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牛商標戰終審出結果!判決書顯示中國紅牛想追37億廣告費

2021-01-10 騰訊網

文:番茄

圍繞多個紅牛商標之爭的終審結果出爐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下稱最高院)近日的判決書顯示,其於2020年12月21日就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下稱中國紅牛)與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下稱天絲集團)「紅牛系列商標」權權屬糾紛一案,做出終審判決。判決書顯示,中國紅牛上訴請求被駁回,維持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做出的一審判決。

小食代翻查上述判決書留意到,上述案件的涉案商標共有17枚,包括多個帶有「紅牛」字樣的商標。在一審過程中,中國紅牛曾圍繞涉案商標所有權,以及向天絲追討37.53億元廣告費的問題提出請求。

對於這一判決結果,天絲集團今天聲明稱,這「進一步確認了天絲集團對『紅牛系列商標』享有獨立完整的所有權」。中國紅牛則向小食代表示,將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這意味著,在中國紅牛看來,這樁「商標戰」仍未徹底畫上句號。

下面,我們來看下詳情。

判了什麼?

據判決書顯示,中國紅牛曾向一審法院提出的起訴請求包括:確認其對「紅牛系列商標」享有所有者的合法權益;判令天絲集團向其支付廣告宣傳費用共計人民幣37.53億元。

後來,中國紅牛的商標權益請求又有所變化。判決書寫道,在一審庭審中,中國紅牛確認第一項訴訟請求為:確認「紅牛系列商標」由紅牛公司單獨享有所有權,若不能對此予以確認,則確認「紅牛系列商標」由紅牛公司和天絲公司共同所有。

值得留意的是,一審法院的認定事實顯示,目前涉案的十七枚「紅牛系列商標」均在天絲公司名下,且均處於有效狀態。

小食代瀏覽判決書發現,對於中國紅牛的兩條請求,一審法院認定該公司關於確認其對「紅牛系列商標」享有所有者合法權益的訴訟請求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而有關37.53億廣告宣傳費的請求則不應予以支持。最後,一審法院判決駁回了中國紅牛的全部訴訟請求。

在隨後的二審中,中國紅牛又提出了兩點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發回一審法院審理;由天絲公司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用。負責審理的最高院則認為,該案爭議焦點為:一審法院是否違反法定程序;中國紅牛是否享有或者與天絲集團共同享有「紅牛系列商標」的商標權。

在審理雙方提交的二審證據後,最高院方面表示,中國紅牛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此次判決結果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天絲集團聲明則指出,最高院在終審判決中還做出了以下認定,包括天絲集團並未將商標權作為(合資公司的)出資等。

那麼,在此次判決後,天絲集團是否會對中國紅牛產品採取什麼行動呢?對此,該公司今天對小食代稱,天絲集團已經在全國一百餘個地方開展了200多次針對合資公司「違法產品」的維權行動,並表示「將繼續推進相關的維權行動」。

對於上述判決,中國紅牛今天回應小食代稱,「將審慎研判二審判決,並將通過一切可能之法律救濟途徑,包括申請再審及提請抗訴,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判決結果並未涉及雙方爭端的焦點之一:合資公司的經營期限問題。中國紅牛強調稱,上述判決並未涉及中國紅牛與天絲集團等四方籤署的50年協議,該協議之爭議仍在其他法院另案審理中。

有意思的是,中國紅牛在去年的11月16日就曾在官網宣布,法院就其50年內在中國境內享有獨家生產、銷售紅牛飲料的權利作出認定,對侵犯中國紅牛獨家經營權的行為給予了「明確的打擊」。其後,天絲方面回擊,稱「該聲明為不實聲明」。

如何應對?

不過,系列官司似乎並未影響雙方搶佔中國市場的力度。

近日,華彬快消品公布的2020年業績顯示,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戰馬能量型維生素飲料、芙絲天然礦泉水、唯他可可天然椰子水、果倍爽少兒果汁五個品牌銷售收入實現242.01億元,取得小幅增長。

其中,中國紅牛聲稱已經實現逆勢增長,完成228億元的既定目標。而「科技賦能」是其2020年的關鍵詞之一。據悉,中國紅牛通過掃碼活動進行大數據分析,了解到忠實消費者消費習慣和區域分布,可以幫助營業單位更好地對終端市場進行分析、管理。

華彬快消品表示,2021年將對運營的各品牌進行持續升級,不斷推出具有健康理念的新產品,完善產品矩陣。這意味著,中國紅牛還將在今年繼續做它的市場。

另一方面,天絲集團去年一邊忙著官司,一邊也頻頻布局中國市場。

小食代介紹過,天絲集團去年5月宣布,未來三年將對在華業務進行一系列投資,投資總額為10.6億人民幣。具體來看,一系列的投資項目包括深化在華合作夥伴戰略關係、在中國設立新的代表處、組建國內團隊、擴建新的生產基地以及推出該集團旗下更多新產品。

去年9月,天絲集團旗下的紅牛安奈吉與六個核桃的母公司養元飲品達成合作,加碼北方市場。

根據養元飲品當時公告,上述合作中養元智匯經銷的產品為紅牛安奈吉飲料系列產品,該產品由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授權廣州曜能量飲料有限公司負責國內的運營,廣州曜能量飲料有限公司授權曜尊飲料(上海)有限公司銷售其合法生產的紅牛安奈吉飲料,由曜尊飲料(上海)有限公司授權養元的孫公司鷹潭智慧健飲品有限公司紅牛安奈吉飲料系列產品的經銷商資質,在長江以北地區全渠道獨家經銷紅牛安奈吉飲料。

其後,市場又傳言天絲或又將紅牛安奈吉在「福建、浙江、廣東」三省的市場運營權交給百威中國,但這一說法隨即遭到後者否認。

相關焦點

  • 紅牛商標案終審宣判:最高法維持原判,系列商標歸天絲醫藥
    1月6日,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對此發表聲明稱,將進一步審慎研判,或申請再審及提請抗訴。  紅牛「商標戰」二審維持原判  新京報記者獲得的最高人民法院二審判決書顯示,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上訴請求為撤銷一審判決,改判其對紅牛系列商標享有合法權益或發回一審法院重新審理。
  • 五年「紅牛」商標大戰迎續集?中國紅牛:二審判決非終局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6日訊 在關於「紅牛」商標歸屬的五年訴訟戰爭終於迎來「大結局」之際,事件又有了新進展。針對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下稱「泰國天絲」)1月5日發布的聲明,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下稱「中國紅牛」)發布回應稱,泰國天絲方面對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12月21日《民事判決書》((2020)最高法民終394號)(下稱「二審判決」)的認定內容進行斷章取義,並有隱瞞情況、通過媒體誤導宣傳等情況。中國紅牛稱,二審判決並非雙方法律關係的終局。
  • 最高院終審駁回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上訴
    終審判決再次明確「紅牛系列商標」權權屬歸天絲集團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最高院)於2020年12月21日就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資公司,由嚴彬實際控制)與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絲集團) 「紅牛系列商標」權權屬糾紛一案,做出終審判決:駁回合資公司上訴,維持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19
  • 紅牛再演商標爭奪戰,功能飲料市場重新洗牌,如何辨別真假紅牛?
    涼茶界的加多寶和王老吉商標之戰,持續多年後,終於告一段落。而功能飲料界的老大紅牛,由於商標糾紛激戰正酣,各種消息紛紛揚揚。02 紅牛恩怨由來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紅牛是華彬集團(以下簡稱」華彬「)和泰國天絲公司的合資公司,泰國天絲向中國紅牛提供商標授權和技術支持,華彬集團負責生產和銷售。
  • 中國紅牛向天絲索賠37億廣告費一審駁回 將繼續上訴
    來源:新浪財經文/新浪財經 徐雯新浪財經訊 11月28日消息,備受矚目的紅牛系列商標的訴訟拉鋸戰近日迎來了新的進展。此前,紅牛品牌在中國的實際運營方、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紅牛」)將紅牛品牌所有者、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簡稱「泰國天絲」)告上法庭,訴訟請求主要包括:1、請求法院確認中國紅牛「對紅牛系列商標」享有所有者的合法權益;2、要求因商標成功而獲得巨大利益的泰國天絲承擔37.5億元的廣告費。
  • 中國紅牛商標案大結局?加多寶之鑑 嚴彬還有啥後手?
    然一場紅牛商標之戰,讓一些功能飲料鐵粉擰巴了:同樣的金黃色灌裝、同樣LOGO設計,喝起來口感幾乎沒差異,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紅牛安奈吉飲料怎麼選?哪一個才是正宗紅牛?鬧劇背後,是中國紅牛、泰國天絲的一場曠日戰。而近日的終審判決,似乎有了結局,似乎又剛開始。
  • 紅牛中國商標權案件敗訴後發聲明:並非雙方法律關係的終局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得的一份來自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最高法)的民事判決書,2020年12月21日,最高法作出終審判決,對紅牛中國有關紅牛系列商標權利相關歸屬權主張的上訴請求予以駁回,維持了一審原判中,針對紅牛中國依法享有紅牛系列商標所有者的合法權益「不予支持」的判決結果。 紅牛中國於2020年12月31日收到二審判決。
  • 紅牛商標案二審華彬敗訴 稱將繼續上訴並非終局
    本報記者 孫吉正 北京報導近日,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下稱「泰國天絲」)對外稱最高院終審駁回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下稱「中國紅牛」)上訴,維持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下稱「北京高院」)2019年11月25日做出的一審判決,終審判決再次明確紅牛商標權歸屬泰國天絲。對此,中國紅牛方發布聲明稱,二審判決並非雙方法律關係的終局。
  • 北京高院裁定:駁回泰國紅牛強制清算中國紅牛上訴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北京高院終審裁定:駁回泰國紅牛強制清算中國紅牛上訴 紅牛糾紛在新年持續升級。2020年1月5日晚間,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紅牛」)發布公告稱,日前中國紅牛收到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019)京清終4號《民事裁定書》。
  • 百億紅牛爭奪戰,誰是贏家?
    「紅牛」商標始終掌握在許氏家族和天絲醫藥手裡,與紅牛中國的「紅牛」商標許可協議基本上是每十年一籤。 2016年10月天絲醫藥對紅牛中國的商標許可協議再次到期,泰國天絲表示不再續約。2017年8月18日,天絲醫藥及許氏家族宣布,「已向嚴彬先生及其擁有或控制的數家公司提起法律訴訟。理由涉及商標侵權、不正當競爭,以及與未經許可生產、銷售紅牛產品相關的其他行為。」
  • 800億財富帝國交班女兒?「中國紅牛養父」拿得起,卻放不下
    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出於自身商業利益的考慮,且就相關廣告費用計入公司運營成本的情況下,要求天絲醫藥公司承擔37.5億元廣告費的請求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從結果看泰國天絲可以說大獲全勝,畢竟雙方爭論的焦點正是商標權的歸屬。緊接著2020年剛開年不久,中國紅牛似乎就扳回一城。針對2018年10月15日泰國天絲提起強制清算中國紅牛的法律程序,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將其駁回。此前因股東資格尚處於爭議狀態,一審法院未受理該清算申請。
  • 商標到底屬於誰:「紅牛」案終審,「稻香村」案仍未有定論
    1月5日,紅牛系列商標權屬案作出了終審判決,中國紅牛能否繼續使用紅牛商標,目前仍未有明確答案。  與「紅牛」案相似的商標案近年來頻繁出現在大眾視野中,屢受關注的「稻香村」商標案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起。
  • 你喝過幾種「紅牛」?市場中有3種紅牛,卻沒有一個「假貨」?
    根據相關調查顯示,華彬所經營的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是目前中國市場上面主要的銷售產品,並且佔據著中國大約85%的市場份額,它所銷售的地區有華南、華東、西北以及東北部地區等等。
  • 紅牛大敗局
    其中一頭「紅牛」,是以嚴彬為首的華彬集團——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嚴彬與紅牛配方創始人許書標達成授權合作,聯合成立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紅牛」)入局中國市場並掌權以來,這一金色的紅牛小罐,以6元定價,每年幾十億罐銷量,讓華彬集團這家外企賺的盆滿缽滿。
  • 在中國賣了1453億的紅牛,內部打得不可開交……
    報告顯示,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紅牛累計產量超800萬噸,累計銷售額1453億元,上交稅金總額210億元。就連給紅牛做包裝的小兄弟奧瑞金都跟著賺得盆滿缽滿,還在2012年上了市。1995年紅牛進入中國以來,奧瑞金就與紅牛達成穩定合作。
  • 天絲集團參展國際商標節 分享「紅牛」商標全球布局
    天絲集團是紅牛品牌和紅牛商標的創始人,「紅牛」系列商標在中國等國家及地區的合法持有人,和許氏家族共同擁有紅牛全球商標。天絲集團也在展會期間通過積極參與主題論壇、企業交流等形式,向行業展示了旗下紅牛品牌布局中國市場的新思路、新理念。
  • 紅牛品牌商標全球布局 天絲集團參展國際商標節
    作為紅牛品牌和紅牛商標的創始人,天絲集團也是「紅牛」系列商標在中國等國家及地區的合法持有人,和許氏家族共同擁有紅牛全球商標。在展會期間,天絲集團通過積極參與主題論壇、企業交流等形式,也向行業展示了旗下紅牛品牌布局中國市場的新思路、新理念。
  • 中國紅牛25年,反轉再反轉
    外界抱怨是紅牛飲料的價格出了問題,但嚴彬堅持認為不是價格問題,是市場培育的問題。為了培育消費習慣,嚴彬提出了「市場無盲點,逢店必進」的要求,即使只有兩罐紅牛,也要放在貨架最明顯的位置。1995年至1998年間,中國紅牛經歷了非常艱難的時期。
  • 經濟日報評論:餵別人的紅牛 不如養自己的戰馬
    中國紅牛輸了——近日,最高法做出終審判決,確認「紅牛系列商標」歸屬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中國紅牛不享有商標所有者的合法權益。幾乎在同時,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終審駁回了泰方申請對中國紅牛合資公司進行清算一案的訴請,中國紅牛免於被強制清算。此前,中國紅牛還就泰方持有的金罐紅牛商標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無效宣告請求,不過被駁回了。
  • 協辦國際商標品牌節 泰國天絲紅牛品牌分享商標建設新理念
    作為紅牛品牌和紅牛商標的創始人,天絲集團也是「紅牛」系列商標在中國等國家及地區的合法持有人,和許氏家族共同擁有紅牛全球商標。在展會期間,天絲集團通過積極參與主題論壇、企業交流等形式,也向行業展示了旗下紅牛品牌布局中國市場的新思路、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