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利潤同比上漲556%!可惜不能幫助華為,國家為此發聲

2020-09-03 圈聊科技

了解更多科技資訊盡在「圈聊科技」。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作為國內最大的晶片代工企業,中芯國際目前也交出了讓人滿意的答案,同比利潤上漲了556%,但是它卻不能為華為提供相應的幫助,國家也針對這樣的事件進行了發聲。

中芯國際近年來的發展,可以說是一路高歌猛進,雖然和臺積電所擁有的技術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但仍然被看成是國內半導體最大的希望。

中芯國際是由張汝京創辦的,當時張汝京已經在臺積電身居要職,並且擁有了大量的股份,在臺積電的地位也是不可替代的存在。在看到國內半導體的劣勢之後,毅然決然的準備回國搞事業,自然臺積電不願意放他走。最終張汝京放棄了臺積電的所有股份,臺積電才肯放行。

在回國之後,張汝京隨即創辦中芯國際,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也是異常的坎坷,處處遭遇臺積電的打壓,更是以洩露機密文件作為藉口,讓中芯國際被迫中斷相關技術的使用。不過在他多年的努力之下,中國晶片的製程工藝也一下子提升到了納米級別,雖然採用了大部分的美國技術,但核心的部分都是自己研發的。

臺積電目前已經擁有了全球獨一無二的5nm晶片製程工藝,中芯國際僅能實現14nm,之間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儘管如此,對於中芯國際來說也是相當成功的,目前也成為了全球第五大晶片代工廠。

中芯國際目前也公布了上半年的財務報表,總營收達到了18.43億美元,較去年增長了26.3%,而在利潤這一塊上同比增長了556%,達到了2.02億美元,這樣的利潤比,也足以見得中芯國際目前已經逐漸成熟。

但遺憾的是,他並不能為華為提供任何的幫助,目前他還是沒有辦法擺脫美國的技術,就算是屬於中國的企業,也被限制了和華為的合作。

中芯國際的半導體材料需要依賴進口,目前也只有美國能夠提供矽基晶片的矽技術,而且所採用的光刻機也是荷蘭的ASML公司的,其中美國的技術比例也佔據了很大一部分,如果強行幫助華為的話,他們的技術將會倒退好幾年,很顯然,這對於中國半導體的發展來說是極其不利的。

目前華為的困境也代表了整個中國半導體的困境,面對這種情況,國家也開始著急了,針對這個事件進行了發聲。目前也加大對於晶片領域的投資力度,並表示爭取在2025年實現70%的晶片自給率,有了國家的大力扶持,在半導體領域必將掀起一波自主創新的浪潮,也會給中國整個半導體領域帶來實質性的改變。

就目前而言,在整個上半年我們的晶片進口額,還是達到了1546.1億美元,同比還增長了12.2%,預計整年將超過30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萬億人民幣,甚至超過了石油的進口量,如果把這部分資金用於研發,肯定會有不一樣的效果,只有實現技術的突破,才能夠擺脫目前的困境。

而目前在高端晶片的設計上,我們所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源於晶片製程工藝上,華為目前擁有了頂尖的晶片研發設計技術,在封裝測試技術上問題也都不大。要想讓整條晶片產業鏈正常的運行,首先要攻克的就是晶片的製程工藝,而目前卡就卡在了光刻機這個關鍵設備上。

如果真的能夠在2025年實現晶片百分70的自給率,那麼就可以有效減少中低端晶片的進口量,也將省下大部分的資金,用於相關技術的研發,最終也將擺脫晶片過於依賴的情況。

此次中芯國際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毫無疑問也給中國的半導體吃了一顆定心丸,儘管目前還不能為華為提供實質性的幫助,但是在相關技術穩定之後,國產化的技術一旦被運用起來,肯定能夠規避掉美國的相關規定。

目前國家已經把集成電路作為一級學科,希望能夠在大學之中培養更多的優質人才,華為目前也在積極配合高校人才的培養,相信在時機成熟之後,麒麟晶片也將涅槃重生,重新恢復以往的光彩。華為只需要撐過兩年時間,基本上就沒什麼問題了。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利潤大漲556%,但中芯國際卻幫不了華為?國家正式發聲
    公布最新一輪財報,財報顯示,上半年中芯國際營收18.43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6.3%,創下歷史新高。而在利潤方面,中芯國際同樣創下歷史新高,達到2.02億美元,利潤大漲556%。不過,讓人遺憾的是,利潤大漲的中芯國際,卻幫不了華為!
  • 大漲556%,中芯國際迎好消息,但卻無法幫助華為,國家終於發聲
    例如中芯國際推出了N+1和N+2工藝來對標臺積電的7nm和5nm晶片技術。近日, 中芯國際再次迎來好消息,今年上半年的利潤大漲556%!據公布的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中芯國際的營收超過了1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26%,利潤為2.02億美元,同比大漲了556%,創下了有史以來最高的紀錄!
  • 暴漲556%的中芯國際卻愛莫能助,國家發話,華為自救:沒放棄
    中芯國際在國家的扶持下,其實也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27日中芯國際也發布了上半年的財報,根據數據來看,上半年中芯國際的營收總額達到了18.43億美元,同比有了26.3%的增長。而它的利潤也暴漲556%,達到了2.02億美元。
  • 利潤暴漲556%!中芯國際卻「救不了」華為!美國「如願」了?
    不止是華為,美國在半導體技術領域,對中國相關產業設置了多年的壁壘。如今,美國針對華為晶片禁令再度升級,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也在發生著變化。如今,美國再度對華為下手。不僅無法自研晶片,華為還將無法對外採購包含「美國技術」的晶片。此前,作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巨頭,中芯國際在製程工藝上的突破,以及率先對14nm進行量產,曾一度被外界認為是華為的「救命稻草」。然而,事實卻比想像要殘酷的多。
  • 中芯國際利潤再創紀錄,依然無法供給華為,國家正式發聲
    而後來,眾所周知的是,中芯國際遭遇了臺積電的多方阻擊和限制。要知道,張汝京在臺積電擁有自己的股份,臺積電決定回國創業時,臺積電要求必須將股份留下,不能帶走。放棄了臺積電的股份,張汝京正式回國創業了中芯國際。並隨著技術的積累,將國內的晶片工藝製程提到了納米級別,被視為中國晶片的未來。
  • 華為對國產晶片影響有多大?從中芯國際利潤大增5倍多可見一斑
    中芯國際公布的上半年業績顯示,營收同比增長26.3%,而淨利潤同比猛增556%,這應該是華為投單給它帶來的業績暴增。華為海思採用中芯國際的14nmFinFET工藝對於中芯國際來說還有一大好處,那就是華為海思曾​與​
  • 中芯國際自強不息!華為想說愛你不容易……
    華為在美國全面打壓之下,手機業務舉步維艱。可是中芯國際因為使用美國技術受美國禁令影響,無法給華為代工而受到廣大網友的詬病!中芯國際雖然不能給華為代工,但中芯國際絕對不是「扶不起的阿鬥」。他是我國半導體產業的中流砥柱。
  • 中芯國際的無奈:牽手華為淨利大增556%,但9月15就要分手
    如果將大陸的企業來進行歸類,華為屬於設計型企業,中芯國際屬於製造型企業,天水華天屬於封測型企業。而在三大類型中,與國際頂尖水平相比,製造相對水平差一些,目前大陸的企業能夠製造並封測5nm的晶片,但製造不了,最強的中芯國際只能製造14nm,和5nm中間還差了10、5nm,3代,至少是5年以上。
  • 智東西晚報:中芯國際上半年淨利同比增556% 特斯拉上海工廠招聘近...
    >「智東西」晚報第1548期2020.8.27 周四1、中芯國際上半年淨利2億刀 同比增556%8月27日消息,中芯國際發布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營收18.43億美元,同比增長26.3%;淨利潤為2.02億美元,同比增長556%。收入增長主要受付運晶圓的數量增加及平均售價上升之影響所致。
  • 剛考慮列入黑名單,中芯國際就急忙發聲,和華為態度截然不同
    原因主要在華為,某些人某些國家不希望華為晶片繼續發生下去,於是讓使用他們技術的企業,都不能給華為代工生產晶片。首當其衝的是臺積電,臺積電只能給華為供貨到9月14日,過了這個日期,雙方就沒有合作來往了。可是後來中芯國際卻表示會尊重相應的規則,不會給特定客戶提供生產。這裡的特定客戶自然是華為,雖然中芯國際已經主動示好,可是對方卻不打算就此放過中芯國際。
  • 臺積電、中芯國際後,美巨頭正式宣布斷供華為,國家正式發聲
    美光高管在科技大會上的再次發聲無疑就是再次施壓,想獲得繼續與美國合作的機會 國家正式發聲9月15是最後的期限,華為空前受敵。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圍繞晶片這件事發展的。為了儘可能避免受人壓制的風險,秉著吃一塹長一智的精神。讓我國科技企業的發展再無後顧之憂。
  • 中芯國際也不能幫華為造晶片,為什麼還要全力支持中芯國際?
    看到有網友認為既然中芯國際掌握在我們手中,我們能不能任性一回,讓中芯國際給華為開綠燈呢?中芯國際當然也想這麼幹,留住華為這樣的大客戶實現雙贏,但從目前中芯國際的實力來看,顯然不能。我們知道,最近一段時期中芯國際在國內獲得了官方和社會輿論的全面支持,先是被國家大基金和上海集成電路基金合計投入超過150億的巨資,接著又以最快的速度獲準回歸國內上市,被眾多國內投資者所青睞,這幾天國家又出臺了促進集成電路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鼓勵政策,一切都對中芯國際非常利好。我們為什麼還要如此大力支持中芯國際呢?主要有如下幾層意義。
  • 新消息:中芯國際利潤大漲!餘承東回應晶片和系統,屏幕也危險?
    近期的科技市場中誕生了三則新消息,分別是中芯國際利潤大漲,餘承東回應晶片和系統,屏幕也危險?中芯國際營收18.43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6.3%。從利潤上來看的話,中芯國際交出了讓所有人都感到欣慰的成績。
  • 中芯國際交出亮眼成績單,投資規模超過150億元,中國芯崛起
    同時,在前段時間,美國公司還對我國華為晶片進行封鎖,目的也是為了阻撓我們的晶片發展,但中國絕對不是任由事態繼續惡化的國家。,相比較之前同比暴漲了556%,這個龐大的數字代表著進步,也代表著中國在晶片領域方面並不是一直落後,而是一直在努力向前。
  • 面對美國的技術封鎖,保護中芯國際和華為的市場和利潤是破局關鍵
    美國在9月4日傳出消息稱,川普正考慮是否將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加入「實體清單」,這意味著中芯國際可能會步華為和中興的後塵。面對美國對中芯國際和華為技術封鎖,我們如何破局?雖然我們已經提出了抗議,但是面對近似「瘋狂」的川普,打壓中芯國際的事情很大機率會成為既定事實。
  • 中芯國際Q3收入10.8億美元 同比增長32.6% 股價上漲1.76%至62.4
    中國科技新聞網11月12日訊(孔辰)11月11日晚,中芯國際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報,財報期間,該公司收入為10.83億美元,環比增加15.3%,同比增32.6%;歸屬於公司的應佔利潤為2.56億美元,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為6.53億美元,同創歷史新高。
  • 中芯國際不能給華為生產晶片備受質疑,真的不是中芯國際的錯
    不久之前,中芯國際CEO梁孟松表示,中芯國際絕對遵守國際規章,如果9月14日之後不能繼續支持華為,屆時還將會有其他的客戶進入到中芯國際的產能中,影響是可控的,雖然大家早就知道,中芯國際光憑一己之力無法與美國抗衡,但是這個消息從其CEO口中說出來,還是有些難以接受,所以消息 一出,中芯國際立刻遭到批評和質疑。
  • 中芯國際為什麼不能為華為提供晶片?
    但是另外一家國產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近日也表示將遵守國際規章制度,暗示將不能繼續給華為海思代工。中芯國際聯合CEO梁孟松在8月7日的第二季度電話財報會議上透露了這一決定,同時他還表示,將來會有許多其他客戶來彌補公司有限的先進產能。這就令很多網友難以理解了,中芯國際作為我國控股的晶片廠商,目前已經實現了14nm工藝的量產,此前在承接華為海思晶片訂單方面被寄予厚望,其市場主要在國內,美國市場佔比並不大,為什麼也不能幫華為造晶片呢?
  • 中芯國際或將列為黑名單,華為最後的希望沒了?出路到底在哪?
    ,華為的未來變得迷霧重重,如今的西方國家對華為的禁令也越來越嚴重,從當時最開始的臺積電斷供,到如今的中芯國際發聲。如今的中芯國際在中國可以說是意氣風發國家也大力支持,成為了中國首屈一指的晶片製造商,如今的中芯國際雖然還沒有表明態度,但是大家也已經看到了他們如今的努力,一直在尋找方式幫助華為,也被大家掛上了一個稱號「備胎」
  • 中芯國際拒絕華為,到底誰能救華為
    在中國,很多人都把中芯國際看成華為的救命稻草,而且中芯國際目前也在為華為生產14nm的晶片,總體來說,中芯國際確實也是中國這邊最好的晶片製造商了,但是和國際上先進的企業還差的很遠,並且很多的設備和技術都是依賴美國的,所以中芯國際基本上對華為的幫助是微乎其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