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北京】9月23日報導(文/張慶)
近幾年,移動網際網路給租賃帶來了更便捷的使用場景和更好的用戶體驗,「共享概念」的興起,也迅速培育了市場,完成了用戶教育。藉助共享經濟之風,一大批垂直領域的網際網路經營租賃品牌隨即崛起,既包括面向C端的共享單車、充電寶、雨傘等品類,也包括面向B端的IT設備租賃業務。
實際上,從IT設備運營整個產業鏈來看,租賃只是其中一環,整個IT設備運營產業鏈包括租賃、回收、整備翻新、銷售、技術服務、資產管理等。目前,IT設備運營賽道已經跑出了多個明星項目,比如專注回收的愛回收,聚焦技術服務的閃修俠,在租賃方面也有人人租機等明星企業。只不過大部分企業面向C端,且只做產業鏈中的一段生意,真正全產業鏈運營的企業卻很少。而服務B端、已經持續盈利15年的小熊U租是全產業鏈運營的主要代表之一。
小熊U租是凌雄集團2018年推出的網際網路化品牌,在更早之前,凌雄首創了「租賃+回收+服務+SaaS+銷售」產業鏈閉環,通過信用免押、自建自營服務體系,實現從配送、安裝、調試、上門維修維護、管理、回收、銷售等每個環節,構建了一個全產業鏈布局。
目前,IT設備運營賽道已經獲得了大量資本進入,但風險投資,是個雙向選擇。風投機構看重標的公司的商業模式、團隊運營能力和上升空間等,公司同樣也看重風投機構除資金外還能帶來哪些正向效應。
以小熊U租為例,小熊U租在助力企業輕資產化發展中已深耕15年,並且持續盈利15年,自開始接入風投資本後,12個月就獲得了4輪融資,其中不乏政府基金。像政府基金這類基金的進入,對小熊U租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而投資機構又是如何看待IT設備租賃這個行業?
「新模式」受政府基金青睞
從融資情況看,小熊U租目前已獲得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財政部旗下國家新興產業基金、深圳市引導基金以及深圳福田區引導基金等政府基金注資。
2019年5月,小熊U租的B輪融資由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和東方富海領投。據悉,小熊U租是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深圳南山有限合夥)投資的第一個項目,也是截止目前單筆投資額最大的項目。
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是由國務院常務會議2015年決定設立的,中央財政出資150億元,總規模為600億元。
「能獲得政府基金青睞,主要是小熊U租服務的大部分客戶是中小企業客戶,幫助中小企業緩解融資困難,讓企業輕鬆辦公,實現人的輕鬆和錢的輕鬆,業務符合國家供給側改革以及國家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方向,通過信息化、服務化、品牌化戰略運作,幫助企業解決供需錯配問題並降低經營成本,業務具有共享、循環、節能、環保等多種屬性,並具有社會價值,屬於政府重點扶持的戰略產業中的優質企業。」 小熊U租創始人胡祚雄表示。
小熊U租是典型的傳統行業產業網際網路化,以B端服務賦能廣大企業客戶,通過智慧辦公布局引領行業發展,幫助中小企業輕資產轉型,符合國家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支持方向,所以更易獲得政府基金持續支持。
政府基金的進入對企業的發展可產生一定的積極效應,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1)撬動資金:政府基金持續進入具有標杆效應,是吸引和撬動社會資本的有效辦法。據了解,政府基金進入後,小熊U租已經收到40多家投資機構的意向。
(2)金融支持:政府基金進入,可以增強銀行等金融機構資金支持力度,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保證穩定的流動性需求,幫助企業健康穩定發展。據悉,目前小熊U租已經與五大國有銀行、多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商行籤訂了相關協議。
(3)政策支持:政府重點扶持的產業,除了獲得政府基金注入,同時,還可獲得稅收優惠、專項扶持基金、企業辦公用房等產業政策支持。
「老業務」遇上TO B新時代
受到政府基金認可,也可側面看出,面向B端的IT設備運營行業迎來「好時機」。
IT設備運營這個行業能起來,非常重要一個原因是大數據風控越來越成熟,中小企業的信用基礎框架得以搭建起來。
在近幾年的技術賦能下,一方面企業向數位化轉型,使得企業數據基礎越來越精準,從而有利於構建第三方信用風控體系;另一方面,產業網際網路浪潮下,是從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換的過程,此時企業更追求「降成本、提效率」,這對於從事To B服務的企業將是巨大的機遇。
IT設備運營服務在企業的資源配置上本身就滿足降成本、提效率的需求。資料顯示,小熊U租每年回收設備超過100萬臺,幫助企業實現閒置資產變現;而通過以租代買模式,可為企業減少資金佔用70%,降低30%的辦公成本。
像小熊U租這樣的IT辦公設備運營商,圍繞IT辦公設備所有的場景開發短租、長租、回收、技術服務、資產管理SaaS軟體等產品和服務,可以為企業客戶提供定製的效率提升方案。當下這個To B浪潮興起的時機,對於小熊U租市場佔有率及其所處行業的滲透率提升都有著巨大的推動力。
從整個行業看,有數據顯示,中國企業商用電腦存量約為1.75億臺,在租數量約200萬臺,市場滲透率長期徘徊在3%以下。
根據胡祚雄此前的說法,過去30年,中國商用市場與歐美市場的差距有8~10年。若以此計算,預計2027年,中國PC租賃業務滲透率能攀升至35.2%,美國目前滲透率是58.7%。
達晨財智管理合伙人傅仲宏認為,IT設備運營產業在中國是屬於起步階段,但無疑是快速增長的。這將是萬億級的藍海市場,從資本角度來看,達晨很期待孵化出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大公司。
放開看行業風口,東方富海合伙人陳利偉認為,租賃共享經濟肯定是有風口的,不止辦公設備領域,還包括功能機械的設備、操作設備等。從採購到租賃,是從所有權到使用權的轉移,這背後蘊藏的客戶需求是巨大的,這是個很大的風口。
資本向頭部集聚 ,大概率誕生獨角獸
除了行業處於一個好時機外,IT設備運營商自身運營能力同樣是吸引資本的關鍵。
運營能力重點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企業規模,這家企業的規模大小與它前端和後端議價能力存在必然的聯繫;第二,前端獲客能力,有效地觸達高價值客戶是盈利關鍵;第三,風控能力,對每家企業客戶的授信額度需要有正確的判斷,最大限度地降低壞帳率。
參照這三方面,在規模化發展上,小熊U租有一個成熟並能跑通的全產業鏈模式。小熊U租從回收切入,翻新設備可重複利用,一部分節省了全新購買的成本,並且「回收+翻新+再出租」模式延長了固定資產的生命周期,這樣的企業毛利率相對較好,更易實現盈利。這種較為穩健與健康的模式使其能在市場覆蓋面和客戶價值深挖兩個維度實現規模化發展。
獲客上,由於京東的戰略導入,京東700多萬家企業客戶成為一大可開發資源,小熊U租則節約了前端成本;並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獲知企業客戶什麼時間需要淘汰處置什麼型號的設備,以及什麼時間需要新增設備,在租賃、回收業務獲客上提供最好的場景切入。
風控上,小熊U租自主搭建信用體系,具體做法是:
一、多維度採集信用數據。根據多年發展的實踐積累,小熊U租從是否按時付租、企業經營變動、資產處置頻次等多個方面獲取信用數據;
二、聯合合作夥伴進行信用數據交互。小熊U租發起成立「信易+」聯盟,並與多家銀行和網際網路企業聯合成立了數據共享交換的平臺,共同推進信用體系的搭建;
三、強化智能風控能力。通過大數據信息抓取和算法搭建,改變目前行業傳統的「手工作業」模式,實現2分鐘風控結果「立等可取」;
四、人員復用、打通線上和線下。客戶下訂單後,小熊U租提供上門的配送、安裝、調試,客戶使用過程中提供上門的維修維護服務,配送工程師、服務工程師是風控人員的復用,每一次上門都會產生一條風控數據,記錄到風控系統,實現線下與線上的聯動,結合智能風控,可以自動提額、風控預警等。
IT設備運營是個重資產重運營並具有規模效應的行業,發展過程中,非常講究資效比平衡以及看重資本能力,而風投資金可助力企業向更大規模驅進。
達晨財智參與了小熊U租4輪融資中的3輪,其管理合伙人傅仲宏對小熊U租的運營能力進行了評價。小熊U租符合達晨對「網際網路+信用+租賃+回收+服務」的預期,他們在智能風控能力以及行業數據挖掘能力方面在行業中樹立了核心競爭力,這也構築了很高的競爭壁壘;同時達晨也看重小熊U租價值賦能的商業模式以及重資產重運營下持續盈利15年的實力。
另一個投資方東方富海,合伙人陳利偉看重小熊U租以下三方面:
第一,沉澱的經驗和資源,沒有資源就殺進來的盲目跟進者難以形成壁壘。小熊U租做二手電腦業務起家,後延伸了短租、長租及回收業務,積累了很多大客戶的資源,發展模式更穩健,和別人的冷啟動發展模式不一樣。
第二,資源整合能力,一方面可以調動資金,另一方面通過戰略合作夥伴去打通獲客渠道。花大量營銷成本去做流量廣告是行不通的,小熊U租藉助大平臺進行導流,這是一個很強的差異化能力,如今小熊U租完成了和京東的戰略協同。
第三,數位化能力,假如一個服務商服務了萬家企業,就有可能一年有千萬臺在出租設備需要管理,靠人工無法滿足高效率運轉,若沒有足夠的IT能力,就不可能提高盈利效率,風險也控制不住。
陳利偉認為,在IT設備運營賽道,大量風投資金會給到頭部企業,投資也看企業規模。先跑出來的公司有很核心的壁壘和能力,一旦勢能形成後,後面的公司想加進來,除非有很大的背景,不然很難有機會做大,畢竟資源已往頭部聚集。
小熊U租在IT設備租賃這個從傳統業務轉化而來的新興業態中,無疑已經佔據了一定的頭部優勢,在相繼獲得眾多機構包含國有資本的投資後,其勢必會在規模化發展上更進一步,同時完善服務網絡及風控能力的搭建。在IT設備運營這個產業生態中,期待一個To B服務的大企業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