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配部分自動駕駛功能 日產新車可脫手駕駛、自動跟隨前方車輛

2020-12-14 騰訊網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日產汽車將在2023財年前推出20多款配備基本自動駕駛功能的新車,此類功能可以讓較昂貴的日產車型在高速公路上脫手駕駛,而中低端價格的日產新車能夠自動跟隨前方車輛。

日產表示,希望能夠在2023財年前每年售出150萬輛此類汽車。不過,日產不會在沒有配備必要高速公路基礎設施的國家和地區出售此類車型。

2016年,日產將其ProPilot 1技術應用到某些車型上,而該項技術可以讓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車輛自動跟隨前方車輛。去年秋天,日產推出了配備升級版ProPilot 2.0技術的Skyline跑車車型,該項技術是全球首個結合高速公路導航和脫手駕駛功能的駕駛輔助系統。

日產計劃於明年發布新款電動汽車Ariya以及其他價格較高的車型,此類車型都會配備ProPilot 2.0技術,但是其他價格較低的車型將標配ProPilot 1技術。

除了新型駕駛輔助系統,日產還在以色列自動駕駛初創公司Mobileye的幫助下研發圖像處理技術,以識別車輛的位置以及周圍其他車輛的位置。

汽車業將自動駕駛技術分為5個級別,日產的ProPilot技術則被歸為L1或L2自動駕駛技術,人類駕駛員仍然是汽車的主要操作者。與此同時,儘管無法保證安全性,但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自動駕駛子公司Waymo和優步都在推動研發L3。

L2自動駕駛技術包括很多駕駛輔助功能,如轉向、加速和制動,但都只能在特定情況下自動執行;而L3可以根據不斷變化的條件自行做出決策,不過也要求人類駕駛員能夠隨時控制車輛。

日產已經決定在新車上標配簡化版的駕駛輔助系統,相信該系統將有助於收集數據並降低零部件成本。

日產競爭對手豐田汽車在日本市場上銷售的車輛中,60%至70%都配備了自動跟車技術。此外,豐田還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發布的雷克薩斯LS豪華轎車中選配脫手駕駛技術。特斯拉的Model 3也標配了自動跟車和車道保持功能,也可選配其他更高級的功能。

據一家研究公司所說,到2030年,配備L1或更高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將佔所有汽車的80%。而在2018年,自動駕駛功能僅應用於20%的新車。不過,即使到2030年,大多數汽車仍將只配備L1或L2自動駕駛技術。

相關焦點

  • 福特Co-Pilot360技術增加主動駕駛輔助功能 可實現脫手駕駛
    主動駕駛輔助功能是福特智能自適應巡航控制技術(具備保持在車道中心功能)的新發展,首次增加了脫手駕駛模式,未來還可能會得到更多改進。 脫手駕駛模式允許駕駛員在某些預先繪製好地圖的分車道高速公路路段駕駛時,如果能夠繼續關注前方道路狀況,就可以將手放開方向盤,從而能夠提升長時間駕駛的舒適性。
  • 斯柯達與高校合作開發駕駛輔助技術 自動駕駛車輛跟隨人類駕駛車輛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斯柯達汽車正與奧斯特拉瓦技術大學(VŠB-Technical University of Ostrava)合作開展名為Follow the Vehicle的項目,旨在開發駕駛輔助新技術,讓無人駕駛汽車跟隨配備人類駕駛員的車輛行駛。
  • 本田表示明年將推出Level 3的自動駕駛系統
    在邁向電動化的時代,來自日本的本田似乎並不積極,但在該集團的規劃當中,自動駕駛一直是持續前進的方向!根據日經新聞報導,本田最快將在明年(2020)夏天推出搭載Level3級別自動駕駛系統的新車,如果消息屬實,那麼本田將成為首家在日本推出Level3自動駕駛技術的汽車品牌!
  • 廣汽新能源發布全球首個L3自動駕駛場景及功能定義
    所以大環境下,L3級自動駕駛成為一個模糊的界限。 二、廣汽新能源發布首個L3自動駕駛場景及功能定義:高精地圖全路段全速域自動駕駛 廣汽新能源發布全球首個L3自動駕駛功能及場景定義——高精地圖全路段全速域自動駕駛,即在高精地圖覆蓋的中國全高速及城市快速路,能夠實現0-120km/h全速域脫手、脫腳自動駕駛。
  • 凱迪拉克的自動駕駛與特斯拉有何不同?
    規劃控制則是通過感知融合的結果來規劃車輛的行駛軌跡,並通過控制車輛的驅動、制動、轉向等信號,這些技術實現的功能對於特斯拉和凱迪拉克來講,多數大同小異。Tesla Auto-Pilot智能駕駛實現12秒脫手特斯拉上線的自動駕駛功能
  • BMW自動駕駛輔助系統Pro測試滿分,Model 3僅中等
    以交通擁堵輔助功能為例,該功能可以讓駕駛者在車道線清晰的道路上,在車速低於60公裡/時從方向盤上放開雙手,讓車輛跟隨前車自動行駛,無需用戶頻繁踩下剎車或加油踏板。此外像變道輔助,駕駛員可通過使用轉向指示燈激活變道輔助功能,車輛會自動檢測周圍環境,並在條件允許下用最短時間完成變道,整個過程相當智能化。
  • 國內L2級輔助駕駛逐步滲透 L3級自動駕駛落地提速
    雖然一些國內的主機廠(OEM)具備研發能力,如長城、北汽,但出於安全和市場需求考慮,目前國產車型配備的L2功能,其供應商基本還是國外大型Tier1,如大陸、博世等。隨著國內車企、網際網路企業等不斷加快布局自動駕駛的速度,國內L3級別量產車型有望在2020-2021年推出,L2+級別輔助駕駛滲透率也有望進一步提升。2020年以來,各車企的動作頻頻亮眼。
  • 說的是BMW自動駕駛輔助系統Pro!
    寶馬自動駕駛技術獲專業蓋章好評啦——日前,在Euro NCAP(歐洲新車安全評鑑協會)駕駛輔助測評中,全新BMW 3系搭載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Pro榮獲 「VERY GOOD」評級。
  • 日產發布具有自動駕駛功能的Skyline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日產發布了新版本的Skyline運動轎車,並且在這輛車中加入了該公司最先進的自動駕駛技術,還加入了與GT-R運動兩門車型相似的設計元素。
  • 自動駕駛功能=「詐騙」?說明你不懂它!深度解析自動駕駛功能!
    汽車的自動駕駛的普及也是有類似的情況!如今,全球各國的交通法律,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哪家確定容許車輛全自動駕駛上路!何況,自動駕駛技術的實現,需要雷達能識別前方障礙、側向來車、交通標識和道路標線識別等等,只有能全方位的解決所有問題,才能讓自動駕駛名至實歸。因此,就現有技術條件和法律容許下,目前市場上的拿自動駕駛作為「噱頭」宣傳的車型,絕大多數僅僅是L2.5級的並不完全的自動駕駛,其實只是輔助駕駛而已!
  • BMW自動駕駛輔助系統Pro測試滿分,Model 3隻排中等
    以交通擁堵輔助功能為例,該功能可以讓駕駛者在車道線清晰的道路上,在車速低於60公裡/時從方向盤上放開雙手,讓車輛跟隨前車自動行駛,無需用戶頻繁踩下剎車或加油踏板。此外像變道輔助,駕駛員可通過使用轉向指示燈激活變道輔助功能,車輛會自動檢測周圍環境,並在條件允許下用最短時間完成變道,整個過程相當智能化。
  • 詳解Mobileye自動駕駛進階之路|輔助駕駛|自動駕駛汽車|amnon...
    目前,我們的關注點在攝像頭上,我們知道:攝像頭在自動駕駛車輛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的目標是用攝像頭實現自動駕駛。但是,僅僅依靠攝像頭實現自動駕駛,是相當困難的,因為攝像頭提供的,並不是直接的 3D 信息,它就像我們的雙眼,提供的數據很有限。要實現自動駕駛功能,我們需要的是 3D 信息。雖然攝像頭擁有高解析度,但在開發者看來,攝像頭提供的是一種「懶惰」的視覺。
  • 盤點七款有自動駕駛功能的平價車型
    被宣傳為全球首款L3自動駕駛功能的量產車型奧迪A8,近日聲稱將不會在全球任何地方為現款A8提供L3自動駕駛功能。這意味著全球首個量產L3的車企,放棄了L3的量產。Model3完全自動駕駛能力(FSD)則能夠實現包括,自動泊車;自動輔助變道,在高速公路上自動輔助變換車道;自動輔助導航駕駛,自動駛入和駛出高速公路匝道或立交橋岔路口,超過行駛緩慢的車輛;識別交通信號燈和停車標誌並作出反應;智能召喚等智能駕駛功能。
  • 讀懂ADAS,無人駕駛的過渡,卻是實現自動駕駛的第一步
    無人駕駛的過渡ADAS是一個很廣義的範疇,主要覆蓋了SAE自動駕駛分級中的L1和L2功能。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在2014年制定了自動駕駛的分級標準,按照汽車是否能控制關鍵駕駛功能的原則,將自動駕駛分為了L0至L5六個等級。
  • 被誇大的自動駕駛背後,是各大車企的明爭暗鬥
    自動駕駛作為未來人類出行始終會觸及到的領域,一直是各大主機廠商和車企打一手差異化競爭的好牌,和此前標榜運動操控的時代不同,現代車企的目光反而是把自家的自動駕駛技術擺在了首要發展的C位,先別管達到什麼等級,如果在現在的新車發布會上宣布自家車型不支持自動駕駛,肯定會被帶上技術落後的帽子。
  • L3自動駕駛真的能解放雙手雙腳?AION實際體驗如何?
    官方稱,埃安LX是「全球首款高精地圖全路段全速域脫手自動駕駛智能汽車」。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句話,實際上,這句話的最大重點還在於「高精地圖」四個字,因為能實現脫手的自動駕駛汽車並不是沒有,例如奧迪A8,但基於法律法規,以及在中國沒有高精地圖數據的支撐,它的L3自動駕駛還處於「封存」狀態。
  • 自動駕駛離你還有多遠?BMW:就在身邊
    現在購買新車時,很多消費者都會對L2級的輔助駕駛功能充滿興趣。對於很多人來說,在高速上讓車輛保持在車道內自動巡航以及在城市裡的擁堵路況下讓車輛跟隨前車自動行駛適度緩解疲勞已經是足夠的福利。對廠商來講,實現這些功能並不難,但做到流暢的客戶體驗,甚至還需要適應各國的不同路況,這就需要強大的研發能力與足夠前瞻的未來構想。
  • 日產汽車通過仿生學,進行未來自動駕駛技術研究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4日訊 提到「自動駕駛」,你會想到什麼?你會否想到一臺無人駕駛的汽車、更安全的旅行、創新或數位化的未來?又或者,是一群遊來遊去的小魚?在開發未來汽車的過程中,日產汽車的工程師們從多方汲取知識和靈感。大自然作為最重要的靈感來源,幫助工程師們掌握了如何讓自動駕駛車輛避免碰撞。
  • 能放手、會併線,寶馬「自動駕駛」是怎樣的體驗?
    除了上市和開始預售的新車外,在今年的廣州車展上,寶馬自動駕駛輔助系統Pro也走到了臺前。這套出現在X7、X6、X5、X3、8系、7系、6系GT、5系長軸距版、4系、3系、iX3等十多款車型上的L2級駕駛輔助系統,是寶馬經過相當於2.5億公裡實測,並融入AI、駕駛模擬開發的最新技術。它能帶來怎樣的新體驗?寶馬又是怎樣做到的?
  • 自動駕駛系統功能場景系列(一):駕駛任務與自動駕駛
    目前市場上能看到五花八門、各種各樣的自動駕駛技術和名詞,但使用ADAS的配置概念(AEB、ACC、LKA、APA等)已無法完整描述這些自動駕駛系統的功能場景,因此有必要用其它的概念體系進行替代,本系列將對此進行討論。一、駕駛任務基本概念駕駛汽車的任務包括對主要信息的接收工作以及對信息作出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