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不切除會癌變嗎?切除後多久複查?消化內科醫生告訴你!

2020-12-17 消化內科葉醫生

大家好,我是葉醫生:本文是百家號養胃專欄科普第12篇,本專欄針對胃炎、腸上皮化生以及養胃科普文章大概有30篇左右,主要教大家如何科學保養胃腸道?如何科學飲食?養胃食物有哪些等?常見的保胃藥奧美拉唑、達喜、瑞巴派特該如何吃,如何科學服用胃藥減少副作用和不良反應,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分別是什麼疾病?該如何保養和預防?如需了解更多胃腸道疾病科學保養和預防小常識,歡迎關注「消化內科葉醫生」。今天主要給大家通俗介紹一下胃腸道息肉具體有哪幾類以及如何預防胃腸道息肉不切除的話會癌變嗎以及切息肉後多久複查。

本章節主要介紹以下內容:

胃腸鏡發現息肉在非麻醉下能切除嗎?為什麼有些醫院不一次性切除?有些醫生醫生又可以一次性切除?4.息肉切除後多久複查胃腸鏡?

以下進入正題:

第一個問題:胃腸鏡發現息肉在非麻醉下能切除嗎?

先說答案:部分是可以的。

首先要科普一下:非麻醉胃鏡就是普通胃鏡,麻醉胃腸鏡也叫無痛胃腸鏡。

在醫院預約胃腸鏡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做普通胃腸鏡的,那麼問題就來了:做普通胃腸鏡時候如果發現胃腸道息肉能不能及時切除?非麻醉狀態下切除息肉會疼嗎?

首先小的息肉是可以在不麻醉狀態下切除的,一般小於0.5cm的息肉不管麻醉還是非麻醉狀態下都是可以及時切除的。而且比較小的息肉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切除大部分人也是不會感覺疼痛的。大的息肉切除可能會有點疼痛。

那麼問題來了:用刀在腸道裡面切息肉,為什麼我們會感覺不到疼痛?為什麼用刀割我們皮膚就會感覺痛?

原因在於我們身體有兩套感覺神經支配我們的身體各個器官。通俗的說就是我們皮膚的感覺神經和我們胃腸道的感覺神經是不一樣的。很燙食物在我們嘴巴感覺很燙,但如果吞到胃裡面以後胃就不會感覺到燙了。支配我們人體皮膚的神經對切割、擠壓、打擊這種外力作用會感覺到明顯的疼痛。但支配我們胃腸道的神經就不一樣了,胃腸道神經對切割擠壓等外力作用沒什麼感覺,但對牽拉、擴張等外力作用會感覺到明顯的疼痛,比如炎症導致的充血水腫牽拉,腸梗阻導致的腸道擴張都會產生比較明顯的疼痛。所以說臨床上碰到急性闌尾炎、急性胰腺炎、腸梗阻等都會有明顯劇烈的疼痛。大概就是這這種情況。所以說如果做胃腸鏡過程中發現比較小的息肉(小於0.5cm 的)在非麻醉胃鏡下也是可以及時切除。因為腸道對小的切割傷口並不會感覺到疼痛。

下圖就是息肉切除的示意圖:

相關焦點

  • 福州女子切除息肉後忘複查,再查發現患癌!
    檢查只發現了結腸息肉,醫生當即在腸鏡下為她把息肉切除。術後,得知自己並非患癌,李女士鬆了口氣,將醫生叮囑定期複查腸鏡的話拋到腦後。,這次檢查竟果真發現她患了腸癌腸鏡中,醫生在距離她的肛門約25釐米遠的地方,發現了一個高度懷疑癌變的腸息肉,在鏡下切除後送病理化驗,結果證實為腸絨毛狀管狀腺瘤伴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即腸癌。
  • 體檢時,發現體內長出息肉,需要切除嗎?不切除會不會惡變?
    因此不少人會定期體檢,但是很多人在體檢的時候會發現身體中長了息肉。有的人說,息肉要及時切除,不然會癌變。有的人卻說,息肉不是什麼大事,不要過分在意。那麼發現息肉,需要切除嗎?不切的話,會惡變嗎?今天就給大家理一理。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息肉?
  • 疫情期間不方便複查腸鏡,腸道息肉會不會長出來?醫生給你解心疑
    切完一次息肉多久之後會再次長出來結腸息肉可根據病理結果分為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錯構瘤,其中數腺瘤性息肉癌變機率最高。在一項調查研究中顯示,腺瘤性息肉有著1.4%~9.4%的癌變機率,一經發現應該立即切掉。
  • 息肉切除就萬事大吉?忽略複查後果可能很嚴重
    福州新聞網12月8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朱丹華 通訊員 沈華鳳 周彬彬)在腸鏡檢查中發現息肉,是很常見的事。不過,可別因為常見就不當回事。最近,兩年前曾切過腸息肉的李依姆,就因未遵從醫囑做定期複查,息肉發生癌變。
  • 息肉到底會不會癌變?看完這篇,了解息肉的全部
    我成為癌的時間要5-15年,在這段時間內如果你能發現我,切除我,我就再也沒有機會癌變了。大約在你40歲後 ,我就可能長成癌了,所以,你要在我長大之前發現我,在40歲前做檢查。這麼長的時間內,你都不去找到我,那麼,我就能順利地長成一個癌瘤了。
  • 檢查有腸息肉會不會癌變?如果手術切除,會不會有復發的可能性
    專家發現,腸癌中的80%--90%的患者,都是由腸息肉發展而來,所以人們在查出腸息肉的時候,就會非常緊張,害怕會不會發生癌變,要不要手術切除呢?手術切除後還會不會再復發?什麼是息肉,再人體一些空腔臟器的部位,有一塊組織隆起了,就是息肉。
  • 部分息肉存在癌變的可能,特別是這三個部位的息肉,儘早切除
    很多疾病都可在體檢中發現,比如息肉就是常見的一種,由於息肉是出現在黏膜上的贅生物,所以很多患者會不自覺地將息肉和癌症聯繫在一起。同時,息肉的直徑越大,癌變率也會越高,超過2釐米以上的息肉,癌變率能達到50%以上;而且,腺瘤性息肉還具有家族遺傳的特性,屬於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
  • 腸息肉切掉後,還會癌變嗎?怎麼做可以切斷癌變後路?
    但有很多患者都存在一個擔心,就是怕切除息肉,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害怕息肉再次長出來,並且會發生癌變。聽說過很多息肉惡化,引發相關癌症,也就會很慌張,怕自己也攤上癌症。有相關擔心,是可以理解的,究竟會不會發生癌變?真得好好講解一番,以免犯錯產生問題。
  • 男子腸子裡長了100多個息肉,會癌變嗎?腸息肉要不要切除?
    不檢查不知道,一檢查嚇一跳,竟然發現他的腸子裡長了100多個息肉!為什麼腸子裡會長那麼多的息肉呢?會不會發展成癌?查出腸息肉,一定要切除嗎?該怎麼辦?此文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大腸息肉有遺傳史,跟基因突變有關,所以腸道裡長息肉,有一定的遺傳因素。
  • 腸息肉切除了,為啥會復發?
    其實,這種情況有很多,患者認為手術切除了息肉就萬事大吉了,不用再擔心發展成腸癌的問題了。有的患者形容息肉復發就像割韭菜似的,割完一茬又長一茬,這個形容還蠻貼切的。息肉切除復發的可能性是較高的。腸息肉就像收割的韭菜,為什麼會復發呢?這是因為根還在,韭菜就還會生長,息肉也就復發了。
  • 膽囊長出息肉,會不會癌變?醫生:直接超過這個範圍,該切除了
    膽囊息肉就是其中的一種,對於膽囊息肉,許多人充滿疑惑,這息肉切除還是不切除,假如不切除留著它的話,會發生癌變嗎?其實一般來說,膽囊息肉是醫院檢查中比較多見的一種疾病,不過有些人覺得自己身體沒有什麼不適,覺得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於是就會選擇不理,有人則是擔心癌變,不管怎麼說都要切除。那麼究竟應該怎麼做呢?今天醫生就來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 長了腸息肉,需要切除嗎?會不會發展成腸癌?告訴你答案
    腸道在消化系統中,佔據重要位置,一旦腸道受損,會影響到人體消化,對身體不利。腸息肉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腸道疾病,查出患有腸息肉時,很多人都比較害怕,擔心會不會出現癌變,引起腸癌,是不是要切除它,那我們一起來了解看看。
  • 但並不是所有息肉都要切除!
    46歲的劉先生,2017年體檢發現數個腸息肉,其中一個大的約有6mm大小,當時因為清腸藥的原因沒有切除,也沒有及時的選擇其他方法進行治療;後來醫生囑咐要擇期切掉並定期複查,但由於息肉沒有什麼症狀慢慢就忘掉了;前幾天(2020年8月3日),他偶然看到一篇文章,說腸息肉可能會癌變,於是才想起來要複查。
  • 得了膽囊息肉,要不要切除?息肉在什麼情況下,可能會癌變?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醫療水平與設備的不斷完善,很多以前很少被提及的疾病,近些年來都被逐漸查出來了,膽囊息肉就是其中很常見的一種。很多人都擔心,膽囊裡長了息肉,到底要不要切除?息肉會不會癌變?如果會,滿足什麼條件,可能會癌變?
  • 息肉一定會癌變嗎?提醒:四種息肉拖不得,越早切除越好
    胃息肉是多種息肉之中癌變率最大的一種,尤其是腺瘤性胃息肉。所以一旦發現自己胃部長有息肉,就應該及時進行手術摘取,防止它發生癌變。並且在切除乾淨之後的幾年時間裡要每年至少去做一次胃鏡的檢查。同時也要自我注意,例如食物方面吃的清淡些。
  • 胃腸息肉切除術後出院回家應注意哪些細節?
    相信很多胃腸息肉患者在手術前,都會對手術做一些了解,如:」手術一般半個月左右就可以恢復,飲食過程:術後先禁食,然後進食流質飲食,再過渡到半流食、軟食、普食。飲食原則為無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每次100~200ml,每日6-7餐。」那麼,除了這些,你了解過胃腸息肉切除術後出院回家需要注意的細節嗎?
  • 息肉什麼情況下會癌變?快來自查身體不同部位息肉的危險程度!
    身體內的「息肉」是腫瘤嗎?會不會癌變?這可能是每一個看到體檢報告單上出現「息肉」兩個字時,我們最大的擔憂和疑慮!事實上,息肉確實和腫瘤是「近親」!但親近的程度,會因為息肉在身體的部位而不同。本期,Emma梳理了我們身體內不同部位的常見息肉,讓你一文讀懂,究竟身體內的息肉會不會癌變,用不用治療,如何監測它,及時發現危險信號!事實上,息肉是一類黏膜上的隆起性病變,可發生於人體各部位黏膜的表面,如鼻息肉、膽囊息肉、胃腸道息肉、宮頸息肉等。
  • 長腸息肉是否應該切除,切除後會復發嗎?正確答案是這樣的
    腸息肉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一般來說醫生會手術切除的方法進行治療。但是,手術一詞讓人聞風喪膽,開始猶豫是否能夠不切除它。如果切除,會不會再一次發作。腸息肉到底是否需要切除呢?切除後會復發嗎?腸息肉是一種常見的腸道疾病,不利於身體健康。在腸息肉剛出現時,並不十分危險,但是若長時間置之不理可能會發生癌變。
  • 內鏡科主任韓振琦教授做客《百裡挑一大醫生》談大腸息肉患者的...
    由於息肉有癌變可能,一般建議一旦發現腸息肉,都要切除並作病檢,要遵醫囑進行複查。 2.大腸息肉摘除後是否會再長? 大腸息肉摘除術後很容易復發,而且復發時發生的位置和性質可能不一樣。一個對近萬名大腸息肉患者的調查研究發現,大約有50%的大腸息肉患者在術後4年內出現了息肉復發。
  • 關於腸息肉切除及術後注意事項,這些你一定要知道!
    這類腸息肉如果不作處理,會慢慢的變大,有機會惡化成結腸癌。 「但我明明檢查出來了息肉,為什麼醫師卻叫我定期隨訪即可?萬一癌變了怎麼辦?」 「醫師說我有多發增生性息肉,卻不能一次性全部切除,會有什麼影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