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上海數據交易中心、華夏鄧白氏及微碼鄧白氏共同發起的戰略合作備忘錄籤約儀式在上海舉行。此次合作,憑藉鄧白氏完善的全球商業數據及分析能力、兼具深度與廣度的商業信息,以及上海數據交易中心數據交易與流通的資質、領先的數據服務能力,在我國數字經濟迎來發展新機遇的當下,釋放商業數據價值,共同推動數字經濟、引領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
如今,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堅持創新、驅動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經濟形態。根據國家網信辦發布的《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18年)》顯示: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經達到了31.3萬億元,佔GDP的比重達到34.8%,數字經濟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根據今年9月華夏鄧白氏與微碼鄧白氏共同發布的《2019中國企業數位化轉型及數據應用調研報告》顯示,中國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參與度普遍較高,但整體尚處於起步階段。
在數據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如何更好的幫助企業走出去、引進來,助力行業釋放數據價值,是此次雙方合作的初衷。上海數據交易中心CEO湯奇峰說,此次戰略合作從數據、服務,延伸到市場分析,雙方將共同通過數字市場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數據的分析應用,使國外企業在進入中國市場時,能更好的洞察品牌優勢,洞悉消費者偏好,從而在面對中國市場時更有信心。
鄧白氏國際業務總裁Neeraj Sahai表示,此次合作對於雙方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國外企業將更加了解中國市場,中國也將更加了解世界貿易環境。他表示,數據賦予了企業全新的機遇。
依託鄧白氏強大的數據云及解決方案,華夏鄧白氏和微碼鄧白氏分別專注於企業風險管理以及數據管理及應用等領域,推動數據在商業關係和商業決策中的運用。結合鄧白氏在全球220餘個國家超過3.3億家企業記錄,覆蓋95種語言及方言,日均更新超過3.75億個數據欄位的數據及分析能力,賦能中國企業高效增長。
上海數據交易中心作為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上海市商務委聯合批覆成立的重要商業機構,擁有去身份化元數據規制、自主掛牌控制、ID標識匹配等關鍵技術,確保數據流通與交易的安全性及合規性,此外,上海數據交易中心作為大數據交易與流通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牽頭建設單位,積極參與國家標準的編寫及制定,規範大數據行業標準。上海數據交易中心還擁有行業領先的數據服務能力,在助力企業數位化轉型等方面擁有多項成功案例。
此次戰略合作的達成,將結合雙方在數據方面的優勢,在金融、管理、國際貿易、跨國企業合作等方向進行市場探索,在大數據收集與管理、企業數據治理、合規及隱私保護以及中國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等政府及行業關心的課題上開展合作與研究。
欄目主編:李吉 文字編輯:崔家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