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閒著學做麵食?這些關於麵粉發酵的乾貨知識,你都知道嗎?

2020-12-25 小喬的美食美客

對於最近這段時間一直呆在家中的朋友們來說,如何打發這些無聊的時間,確實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情,於是很多人就開始嘗試著學習製作各種美食,而在這些美食中,排名最靠前的就是製作蛋糕、麵包、饅頭和包子了。這製作這些麵食的時候,麵粉的發酵則是最為關鍵的,而對於一些麵食小白或者操作熟練程度不高的人來說,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下面就來具體分析一下。在家閒著學做麵食?這些關於麵粉發酵的乾貨知識,你都知道嗎?

酵母粉的作用是什麼?和面的時候必須要要用酵母粉嗎?

很多小白最為好奇的就是酵母粉,這個酵母粉到底是幹什麼用的呢?酵母粉的作用主要是起發酵的作用,麵粉和水和成麵團之後,這個麵團本身是死面的,加入酵母粉發酵之後,麵團的體積會增大,裡面會變得蓬鬆,所以蒸出來的饅頭或者包子又大又軟。但並不是說所有的麵團都需要酵母粉,比如說麵條或者水餃,本身就需要用死面,所以和面的時候自然用不到酵母粉了。

除了饅頭和包子之外,很多烙餅也都很軟,是不是也用了酵母粉呢

這裡就是要說到烙餅了,很多人認為別人烙出來的餅非常軟,是不是也和饅頭、包子一樣,裡面加了酵母粉了?其實這個和酵母粉一點關係沒有。烙餅可以是發麵的,只要發得夠好,火候恰當,烙出來餅會是柔軟的;烙餅也可以是燙麵或者半燙麵的,就是用熱水燙一下,防止了麵粉裡面筋的形成,烙出來的餅也很柔軟;烙餅也可以是死面的,只要和面的時候水分多,烙出來的餅同樣是軟的。所以說,烙餅是不是軟的,和酵母粉沒關係。

為什麼別人的面就發酵得那麼好呢?裡面有三個竅門

有些朋友看到別人的面總是發得很好,而自己的卻總是發不好,一直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其實是對關鍵的地方不了解,其中有三個竅門:一,發麵時的溫度一定要稍微高一點,周圍的溫度如果太低,一定要換個環境。發麵時最合適的溫度就是35°左右,夏天還好說,冬天怎麼辦呢?那就是鍋中燒水,加熱到35°左右,將麵團放進去發酵,家裡家裡有烤箱的,設置為35°發酵模式即可。二,多加一點酵母粉,溫度稍微低一點也能發酵得不錯,比如說正常的是一斤麵粉加5克酵母粉,這裡可以多加1克。三,時間一定要夠長,一般最少要2-3個小時,你發酵的時間不夠,肯定是發不好的。

為什麼很多人蒸出來的饅頭和包子,質地發硬、嚼起來費勁呢?因為沒有學會「三次發酵」

何為「三次發酵」?上面介紹的麵粉發酵,只是屬於麵粉的初級發酵,也被稱作「第一次發酵」,如果發酵得很好,麵團的體積會比之前膨脹一倍,就是很明顯得大了一圈,這個時候如果把麵團扯開,就會發現麵團的內部有很多密密麻麻的小蜂窩,只要是這個狀態,那就證明這個麵團基本上發酵得差不多了,見下圖。

但是如果直接把這個麵團做成饅頭坯子或者包成包子,放在蒸鍋裡蒸,蒸出來饅頭,肯定是那種比較發硬的狀態,和那種又大又軟的饅頭形成強烈的對比,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沒有進行「二次發酵」。什麼叫「二次發酵」?也有種說法叫「餳面」,就是說要把這個麵團再次揉捏一次,排出蜂窩裡的氣體,然後接著進行「二次發酵」。麵團裡沒有氣體了,又恢復了活力,會努力地進行再次發酵,時間10分鐘。時間到了,如果這時切開麵團看下橫截面,非常平整、光滑。然後放在帶有溫水的蒸鍋裡,進行「三次發酵」,時間也是10分鐘,接著就可以開始蒸了。「三次發酵」,特別是第二次的,是保證饅頭和包子又大又暄軟的根本。

為什麼別人蒸的饅頭表皮那麼光滑呢?

有些人蒸出來的饅頭,確實又大又軟,但是也有不如意的地方,那就是表皮感覺坑坑窪窪的,沒有一點光澤,其實這裡面也有一個小訣竅,那就是加豬油。蒸饅頭或者包子時加豬油的做法,古時候就有,就是在和面的時候加點豬油,蒸出來的饅頭或者包子不僅味道發香,而且表皮極為光滑。這個方法很多人不知道,有時間可以試一下,效果絕對不錯。沒有豬油的,可以用植物油代替。

為什麼蒸出來的饅頭髮癟、塌陷,像死面的一樣?

這也是很多人碰到的問題,解決方法雖然簡單,但卻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很多人在規定的時間內蒸好饅頭或者包子以後(一般是15-18分鐘),會在第一時間把鍋蓋打開,這裡注意了,這就是導致上面情況發生的最主要的原因,饅頭和包子周圍的環境發生變化,壓和溫度突然降低,肯定會收縮,出鍋後就成這種死面的狀態了,見下圖,解決辦法就是在關火後,停3-5分鐘再開蓋。

麵粉的發酵,是一個整體的過程,雖然做法並不複雜,但是關鍵的地方必須要掌握住,也就是上面提到的那些。希望上面介紹的,能夠幫助到大家。

相關焦點

  • 居家20天,50斤麵粉見底了,媳婦天天做麵食,朋友:滿滿乾貨
    居家20天,50斤麵粉見底了,媳婦天天做麵食,朋友:滿滿乾貨。一眨眼,從過年到現在全家老小宅在家已經二十多天了。儘管如此,我們也要堅持住,與國家與武漢一同扛起這面抗疫大旗。雖然在家裡呆的時間比較長,家裡人口多,食物吃得快,好在過年之前採購了許多年貨,蔬菜、糧油米麵、水果等,再來個二十天也沒問題。
  • 吃了30年麵食,才知道低筋,高筋,普通麵粉的區別,以後別用錯了
    吃了30年麵食,才知道低筋,高筋,普通麵粉的區別,以後別用錯了,無論是做發麵餡餅,還是燙麵的,做餡餅,包子等,用高筋麵粉是最適合的,在包裹餡料的時候麵皮更有筋道,即使再薄也不容易不開裂。吃了半輩子麵食才知道,低筋、高筋、普通麵粉的差別,漲知識了,很多初學麵食的朋友,對於高筋麵粉,低筋麵粉,普通麵粉的使用不清楚,低筋麵粉適合做蛋糕,發糕,因為面的筋少,所以容易醒發後更暄軟蓬鬆,在和打發好的蛋清攪拌到一起後很容易起發,蛋糕是打發蛋清,無需酵母發酵的,而麵包是不需要打發蛋清
  • 麵粉發酵不起來是什麼原因 麵粉沒發酵起來有什麼辦法補救
    麵食作為日常主食,很多人都喜歡吃麵食,而製作麵食時,麵粉發酵是比較常見的一個步驟,很多人做麵食的時候都會提前發酵好麵粉。麵粉發酵是有一定講究的,只有麵粉發酵的好,做出來的麵食才會彭軟好吃有韌勁,有些人會發酵得比較好,而有些人發酵麵粉卻發酵不起來。那麼,麵粉發酵不起來是怎麼回事呢?
  • 新手麵粉發酵方法比例,一看就會的家庭發麵步驟做法
    很多麵粉做成的麵食都是需要發酵的,現在很多年輕人不會這門手藝,錯過了很多美食。發麵的訣竅在於比例和時間,學會之後就會發現並不難。在家裡也能夠製作出完美的饅頭、麵包。發麵是麵食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步驟,適合新手的麵粉發酵方法,趕緊學習起來吧。
  • 閒著沒事幹,不如來和面,教你一招快速分辨高筋麵粉和低筋麵粉
    我頻繁的記錄著,因為生活值得,歡迎關注最近宅家裡,麵粉可成為了大家的「新寵」,閒著沒事幹,不如來和面。涼皮、蛋糕、曲奇、烙餅,作為新下廚的小白來說,做這些麵食,到底選用什麼樣的麵粉比較好呢,家裡現有的麵粉怎麼進行區分是什麼類型的麵粉呢?
  • 高筋麵粉、中筋麵粉、低筋麵粉,都有什麼區別?
    前兩天的時候正好是冬至,冬至就非常適合吃餃子,基本上家家戶戶都在吃餃子呢~花花昨天收到一個粉絲的私信,一直不知道高筋麵粉、中筋麵粉還有低筋麵粉的區別,去超市買麵粉,都不知道要買哪一種了,有的人平時在家裡的時候,也非常喜歡吃包麵條,自己在家做的味道更好,並且安全還放心。
  • 宅在家,媳婦天天在家做麵食,頓頓不重樣,朋友圈被點讚,太幸福
    今年這個新冠狀肺炎讓全中國的人們以集體在家「坐月子」的方式度過了一個特別的春節。會發現今年多了好多大廚,也多了好多網紅美食。平日工作忙,難得下回廚房,今年有時間了,一個正月沒出門,鑽進廚房研究美食。這不,這幾天家裡的蔬菜所剩不多了,我又開始換著花樣做麵食了,每天吃包子、餃子這樣的花樣麵食,就可以節省蔬菜了。
  • 麵粉怎樣快速發酵?教你這技巧,輕鬆發滿盆,做包子饅頭個個萱軟
    最近在家沒事可做,許多人開啟了自己的廚藝生涯。不過面對不少的麵食都需要進過發麵來製作,所以不少的朋友開始困惑,這個面要怎麼發?要發多久的時間才能發好?怎麼樣才算是面發好了?還有的朋友在說,自己家的面怎麼發了一晚上都沒有發起來,想現做現吃麵食,可要怎麼樣快速發麵呢?
  • 春節前北方人必做的麵食,不用發酵省時省力,簡單易學香酥脆好吃
    導語:北方人最愛的麵食,不用發酵,比饅頭簡單,比油條好吃,出鍋真香春節,南北方人會準備不同的食物來慶祝,不管是什麼食物,都是為了表示對於過年的尊重,炒年糕、發財豬手等多是南方人會準備的,而對於北方人來說,麵食便是不可少的,花饃、餃子等都是常備的
  • 今天才知道,高筋,中筋,低筋三種麵粉的區別和用途,別再用錯了
    三十年麵食,只知低筋,高筋,普通麵粉的區別,提高了知識,不管是做發麵派,還是熱面,做餡餅,包子等等,用高筋麵粉最合適,包餡時,麵皮更有筋道,再薄也不容易開裂。朋友中有許多初學麵食的人,對於高筋粉、低筋粉、普通麵粉的用法都不清楚,低筋粉適合做蛋糕、發糕,因為麵條的筋性較弱,所以醒發後容易蓬鬆蓬鬆,在與打發好的蛋白混合後很容易起發,蛋糕是打發蛋白,不用酵母發酵,而麵包不需要打發蛋白,需要酵母發酵。糕點用的是低筋粉,而麵包用的是高筋粉。尤其是多層次的麵包。
  • 什麼是高筋、中筋、低筋麵粉?用錯了,難怪麵食難吃,還老失敗
    麵食在國內尤其重要,在北方一些地區,麵食是他們的主食,一日三餐都離不開,自己在家用麵粉做饅頭,饃,麵條,餃子,燒餅,煎餅……種類繁多!在南方,以米飯為主,但是自從不少北方人移居到中國南部各個地區,也帶動了當地麵食的發展,同時南方人的飲食習慣也慢慢發生變化,他們可以接受隔三差五吃一次麵食,除了在餐廳消費,也會願意嘗試在家裡做饅頭,包子,麵條……但是對於剛接觸麵食的朋友,去超市買麵粉,看到高筋麵粉,中筋麵粉,低筋麵粉,還有全麥麵粉,就會完全崩潰,無從下手,
  • 做面點的必備小知識,麵粉、米粉、生粉你知道多少
    我國的面點發展具有悠久的歷史,日常的家庭飲食中,面點也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我們北方,家家戶戶都是以麵食為主,也幾乎人人都是做麵食的小能手,什麼包子、饅頭、花卷樣樣精通。雖然一些麵食我們都會做可其中一些小知識可能就知道得不那麼全面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麵粉的小知識,讓你在製作面點時別再傻傻分不清。一、先來說說麵粉。
  • 高筋、低筋、中筋、全麥麵粉怎麼分,教你方法簡單辨別
    做麵食時,分清高筋,中筋,低筋和全麥麵粉的特徵和用途,做出的麵食也會更好吃。那麼關於麵粉有哪些是需要了解的呢?首先,麵粉是由小麥磨成的粉。高筋麵粉、中筋麵粉、低筋麵粉,主要是按麵粉中蛋白質含量的多少進行劃分的。
  • 不管做什麼麵食,掌握了這5個酵母發酵要素和面水比例,都能成功
    今天為大家分享,酵母發麵團的5個要素,面水比例是多少,只要掌握了這些,包大家都會成功。 麵粉、水量的比例對發酵很重要,加水量多發酵就快,但不能過多,加水過多,會導致麵團軟塌;加水少,則麵團硬,發酵速度就慢。各位烹友要根據麵團的用途進行調整。比如做饅頭,500克的麵粉需要加225克左右的水,而製作包子時,則要放275克左右的水。
  • 早餐吃麵食,這幾樣家人最愛,每天換著做,50斤麵粉很快見底
    自從回家跟老爸老媽一起住以後,我做麵食的手藝就越來越好了,宅在家的日子,一日三餐都是自己動手,特別是早餐,家裡是麵食為主,要麼吃麵條要麼饅頭、包子、煎餅加點粥,多年的習慣就是這樣,這次回家我跟老爸老媽說,麵食我們自己做,不出去買,家裡也是囤了好幾袋麵食,一個月下來清點了一下,妥妥的50斤麵粉被我們吃光,算算我也是三天兩頭的做麵食,以前不會擀麵條這次也學麻溜了,包包子也進步了不少
  • 麵粉不會發酵點進來,不加酵母白糖,用「土方法」20分鐘面開滿盆
    饅頭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吃到的一種麵食,對於我們北方人來說,饅頭的做法很簡單,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是會蒸饅頭的,蒸出來的饅頭又白又暄軟,越嚼越香甜,大家都知道饅頭能不能蒸好,最關鍵的就是發麵了,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就是麵粉發酵的小竅門。
  • 花樣麵食早餐,跟早餐達人學做早餐,天天不重樣,饅頭吃出花樣來
    她說同事最近宅家天天看我的食譜,也跟著學做麵食,以前早餐都是外面買速凍的冷凍面點,雖然很方便,但還是不如現在自己學會了做的有那般成就感。其實現在身邊許多南方朋友都喜歡各種面點,只是平時苦於上班沒時間,在這裡我給大家支個招,每逢周末的時候,大家可以多做一些,把做好的面點分成等分,保鮮袋裝好,放冰箱冷藏/冷凍,一星期不用早起,家人都能吃上放心有愛心的面點早餐啦。
  • 家裡有麵粉,教你在家做蔥油餅,做法簡單,學會一周早餐不用愁
    導讀:家裡有麵粉,教你在家做蔥油餅,做法簡單,學會一周早餐不用愁在北方主要以麵食為主,家裡的三餐,都在吃饅頭、餅、或者是包子、油條等,麵食的做法多種多樣,其實麵食不管怎麼做,口感都是相當不錯的!最近這些天,家裡麵粉的量最多了,於是我家麵粉除了蒸饅頭以外,就是做點蔥油餅吃,一次多做點蔥油餅,這樣家人一周的早餐不用愁!因為我們可以把蔥油餅生胚放在冰箱裡儲存,這樣吃早餐的時候,在冰箱裡取出來,直接放在電餅鐺裡烙熟即可,這麼簡單的早餐,你們在家做過嗎?家裡有麵粉,教你在家做蔥油餅,做法簡單,學會一周早餐不用愁!
  • 手把手教你做全麥饅頭,做法簡單,不用二次發酵,香味濃鬱,好吃
    導讀:想吃全麥饅頭不用出去買,教你在家做,麥香味濃鬱,越嚼越香在北方主要以麵食為主,平常大家吃得最多的就是饅頭了!饅頭是人人愛吃的麵食,饅頭吃起來暄軟勁道,而且越嚼越香,那麼饅頭也分為好幾種,有原味饅頭、全麥饅頭、南瓜饅頭等等,其實饅頭的口味比較多,那你家吃的饅頭,是自己在家做的,還是在外面買的呢?反正我家饅頭從不出去買的,因為自己做的饅頭,好吃有嚼勁,而且越嚼越香,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道全麥饅頭的做法,全麥饅頭的香味濃鬱,比買的好吃多了,想吃全麥饅頭不用出去買,教你在家做,麥香味濃鬱,越嚼越香!
  • 這麵食我三天兩頭做一回,做法簡單,酥脆掉渣,每次做一鍋不夠吃
    這麵食我三天兩頭做一回,做法簡單,酥脆掉渣,每次做一鍋不夠吃,最近家裡的菜不多,麵粉到是還有一大袋,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道家人最愛吃的麵食,吃一口酥脆掉渣,外酥裡嫩,老人孩子都能吃,濃濃的花生味,感覺比花生酥還好吃,這種酥餅我這周已經做三次了,回回都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