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鎵還是碳化矽,電氣工程師該如何選擇?

2020-12-24 電子工程專輯

1.引言

作為第三代功率半導體的絕代雙驕,氮化鎵電晶體和碳化矽MOSFET日益引起工業界,特別是電氣工程師的重視。之所以電氣工程師如此重視這兩種功率半導體,是因為其材料與傳統的矽材料相比有諸多的優點,如圖1所示[1]。氮化鎵和碳化矽材料更大的禁帶寬度,更高的臨界場強使得基於這兩種材料製作的功率半導體具有高耐壓,低導通電阻,寄生參數小等優異特性。當應用於開關電源領域中,具有損耗小,工作頻率高,可靠性高等優點,可以大大提升開關電源的效率,功率密度和可靠性等性能。

圖1:矽、碳化矽,氮化鎵三種材料關鍵特性對比

由於具有以上優異的特性,氮化鎵電晶體和碳化矽MOSFET正越來越多的被應用於工業領域,且將被更大規模的應用。圖2是IHS Markit給出的這兩種功率半導體應用領域及其銷售額預測。隨著應用領域的擴大,氮化鎵電晶體和碳化矽MOSFET的銷售額也將隨之大幅度增長。圖3是IHS Markit提供的這兩種功率半導體銷售量預測。

圖2:氮化鎵電晶體和碳化矽MOSFET應用領域及銷售額預測
 
圖3:氮化鎵電晶體和碳化矽MOSFET銷售額預測

在本文的第2章,將對氮化鎵電晶體的結構和特性,特別是英飛凌科技有限公司的氮化鎵電晶體產品進行詳細的介紹。第3章將對碳化矽MOSFET的結構和特性特別是英飛凌科技有限公司的碳化矽MOSFET產品進行詳細的介紹。在第4章中,將對採用這兩種功率半導體應用於同一電路中進行對比分析,從而更清晰的說明兩者應用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最後將對全文進行總結。

2.氮化鎵電晶體結構及其特性

2.1 氮化鎵電晶體的結構

與矽材料的功率半導體不同,氮化鎵電晶體通過兩種不同禁帶寬度(通常是AlGaN和GaN)材料在交界面的壓電效應形成的二維電子氣(2DEG)來導電,如圖4所示[1]。由於二維電子氣只有高濃度電子導電,因此不存在矽MOSFET的少數載流子複合(即體二極體反向恢復)的問題。
 
圖4:氮化鎵導電原理示意圖

圖4所示的基本氮化鎵電晶體的結構是一種耗盡模式(depletion-mode)的高電子移動率電晶體(HEMT),這意味著在門極和源極之間不加任何電壓(VGS=0V)情況下氮化鎵電晶體的漏極和元件之間是導通的,即是常開器件。這與傳統的常閉型MOFSET或者IGBT功率開關都完全不同,對於工業應用特別是開關電源領域是非常難以使用的。為了應對這一問題,業界通常有兩種解決方案,一是採用級聯(cascode)結構,二是採用在門極增加P型氮化鎵從而形成增強型(常閉)電晶體。兩者結構如圖5所示。
 
圖5:兩種結構的氮化鎵電晶體

級聯結構的氮化鎵是耗盡型氮化鎵與一個低壓的矽MOSFET級聯在一起,該結構的好處是其驅動與傳統矽MOSFET的驅動完全相同(因為驅動的就是一個矽MOSFET),但是該結構也有很大的缺點,首先矽MOSFET有體二極體,在氮化鎵反嚮導通電流時又存在體二極體的反向恢復問題。其次矽MOSFET的漏極與耗盡型氮化鎵的源極相連,在矽MOSFET開通和關斷過程中漏極對源極出現的振蕩就是氮化鎵源極對門極的振蕩,由於此振蕩時不可避免的,那麼就存在氮化鎵電晶體被誤開通和關斷的可能。最後由於是兩個功率器件級聯在一起,限制了整個氮化鎵器件的導通電阻的進一步減小的可能性。

由於級聯結構存在以上問題,在功率半導體界氮化鎵電晶體的主流技術是增強型氮化鎵電晶體。以英飛凌科技有限公司的氮化鎵電晶體CoolGaN為例,其詳細結構如圖6所示。
 
圖6:CoolGaN結構示意圖

如圖6所示,目前業界的氮化鎵電晶體產品是平面結構,即源極,門極和漏極在同一平面內,這與與超級結技術(SuperJunction)為代表的矽MOSFET的垂直結構不同。門極下面的P-GaN結構形成了前面所述的增強型氮化鎵電晶體。漏極旁邊的另一個p-GaN結構是為了解決氮化鎵電晶體中常出現的電流坍陷(Current collapse)問題。英飛凌科技有限公司的CoolGaN產品的基材(Substrate)採用矽材料,這樣可以大大降低氮化鎵電晶體的材料成本。由於矽材料和氮化鎵材料的熱膨脹係數差異很大,因此在基材和GaN之間增加了許多過渡層(Transition layers),從而保證氮化鎵電晶體在高低溫循環,高低溫衝擊等惡劣工況下不會出現晶圓分層等失效問題。

2.2 氮化鎵電晶體的特性

基於圖6所示的結構,CoolGaN具有表1所示特性及其帶來的優點。

表1:CoolGaN的特性及其帶來的優點

從表1所示特性可知,氮化鎵電晶體沒有體二極體但仍舊可以反向通流,因此非常適合用於需要功率開關反向通流且會被硬關斷(hard-commutation)的電路,如電流連續模式(CCM)的圖騰柱無橋PFC中,可以獲得極高的可靠性和效率。電路拓撲示意圖如圖7所示。圖中Q1和Q2為氮化鎵電晶體,Q3和Q4為矽MOSFET[3]。
 
圖7:採用氮化鎵電晶體的圖騰柱PFC拓撲示意圖

從表1還可獲知氮化鎵的開關速度極快,驅動損耗小,因此非常適合於高頻應用。採用氮化鎵電晶體的高頻開關電源具有功率密度高,效率高的優點。圖8展示了由英飛凌公司設計的一款3.6KW LLC拓撲DC-DC轉換器,LLC的諧振頻率為350KHz,該轉化器功率密度達到160W/in^3且最高效率超過98%。
 
圖8:採用CoolGaN的3.6KW LLC轉換電路

由以上分析可知,氮化鎵電晶體適合於高效率,高頻率,高功率密度要求的應用場合。

3.碳化矽 MOSFET結構及其特性

3.1 碳化矽MOSFET的結構

常見的平面型(Planar)碳化矽MOSFET的結構如圖9所示[5]。為了減小通道電阻,這種結構通常設計為很薄的門極氧化層,由此帶來在較高的門極輸入電壓下門極氧化層的可靠性風險 [6][7]。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英飛凌科技有限公司的碳化矽MOSFET 產品CoolSiC採用了不同的門極結構,該結構稱為溝槽型(Trench)碳化矽MOSFET,其門極結構如圖10所示。採用此結構後,碳化矽MOSFET的通道電阻不再與門極氧化層強相關,那麼可以在保證門極高靠可行性同時導通電阻仍舊可以做到極低。
 
圖9:平面型碳化矽MOSFET結構示意圖
 
圖10:CoolSiC溝槽型門極結構

3.2 碳化矽MOSFET的特性

與氮化鎵電晶體類似,碳化矽MOSFET同樣具有導通電阻小,寄生參數小等特點,另外其體二極體特性也比矽MOSFET大為降低。圖11是英飛凌碳化矽650V 耐壓MOSFET CoolSiC與目前業界體二極體性能最好的矽材料功率MOSFET CoolMOS CFD7的兩相主要指標RDS(on)*Qrr和RDS(on)*Qoss的對比,前一項是衡量體二極體反相恢復特性的指標,後一項是衡量MOSFET輸出電容上存儲的電荷量的指標。這兩項數值越小,表面反向恢復特性越好,存儲的電荷越低(軟開關拓撲中,半橋結構上下功率管所需要的死區越短)。可以看出,碳化矽MOSFET相比相近導通電阻的矽MOSFET,反向恢復電荷只有1/6左右,輸出電容上的電荷只有1/5左右。因此碳化矽MOSFET特別適合於體二極體會被硬關斷的拓撲(例如電流連續模式圖騰柱無橋PFC)及軟開關拓撲(LLC,移相全橋等)。

碳化矽MOSFET還有一項出眾的特性:短路能力。相比矽MOSFET短路時間大大提升,這對於變頻器等馬達驅動應用非常重要,圖12給出了英飛凌CoolSIC, CoolMOS及競爭對手短路能力的對比圖。從圖可知CoolSIC實現了短路時間長,短路電流小等優異特性,短路狀態下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圖11:碳化矽MOSFET和矽MOSFET的性能對比
 
圖12:碳化矽MOSFET短路能力比較

第3章對氮化鎵電晶體和碳化矽MOSFET各自的結構和特性進行了介紹,下面將對兩者在參數上和實際電路上進行對比。

4.氮化鎵和碳化矽 MOSFET 對比

4.1 電氣參數對比    

表2是基於英飛凌科技有限公司的氮化鎵電晶體CoolGaN和碳化矽MOSFET CoolSiC,對兩種功率半導體的關鍵參數進行了對比。

表2:CoolGaN和碳化矽MOSFET CoolSiC關鍵參數對比

從表2可知,氮化鎵電晶體在動態參數上都低於碳化矽MOSFET,因此氮化鎵電晶體的開關損耗低於碳化矽MOSFET,在高工作頻率下的優勢會更明顯。電流反向流動時(源極到漏極)氮化鎵電晶體的壓降與其門極到源極的驅動電壓相關[8],需要根據應用情況對比孰高孰低。對於最後一項門限電壓Vgs(th), 氮化鎵電晶體的數值非常小,意味著對於氮化鎵電晶體的驅動設計要非常注意,如果門極上的噪聲較大,有可能引起氮化鎵電晶體的誤開通。同時CoolGaN為電流型驅動模式[9],與傳統的電壓型驅動有所不同。而碳化矽MOSFET的門限電壓高很多,其驅動要求與IGBT驅動非常接近。

圖13給出了另外一個重要的參數的對比,即導通電阻RDS(on)隨溫度變化率。眾所周知功率半導體開關的導通電阻都是正溫度係數,即結溫越高則導通電阻越大。從圖13可知碳化矽MOSFET的溫升係數遠小於氮化矽電晶體以及矽MOSFET,在結溫100°C時相差已經達到30%和50%。根據圖13可知,假設在25°C結溫時碳化矽MOSFET和氮化鎵電晶體的導通電阻相同,在同一個應用電路中意味著兩者的導通損耗(〖I_Drms〗^2*R_(DS(on)))相同,但是當兩者的結溫升高到100°C時,碳化矽MOSFET的導通損耗只有氮化矽電晶體的70%,這對於那些環境要求苛刻,高溫下也需要保持高效率的應用場景非常具有吸引力。
 
圖13:碳化矽MOSFET,氮化鎵電晶體和矽MOSFET導通電阻隨結溫變化曲線

4.2 應用對比

首先在圖7所示的電流連續模式(CCM)的圖騰柱(totem-pole)無橋PFC電路上對氮化鎵電晶體和碳化矽MOSFET對轉換效率的影響進行了測試,測試條件如表3所示。

表3:PFC電路測試條件

測試中每種功率開關都測試了兩種導通電阻的器件,對於氮化鎵電晶體,RDS(on)分別為35mohm和45mohm,碳化矽MOSFET則分別是65mohm和80mohm。測試結果如圖14所示。在輕載情況下由於功率開關的開關損耗高於導通損耗,因此氮化鎵電晶體的效率明顯高於碳化矽電晶體。當負載逐漸加重時,導通損耗在總損耗中的佔比高於開關損耗。同時由於負載加大,功率開關的溫升升高,而根據圖13導通電阻隨結溫的變化率可知碳化矽電晶體的導通電阻隨溫度上身而增加較小,因此在高溫下兩種功率開關的效率差異已經非常小,雖然碳化矽電晶體的25°C下的導通電阻是高於氮化鎵電晶體的。
 
圖14:碳化矽MOSFET,氮化鎵電晶體在PFC級效率曲線

接下來對用於3KW輸出功率,採用兩相交錯並聯半橋LLC的電路拓撲中的氮化鎵電晶體和碳化矽MOSFET在不同工作頻率下的計算得到的效率進行比較,計算中忽略掉了頻率上升導致磁性元件(包括諧振電感,主功率電感)損耗上升的影響。電路拓撲如圖15所示。氮化鎵電晶體選用的型號為IGOT60R070D1(25°C下的最大RDS(on)為70mohm),共8顆。碳化矽MOSFET選用的型號為IMZA65R048M1H(25°C下的最大RDS(on)為64mohm),共8顆。
 
圖15:兩相交錯並聯LLC電路示意圖

在50%負載(1500W),常溫工作環境下,不同工作頻率下的效率對比如圖16所示。在工作頻率較低(<100KHz)時,採用導通電阻相近的氮化鎵電晶體和碳化矽MOSFET效率相近,且都可以達到非常高(>99.2%)的效率,當工作頻率提升到300KHz後,氮化鎵由於其非常小的寄生參數,開關損耗佔總損耗的比例較低,因此其效率的降低很小(0.08%),而碳化矽MOSFET的效率會下降0.58%(99.28%-98.7%)。當工作頻率上升到500KHz後,兩者效率差距就很大了(1%)。當然如果對於一個實際的電路,考慮到頻率上升會引起磁性元件損耗的急劇上升,兩者的效率差異就不會這麼大,但是效率變化的趨勢是一樣的。
 
圖16:兩種功率器件在不同工作頻率下效率對比

5.氮化鎵和碳化矽 MOSFET應用建議

根據第3章和第4章的論述,基於英飛凌科技有限公司的氮化鎵電晶體和碳化矽MOSFET產品,對於這兩種寬禁帶功率半導體的應用建議如下:

(1)所應用系統由於某些原因必須工作於超過200KHz以上的頻率,首先氮化鎵電晶體,次選碳化矽MOSFET;若工作頻率低於200KHz,兩者皆可使用;
(2)所應用系統要求輕載至半載效率極高,首先氮化鎵電晶體,次選碳化矽MOSFET;
(3)所應用系統工作最高環境溫度高,或散熱困難,或滿載要求效率極高,首選碳化矽MOSFET,次選氮化鎵電晶體;
(4)所應用系統噪聲幹擾較大,特別是門極驅動幹擾較大,首選碳化矽MOSFET,次選氮化鎵電晶體;
(5)所應用系統需要功率開關由較大的短路能力,首選碳化矽MOSFET;
(6)對於其他無特殊要求的應用系統,此時根據散熱方式,功率密度,設計者對兩者的熟悉程度等因素來確定選擇哪種產品。

6.總結

本文對近年來出現的寬禁帶功率半導體即氮化鎵電晶體和碳化矽MOSFET的結構,特性,兩者的性能差異和應用建議進行了詳細的介紹。由於寬禁帶功率半導體有著許多矽材料半導體無法比擬的性能優勢,因此工業界越來越多地趨向使用它們。而隨著業界對兩者的熟悉程度和應用經驗越來越高,兩者的使用量會急劇上升,從而帶動兩者價格的下降,這又會反過來推動寬禁帶功率半導體被更大規模的使用,形成良性循環。因此儘早掌握和使用寬禁帶功率半導體對於電氣工程師提高產品的競爭力,提高產品知名度以及自身的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相信本文對於電氣工程師熟悉和使用寬禁帶功率半導體具有非常大的參考和借鑑意義。

7.參考文獻

[1] Alex Lidow, etc. GaN Transistors for Efficient Power Conversion, 2nd Edition
[2] Richard Eden, etc. The World Market for Silicon Carbide and Gallium Nitride Power Semiconductors-2019 Edition
[3] Severin Kampl, Rafael Garcia, 2500W full-bridge totem-pol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using CoolGaN, application note, www.infineon.com
[4] 3600W, 385V to 52V LLC DC-DC CoolGaN demo board, user guide, www.infineon.com
[5] Gianpaolo Romano, Study of Silicon Carbide Power MOSFETs Behavior in Out-of-SOA Conditions
[6] Thanh-That Nguyen et.al: Gate Oxide Reliability Issues of SiC MOSFETs under Short-Circuit Oper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Vol.30, No.5, May 2015, pp. 2445-2455
[7] Menia Beier-Mobius et.al: Breakdown of gate oxide of 1.2 kV SiC-MOSFETs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gate voltage, May 2016, Proc. PCIM 2016, Nuremberg
[8] Datasheet of IGOT60R070D1
[9] www.infineon.com/GaN
[10] Datasheet of IMZA65R048M1H 

作者:宋清亮,英飛凌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責編:Amy Guan

(本文由英飛凌科技供稿,電子工程專輯對文中陳述、觀點保持中立)  

 

 

 

相關焦點

  • IEEE發布半導體技術路線圖,助力碳化矽和氮化鎵材料發展
    打開APP IEEE發布半導體技術路線圖,助力碳化矽和氮化鎵材料發展 佚名 發表於 2020-04-13 16:01:31 該路線圖確定了寬帶隙技術發展的關鍵趨勢、設計挑戰、潛在應用領域和未來應用預測。 一、什麼是寬帶隙半導體?寬帶隙半導體指的是在室溫下帶隙大於2.0eV的半導體材料,如碳化矽(SiC)和氮化鎵(GaN)。這類材料的帶隙(絕緣態和導電態之間的能量差)明顯大於矽。
  • 捷捷微電:擁有氮化鎵和碳化矽相關實用新型專利4件
    打開APP 捷捷微電:擁有氮化鎵和碳化矽相關實用新型專利4件 Lee 發表於 2020-11-30 11:47:32 在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和氮化鎵方面,捷捷微電錶示,公司已與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西安電子科大合作研發以SiC、GaN為代表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半導體器件,截止至2020年11月26日,公司擁有氮化鎵和碳化矽相關實用新型專利4件,此外,公司還有4個發明專利尚在申請受理中此外,公司目前有少量碳化矽器件的封測,該系列產品仍在持續研究推進過程中,尚未進入量產階段。後續進展情況,請關注公司公告。
  • 倍思首款120W氮化鎵+碳化矽開箱測試
    +碳化矽的快充,入手價格為239元(JD)順便說一說我入120w快充的理由,先給大家種一個草。這次倍思出的該產品功率高達120W,並且同樣搭配2C1A多口輸出配置,話說今年3月我第一次入手倍思65w,從質量上個人覺得倍思做工不錯,優點支持多口,所以這次120w某東做活動我也第一時間入手了,本來想等某米120w的,想想價格應該也在200左右,而且還要等一段時間的出貨期,權衡一下還是入了倍思,主要還是不想等!
  • 易事特:公司已經研發出基於碳化矽、氮化鎵器件的高效DC/AC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3月20日訊,有投資者向易事特提問, 公司承擔的「2019年廣東省科技廳第三代半導體重大專項中SiC 功率器件應用技術研發及產業化課題」,目前進展如何?公司在第三代半導體方面的投入和規劃是怎樣的?
  • 繼碳化矽和氮化鎵後,日本在重金加碼氧化鎵
    碳化矽和氮化鎵號稱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的雙雄,由於其廣闊的發展前景,受到廣泛的關注,國內眾多廠商亦在紛紛布局。然而,SiC和GaN並不是唯二選項。而在該領域走在全球前列的日本,率先向氧化鎵展露了野心。據日本媒體最新報導,日本經濟產業省(METI)正準備為致力於開發新一代低能耗半導體材料「氧化鎵」的私營企業和大學提供財政支持,METI將為明年留出大約2030萬美元的資金,預計未來5年的投資額將超過8560萬美元。
  • 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砷化鎵、氮化鎵、碳化矽(附個股名單)
    化合物半導體材料主要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形成的,主要有砷化鎵(GaAs)、氮化鎵(GaN)、碳化矽(SiC)等。此類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的優點有高電子遷移率、高頻率、寬幅頻寬、高線性度、高功率、材料多元性以及抗輻射等。
  • 碳化矽產業鏈條核心:外延技術
    反映在電子電氣系統和器件產品中。 3. 系統性能:體積小、重量輕、高能效、驅動力強。 碳化矽的耐高壓能力是矽的10 倍,耐高溫能力是矽的2 倍,高頻能力是矽的2 倍;相同電氣參數產品,採用碳化矽材料可縮小體積50%,降低能量損耗80%。
  • 國內第三代半導體迎窗口期 今年氮化鎵、碳化矽產值或達70億元
    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吳玲11月24日在2020國際第三代半導體論壇上透露,雙循環模式推動國產化替代,2020年中國SiC(碳化矽)、GaN(氮化鎵)電力電子和微波射頻產值預計將約為70億元。
  • 科創要聞|國內第三代半導體迎窗口期 今年氮化鎵、碳化矽產值或達...
    ▋國內第三代半導體迎窗口期 今年氮化鎵、碳化矽產值或達70億元 中國第三代半導體正迎來發展的窗口期。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吳玲11月24日在2020國際第三代半導體論壇上透露,雙循環模式推動國產化替代,2020年中國SiC(碳化矽)、GaN(氮化鎵)電力電子和微波射頻產值預計將約為70億元。
  • 碳化矽「錢」景無限!
    碳化矽是由碳元素和矽元素組成的一種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它與氮化鎵(GaN)、氮化鋁(AlN)、氧化鎵(Ga2O3)等,因禁帶寬度大於2.2eV統稱為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在國內也稱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
  • 英飛凌新一代650V碳化矽MOSFET的性能和應用分析
    2020年2月,碳化矽的領導廠商之一英飛凌祭出了650V CoolSiC™ MOSFET,帶來了堅固可靠性和高性能。它是如何定義性能和應用場景的?下一步產品計劃如何?碳化矽業的難點在哪裡?另外,應用工程師對於碳化矽可能沒那麼熟悉,所以在碳化矽的設計上,也要做到易用性。在技術指標上,需要熱導係數優良,適合高溫場景,柵極氧化層採用溝槽形式以提升可靠性。1)如何支持堅固性和可靠性•   新產品在柵極氧化層的可靠度方面做了很多優化。因此,它目前的堅固度已經很成熟了,媲美IGBT與CooIMOS的FIT率。
  • 宜普電源轉換公司全力支持工程師參加谷歌與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
    宜普電源轉換公司可幫助參賽者於谷歌與IEEE合辦的「Little Box Challenge」公開賽通過採用氮化鎵(eGaN®)功率電晶體設計出超小型功率逆變器以勝出該挑戰賽。
  • 選Si、SiC還是GaN?英飛凌給出了專業的應用建議
    那這部分是物理的特性,對於使用者和設計者而言,好處是,它可以運行在更高的電壓,這也是碳化矽的特性之一。另外,它可以達到更高的效率。因為它各方面的速率比較高,可以讓功率器件滿足輕薄短小的要求,和更高的開關頻率使體積降低。另外,SiC的散熱性能也比矽好。對於半導體材料的關鍵特性,電子設計工程師幾乎每天都抓破頭在想這些問題。
  • 氮化鎵挑起半導體界的大梁,進入倒計時?
    而最近,無論是從研發應用引起的市場反響來講,還是從年後股票市場追捧程度來看,氮化鎵王者之相已露端倪。 眾所周知,第三代半導體又稱寬禁帶半導體,相較於第一代和第二代半導體材料,具有高擊穿電場、高飽和電子速度、高熱導率、高電子密度、高遷移率等特點和優勢,以碳化矽(SiC)、氮化鎵(GaN)、氧化鋅(ZnO)、金剛石、氮化鋁(AlN)等材料為代表。
  • 中美晶入股宏捷科的背後,氮化鎵代工市場情況如何?
    中美晶指出,此次認購宏捷科全數私募股權,著眼於氮化鎵,與集團研發之寬能隙晶圓材料(GaN-on-SiC,碳化矽基氮化鎵)具有上下遊材料供應互補的綜效。氮化鎵需長在碳化矽基板上,是臺灣5G供應鏈最後且關鍵的一塊拼圖,然目前碳化矽材料卻由Cree(科銳)等壟斷,包括美、德、日等國視之為戰略物資,由國家管制出口。
  • 三安集成:碳化矽功率器件助理新能源汽車發展
    碳化矽材料高效低耗,仍需大規模製造平臺助其降低成本、加速普及以碳化矽(SiC)和氮化鎵(GaN)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因其寬禁帶特性,擁有矽(Si)器件無法比擬的電氣性能。碳化矽是矽材料禁帶寬度的3倍左右,能承受更高的工溫度和工作電壓;碳化矽材料擁有更高的電子飽和漂移速率,使其開關頻率更高、開關損耗更小。
  • 三安集成:6英寸車規級碳化矽產品線預計在2021年實現量產
    其中,電力電子板塊帶來了碳化矽的襯底、外延、SBD晶圓和分立器件,以及氮化鎵E-HEMT工藝的晶圓代工;650V/1200V碳化矽肖特基勢壘二極體,採用混合PiN肖特基二極體(MPS)設計,能提供更好的可靠性,「低正向壓降」特性,大幅減少導通損耗,幫助實現系統級別的效率提升和功率密度提升。
  • 碳化矽二極體和碳化矽MOS管你了解多少
    本文主要是講碳化矽二極體的應用領域與歷史介紹、詳解碳化矽MOS管分類及結構。矽與碳的唯一合成物就是碳化矽(SiC),俗稱金剛砂。SiC 在自然界中以礦物碳矽石的形式存在,但十分稀少。不過,自1893 年以來,粉狀碳化矽已被大量生產用作研磨劑。碳化矽用作研磨劑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主要用於磨輪和眾多其他研磨應用。
  • 全球首款120W氮化鎵 +碳化矽充電器深度拆解,多口快充性能超群
    最近氮化鎵市場的發展勢頭越來越猛,繼火爆的65W氮化鎵充電器之後,近期多款100W級氮化鎵快充陸續發布,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給用戶帶來更多的選擇。在100W氮化鎵快充產品布局方面,Baseus倍思率先響應,發布一款120W 2C1A氮化鎵充電器。不僅是上市快人一步,倍思這款充電器還是全球首款120W氮化鎵 (GaN)+碳化矽(SiC) 充電器。
  • 和巍巍:第三代半導體之碳化矽功率器件
    我們也看到碳化矽這些器件逐步在各個領域上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可以說是非常有潛力、發展的市場,尤其是在高壓電力的這塊應用場景上,無論是海外還是國內,核心的龍頭公司都紛紛在布局,像ST、CREE都對碳化矽的布局做得非常透。國內也有很多的公司,比如泰科天潤也逐步切入這樣的領域,包括今天分享的基本半導體都在往這個方向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