冷凍法、流通電容吸附法、露點蒸發法以及幾種方法的集成技術等。現有淡化技術的各個環節也都在不斷改進和更新,如低壓膜法預處理技術,無論對反滲透還是蒸餾法,都比傳統預處理優越。低壓膜法預處理既可以縮短工藝,又可以大幅度提高產水率或造水比。反滲透的餘壓能回收效率從20世紀70年代的30%提高到現在的90%以上,這使得海水反滲透的耗能量和淡水成本大幅降低。納米複合材料的採用大大提高了膜片強度與耐老化能力,並進而提高了出水率。超聲波在反滲透工藝中的應用不但解決膜汙染的問題,而且大幅度地提高了產水量,降低了單位出水的能耗。目前各種新型高效和廉價的能量回收裝置相繼出現,這都為今後海水淡化成本的進一步降低甚至在苦鹹水反滲透中廣泛採用提供了條件。

5結語

在我國現有經濟和技術條件下,海水淡化技術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改良現有工藝降低海水淡化成本、解決濃鹽水排放對環境影響等問題將成為一個時期內海水淡化研究的主要方向。在集中地規模化工業應用中,蒸餾法與反滲透法並重。在分散的家庭終端,反滲透則是主要的發展趨勢。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海水淡化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走勢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海水淡化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走勢分析報告認為,經過多年的科技攻關,中國在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等海水利用關鍵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技術經濟日趨合理。部分技術如低溫多效海水淡化技術、海水循環冷卻技術已躋身國際先進水平。截至**中國海水淡化已基本具備了產業化發展條件。  我國海水淡化各項政策陸續出臺。
  • 當前我國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的三大特點
    隨著世界人口增長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全球水資源危機不斷加劇,海水淡化在解決全球缺水問題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未來海水淡化將成為「剛需」,海水淡化產業也將進入快速發展的新常態。當前我國海水淡化產業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在海水淡化技術產業方面,我國海水淡化技術通過國家科技攻關的持續支持,在低溫多效蒸餾和反滲透海水淡化關鍵技術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完成多個示範工程,但國內已建萬噸級以上海水淡化工程仍然大部分採用國外技術。
  • 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效率創新高
    佔地球總水量的97%以上的海水,由於含鹽度太高不能直接飲用或灌溉,剩下不足3%的淡水分布極其不均,其中3/4被凍結在地球的兩極及高寒地帶的冰川中,餘下的淡水中地下水又比地表水多出了37倍。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及工業化進展的加快,人類對淡水資源的需求日益增長;一些島嶼和沿海鹽鹼地區以及內陸苦鹹水地區一直屬於缺乏淡水的地區。
  • 實現高效友好的汙水淨化和海水淡化!海大課題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實現了汙水處理、海水淡化與波浪監測的有效結合與協同利用。淡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人類與自然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之一。利用豐富無汙染的太陽能驅動界面水蒸發來實現高效的水淨化,近年來成為汙水處理和海水淡化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然而,光/熱水淨化技術在提高水蒸發與收集效率、環境友好材料使用、三維一體式器件設計、多種能量協同收集與利用等方面還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 納濾膜技術可有效解決海水淡化危機
    全球性的淡水資源危機已經嚴重製約了人類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我國的缺水情況尤為嚴峻,是全球十三個缺水的國家之一。利用海水淡化技術從海水中製取飲用水已成為解決水資源危機的有效途徑之一。我國的海水淡化技術研究始於 20 世紀 60 年代,中國科學院、教育部、國家海洋局等所屬的院校和科研院所開展了電滲析、反滲透、蒸餾等海水淡化技術的研究開發,並取得了豐碩成果。當前,我國更加重視海水淡化,已將其列入國家「十一五」規劃和《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 年)》,給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和資助。
  • 少年與海|李珂:敢為人先突破技術難關,探索海水淡化成本「極限」
    值此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兩周年之際,齊魯網、閃電新聞策劃推出「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大型融媒體報導,記者深入基層、現場、一線,通過鏡頭展現兩年來山東在鄉村振興和海洋強省進程中的新進展、新變化。今天推出《少年與海①|李珂:敢為人先突破技術難關,探索海水淡化成本「極限」》。
  • 海水淡化與濃鹽水綜合利用論壇【2020青島國際水大會-分會場專欄】
    海水淡化與濃鹽水綜合利用論壇【2020青島國際水大會-分會場專欄】國際脫鹽大會海水淡化與濃鹽水綜合利用論壇海水淡化技術創新與發展研討會濃鹽水資源開發與綜合利用研討會會議背景青島國際水大會是高端國際學術和技術會議,在業內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 日淡化海水25萬噸,這家杭企躋身全球海水淡化TOP10
    杭州水處理中心是一家專門從事海水淡化技術研究的科研單位,也是國家液體分離膜領域的開拓者,膜法海水淡化佔全國60%以上的市場份額,承擔了國內各大型膜法海水淡化設計、成套裝備製造及工程服務。同時,在全球還擁有豐富的電力、化工、市政等行業海水淡化示範項目。
  • 嵊泗菜園啟用海水淡化新工藝 今年規劃新建海水淡化廠,一期淡化...
    近年來,嵊泗縣針對出廠水、管網水做了水質專題研究,發現海水淡化水的硬度低,容易跟鐵質管道、配件發生反應,產生黃水現象。為此,嵊泗「對症下藥」,除了在管網改造、水錶改造中,採用不鏽鋼閥門、不鏽鋼水錶外,還建成了1套海水淡化後礦化處理設施。
  • 如何對豐富的海水資源進行淡化處理?
    海水淡化是一個通過專用設備將鹽和礦物質從海水中清除,並產生清潔可飲用水的過程。淡化海水技術被視為應對世界性水資源短缺的解決方案,並且在很多靠近海洋但缺乏淡水供應的地方得到發展和鼓勵。然而,淡化海水並不是確保安全的過程,並且會給環境帶來一系列問題。
  • 青島百發海水淡化廠擴建工程開工將成國內最大膜法海水淡化項目
    12月30日,青島市百發海水淡化廠擴建工程開工儀式在李滄區舉辦,市海洋發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雲潭出席開工儀式。百發海水淡化廠擴建工程總投資7.07億元,採用國際領先的雙膜法工藝,設計日產淡化海水10萬立方米,建設周期約1年。
  • 海水淡化是如何獲取淡水資源的?
    此外, 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海洋天然有機物質的研究和利用(如從海洋動植物中提取天然有機生理活性物質),也得到了迅速發展。水是生命之源,世界上缺水的地區越來越多,海水淡化已成為獲得淡水資源的重要途:徑,是解決沿海和西部苦鹹水地區淡水危機和資源短缺問題的重要措施,是實現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保證。海水淡化,是指從海水中獲取淡水的技術和過程。
  • 堅持可持續發展 中國海洋大學團隊實現海水淡化低能耗
    青島新聞網12月22日訊(記者 韓彤彤)海水淡化是解決水資源短缺的重要戰略手段,今天,在青島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由中國海洋大學徐佳、單寶田、許麗娜、李明明、馮晨晨主導的「海水淡化高效膜材料製備及膜集成關鍵技術研究」,拿下2019年度青島市自然科學一等獎。
  • 高效海水淡化裝置效率可達80%
    ,以最小的能量實現大約80%的淡化率,未來或可實現質高價廉的海水淡化新技術。  海水淡化技術可滿足不斷增加的淡水需求。但海水淡化的技術障礙和所需的大量能源阻礙著相關技術的大規模實施。目前最常用的反滲透法通過一個膜析出海水中的鹽分,這一方法同樣成本高昂,需消耗大量能源。相比之下,新的電池方法只用少量電即可把鹽離子從海水中分離出來。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該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教授凱爾·史密斯和賴蘭·德米勞受到鈉離子電池啟發。
  • 山東按下海水淡化「快進鍵」 2022年海水淡化日產能將超百萬噸
    水資源短缺是山東的基本省情,也是山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加快發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增加水資源供應,可以有效緩解沿海地區水資源短缺矛盾,保障水安全。」王仁堂說,山東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技術研發創新力量較強,有能力解決海水淡化關鍵領域的重大技術問題;海水淡化先進設備製造基礎較好,近年來湧現出多家從事膜產品研發、裝備製造、淡化水及鹽化工產品生產的企業;積累了豐富的規模化應用的做法和經驗,以青島、煙臺、威海為主體的海水淡化產業集群已初見雛形。
  • 海水淡化用處大!媒體團赴青島開展海水淡化採風活動
    水資源短缺是山東省的基本省情,也是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經過多年的探索、發展和實踐,山東省湧現了多家從事膜產品研發、裝備製造、淡化水及鹽化工產品生產的企業,在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技術、裝備、人才等方面具備了一定的優勢。
  • 山東省海水淡化利用協會在青成立
    隨後,召開海水淡化高峰論壇,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所長阮國嶺等專家就海水淡化產業發展及思考等內容進行了深入剖析和展望。協會將促進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政府、企業與科研機構之間「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一體化發展,構建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的海洋經濟發展生態,為解決山東省沿海水資源短缺,推進山東省海水淡化規模化應用,促進山東省海洋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 淡化的海水,你願意喝嗎(關注)
    李琳梅說,海水淡化作為水資源的開源增量技術,具有「不淹地、不移民、不爭水、不受氣候變化影響」的特點,能穩定供水、應急供水和戰略性供水,是解決沿海水資源短缺問題的重要途徑。   「更重要的是,要讓我國的海水淡化技術走出去,協助解決全球性缺水問題。」李琳梅說,目前中國已向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等國出口海水淡化技術,洽談合作項目。   發展海水淡化技術是世界各國的共識。
  • 浙江石化項目配套海水淡化系統投運
    ,裝置運行穩定,實際產能和質量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該項目由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有限公司承建,是目前國內石化行業已建的最大膜法海水淡化工程。  浙江石化項目位於舟山綠色石化基地魚山島上,總投資1730.8億元,是目前世界上投資最大的單體產業項目。海水淡化系統是浙江石化項目的重要依託工程之一。項目建設高峰時期,島上員工達到4萬多名。
  • 山東省海水淡化利用協會在青島成立
    隨後,召開海水淡化高峰論壇,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所長阮國嶺等專家就海水淡化產業發展及思考等內容進行了深入剖析和展望。協會將促進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政府、企業與科研機構之間「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一體化發展,構建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的海洋經濟發展生態,為解決山東省沿海水資源短缺,推進山東省海水淡化規模化應用,促進山東省海洋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