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軌道交通6號線一期工程線路走向示意圖
合肥市軌道交通4號線南延線線路走向示意圖
10月31日晚,合肥軌道交通4號線南延工程率先在金橋路站和周公山路站區間開工建設,6號線一期工程同步開工。記者從施工現場獲悉,合肥軌道交通第三期規劃中,2、3號線延長線已開工一個多月,而7、8號線一期也將在年內開工。
4號線南延
亮點:新建8座車站 其中5座高架站
4號線南延主要位於肥西縣、部分位於高新區境內,線路起於金橋路站,接入在建的豐樂河路站。線路全長13.97公裡,其中地下線6.55公裡,高架線7.11公裡,過渡段0.31公裡。一共設8座車站,其中高架站5座,分別為金橋路站、周公山路站、元亨大道站、銅鑼寨路站、小龍山路站;3座地下站分別為萬佛山路站、明珠大道站、復興路站。
4號線南延工程土建項目由中鐵隧道局集團與安徽水安建設集團組成的聯合體負責建設。相關人士表示,該項目建成後將與4號線貫通,一併形成一條貫穿合肥主城區的軌道交通骨幹線,串聯起華南城、高新區柏堰湖片區,加強其與城市核心區連接。同時,可有效緩解肥西經濟開發區城市主幹路交通壓力,帶動合肥市西南片區重點區域發展。
8座車站位置
1.金橋路站 位於湯口路與玉蘭大道東北象限華南城車輛段用地範圍內,在玉蘭大道北側呈東西向布置。
2.周公山路站 位於國三路與玉蘭大道交口東北側,在玉蘭大道北側呈東西向布置。
3.元亨大道站 位於大潛山路(國際大道)與華南大道交口北側,沿大潛山路(國際大道)路中呈南北向布置。
4.銅鑼寨路站 位於大潛山路(國際大道)與銅鑼寨路交口北側,沿大潛山路(國際大道)路中呈南北向布置。
5.小龍山路站 位於繁華大道與規劃嶽小河路交口西側,沿繁華大道路路中側呈東西向布置。
6.萬佛山路站 位於萬佛山路與繁華大道交口,沿繁華大道北側布置。
7.明珠大道站 位於明珠大道與永和路交口,為4號線和7號線換乘車站。
8.復興路站 位於復興路與永和路交口,沿永和路路中呈南北向敷設。
6號線一期
亮點:新建17座車站 最快時速100公裡
6號線一期工程運營起點位於高新區的雞鳴山路站,止於位於肥東縣的東風大道站,途經合肥高新區、蜀山區、包河區、瑤海區、肥東縣,全長35.2公裡。線路最高時速100公裡,比1-5號線快不少(最高時速80公裡)。
全線均為地下線,設車站22座。其中,雞鳴山路站至豐樂河路站線路7.7公裡(5座車站)和科學城車輛段拆分自目前在建的4號線,另外新建17座車站。
軌道交通建設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6號線是一條東西走向的線路,與8號線、9號線(規劃中)共同構成合肥市軌道交通中心城快線,主要承擔中心城東西組團與老城區間、東西組團間的快速出行。
該項目建成後,可以串聯起高新區、老城中心、瑤海區、肥東南部新市鎮,並與軌道交通1、3、4、5、7、8、9號線換乘銜接,實現旅客便捷換乘,拉開城市空間結構。
該線路沿線經過黃潛望商圈、南七商圈、南二環地區、百大周谷堆、華東建材市場等大型客流集散點和多個大型居住小區,未來可形成城市東西向快速交通走廊,有效縮短居民出行時間。
新建的17座車站位置
1.蜀山南站 位於玉蘭大道與望江西路交口,地下兩層島式車站。
2.科學大道站 位於科學大道與望江西路交口以西,地下兩層島式車站。
3.懷寧路站 位於望江西路與懷寧路交口北側,為地下三層島式車站。
4.洪崗站 位於望江西路與潛山路交口,為地下三層島式車站,與3號線換乘。
5.東至路站 位於望江西路與東至路交口。
6.肥西路站 位於望江西路與肥西路交口,與9號線(規劃中)換乘。
7.望江東路站 位於宿松路與望江東路交口,與5號線換乘。
8.徽州大道站 位於太湖路與徽州大道交口,與8號線換乘。
9.朱崗站 位於太湖路與馬鞍山路交口,與1號線換乘。
10.伊寧路站 位於花山路與堯渡河路交叉口,與4號線換乘。
11.甘棠路站 位於規劃上海路與南淝河路交口。
12.振興南路站 位於高亮路與振興南路交口,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
13.龍崗路站 位於高亮路與龍崗路交口,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
14.障山路站 位於高亮路與障山路交口東側,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
15.鍾油坊路站 位於裕溪路與鍾油坊路交口南側,為地下三層島式車站。
16.大眾路站 位於和平路與大眾路交口東北側,為地下兩層島式車站。
17.東風大道站 位於建材大道與和平路交口,為地下兩層島式車站。
■相關新聞
超98萬人次!地鐵單日客流創今年新高
萬年埠站因客流較大實行高峰客流控制
10月31日,合肥軌道交通線網客運量為985647人次,創今年單日客流新高。當天,軌道交通線網進站客流前三車站依次為:三裡庵站40657人次、合肥火車站33243人次、合肥南站32105人次。
10月31日19:18,軌道交通集團就發布信息提醒,「由於萬年埠站客流量較大,現在實行高峰客流控制。」當晚20:39,軌道交通集團再次發布提醒,1號線採用加開列車縮短行車間隔的方式加快乘客輸送。
最新統計顯示,2020年前10個月,軌道交通線網總客運量為15117.4201萬人,其中,1號線4875.7486萬人次,2號線6226.9808萬人次,3號線4014.6907萬人次。
截至10月31日,軌道交通線網總客運量為52738.2514萬人次。其中,1號線(開通於2016年12月26日)總客流達24852.6925萬人次;2號線(開通於2017年12月26日)總客流達23753.2568萬人次;3號線(開通於2019年12月26日)總客流4132.3021萬人次。
軌道交通集團工作人員透露,此前,今年線網客流的最高紀錄是在9月30日,單日達97.7088萬人次。而合肥軌道交通開通運營以來,歷史最高紀錄是在2019年12月31日的100.5630萬人次。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方佳偉
相關閱讀:合肥軌道交通4號線西段順利洞通
合肥在線訊(記者 李靜)10月19日,合肥市軌道交通4號線創新大道站----豐樂河路站區間右線順利貫通,標誌著4號線西段全部盾構區間順利貫通,4號線西段實現洞通。
據了解,本次貫通的「創豐區間」為兩條單洞單線圓形隧道,全長2.7公裡,線間距10-43米,線路整體呈反「S」型,最大坡度26‰,隧道覆土厚度約為9.5-28.6米。該區間最小曲線半徑370米,施工時存在管片錯臺及超挖的風險,軸線控制較難掌握。區間隧道曲線長度約佔線路總長的52%,隧道縱坡分段多、變化大,在豎曲線、平曲線以及緩和曲線上,盾構機姿態較難控制。
盾構機掘進過程中,市軌道集團帶領各參建單位嚴格控制施工中的出渣量及注漿量,合理選擇掘進參數,相繼克服了「大縱坡、大穿越、小半徑」,不良工程水文地質條件,複雜外部環境等多種不利因素,最終順利完成該區間貫通及4號線西段洞通的節點目標。
軌道交通4號線是一條西至東北方向 L 型「骨幹線」,途徑高新區、蜀山區、包河區、瑤海區和新站區。線路西側起於雞鳴山路站,北段止於東方大道站。線路全長41.3公裡,全為地下線,共設31座車站,其中換乘站10座。線路西端設科學城車輛段1座、東端設龍子湖停車場1座,新建110kv高鐵南站主變電所1座。
4號線西段範圍為科學城車輛段至呈坎路站,全長22.4公裡,共有36條單線區間隧道,18座車站(含前期代建的圖書館站、高鐵南站)和1座車輛段。截至目前,軌道交通4號線西段所有車站已全部封頂,36條單線區間已全部貫通,鋪軌工程完成29.5公裡,佔西段鋪軌工程總量的60%。4號線東段車站共計13座,已封頂12座,區間26條單線隧道已順利貫通17條。4號線全線47列車,已完成9列車交付到車輛段。
自4號線於2017年5月全面開工建設以來,市軌道集團始終堅持以安全規範化、質量標準化、進度科學化、文明施工常態化為抓手,精心組織,超前籌劃。春節復工後,市軌道集團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幫助參建單位解決復工復產困難,在建標段分批覆工,有序推進工程建設。為奪回疫情影響的工期,市軌道集團帶領各參建單位開展「抓好安全質量、奮戰二季度、奪回疫情影響工期」勞動競賽活動,順利奪回受疫情影響的工期。7月份以來,因汛情影響,在建工程再次面臨挑戰,市軌道集團一手抓防洪防汛,一手抓施工生產,落實各項防洪防汛文件要求,成立應急搶險隊伍,配備搶險人員和機械設備,協助開展道路積水排澇和堤壩加固,同時克服連續降雨影響,增加雨棚保障作業,最大程度降低降雨對工程建設影響。同時乘勝追擊開展「決戰下半年、完成全面目標任務」等活動,對照年度目標任務,細化任務、編制清單、大幹快幹,廣大參建人員日夜奮戰,確保在建工程順利推進,全年工期節點目標按計劃完成。
下一步,市軌道集團將加快推進4號線及其他在建工程建設進展。同時,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市委「高位推進、強力推進、有序推進、安全推進」總要求,以「高質量建設、高水準運營、高效益經營」為目標,建設「平安地鐵」「品質地鐵」,不斷增進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