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立集團董事局主席汪力成:這是深情的致敬 這是奮鬥的諾言

2021-01-08 杭州網

「新中國七十年曆程波瀾壯闊,民營企業隨時代脈搏而動,我們在一浪高過一浪的浪尖『行走』,在改革開放中仰望星空,在風雨兼程中奮鬥不止。我們應當向偉大時代深情致敬,應當向新時代許下『持續奮鬥』的諾言!」在記者面前,華立集團董事局主席汪力成言語中充滿奮鬥的激情和對祖國的感恩。

四十餘載奮鬥築夢 他帶領團隊

初步實現「中國有華立」的創企理想

2019年是華立創業49周年,也是汪力成與華立共相廝守的第41年。數十年跌宕起伏、風雨共沐,汪力成帶領華立集團完整經歷了改革開放後中國企業躍遷的所有階段,華立事業已融入他的生命中。他帶領華立集團從餘杭鎮直街上一個竹篾加工作坊起步,逐漸把企業鍛造成多元化發展的跨國企業,初步實現了當年「日本有日立,中國有華立」的創企理想。汪力成說,新中國從「一窮二白」到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取得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偉大成就。也正是緊緊追隨祖國的光榮和夢想,才讓華立實現了從「作坊式」工廠到跨國企業的一次次華麗蛻變,才有了萬餘名華立人共同奮鬥的幸福家園夢。

1978年9月,汪力成進入華立工作,當時這個廠剛剛從竹器雨具廠脫胎而來,正在小規模生產電能表,同時仍兼帶製作竹器、掃帚。1981年11月起,餘杭儀表廠停產整頓,迎接全國電能表生產許可證考核。當時身為產品研究所所長的汪力成把全廠第一個中心試驗室組建成功,第一個「華立」商標也成功註冊。

「拿不到生產許可證,就意味著失去準入門檻。那是企業第一個生死存亡的時段。幾乎兩年時間,我們團隊沒有一天休息,每天都在工作。上午八點上班,晚上十一二點回家,有時候幹到凌晨一兩點鐘,大家完全表現出了一種團結奮鬥攻克難關的幹勁。」汪力成回憶說。

經歷那次闖關,汪力成的才幹逐步顯露。接下來幾年,受全行業盲目擴產影響,華立儀表出現嚴重滯銷,工人收入銳減、人心不穩,當時27歲的他被推舉為儀表廠廠長。臨危受命後,汪力成一口氣提出了產品升級創優、出口創匯、技術進步等十個方面的創新思路,調整了經營方針,大膽推行當時還很少見的經濟承包責任制,企業就此活力迸發,在時代大潮中穩健發展起來。到上世紀九十年代,華立已發展成為中國電工儀表行業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並在山城重慶初步實現異地擴張,初嘗資本運作的甜頭。當時重慶電度表廠改制為重慶華立電能表有限公司,僅半年就開始盈利,迅速形成了年產120萬臺華立牌電錶的能力,華立成功打響低成本擴張第一槍。1999年,汪力成又力主促成華立集團收購ST川儀(後改稱華立控股),開創了「債務全剝離、資產全置換、人員全清退」的上市公司重組記錄。

在「一帶一路」廣闊天地中

華立奮鬥者們的足跡延伸得更遠了

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誌著中國經濟對外開放進入一個全新階段。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汪力成提出了「創全球品牌、樹百年華立」的企業願景。「本世紀初,我們制訂了一個未來的發展規劃,第一,我們的企業要成為一家國際化的公司,實現資源配置全球化;第二,我們一直想尋找新產業來替代已經遇到發展『天花板』的儀表主業。」汪力成說。

汪力成所說的這個新產業就是醫藥產業。2000年,華立集團以情懷和責任扛起了青蒿素產業化、國際化大旗。為使青蒿素類抗瘧藥產品得到世界衛生組織認可,華立著力打造青蒿素全產業鏈,從「原料」源頭開始解決一應瓶頸問題。而華立第一次涉足醫藥,進行基地布局,又和重慶有關。汪力成告訴記者,華立在1999年入主重慶川儀後,開始尋找新的產業增長點,重慶當地有大量青蒿原料,當地科委很快向華立推薦了青蒿素這個產品。過去治療瘧疾,大都是用奎寧、氯喹這些化學藥,價格成本低廉,但是人體很快就會產生抗藥性。而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國科學家發明的青蒿素,治療瘧疾有特殊效果。可以說青蒿素是中國醫藥行業對世界的一個重要原創性貢獻。通過陪同世衛組織人員到重慶實地考察,華立讓世衛組織確信青蒿素種植原料能夠滿足全球需求。2004年,世衛組織將青蒿素類藥品由二線用藥提升至一線用藥。

華夏乾坤擎,錦志衝雲天。進入新世紀以來,汪力成帶領華立集團實施技術創新、資本經營、國際化發展戰略,全面實現了企業的三大轉變,即由傳統企業向現代企業轉變、由傳統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轉變、由帶有計劃經濟痕跡的中國企業向真正的跨國企業轉變。汪力成深知,在新中國改革開放進行曲中,一個企業唯有全局的擔當、全球的視野,才能不斷奏出新的凱歌。於是,華立集團在始終根扎餘杭的同時,不斷進行全球化布局。在「一帶一路」國家倡議推動下,汪力成第一時間帶領華立拓展新空間,積極打造中國製造業企業「走出去」的海外承接平臺。在他果斷決策和大膽創新之下,2005年華立在泰國中部羅勇府投資開發泰中羅勇工業園,到目前已有128家中國企業集聚到該園區,帶動中國對泰投資超35億美元,帶動了泰國當地3萬餘人就業。此後2015年又在墨西哥新萊昂州啟動北美華富山工業園開發建設,實現了中國企業從「產品出海」到「產業走出去」的新跨越。到目前,華立已在泰國、印度、阿根廷、約旦、坦尚尼亞、烏茲別克斯坦等國投資建立了各類生產基地,集團培育孵化的產業涉及醫藥、醫療健康服務、能源物聯網、新材料等眾多領域。在「一帶一路」的廣闊天地中,汪力成和華立奮鬥者們的足跡延伸得更遠了。

相關焦點

  • 華立董事局主席汪力成:用「馬拉松精神」布局大健康產業
    昆藥控股股東華立集團董事局主席汪力成(圖片來源於網絡) 新華網北京3月8日電(劉映)用馬拉松比賽為昆藥集團65周年慶「開場」,用「馬拉松精神」布局華立大健康產業……兩會前夕,昆藥控股股東華立集團董事局主席汪力成接受了新華網專訪
  • 華立集團掌門人汪力成:赴非投資迎機遇期 國內企業「出海」應揚長...
    近年來,中非經貿合作快速發展,以華立集團、華友鈷業(603799,SH)等為代表的企業在非洲多有投資布局。2015年,屠呦呦憑藉對青蒿素的研究成果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一時之間青蒿素被全球關注。而華立集團在非洲主要布局的,就是以青蒿素為原料的抗瘧藥。談及華立集團,不能不說汪力成。
  • 對話杭商|華立集團掌門人汪力成:最大的對手是自己!
    即日起,我們開啟「對話杭商」模式,今天對話的是2014年首屆世界杭商大會「傑出杭商」華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汪力成。 2014年首屆世界杭商大會「傑出杭商」汪力成
  • 華立集團董事會主席汪力成:中企需要由外貿企業向全球化企業轉型
    我認為,企業將產品賣到國際市場,不等於該企業就是一個跨國公司、全球化公司,這與全球化還有很大的差距,最多只能稱作外貿型企業。」華立集團董事會主席汪力成在浙江省工商聯(浙江省商會)國際合作商會成立大會上表示,中國企業由外貿企業向跨國企業、全球化企業轉型,需要改變過去的思維,找準市場切入點,主動嵌入正在重構的產業鏈。
  • 華立集團與西門子籤訂戰略合作
    原標題:華立集團與西門子籤訂戰略合作本報訊 昨天,華立集團與西門子(中國)籤訂了智能製造戰略合作,這也標誌著華立新智能製造體系建設項目進入實質性落地階段,華立全球智能製造布局正式拉開大幕。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是推動浙江經濟轉型升級的重大舉措。一端是網際網路思維,一端連著工匠精神,製造業與網際網路融合發展,是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核心特徵。
  • 企業改制成經典案例,汪力成二次出山,華立是屠呦呦的最大獲利者
    1994年,華立被列為浙江省100家實施現代企業制度試點企業並進行了產權的界定(第一次改制),在2000年又完成了二次改制,實施以骨幹員工為主的管理層融資收購。2008年,汪力成代表集團董事局宣布實行第三次產權制度改革,直到2011年8月14日,才正式舉行首批籤字儀式。2011年,華立部分員工曾到公司門口「討說法」, 舉報「集體資產遭侵吞」。
  • 華立集團:以「一帶一路」和「數位化改造」驅動高質量發展
    華立集團作為製造業企業「出海」平臺建設者,正在助力越來越多想走出國門的企業門檻更低、效率更高地「抱團出海」。同時,通過自身傳統產業的數位化製造升級,為打造5個方面領先示範貢獻「智力」。  從上世紀90年代簡單的「產品走出去」,到2000年開始實施「銷地產」戰略,即開始在銷售所在地生產產品,第一站便是在泰國建電能表組裝廠,再到2005年,華立在泰國開啟了搭建境外工業園平臺模式。二十多年的海外實踐三部曲,不僅讓華立實現了從「產品走出去」到「產業走出去」,也讓華立找到了從封閉的「單打獨鬥」到開放的「抱團競爭」的有效路徑。
  • 華立集團回應員工舉報:政府有結論
    中國網11月20日訊(記者 孔俊彬)近日,中國網記者接到華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員工的爆料電話,稱華立集團在改制過程中涉嫌存在國資流失、數千萬集體資產去向不明、股權轉讓協議造假等問題。  中國網記者致電華立集團董事長汪力成,他婉拒了採訪,表示此類問題應與公司孔筱蓉女士聯繫。
  • 華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現金認購健民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
    >股票上市地點: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簡稱:健民集團股票代碼:600976收購人■一致行動人■收 購 聲 明一、本報告書摘要收購人華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動人華方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華安未來資產-寧波銀行-華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資產管理計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 青蒿素資本受困華立整合分析(3)
    據介紹,華立醫藥的遠景規劃為:以重慶華立控股為龍頭,實現對青蒿素的資源整合,以控制上遊資源推動產業的全面擴張;以昆藥為先鋒,全面利用雲南得天獨厚的植物藥資源,建成全國最重要最強大的植物藥生產基地;參股武漢健民,切入中成藥行業,為上遊已獲得的資源帶來全面增值;控股浙大生命科技,正式進軍保健品行業。
  • 20多年來,華為一直在思考這兩個問題
    華為高級顧問何明、華立集團董事局主席汪力成,分別從各自的專業視角,為大家講述了經濟形勢、企業經營和企業投資的相關話題。何明華為高級顧問原華為美國區總裁華為怎麼看組織與人才管理的新趨勢?這是過去20多年來華為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也是美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後,能夠從一個農業國變成世界科技、軍事、文化中心的原因。而在新的時期,人才更重要了。儘管過去人才也很重要,但還是遵循正態分布,最牛的人有那麼幾個,但還是要靠大部分的知識分子帶領整個公司前進。
  • 華立集團牽手西門子布局全球智能製造
    9月23日,華立集團牽手西門子(中國)籤訂智能製造戰略合作協議,將此作為華立集團自2015年啟動智能製造項目以來進一步全面落地的重要一步。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份戰略合作的籤訂,標誌著華立新智能製造體系建設項目進入實質性落地階段,華立全球智能製造布局正式拉開大幕。
  • 萬向集團董事局召開會議決定,魯偉鼎正式接棒萬向集團
    10月25日,萬向創始人、董事局主席魯冠球同志因病逝世。幾天來,萬向員工化悲痛為力量,各項工作平穩有序開展。剛剛,小編從萬向集團獲悉:近日,上級黨委已任命魯偉鼎同志為中共萬向集團黨委書記。記者從工商登記機構了解到,萬向集團公司法定代表人已由魯冠球變更為魯偉鼎。魯偉鼎成為萬向集團實際控制人。11月3日,萬向集團董事局召開特別會議。
  • 中國量銀董事局主席徐剛博士走訪紅豆集團
    2016年9月3日,中國量銀董事局主席徐剛博士、遠東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蔣錫培、江蘇隆力奇董事長徐之偉、感知集團董事長劉海濤、日出東方(603366)董事長徐新建等江蘇知名企業及上市公司掌門人走訪紅豆集團,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 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的從商履歷
    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魯冠球去世  10月25日,浙商代表人物、萬向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黨委書記魯冠球去世,享年72歲。1945年出生的魯冠球是浙商群體中的教父級人物,被冠以民營企業家中的常青樹。  公開資料顯示,1969年7月,魯冠球集資4000元創辦了寧圍公社農機修配廠。
  • 接替邵曉鋒:俞永福出任阿里影業集團董事局主席
    11月21日,阿里巴巴影業集團公告宣布,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董事長兼CEO俞永福即日起接任邵曉鋒出任阿里巴巴影業集團董事局主席。俞永福阿里巴巴影業集團董事會對邵曉鋒任職期間的卓越服務和巨大貢獻表示感謝。
  • 天山集團董事局主席吳振山一行蒞臨東方監理公司參觀考察
    2020年8月3日下午,天山集團董事局主席吳振山攜天山集團綜合辦公室主任鄭煥章及集團綜合辦各管理中心領導到東方監理公司參觀考察。東方監理公司總經理陳曉偉陪同現場考察。天山集團董事局主席吳振山首先與東方監理公司領導班子進行了深入的溝通,對東方監理公司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石家莊東方工程監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
  • 徽熳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善友出席2017年APEC高峰論壇
    原標題:徽熳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善友出席2017年APEC高峰論壇2017年11月23日,中國國際商會副會長、徽熳集團董事局主席李善友用「』感恩是必須的,但對感恩節』這樣的洋節日可以不過不宣傳,請大力宣傳徽熳集團參加APEC會議的新聞,徽熳是中國的企業」的表述,將中外記者的目光引領到
  • 何錄春會見蘇商集團董事局主席
    9月7日上午,市長何錄春在市區會見蘇商集團董事局主席嚴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