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小肖 | 科技資訊 | 原創原創實屬不易,請勿抄襲搬運。
今年,在美晶片禁令實施下,國內乃至世界都幡然醒悟,於是,晶片領域瞬間開始流入大量科研資金,晶片科研正式掀起風潮。反觀國內晶片技術,由於起步較晚,所以需要付出更多的科研精力與資金。
近期,曾出現的「武漢弘芯」晶片項目事件,也提醒著我們,急需解決晶片製造這一巨大問題。即使現在晶片科研屬於熱門且緊要的羨慕,但也不要病急亂投醫,需要的是保持理性的頭腦,這樣或許才會有好轉的希望。
臺積電老將——蔣尚義,空降中芯國際
半導體領域屬於高精尖類科研行業,其需要的是專業的人員才能夠進入。對於「武漢弘芯」的失敗,或許是因為高技術人員的支持。反觀,臺積電之所以能夠穩坐晶片製造巨頭位置,是因為其擁有大量的技術人員,以及各「老將」的戰略領導。而現在,中芯國際將臺積電前高層管理——蔣尚義,聚合到中芯國際。
蔣尚義的履歷十分豐富,其有著近45年的從業經驗,在半導體領域絕對可稱之為元老級人物。與此同時,在為進入中芯國際前,他還是臺積電研發部副總裁,我們如今所使用的7NM、5NM乃至今後的3NM,都少不了他的助力,近來使臺積電的越發雄厚,並且長期處於晶片最新技術的領導者。
那麼,臺積電如此興盛蔣尚義為什麼還有走呢?其原因是因為蔣尚義想藉助中芯國際來完成內心的晶片理想。據悉,蔣尚義在臺積電就這期間,曾提出過新穎的晶片封裝測試提議,但是,因為與張忠謀意見不同,最終以被拒告終。
蔣尚義一個改變世界晶片整體格局的人
與蔣尚義共事過的人都稱他為「技術偏執狂」,他對於技術的偏執程度令人敬仰。當年,林本堅提出「浸潤式光刻機技術」,一經提出就遭到業內質疑,但蔣尚義卻很贊同他的這項技術,最後在幾經堅持下,才得到了業內的認同,之後便有了荷蘭ASML及臺積電的興起。作為臺積電最第一批的開業「元老」,曾一度被同公司員工稱為「蔣叔」,也是最被看好的企業接手人。
那麼,林本堅又是誰?這個名字或許大家都不曾聽說過,其實也正常,他為人十分低調,但他在晶片科研這件事情上卻沒有低調過。曾經,因為自己的一個靈感,使尼康、英特爾兩大企業,捨棄了自己跟進幾年且耗資數十億的科研項目,自願跟隨在他身後前行。他對於世界晶片總體格局的影響是巨大的,也將晶片製程工藝推進近6代。
在最初,林本堅並不是在臺積電就職,一個偶然的機遇,使蔣尚義將其招進,如果說古有伯樂識馬,那麼今就是:蔣尚義識林本堅!在林本堅的加入以及蔣尚義的領導下,臺積電技術迅速成長,便有了如今臺積電晶片製造巨頭之稱。
蔣尚義加入,梁孟松請辭,國芯未來局勢將是如何?
近期,在宣布蔣尚義出任執行董事後,梁孟松毅然提交請辭信,就此離開中芯國際。其實梁孟松先生也是一位十分偉大的晶片科研者,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更是壯舉眾多,例如:為臺積電爭取「銅製程」,初步奠定了晶圓製造巨頭地位,為三星研發出finFETch晶片製造方案,為中芯國際突破7NM製程工藝晶片,之後被業內譽為「晶片領域三號人物」。
對於梁孟松先生的離開,立秋先生深嘆可惜。反觀,蔣尚義的加入能否擔起中「芯」發展的擔子,這可能還要留給時間來驗證。
當前國內晶片科研進度嚴峻,在美晶片禁令施壓下,我國研發自主晶片之路勢必要行,因為一旦放棄,那就意味著失去了晶片自主權的前提。尚且如今世界極力爭奪晶片領先位置,都保持著高度重視,好比:近期歐洲成立「晶片13國科研聯盟」,主要進軍高端晶片的研發,投入資金近萬億元,所以我國更要保持一致集中態勢,才能有機會進行趕超!
寫在最後
最後,立秋先生想說,梁孟松先生請辭雖未確定,但是,其內心意願已決。在此願梁孟松先生能夠選擇留在國內,為國芯自主之路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您或許需要的只是一個可以供您施展的平臺,先生認為華為旗下海思晶片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在那您或許能夠充分發揮出您的才學,與此同時,也能為自主晶片建設之路添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