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機場」的機遇與挑戰 成都布局航空貨運這盤棋

2020-12-21 金臺資訊

貨運飛機載軌道機車抵達成都雙流機場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校飛工作將於下周結束,預計12月底進入試飛環節,離投入使用更近一步。

藉助天府國際機場這對「翅膀」,擁有「雙機場」布局的成都,目標是到2035年,全面建成泛歐泛亞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門戶樞紐城市。

不久前,成都出臺《加快推進成都航空貨運樞紐建設扶持政策》,明確成都促進航空貨運中轉業務的發展。

今年前三季度,成都機場貨運吞吐量全國第六,前五是上海、廣州、深圳、北京和杭州,幾乎都是沿海沿邊的傳統貿易城市。對西部城市而言,要打破「不靠海」宿命,鐵路和航空這兩個機遇都不能錯過,而從資源稟賦和經濟發展來看,成都擔負著重要使命。

為何要布局航空貨運

近日舉行的成都市「十四五」規劃編制企業家和行業協會座談會上,戴爾科技集團全球副總裁張耀華提出的建議正是關於航空物流發展:「中國航空物流有巨大的上升空間,關鍵是成都能不能搶到這個位置。」

全球航空貨運量大概每年是5200萬噸,重量體積比不到全球貨物總運輸量的1%,但是佔了全球國際貿易金額的35%,每年有大概6.8萬億美金的貨物是通過飛機運輸,這個數字非常大。

但成都發展物流航空有沒有機會?在張耀華看來,至少從三個方面看,成都還有很大的機會!

一是從國際大循環的角度來看,2019年全球十大國際貨運機場其中8個在亞洲。航空物流產業,要麼是一個生產基地集中的地方,要麼是貨物集散中心。成都有非常好的貨源基礎,電子信息產業需要用更多的航空運輸方式出口,「成都可以成為中國向西向東南的國際物流集散中心,有機會可以爭取一部分其他國際貨運機場的貨過來。」

二是從國內大循環的角度來看,2019年中國國內航空貨運量只有511萬噸,美國孟菲斯一個國際機場的貨運量就是433萬噸,成都去年一年的國內貨運量只有52萬噸。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航空物流有巨大的上升空間。

三是從國內航空物流樞紐競爭的格局來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會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第四極,但缺少一個匹配的航空貨運樞紐機場」。

由此張耀華提出建議:「成都一定要大力促進航空物流的發展。在雙循環格局下打造全球供應鏈體系,增強城市招商引資能力,拓展企業發展空間。」

不約而同,中國城市臨空經濟研究中心秘書長馬劍近日在接受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也提到了這樣一組數據:目前我國全貨機數量有170多架,「運力趕不上聯邦快遞、DHL一家企業」。在他看來,這種供需不平衡的情況下,「航空貨運也是一種商品,哪個城市能提供這種服務,就能很快拿下市場」。

中遠海運航空貨運代理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空運業務部經理王子樵講了一個故事:過去一段時間,他接到不少有關疫苗運輸的訂單諮詢,對方針對疫苗運輸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最嚴苛的要求保證溫度在-70℃,但常規的運輸方案幾乎沒有這種製冷能力。

航空運力的短缺是疫情下各國共同面臨的問題,也更加暴露了航空貨運的短板,比如全球航線缺乏、貨機數量少等。「重客輕貨」是我國航空產業長期存在的問題。

事實上,在航空、鐵路、海運這三種貨運方式中,航空運輸的成本最高。在王子樵的客戶裡,使用航空運輸的,主要是電子產品和汽車零部件等高附加值產品。

「航空運輸代表的是『速度經濟』時代,解決的是比如生物疫苗這類對時間敏感、高附加值的人流、商流的運輸問題。」馬劍認為,發展航空經濟,也是為當地的產業插上了「增值的翅膀」,撬動區域經濟產業的升級,「電子產品、冷鏈食品、生物醫藥,包括服務貿易,都能利用這個通達全球的網絡深入國際供應鏈體系」。

成都已經在行動

成都也早已開始相關布局。近期發布的《加快推進成都航空貨運樞紐建設扶持政策》,通過政策扶持和鼓勵補貼等方式,吸引更多航空貨運市場主體開行以成都為核心通達全球的全貨機航線,鼓勵航空貨代企業在成都建立國際貨運轉運(分撥)中心。包括:

鼓勵開行全貨機定期航線

針對在成都機場新開國際(不含地區)全貨機定期航線的航空公司,將依據成都航空貨運樞紐航線網絡發展規劃、全貨機定期航線航班情況和市場難易程度等因素,給予航空公司為期三年的財政獎勵——在開航培育期第一年,新開洲際全貨機定期航線給予30萬~50萬元/班的財政獎勵,新開亞洲全貨機定期航線給予5萬~20萬元/班的財政獎勵;開航培育期第二、三年財政獎勵原則上為第一年標準的80%。

鼓勵向成都機場集貨

鼓勵航空貨運市場主體向成都機場集貨,意在「促進航空貨量、中轉貨量增長」。其中,包括對航空公司利用國內全貨機航班和國內客運航班經成都機場進出港的國內貨物增量市政府給予財政獎勵。對航空公司在成都機場庫區內實現中轉的國際(含地區)貨物市政府給予空中轉聯運的財政獎勵,成都也明確了獎勵標準:國內轉國際、國際轉國內、國際轉國際的中轉貨物2.0元/公斤。

鼓勵新設基地貨運航空公司等

對在成都機場新設立的基地貨運航空公司,也將提供一系列獎勵。比如,根據其全貨機機型和運力投放能力等情況給予一次性落戶財政獎勵,獎勵標準為1000萬~2000萬元。市政府給予新設立基地貨運航空公司配套建設項目供地保障,同時所在區(市)縣政府(管委會)給予項目建設優惠扶持政策。

對在成都機場新設立年度航空貨運處理能力20萬噸(含)以上的國際航空貨運轉運(分撥)中心,市政府給予一次性落戶財政獎勵,獎勵標準為2000萬元,並給予供地保障,同時所在區(市)縣政府(管委會)給予項目建設優惠扶持政策。

下一步該怎麼做

補貼只是第一步。未來如何布局,業內專家們也有更多建議。

戴爾科技集團全球副總裁張耀華建議說:

第一,設立專門的航空物流部門統籌。因為從航空物流到產業、運輸、配套體系、海關通關,甚至航線的體系,需要一個創新的體制機制,完成跨部門協調。

第二,引進培育貨運基地航空公司,構建歐洲成都泛亞洲際航空通道網絡。

第三,聯通歐盟、東協、澳新地區,開通一個分撥的航空物流管路。很多物流不一定要通過其他的節點進行轉移,可打造連結歐盟、泛亞的航空,增加開行密度。

第四,優選配套產業,建立排他性優勢。他舉例說,孟菲斯通過航空貨運帶動了生物醫藥、醫療服務、電子信息等產業發展。在機場旁邊,就有全球最大的眼角膜銀行、美國最大的隔夜藥物檢測中心、美國疫苗的分散中心、全美最大的醫療製造中心、全球最大的電腦維修中心、鮮花配送中心等。

中國城市臨空經濟研究中心秘書長馬劍談到,當前成都的最大機遇是新機場帶來的「一市兩場」格局,他建議:

成都在一市兩場分工格局清晰的基礎上,大力發展航空貨運。尤其是,運用好四川航空、成都航空這兩家擁有121部運輸航空牌照的地方航空公司,通過固定航班從事旅客、貨物運輸,補齊航空貨運的短板,加速構建提升樞紐能力。

儘快通過航空貨運,在貿易規則、產業合作標準上形成突破,用航空資源拉動產業升級,讓本地企業和產品深入國際供應鏈體系中去。

除了硬體基礎,要更看重「軟連接」的作用,即如何通過空中通道建設,給地區產業帶來連接和升級。這個「軟連接」包括了貿易規則的突破,產業全球化的分工參與度,國際供應鏈體系的引領,實現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的高端融合。

對成都而言,此時提出航空貨運樞紐的城市定位正當其時,但「需要想清楚能拉動什麼產業」。發展航空樞紐,成都還需要進一步挖掘本地的特色產品和提升區域的產業價值。運營兩個國際機場,關鍵是讓航空驅動整個區域經濟產業升級,讓企業讓產品、各種競爭力參與到國際競爭中去。(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鄒悅)

相關焦點

  • 有了雙機場,成都為何必須布局航空貨運這盤棋?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校飛工作將於下周結束,預計12月底進入試飛環節,離投入使用更近一步。藉助天府國際機場這對「翅膀」,擁有「雙機場」布局的成都,目標是到2035年,全面建成泛歐泛亞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門戶樞紐城市。
  • ATR王旗:中國航空貨運市場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ATR銷售副總裁兼中國區首席代表王旗在會上發表主題演講,分析中國航空貨運市場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探討小型貨機在中國航空貨運市場的作用及市場前景。以下為演講主要內容:  國內貨運市場面臨的挑戰  ● 國內小貨機市場將出現需求空白  國內70%的純貨機航線航距不足1200公裡,目前幾乎全部使用737-300F執飛。
  • 我國航空貨運市場面臨轉型挑戰
    受我國政策大力支持我國航空貨運迎來發展機遇在疫情期間,確保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的航空物流成為備受關注的焦點。我國政府各相關部門從優環境、補短板、調結構、強供給幾個方面密集出臺多項民航貨運發展支持政策。目前,我國僅有10家航空貨運公司在運營,在這10家航空公司中,國有的6家,社會資本的4家,分別為中國國際貨運航空、中國貨運航空、中國郵政航空、順豐航空、圓通貨運航空、友和通道航空(暫時停運)、中航貨運航空、天津貨運航空、中原龍浩航空及中州航空。(中國南方航空貨運公司正在公示,通過後共11家。)和美國55家航空公司相比較,份額也很小。
  • 成都市印發航空貨運樞紐扶持政策
    日前成都印發了《加快推進成都航空貨運樞紐建設扶持政策》(以下簡稱《扶持政策》)。 其目標很明確: 吸引航空貨運市場主體開行以成都為核心通達全球的全貨機航線,鼓勵航空貨代企業在成都建立國際貨運轉運(分撥)中心,進一步促進航空貨運中轉業務的發展。
  • 旺季背後 我國航空貨運市場仍面臨轉型等挑戰
    受我國政策大力支持,我國航空貨運迎來發展機遇  在疫情期間,確保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的航空物流成為備受關注的焦點。我國政府各相關部門從優環境、補短板、調結構、強供給幾個方面密集出臺多項民航貨運發展支持政策。
  • 成都出臺扶持政策推進航空貨運樞紐建設
    鼓勵新設立基地貨運航空公司日前,成都市正式印發了《加快推進成都航空貨運樞紐建設扶持政策》(以下簡稱《政策》),旨在加快推進成都航空貨運樞紐建設,鼓勵航空貨運市場主體
  • 中國航空貨運市場「逆風飛揚」
    順豐航空貨機正在進行夜間作業。順豐航空提供(小標題)加速布局憑速度見長的航空貨運業在中國電子商務發展持續強勁推動下進入高速發展軌道,快遞巨頭已搶先布局,全球業界更是對中國航空市場中這一尚待深耕的領域充滿期待。
  • 後疫情時期航空貨運發展思考
    二、機場情況  國家發展改革委民航局2017年印發《全國民用運輸機場布局規劃》,根據優化布局結構、加密擴能並重、服務國家戰略、綠色集約環保的原則,規劃布局完善華北、東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六大機場群。
  • 川航董事長李海鷹:航空貨運大有可為
    李海鷹指出,前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對外公布,明確鼓勵重慶、成都、西安等加快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加上天府國際機場很快就要建成,我們堅信,只要疫情過去,我們很快將迎來新一輪更大的發展。迎來貨運新商機疫情防控使得航空貨運需求激增。
  • 河南航空貨運發展將何去何從
    而這段時間我國貨郵吞吐量從1129萬噸上升到1617萬噸,年平均增長率為5.27%,至於國際貨運市場,受外貿環境影響,2009、2010、2013三年都出現了負增長。南方航空兩條鄭州至北美的全貨機航線也停掉了。恰在此時,河南民航史上第二個機遇出現,2014年3月河南航投以競標價底價收購盧森堡貨運航空35%的股份。此時的盧森堡貨航擁有23架B747全貨機,超過整個中國大陸地區的全貨機運力。隨後,2014年6月,盧貨航就開通首個鄭州航班。
  • 2020第三屆中國西部航空物流合作論壇在成都舉辦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實習記者孫文瑾 報導:11月10日,第三屆中國西部航空物流合作論壇在成都成功舉辦。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秘書長劉樹國、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秘書長李小梅分別主持了論壇。本屆論壇旨在為航空物流產業發展及企業提檔升級提供方向指導和經驗借鑑,由中國航空運輸協會、中國民用機場協會、北辰會展集團共同主辦,由成都北辰中金展覽有限公司承辦,並得到成都市人民政府、成都市口岸與物流辦公室、中國貿促會成都市委員會、國際航空貨運協會、成都機場的支持。
  • 優化通道布局,升級物流網絡,強化高鐵貨運和國際航空貨運能力
    要建設現代綜合運輸體系,形成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優化完善綜合運輸通道布局,加強高鐵貨運和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建設,加快形成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絡。交通運輸連接生產和消費兩端,是建設現代流通體系、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基礎環節和重要依託。
  • 中國西部航空物流發展論壇即將召開!11月成都見
    時間地點時間:2020年11月10日 09: 00-18:00地點: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主辦單位:中國航空運輸協會、中國民用機場協會、北辰會展集團、成都北辰中金展覽有限公司承辦單位:成都北辰中金展覽有限公司支持單位:國際航空貨運協會、成都市口岸與物流辦公室、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成都市委員會(成都市博覽局)
  • 順豐航空副總裁黃暉:中國航空貨運發展與建議探討
    順豐航空副總裁黃暉發表《中國航空貨運發展與建議探討》主題演講,分析了航空物流的重要性及發展機遇,並就航空物流未來如何發展提出了建議。以下為演講內容:  一.航空物流發展的未來  航空物流目前已經達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
  • 航空貨運頭部企業深挖數位化潛能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航空業遭遇百年以來的「艱難時刻」,在這一背景下,全球航空產業鏈條上的製造商和運營商都將目光投向了數位化轉型,這架「綠色航班」承載著航空業對於可持續未來的期待,對可持續發展潛能的挖掘也推動著漢莎貨運航空公司等航空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進程。業內人士指出,抓住特殊時期的市場機遇進行數位化轉型,考驗著企業的實力和行動力,也有利於推動產業之間的進一步融合發展。
  • 航空貨運企業「破局」思路探討
    ,面對這一「勢」航空貨運企業的轉型就勢在必行。  慶幸的是,當前航空貨運企業已經開始意識到傳統業務的弊端,很多貨航已經開始嘗試向高溢價的領域進軍,不過遺憾的是,截止目前鮮有真正意義上的成功者,2012年法荷航貨運在此領域高調布局,卻慘澹收官。
  • 航空貨運業史上最大單一運輸挑戰是運新冠疫苗?別急,挑戰與機遇並存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最新發布的消息稱,向全世界運送疫苗可能成為航空貨運業史上最大單一運輸挑戰。目前,該協會正敦促各國政府開始與行業利益相關者進行仔細規劃,以確保在COVID-19疫苗獲得批准並可以分發時做好充分準備。
  • 「供應全球 鏈通未來」成都釋放國際供應鏈創新應用新機遇
    新場景和新產品路演亮相 雙百清單釋放成都機遇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加強國際產業安全合作,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德眉資同城化等戰略布局下,成都加快建設供應鏈樞紐城市和國際門戶樞紐城市的利好顯然十分可觀。
  • 順豐機隊持續擴軍背後 航空貨運冰火兩重天
    這是一個追求時效性的時代,於是代表著「速度」的航空貨運成為了快遞物流企業爭相布局的「香餑餑」。   今年以來,國際國內一條條貨運新航線陸續順利開通並進行首航、一架架全貨機相繼入列並成功首飛,各大企業在航空貨運業務上忙的不亦樂乎。作為國內快遞航空貨運的「一哥」,順豐航空再有好消息傳出。
  • 發展先進生產性服務業 成都有哪些優勢
    通道賦能   成都邁入「雙機場時代」   將成為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引擎   11月3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首次校飛,緊接著下月將開展試飛,將於明年正式建成投用,成都將邁入「雙機場時代」。天府國際機場是我國「十三五」規劃中計劃建設的最大民用運輸樞紐機場項目,建成投用後將進一步提升國內大循環的戰略腹地、國際大循環的門戶樞紐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