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海水淡化成本的有效手段 「膜法」更有優勢

2020-12-27 萊特萊德海水淡化

近年來我國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迅速。截至2012年底,我國海水淡化工程產水量達到67.4萬噸/日。沿海各地積極發展海水淡化,海水淡化作為海洋經濟和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已逐步應用於人民的生產和生活中。

海水淡化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是降低運行成本,在運行成本的構成中能耗所佔的比重很大,降低能耗是降低海水淡化成本有效的手段。反滲透海水淡化能量回收如何實現?

反滲透海水淡化(SWRO)是目前海水淡化的主流技術之一,反滲透海水淡化過程需消耗大量電能提升進水壓力以克服水的滲透壓,反滲透膜排出的濃水餘壓高達5.5~6.5MPa,按照40%的回收率計算,排放的濃鹽水中還蘊含約60%的進料水壓力能量,將這一部分能量回收變成進水能量可大幅降低反滲透海水淡化的能耗,而這一目標的實現有賴於能量回收技術的利用。

通過能量回收裝置的應用大幅降低了海水淡化成本,促進了反滲透淡化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並使之成為具競爭力和發展速度很快的海水淡化技術。因此,能量回收與反滲透膜和高壓泵並列成為反滲透海水淡化系統中的三大關鍵技術。

海水淡化是一種可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開源增量技術,不受氣候影響,水質好,可以較好地彌補蓄水、跨流域調水等傳統手段的不足,對於我國緩解沿海地區淡水短缺、優化沿海水資源結構、保障沿海地區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版權提示:萊特萊德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註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

相關焦點

  • 國內最大膜法海水淡化項目開建
    建成後,百發海水淡化廠日產能力將達到20萬立方米,成為國內最大的膜法海水淡化項目、國內最大的市政供水示範項目,將進一步提高我市供水保障能力,引領我市海水淡化事業發展邁入新階段。寒潮侵襲下,島城氣溫降至零下10℃,百發海水淡化廠西側53畝新規劃地上,卻是一片火熱開工的熱鬧場景。作為我市海水淡化規模化應用的標誌性工程,百發海水淡化廠擴建工程邁出堅實一步。
  • 國內最大膜法海水淡化項目在青開工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洪智 通訊員 吳婧2020年12月30日,由青島水務集團投資建設的百發海水淡化廠擴建工程開工。該項目總投資約7.07億元,設計日產淡化海水10萬立方米,建設周期約1年,採用國際領先的雙膜法工藝。
  • 淡化的海水,你願意喝嗎(關注)
    李琳梅說,熱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00年,那時海邊居民便懂得在鍋內把海水加熱到沸騰,海水蒸發變成水蒸氣,而鹽分則留在鍋底成為垢,水蒸氣遇冷成為蒸餾水,獲得可飲用的淡水——這就是今天熱法海水淡化的「老祖宗」。「因為需要大量熱能,所以熱法裝置要挨著熱電廠建造。」   反滲透方法就是膜法,用膜對水分子進行篩選。
  • 納濾膜技術可有效解決海水淡化危機
    利用海水淡化技術從海水中製取飲用水已成為解決水資源危機的有效途徑之一。到目前為止,反滲透法、蒸餾法、電滲析法等都已得到廣泛的應用。我國的海水淡化技術研究始於 20 世紀 60 年代,中國科學院、教育部、國家海洋局等所屬的院校和科研院所開展了電滲析、反滲透、蒸餾等海水淡化技術的研究開發,並取得了豐碩成果。
  • 青島百發海水淡化廠擴建工程開工將成國內最大膜法海水淡化項目
    12月30日,青島市百發海水淡化廠擴建工程開工儀式在李滄區舉辦,市海洋發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雲潭出席開工儀式。百發海水淡化廠擴建工程總投資7.07億元,採用國際領先的雙膜法工藝,設計日產淡化海水10萬立方米,建設周期約1年。
  • 海水淡化技術研究新進展和發展趨勢
    其中預處理是指在海水進入起淡化功能的裝置之前對其所作的必要處理,如殺除海生物,降低濁度、除掉懸浮物(對反滲透法),或脫氣(對蒸餾法),添加必要的藥劑等;脫鹽則是通過上列的某一種方法除掉海水中的鹽分,是整個淡化系統的核心部分,這一過程除要求高效脫鹽外,往往需要解決設備的防腐與防垢問題,有些工藝中還要求有相應的能量回收措施;後處理則是對不同淡化方法的產品水針對不同的用戶要求所進行的水質調控和貯運等處理
  • MBSW-500貨櫃海水淡化設備 化解海島居民用水難題
    進入21世紀後,淡水資源的短缺使得海水淡化技術逐漸從缺水的中東地區延伸到世界主要沿海國家。淡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全球性問題。海水淡化作為緩解淡水資源危機的重要手段,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開發了多級閃蒸、低溫多效蒸餾、反滲透膜法等一批關鍵技術,同時帶動了設備建設關鍵材料和工藝的發展。
  • 海水淡化在海島應用的工程案例
    由於採用了能量回收系統 ,使得膜法海水淡化技術具有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關鍵詞 : 海島; 海水淡化 ; 能量回收 ; RO系統我國的淡水資源一直處於緊缺的狀態。隨著技術的進步 ,海水淡化在越來越多的城市有了應用 ,尤其是沿海和島嶼地 區,向大海要淡水是大勢所趨與長距離調配水源相比,海水淡化具有見效周期短水量穩定 、水質穩定等優點。
  • 青島水務集團百發海水淡化廠生產能耗降低19% 居全國領先水平
    半島網7月30日訊  記者從青島水務海淡科技公司獲悉,青島水務海淡科技百發海水淡化廠對原有設備設施進行節能技改,海水淡化生產噸水能耗由4.18降至3.40千瓦時/立方米,較設計標準能耗4.09千瓦時/立方米大幅降低,居全國領先水平。
  • 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效率創新高
    為解決這一發展中的矛盾,尤其是缺水地區對淡水的渴求,就近進行海水或苦鹹水淡化已成為擴大淡水來源的有效途徑之一。當然,對海水或苦鹹水進行淡化的方法有很多,如常規蒸餾法、離子交換法、滲析法、反滲透膜法以及冷凍法等。這些傳統的方法除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或電力外,還會汙染空氣並造成溫室效應。
  • 日淡化海水25萬噸,這家杭企躋身全球海水淡化TOP10
    記者 吳靜 通訊員 趙丹青 趙欣近日,全球水務行業領先的商務情報提供商(GWI)公布了2009-2020全球TOP20海水淡化與水再利用項目開發商排名,前20名中4席是中國企業。其中,杭州水處理中心躋身TOP10。
  • 海水淡化用處大!媒體團赴青島開展海水淡化採風活動
    經過多年的探索、發展和實踐,山東省湧現了多家從事膜產品研發、裝備製造、淡化水及鹽化工產品生產的企業,在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技術、裝備、人才等方面具備了一定的優勢。近日,由人民日報、中新社、中國旅遊報等組成的媒體採風團一行來到青島水務集團海水淡化科技公司進行考察採風活動,至百發海水淡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百發公司)現場考察、座談。
  • 山東按下海水淡化「快進鍵」 2022年海水淡化日產能將超百萬噸
    「加快發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增加水資源供應,可以有效緩解沿海地區水資源短缺矛盾,保障水安全。」張建東說,淡化海水的有效供給,還有利於減少濱海地區開採地下水,減緩海水內侵導致的鹽漬蔓延,保護水生態環境;同時,作為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鏈條長,其發展能有效加速山東省海洋經濟新舊動能轉化、培育新的增長點。
  • 賽諾與首鋼創新國內首個大型熱膜耦合海水淡化項目正式供水
    項目前期賽諾聯合首鋼針對該創新熱膜耦合系統進行了為期一年的中試,全方位全過程對系統的水質、水量、鹽量、溫度進行運行模擬測試,並結合不同品牌和型號膜產品進行對比測試,以確保系統安全穩定可靠。同時針對運行過程能耗進行計算,測試結果顯示該系統可大幅降低運行成本,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
  • 堅持可持續發展 中國海洋大學團隊實現海水淡化低能耗
    青島新聞網12月22日訊(記者 韓彤彤)海水淡化是解決水資源短缺的重要戰略手段,今天,在青島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由中國海洋大學徐佳、單寶田、許麗娜、李明明、馮晨晨主導的「海水淡化高效膜材料製備及膜集成關鍵技術研究」,拿下2019年度青島市自然科學一等獎。
  • 反滲透海水淡化系統的技術優勢
    地球有大約70%的面積是海洋,作為一種從長遠發展來看經濟、清潔和可持續的手段,海水淡化從眾多辦法中脫穎而出,作為典型的能耗密集型產業,將海水淡化為可以直接飲用的淡水成為解決淡水資源缺乏的有效途徑。反滲透海水淡化系統的技術優勢:1、節省電力。系統利用深海水的自然壓力,不需要使用傳統的陸上所用的承壓套管,也不需要高壓水泵作為反滲透動力,消耗的電能僅為陸上淡化的30%左右。
  • 中捷,海水淡化來了!
    中捷,海水淡化來了!滄州地處渤海之濱,海水資源充沛,尤其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海水資源的利用已由傳統的池塘養殖和鹽業用水發展到海水淡化和工業用水。
  • 我國首個熱膜耦合式海水淡化項目投產運行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王育民 通訊員張曉悅、王婷婷)12月16日12時30分,經過48小時的平穩試運行,國內首個熱膜耦合式海水淡化項目在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投產運行。該項目的正式投產,標誌著我國在海水淡化技術上取得了新突破,將大幅提高鋼廠水資源利用效率。
  • 反滲透海水淡化設備的工藝流程
    海水淡化技術是從海水中獲取淡水,能夠應用到沿海居民飲用水、工業鍋爐補給水等穩定供水。目前,海水淡化技術主要有蒸餾法、電滲析法以及反滲透法。如今,反滲透海水淡化技術發展迅速,工程造價和運行成本持續降低,且適用範圍廣、淡化規模適中、項目施工時間短等諸多優點中最大的優點是節能,它的能耗僅為電滲析法的1/2,蒸餾法的1/40。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反滲透海水淡化設備的工藝流程吧。
  • 專家表示:海水淡化水很健康 民眾可放心飲用
    人民網北京7月23日電(實習生 吳姣)「淡化水經過礦化之後完全能夠滿足人體所需的各種礦物質和營養物的需求,大家可以放心飲用。」昨日,在國家海洋局成立50周年之際,中國海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雷波等專家在參加中國科協「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時,回答了人們對海水淡化安全性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