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改制成經典案例,汪力成二次出山,華立是屠呦呦的最大獲利者

2021-01-08 一波說

規則改變的情況下,還能持續增量,那意味著錯得離譜,正在加速滅亡;若長此以往,華立最多活十年!

在浙江企業界,「華立系」掌門人汪力成,稱得上與魯冠球、宗慶後、南存輝等齊名的「大腕級」風雲人物。他是資本市場的「洗殼高手」,2010年「退隱山林」,隔5年又強勢回歸。華立45周年慶上,汪力成下了「最後通牒」:不換思想就換人,不能再等了!

藏於名利場背後的「資本教父」

在這個距離金錢最近的地方,一切罪惡可能被無限放大。從當年「德隆系」開始,中國資本系族的遊戲,一開始以來就從未停歇過。

(「華立系」資本生態略圖)

大長三角區域的浙商群體,對資本一向最為敏感。早於馬雲之前,汪力成就被美國《財富》雜誌評為「中國第一商人」的「資本教父」,其資本運作著力點諸多,不少堪稱教科書式案例。當汪力成以「炒殼高手」奠定資本市場的江湖地位時,馬雲還在費口舌四處尋找資本,更遑論什麼「阿里系」啦!

今天的華立集團,是浙江民企中的佼佼者,經過一系列投資、收購和整合,擁有一大上市公司集群,旗下企業涉及大健康、能源物聯網、新材料、智能製造諸多領域。汪力成一向低調,早早藏於名利場背後,不像馬雲那樣「一二十億很難受」。

1960年出生的汪力成,小時候生活在杭州餘杭,父母在鄉村小學教書。1975年,汪力成高中畢業,因全國高考尚未恢復,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餘杭絲綢廠當臨時工。一年後,通過正式招工,被集體企業餘杭儀表廠錄用,進入技術科工作。

1987年,餘杭儀表廠在市場大潮中生存困難,老一輩廠領導或病或退,做了近10年技術員、年僅27歲的技術副廠長汪力成,被任命為華立集團前身——餘杭儀表廠廠長,至此拉開他締造華立帝國的序幕。

變革在路上,開弓沒有回頭箭!47年來,華立一直在改變。餘杭儀表廠創建於1970年,起初是手工作坊,1980年才變成「工廠」。1991年,儀表廠利用華立的名字,成立杭州華立電氣集團公司。此後,華立一度陷入困境,汪力成不得不收縮戰線,專注電能表的製造。1999年,汪力成以500萬元併購已連續多年虧損的重慶電錶廠,更名為「華立控股」,並於2000年底從「公有制」改制為「股份制民營企業」。

華立集團歷史上的改制,曾經被譽為產權改革的經典。1994年,華立被列為浙江省100家實施現代企業制度試點企業並進行了產權的界定(第一次改制),在2000年又完成了二次改制,實施以骨幹員工為主的管理層融資收購。2008年,汪力成代表集團董事局宣布實行第三次產權制度改革,直到2011年8月14日,才正式舉行首批籤字儀式。

2011年,華立部分員工曾到公司門口「討說法」, 舉報「集體資產遭侵吞」。據媒體報導,當時,有位在華立工作了大半輩子的職工王秀芳說:

「汪力成當初原始入股資金只有60萬元,現在身價至少都有幾十億。企業改制有十幾年了,怎麼最後都成了他的私人財產呢?」

改制的時候,汪力成當時任公司董事長,他上千萬原始入股資金不清不楚,我們都是街坊鄰居,都很清楚他的家底,他不可能有那麼多錢。至於其它資金來源,他又解釋不清,拿不出證據。」

該年8月,餘杭區政府專門成立工作調查組,就華立改制情況進行了調查。

集體企業的改制,是中國企業史上一個特有現象,解決改制中的產權糾紛,無法迴避企業產權制度的深層次改革和利益主體之間的權益平衡。正如一位法律專家指出的,「不但要了解產權糾紛的制度原因及爭議的焦點,更要明晰產權,保障集體成員權利,維護職工(代表)大會作為權力機關的地位和作用,保障集體企業職工的監督權,確立集體企業負責人的誠信義務。」

在2007年新浪「中國資本市場控制榜」中,汪力成為「控股大王」。2017年開市首日,華立旗下「華正新材」成功上市,這是華立集團旗下控股的第三家A股上市公司(其餘兩家為昆藥集團、健民集團)。

二個資產重組的「教科書式」案例,至今仍是不少公司「偷師」汪教父的學習途徑。

作為「洗殼高手」, 汪力成通常先鎖定潛力股,逢低進入,再經過對不良資產剝離後,以更低的成本整合重組。當然,最為關鍵的地方,就是平衡好各方利益,並尋求各方特別是地方政府支持。

華立控股,是從千瘡百孔的ST重慶川儀(000607)改頭換面更名而來。早在1996年,川儀股份的前身——重慶川儀便在深交所掛牌交易,本是重慶國有企業,上市不及3年,連續虧損,負債近5億元。1999年,華立以資產置換、債務全剝離的方式,將旗下電能表資產注入後,使之扭虧為盈。

把大部分債務剝離,再經過資產置換,取得一個乾淨的殼,對待海南的上市公司ST恆泰(600097)(後先後更名「華立科技」、「開創國際」)也大致這種套路。

屠呦呦獲諾貝爾獎後,青蒿素傳遍全球;而世界最大的青蒿素生產商,就是華立。從2000年開始,汪力成在青蒿素產業領域就進行了一系列併購和重組。WHO2004年正式宣布把青蒿素列為一線指導用藥,與華立和眾多專家的不懈努力分不開。

可以說,跨界產業布局,也是汪力成和華立成功的基因。2001年,汪力成對飛利浦CDMA晶片技術企業的那次知名收購,華立一腳跨入了手機通訊業。

退居二線重披戰袍,逮住機會就幹

(昆藥集團董事長汪思洋)

2016年3月,昆藥集團選舉汪思洋為董事長,而汪思洋就是「華立系」掌門人、昆藥集團實控人汪力成之子。此舉,可視為汪氏二代汪思洋正式進入半接班狀態。

許多家族企業二代,受家族特殊身份的影響,生活軌跡低調,鮮少參與外界活動,故而隱匿於媒體報導之外。從華立集團旗下「華智控股」相關公告中了解到,汪思洋生於1987 年 2月,今年整30歲。

「汪浩明白,儘管自己的父親是著名的企業家,在中國屬於「富人階層」,但父親的錢不是自己的——他需要自食其力,需要開創自己的事業!」這是《浙商》雜誌2007年4月的一篇報導,題目是《汪力成:讓兒子自己去創業》(或許,這是汪思洋(汪浩)首次見諸於媒體吧!)

「華立所塑造的制度和文化,不是建立一個家族式的企業。我希望兒子自己去創業。我會借給他一筆錢作為創業基金 ,但這筆錢他是要還的。」這是汪力成當年受訪時說的一句話。

從華中科技大學電氣化工程和自動化本科畢業後,汪思洋於2010年 1月參加工作,2011 年 6 月就擔任華立集團總裁助理,後先後任武漢健民、昆明製藥等公司董事。增補武漢健民董事那年,汪思洋僅24歲,如此看來,自主創業這篇先抹去了!

此前,汪思洋已在集團旗下多個部門進行基層歷練,比如2013年時,他就是集團不動產事業部總經理,還是旗下多家控股公司董事,並任華立集團副總裁。

由家族企業控股的上市公司選擇自己的二代作為接班人,對企業產權、文化、傳統等都能得到更好的延續。當然,要培養一個合格的接班人,也是要付出很大代價的。所謂「扶上馬、送一程」,其實民間還有一個更通俗的說法——「學3年、看3年、幫3年」,一晃就是十年之功呀!

汪力成在40歲時,就拋出「50歲退休」。2010年12月,過完50歲生日三個月後的汪力成,兌現10年前那句諾言,辭去華立集團總裁和法人代表職務,僅留任董事會主席一職,完全退出日常經營管理。時年45歲肖琪經被「扶上馬」,在華立創立40周年之際接任新掌門人。當時,許多人稱,掌門汪力成退居二線,意味著華立迎來「肖琪經時代」。

當時,汪力成言及自己的「退休之諾」:「企業家最大的悲劇,就在於他親手帶大了企業,又親手毀掉了這個企業……所以我必須逐步淡出。要證明我是成功的企業家還是失敗的企業家,不是現在,而是當我離開以後,企業照樣能健康、穩定地發展。我認為,這才是證明我成功的時候。」

「大樹底下不長草」!「退二線」的汪力成把自己定位為「陪跑教練」,可在華立成立45周年時,沉寂5年多的汪力成身影,又再次「橫屏」出現了,再出江湖。

他說自己做了一件驚人之舉,花費半年時間,看遍各種與網際網路、新經濟有關的書,得出一個可怕的結論:很多變化不是簡單周期變化,而是遊戲規則變了,這是一個根本性的改變。

故此,汪力成提出華立要去適應變化,「不換思想就換人」。他提出,未來要打造「華立大健康產業生態圈」。 汪力成認為,「網際網路改變的只是交易模式,而非商業模式。傳統企業要發展實業網際網路,主動顛覆自己。」

現在一些企業活得很累,真的是網際網路的錯嗎?汪力成二出江湖後支出一招:要麼打造一個生態圈做「盟主」,要麼投靠一個生態圈找定位,成為其中一環。

——長三角家族企業之(21)——

相關焦點

  • 華立集團回應員工舉報:政府有結論
    華立集團改制之路   員工舉報所提及的「改制」是指,在1998年至2000年間,華立集團由集體企業變更為民營企業。  轉制前,華立集團有限公司,是由杭州華立職工持股協會和餘杭市集體資產經營公司共同投資組建的。杭州華立職工持股協會持股88%,餘杭市城鎮集體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持股12%。
  • 對話杭商|華立集團掌門人汪力成:最大的對手是自己!
    所以我經常也講一句話,實際上企業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如果你能夠不斷地戰勝自我,超越自我,你就能夠持續地跟上這個時代的步伐。 1970年以來,從作坊到工業化再到全球化的布局。從做加法到做減法,從做大做強到做強做精,從儀表行業到醫藥核心主業再到大健康產業,華立集團總是有一顆敢於超越自我、順勢而為的變革之心。
  • 持續深耕遊戲遊藝市場,廣州華立科技成行業標杆
    隨著國家各種利好政策的支持,文化娛樂產業已經進入經濟建設的主戰場,企業改制、產業資金扶持、民營資本建立和海外市場的推動,都帶動了中國文化娛樂產業的逐次升級。
  • 華立集團掌門人汪力成:赴非投資迎機遇期 國內企業「出海」應揚長...
    近年來,中非經貿合作快速發展,以華立集團、華友鈷業(603799,SH)等為代表的企業在非洲多有投資布局。2015年,屠呦呦憑藉對青蒿素的研究成果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一時之間青蒿素被全球關注。而華立集團在非洲主要布局的,就是以青蒿素為原料的抗瘧藥。談及華立集團,不能不說汪力成。
  • 華立集團董事局主席汪力成:這是深情的致敬 這是奮鬥的諾言
    四十餘載奮鬥築夢 他帶領團隊初步實現「中國有華立」的創企理想2019年是華立創業49周年,也是汪力成與華立共相廝守的第41年。數十年跌宕起伏、風雨共沐,汪力成帶領華立集團完整經歷了改革開放後中國企業躍遷的所有階段,華立事業已融入他的生命中。
  • 華立科技攜經典IP奧特曼卡片機 引爆遊藝遊樂市場
    當經典IP遇上卡片機一直以來,遊戲被稱為第九藝術,但是縱觀中國遊藝遊樂市場的早期,很少有企業會考慮用遊戲去傳達精神內容。近幾年,隨著遊戲圈層的不斷擴大,遊戲所承擔的責任日益加重,文化已經成為遊戲遊藝的核心價值,於是越來越多有責任的廠商將遊戲遊藝作為文化的表達方式和渠道。
  • 華立海外工業園:讓企業從「抱團取暖」向「抱團競爭」升級
    又重新奪回了在歐盟、美國的光伏組件的市場份額;杭州中策橡膠入園前,輪胎產品從中國出口歐美市場頻頻受到反傾銷的打擊,幾乎完全退出,在園區投資600萬條輪胎生產廠後,既利用了當地豐富的天然橡膠資源,又以泰國的產地證出口歐美市場獲得了有利的競爭優勢,同時還輕鬆地獲得了東協市場份額;杭州富通集團,原在東協的市場幾乎為零,自從前年在泰國投資設立年產270萬公裡芯的光纜廠後,很快就佔領了東協市場,而最核心、增值最大的光棒材料仍然由中國母體企業製造供應
  • 廣州華立科技再現經典IP,超級龍珠英雄直擊用戶情懷
    近日,廣州華立科技推出的超級龍珠英雄卡片機,受到了眾多遊戲遊藝愛好者的關注和認可。廣州華立科技董事長蘇本立表示。 經典再現 華立科技高品質遊戲遊藝受認可那些堪稱經典的動漫鏡頭和各類平行世界,在華立科技超級龍珠英雄中均能體驗到,在原汁原味的龍珠世界
  • 24例經典管理學案例
    ●案例 8.正選案例:華立併購菲利浦CDMA手機晶片設計業務 2001年9月,華立(美國)公司正式收購飛利浦集團所屬的在美國SanJose的CDMA移 動通信部門,獲得了飛利浦在CDMA無線通信方面的全部智慧財產權(IP)、研發成果、研發設備和一大批有經驗的研發人員。並在此基礎上設立組建了美國華立通信集團公司。
  • 文娛產業新勢態:華立科技蘇本立力推IP產業鏈發展
    隨著國家各種利好政策的支持,文化娛樂產業已經進入經濟建設的主戰場,企業改制、產業資金扶持、民營資本建立和海外市場的推動,都帶動了中國文化娛樂產業的逐次升級。近年來,娛樂文化產業在數字出版領域,遊戲、文學、教育等布局上發展態勢強勁,市場主體日趨多元,多家龍頭企業深入布局,積極打通遊戲、影視等數字內容傳播產品,為文化娛樂產業發展帶來了新活力,文娛領域以IP為核心的運作,更是有效地促進了全產業鏈的加速,以滿足「刁鑽」的消費者對多元化、創新性內容的渴求和追隨。
  • 華立科技營利雙降,倚重外購IP,募資發力遊藝運營或避實求虛
    而在創業板IPO企業中,上半年出現明顯業績波動的,就有廣州華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立科技)。華立科技由海通證券保薦,11月30號迎來上會審核,本次擬發行不超過2,170萬股,佔比不低於25%,欲募集資金4億元,其中補充流動資金0.8億。
  • 最強的街機遊戲比賽來了「華立杯2015"!
    灣岸4一經推出,就以延續經典的操作方式和全新的遊戲要素,迅速獲得全球範圍的粉絲瘋狂追捧。而今,新的一屆全國賽又要全面開始。總決賽將在2015年8月29日,於廣州進行。《機甲英雄》是由臺灣IGS歷經數年研發而成的,從2011年問世至今,卡片更新到第10彈,是目前中國大陸區機臺數量最多,受眾面積最廣,玩家群體最豐富的兒童卡片遊戲。
  • 煙臺民營企業改制工作方案出爐!力爭全年指導150家企業完成改制
    大眾網·海報新聞煙臺5月14日訊(記者 苑菲菲 通訊員 郭翠) 記者從煙臺市工信局獲悉,為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推動民營企業規範化公司制改制工作,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的活力和創造力,市工信局制定了《2020年煙臺市加快推進民營企業規範化公司制改制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 屠呦呦研究的青蒿素到底是個啥
    全球每年2億人染上瘧疾,漠南非洲的案例佔據相當大的比重,除了非洲外,印度、東南亞、中美洲也是重災區,這些地方都天氣炎熱。而因瘧疾而死的人(估算從40多萬—100多萬不等)中甚至85%—90%生活於非洲。與之相比,西歐每年病例不過10000起,美國更是不足2000起。
  • 發展戰略規劃新升級,華立科技爭做遊戲遊藝領域一流企業
    作為國內遊戲遊藝設備製造和運營的龍頭企業,廣州華立科技以「為用戶創造快樂」為宗旨,多年來一直秉承「綠色文化、創意科技、用科技享受生活」的發展理念,不斷進行戰略規劃升級,爭做全球一流的遊戲遊藝企業。據悉,現今我國文化娛樂消費快速增長,華立科技董事長蘇本立先生把握行業發展趨勢,不斷強化產品質量管理,提升產品服務水平,強化品牌管理。
  • 京東方&華立康茂 攜手同行 共創輝煌
    2020年1月3日,京東方與華立旗下康茂公司在松山湖匯富中心正式舉行籤約儀式。京東方授權華立康茂將在未來五年就BOE畫屏數字藝術產品布局全國定製家居行業達成協議。出席籤約儀式的有京東方集團副總裁柳偉先生,陳浩總監,徐小峰總監,華立股份董事長譚洪汝先生,華立康茂總經理蔣越先生及華立高管。
  • OA+SAP雙核驅動,藍凌智慧辦公賦能華立科技
    華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華立集團麾下致力於水、電、燃氣等公共計量儀表及系統集成產業的核心業務公司。華立集團業務涵蓋醫藥、智能電網、新能源、新材料、國際貿易等領域,總資產超179億,2017年營收超223億元,位列中國民企500強。
  • 華立醫藥集團蟬聯「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榜單
    華立醫藥集團蟬聯「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榜單 後疫情時期,醫藥企業的創新布局以及醫藥產業如何打造新增長級是為探討的焦點。會上,萬眾期待的2019年度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單盛大發布,百強企業是中國醫藥行業的中堅力量,代表著我國醫藥工業的最高水平,因此百強榜也被譽為中國醫藥發展的風向標。華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含昆藥集團和健民集團兩大上市公司)在繼2017年第58位、2018年第49位後,繼續蟬聯「年度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榜單,位居47位。
  • 青蒿素資本受困華立整合分析(3)
    據介紹,華立醫藥的遠景規劃為:以重慶華立控股為龍頭,實現對青蒿素的資源整合,以控制上遊資源推動產業的全面擴張;以昆藥為先鋒,全面利用雲南得天獨厚的植物藥資源,建成全國最重要最強大的植物藥生產基地;參股武漢健民,切入中成藥行業,為上遊已獲得的資源帶來全面增值;控股浙大生命科技,正式進軍保健品行業。
  • 華立集團與西門子籤訂戰略合作
    原標題:華立集團與西門子籤訂戰略合作本報訊 昨天,華立集團與西門子(中國)籤訂了智能製造戰略合作,這也標誌著華立新智能製造體系建設項目進入實質性落地階段,華立全球智能製造布局正式拉開大幕。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是推動浙江經濟轉型升級的重大舉措。一端是網際網路思維,一端連著工匠精神,製造業與網際網路融合發展,是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核心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