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技術賦能到協同共治 新聞大咖共話全國縣級融媒發展未來

2020-12-08 閃電新聞

12月5日,2020首屆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輿論引導能力建設年會在江西省分宜縣繼續進行。在當日舉行的三場分論壇上,來自各界的專家學者、行業人分別圍繞技術創新、智慧城市、社會治理等主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技術賦能縣級融媒體建設

5G、人工智慧方興未艾,給縣級融媒體建設帶來的挑戰的同時,也帶來新的機遇。在「5G、人工智慧與縣級融媒體中心發展」分論壇上,專家學者、行業人士圍繞主題,分別發表了自己對技術賦能縣級融媒體建設的意見、看法。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執行主任、人民在線網絡有限公司總經理董盟君著重闡述了人民在線與各地融媒體中心雙向賦能、協同發展的思路。她介紹,人民在線實施人民雲開放戰略,推動「媒體上雲,服務上鏈」,為融媒體中心提出「1+5+N」的融媒方案,即共建一個雲生態,打造五項業務能力、開放N個優質產品合作渠道,通過一朵「人民雲」、一條「人民鏈」的方式將產品人民在線的技術能力、運營能力、經營能力等輸出給各地、各級融媒體中心,賦能地方融媒體中心內容影響力和經營能力的提升,幫助地方探索建立「新聞+政務服務商務」的運營模式,助力縣級融媒體中心「建強、用好」。

封面傳媒首席安全官、融媒體建設技術負責人餘欣認為,智媒體的三個關鍵詞就是創新,融合、轉化。他從自主研發,場景加持,開放合作,不斷迭代四個方面展示智媒雲的智能技術矩陣的創新源泉,以及與新技術的「融合」如何通過團隊、生產流程、業務形態驅動智媒雲的智慧文博矩陣,內容科技矩陣,數據營銷矩陣。

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駱正林則從國家頂層規劃、智慧中國建設、人工智慧在新聞傳播領域應用等三個維度,闡述了人工智慧是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動力源泉,是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媒介變革與融合的必由之路。

阿里雲智能事業群廣電傳媒行業總經理程國鋒以阿里雲在縣級融媒的實踐分享為主題,介紹了阿里雲在產品、技術、渠道、應用場景等方面的技術優勢,以及在推進融媒體建設當中的技術支撐和合作保障的作用。

北京大興區融媒體中心主任馬新穎介紹了當地在應用5G和人工智慧的最新進展,包括即將啟動5G直播區「兩會」,引入虛擬主播,提升新聞生產能力和應急播報的能力,以及2021年準備搭建5G+4K/8K的虛擬演播室等情況。

江蘇江寧區融媒體中心副主任施金龍從技術專業人員角度,向觀眾分享分析了他對技術、人工智慧、5G的獨特看法,他認為人工智慧不僅帶來效率的提升,還要注重在日常工作訓練、指導、應用,更好的在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當中發揮獨特作用。

共謀縣級融媒發展 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在「融媒體大數據與智慧城市建設」分論壇現場,業界專家以融媒體大數據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應用為出發點,分享媒體融合的實踐成果,探索媒體融合的未來之路。

作為基層輿論宣傳的主要陣地,縣級融媒體中心如何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共同打造服務政府、服務行業、服務百姓的服務能力,做美好生活的服務者,做智慧產業的連接者,做智慧城市的運營者,做智慧社會的推動者,成為各地融媒體中心共同思考的新議題。

中國出版集團原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孫月沐給大家帶來了他的理解,他從政治邏輯、文化邏輯和商業邏輯探討了媒體融合和智能智慧城市建設之間的聯繫。他說,「這是一個很大的一個題目,中央把它交給縣級融媒體,或者說我們縣級融媒體應該是義不容辭的來做這樣一個工作,因為縣級融媒體我剛才說了從政治角度上說,是一個安邦定國治國理政的一個重要的抓手,是一個重要的陣地。從我們的傳播來說,它是有一很好的武器,因為只有傳播了,只有各種信息傳播到位,我們的智慧城市才能建設好。」

媒體深入融合是什麼?如何深度融合?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院長、浙江大學融媒體中心主任韋路與大家分享了他對於媒體深度融合的理論思考。「我們這一場也叫做融媒體大數據,大數據從哪裡來的?就是從用戶那裡來的,如果不是每天那麼多的用戶生產海量的信息,我們不可能有大數據,所以我們如何在當前新媒體時代更好開發利用這些用戶生產內容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縣級融媒體要不斷創新形式,給用戶互動式體驗,堅持群眾路線,充分利用好新技術新平臺新載體更好地服務群眾生活、服務基層治理。」湖南瀏陽市融媒體中心主任江敦明分享了瀏陽融媒大數據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上遊新聞幫幫頻道總監兼社群中心負責人劉海濤以《媒體融合向「智慧城市大腦」縱深發展》為題分享了他在智慧城市建設上的探索和思考,以及如何更好地幫助政府實現智慧政務。

扛起融媒體的責任擔當 積極參與社會治理

在「縣級融媒體中心抗疫報導」分論壇現場,來自媒體界、學術界等各界人士圍繞融媒體中心的責任擔當、「三中心」融合建設、鄉村社會治理實踐等話題展開了深入討論交流。

在主題交流環節,澎湃新聞編委、時事新聞中心總監李雲芳圍繞《世紀疫情下,澎湃新聞的報導策略和布局》作了主旨分享。李雲芳從「澎湃,報導什麼?」「新媒體的新手段」兩篇章介紹了疫情下澎湃新聞報導的策略布局。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黃楚新認為,我們可以看到在未來五年當中以及未來十幾年當中,隨著新興媒體不斷出現,媒體融合仍然在進行推進當中,只不過可能時間沒有那麼緊迫,任務也許沒有那麼艱巨,因為這一次中央要求從2018年8月份以後在短短兩年之內,要完成我們國家2800多個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以及規劃。「所以時間非常之緊迫,任務很重,在座的各位領導可能都親身感受到了。」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黃楚新帶來了《我國縣級融媒體發展現狀與趨勢》的分享。 抗疫宣傳是縣級融媒體中心面臨的一次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大考驗,同時也是對基層媒體融合發展成效的一次大檢閱。

河南項城融媒體中心副總編輯高敏在作主題為《時代之問的項城探索》主題交流時說,「在報導中,我們把新聞報導的鏡頭和話筒指向人民群眾的抗疫行動,通過記錄感人事跡,講好身邊人的故事,傳遞了人性溫暖和人文關懷,當時我們還創作了抗疫MV,今夜我們出徵,我盼望,真英雄,這樣一些公益歌曲,鼓舞全市的人民共同抗疫。」

縣級融媒體如何用行動書寫著媒體擔當,增強專業性、針對性、實效性,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新聞報導?西藏民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周德倉給出了錦囊妙計。「我個人依然覺得我們實踐過程中,不能脫離開我們這些輿論的支撐,馬新觀的一些非常樸素,但是又非常基準,是我們報導的底線的東西,堅持正確的黨性原則,堅持正確輿論導向,以人民為中心,責任先於自由。」

在圓桌論壇環節,安徽財經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副院長朱松林與湖北洪湖融媒體中心主任黃麗霞、四川古藺縣融媒體中心常務副主任王丹、江西共青城融媒體中心總編輯王飛、北京豐臺區融媒體中心總編輯盧劼、河北香河融媒體中心主任史長城,圍繞「融媒體中心如何做好服務大局、服務群眾和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等方面」開展「華山論劍」。與會嘉賓表示,要關注時代之需、聚焦時代之變,通過技術創新為縣級融媒體中心賦形,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縣級融媒體中心賦魂,用實幹奉獻扛起責任擔當把握時代之魂、引領時代之風。

智慧火花碰撞,精彩觀點紛呈,三場分論壇把會議推向高潮,據了解,首屆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輿論引導能力建設年會是經中宣部批准,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媒體融合的重要講話精神,探討、總結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輿論引導能力建設經驗和做法,推動縣級融媒體中心向深度發展,不斷提高「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能力,逐步建成面向基層的主流輿論陣地、綜合服務平臺和社區信息樞紐。

相關焦點

  • 專家論道丨5G+人工智慧 這樣賦能縣級融媒中心未來建設
    封面新聞記者 樊曉鑫5G、人工智慧方興未艾,給縣級融媒體建設帶來的挑戰的同時,也帶來新的機遇,在12月5日首屆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輿論引導能力建設年會專題論壇現場,來自人工智慧領域的專家學者、行業人士以「5G、人工智慧在融媒體中心建設中的未來使命
  • 跨界融合·協同共治·多維聯動 - 新聞戰線
    2019年,我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實現政策、理論與實踐的跨越發展,內容跨界融合、主體協同共治,多維聯動、全景觸發、統籌推進、跨界合作的全媒體傳播體系基本形成。也面臨形式主義傾向、融合思維不足、多端產品同質化、人才機制不成熟、經營乏力等諸多困境。
  • 行業大咖共話融媒發展新路徑 看看有哪些「金點子」
    5G給媒介傳播生態帶來大變革。5G讓傳播載體和媒介產品智能化,新聞傳播與服務分享正在進入高維傳播與全息傳播的新時代;5G讓媒介產品多維化,開始重塑新聞業和信息傳播生態;5G讓新聞視頻化趨勢加速,未來高清視頻直播、短視頻、視頻新聞、VR全景視頻等是媒體創新發展重點布局領域。傳統媒體該如何面對5G時代?傳統媒體應該加強技術團隊建設,讓5G技術覆蓋整個新聞傳播流程。
  • 行業大咖共話融媒發展新路徑,看看有哪些「金點子」
    5G給媒介傳播生態帶來大變革。5G讓傳播載體和媒介產品智能化,新聞傳播與服務分享正在進入高維傳播與全息傳播的新時代;5G讓媒介產品多維化,開始重塑新聞業和信息傳播生態;5G讓新聞視頻化趨勢加速,未來高清視頻直播、短視頻、視頻新聞、VR全景視頻等是媒體創新發展重點布局領域。傳統媒體該如何面對5G時代?傳統媒體應該加強技術團隊建設,讓5G技術覆蓋整個新聞傳播流程。
  • 大咖齊聚四會,共話灣區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未來發展
    大會主題為「智慧灣區,引領未來」,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原校長李培根,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顧建軍,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宋曉剛等業界大咖,共話機器人發展的新技術、新風向、新挑戰。
  • 頭部大咖匯聚溫州 共話文旅IP創新發展
    頭部大咖匯聚溫州 共話文旅IP創新發展 2020/12/18 07:04 來源:溫州商報 編輯:單暉 瀏覽:1879
  • 【邳州新聞】全國先導單位!邳州銀杏融媒被國家廣電總局點名表揚!
    【邳州新聞】全國先導單位!邳州銀杏融媒被國家廣電總局點名表揚!成績的取得並非偶然這得益於邳州廣電人近五年來的守正創新、踏實苦幹2015年,邳州廣播電視臺啟動融媒改革;2016年,完成融媒體技術平臺升級改造;2017年,列入全省廣電媒體融合四個試點之一;2018年,列入全省首批融媒體中心建設試點
  • 「金句盤點」技術大咖共話軟硬協同,突破算力瓶頸
    ,於 InfoQ《大咖說》觀點碰撞,思潮激蕩,共話軟硬協同未來。兼中國區總經理「軟硬協同提升算力的關鍵在於通過軟體給硬體賦能軟硬協同,要先分離後協同!」南京大學軟體工程教授「領域定製晶片會成為未來晶片發展的主要趨勢
  • 海南縣級融媒體中心入選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十大典型案例
    近日,2020首屆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年會在江西開幕。年會發布了22個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十大典型案例和部分優秀案例入選名單。海南文昌市融媒體中心和東方市融媒體中心入選。部分縣級融媒體中心積極參與新華社策劃開展的「小康中國·千城早餐」等融媒項目,探索「央媒+省媒+縣融」深度融合模式,整合海內外推廣傳播資源,構建起網上網下一體、內宣外宣聯動的主流輿論格局,進一步提升了海南在國際舞臺的能見度和影響力。
  • 賦能縣域直播經濟發展,河南大象融媒再創新
    本次會議由河南廣播電視臺縣級融媒體建設辦公室商務總監張暘召集,河南大象融媒體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程萬裡主持會議,全國網際網路營銷師崗位能力考試培訓項目負責人何晉平老師,快手媒體合作中心豫鄂湘區域總監謝湘新,以及省內部分縣融媒體負責人參加研討,會議最後由河南大象融媒體技術有限公司王春陽總經理做總結髮言。
  • 全國傳媒大咖齊聚南昌共話媒體融合縱深發展新路徑 來看看有哪些...
    大江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王琴紅、江修興、杜宇蔚報導:10月16日,「網際網路+傳統媒體:媒體融合縱深發展新路徑」高峰論壇暨大江網(中國江西網)創辦20周年座談會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傳媒大咖齊聚南昌,就媒體融合發展之路交流經驗。座談會現場,大咖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談感受說體會,圍繞媒體融合發展分享了眾多寶貴經驗,並碰撞出很多新的思路和想法。
  • 【科技】行業「大咖」齊聚 共話數字經濟發展 四川德陽舉行首屆...
    【科技】行業「大咖」齊聚 共話數字經濟發展 四川德陽舉行首屆人工智慧應用和數字經濟發展大會 2020-07-15 19: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技術賦能+多元共治,阿里知產保護模式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推廣
    12月28 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智慧財產權發展研究中心(簡稱「國知局研究中心」)在北京召開發布會,正式發布《中國電子商務智慧財產權發展研究報告(2020)》(下稱《報告》)。 《報告》在研究阿里巴巴等主流電商平臺案例後,指出政企合作、平臺自治、權利人合作、消費者等多元社會主體協同的社會共治模式,在智慧財產權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 全國廣播融合創新論壇成功舉辦 聽見廣播與行業大咖共話未來發展
    11月21日上午,2020全國廣播融合創新論壇(以下簡稱「廣播融合創新論壇」)在北京展覽館和平廳成功舉辦。國家廣電總局媒體融合發展司副司長劉建國、中廣聯合會秘書長黃煒、中廣傳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廷軍、國家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明品等十多位領導及行業大咖參與此次論壇並發表演講。
  • 「快UP融媒大會」山東站召開,快手打造區域融媒體矩陣賦能地方經濟...
    活動中,與會嘉賓深入探討了快手融媒體計劃升級、區域融合媒體矩陣打造以及主持人帳號搭建的未來發展,共話如何充分發揮融媒體優勢惠及民生,並以新流量和新市場帶動地方產業發展。「快UP融媒計劃」持續加碼,快手拉動區域內容、產業雙升級「通過媒體聯動,我們希望助力區域優質內容IP,影響力可以輻射到全國。」
  • 把握黃河戰略機遇 共商融媒發展大計!山東城市黨報黃河戰略高峰...
    嚴格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適應全媒體時代發展大勢,積極探索市級融媒改革之路,推動全媒體平臺、各事業部、縣區記者站、文化產業和非報產業等業態相互賦能、一體發展,持續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 近年來,濟南對臨沂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大力度的援助協作,在產業、資金、人才等領域給予大力支持,把泉城人民的溫暖送到了沂蒙群眾的心坎上。
  • 【樹標對標奪標】山東公布20家縣級融媒先進單位,博山在列!
    區內宣傳方面,先後開闢《重點工作攻堅年》《堅決打贏疫情戰》《防疫情促發展》《大整治大提升》《推進一號改革工程》《樹標對標奪標》《民生365》《六大賦能行動》《決戰脫貧攻堅》《重大項目半年回眸》《環保對話廳》《我的初心故事》《周末去哪兒》等20餘個專題專欄,刊播稿件3000餘條,宣傳合力明顯增強。
  • 聚合創新資源,賦能企業發展!聽大咖們說……
    當下,置身於「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空間中,園區正集聚更多創新力量、融合更多資源,以優質服務賦能企業發展。11月24日,由蘇州工業園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主辦的2020企業賦能創新發展峰會暨第五屆蘇南股權路演中心聚合大會盛大召開。
  • 洞見AI·賦能產業 大咖相聚銀川共話人工智慧發展
    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胡俊)11月3日,以"洞見AI 賦能產業"為主題的2020銀川國際智慧城市博覽會-人工智慧論壇舉行,全國人工智慧領域的精英們相聚銀川,共同探討人工智慧發展。、商湯科技智能產業首席架構師尹智、海峽智慧科技研究院院長吳承東分別以《面向智能持續感知的『傳感-計算』共融架構和晶片》《人工智慧技術和華為昇騰實踐》《AI新型智慧城市—商湯科技觀點和實踐》《從網際網路+到AI+,數位化變革創新之路》為題作了精彩演講。
  • 中國通信企業協會攜手產業鏈共話「大數據賦能」
    12月22日-23日,中國通信企業協會聯合廣東省通信管理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舉辦了 "2020·5G創新應用大會",同步舉行8個分論壇以5G技術創新為切入點,攜手產業鏈合作夥伴深挖5G價值賦能,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隨著5G時代的開啟,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行業應用快速落地,海量數據的價值更加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