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計劃推廣1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 機構建議關注產業鏈龍頭企業

2020-11-21 極客網FromGeek
  • 人閱讀
  • 2020-09-14發布
  • 來源:財聯社

  • 相關關鍵詞

財聯社9月14日訊,今日,在上海舉行的「第五屆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上了解到,上海正著力打造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高地,計劃在3年內,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據悉,氫能被業內專家稱作是能源領域的終極能源,氫燃料電池車具有幾乎零排放的優勢。

近日,中汽協在信息發布會上公布了2020年8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其中燃料電池汽車表現亮眼,8月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7輛和121輛,同比2019年8月分別增長438.9%和536.8%。而此前上半年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僅完成390輛和403輛,同比下滑66.5%和63.4%。由此可見,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在8月實現了迅猛增長,表現明顯好於前7月。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燃料電池汽車還處於推廣初期,離不開政策補貼支持。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國家財政壓力較大、且部分企業停工停產,因而產銷量大幅下滑。近期多地政府加大了對燃料電池產業的扶持力度,新的補貼政策也「呼之欲出」,燃料電池汽車的產銷量有望逐步恢復並提升。

萬聯證券研報指出,我國目前還處於燃料電池汽車普及初期,高昂的成本使得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離不開政策補貼,而近年的補貼政策尚未正式落地,如何避免「大水漫灌」,極儘可能的推動行業發展是補貼政策制定的關鍵。除補貼政策外,突破燃料電池及氫能核心技術以降低成本、開展新技術及產業化應用示範等也是關鍵環節。如今我國在這些方面已加大投入,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的推廣路線也逐漸明朗,建議關注氫能及燃料電池行業相關龍頭企業。

雄韜股份:公司在氫能產業鏈上已完成制氫、膜電極、燃料電池電堆、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整車運營等關鍵環節的卡位布局,旨在打造氫能產業平臺,整合和拓展氫能產業鏈的相關資源。

厚普股份:2017年9月,公司與武漢地質資源環境工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並就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應用和推廣項目建立戰略合作關係。

美錦能源:公司已對氫能領域進行全產業鏈布局。

南都電源:新源動力主要從事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及組件的研製生產,被國家授予「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是目前國內燃料電池領域規模最大的企業。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

相關焦點

  • 北京發布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機構:布局行業相關龍頭企業...
    根據規劃,2025年前,北京市將培育5-10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力爭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240億元。根據氫雲鏈資料庫顯示,2020年1-7月國內氫能產業名義總投資金額超過1300億,同比增長超過30%。
  • 北京發布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關注受益公司(股)
    來源:證券時報北京市8日正式發布《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規劃》分兩個階段提出發展目標:2023年前,培育3-5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力爭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30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
  • 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呈現爆發式增長
    《規劃》分為兩個階段目標:2023年前,培育3-5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力爭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30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85億元;2025年前,培育5-10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力爭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240億元。
  • 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深度研究
    4.2 燃料電池核心技術產業鏈與領先企業產業鏈環節方面,氫燃料電池上遊包含電池組件和氫能兩大類,電池組件包括燃料電池電堆、空壓機、水泵、氫泵、儲氫器、加溼器等,其中電堆又包含為雙極板、電解質、催化劑、氣體擴散層。產業鏈中遊是燃料電池系統的組裝部分。
  • 上海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計劃:培育10家以上知名企業和獨角獸
    《計劃》提出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的實施目標為,到2023年,上海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實現「百站、千億、萬輛」總體目標,規劃加氫站接近100座並建成運行超過30座,加氫網絡全國最大,形成產出規模約1000億元,發展規模全國前列,推廣燃料電池汽車接近10000輛,應用規模全國領先;
  • 韓國本土累計銷量突破萬輛 現代汽車氫燃料電池技術顯示硬實力
    據韓聯社報導消息稱,截至2020年10月底,現代汽車氫燃料電池車NEXO自2018年上市以來,在韓國本土累計銷量突破了10,000輛大關,成為全球首款在單一國家銷量過萬的氫燃料電池車型。其中,2018年NEXO銷售727輛、2019年售出4,194輛、2020年1-10月售出5079輛。
  •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促進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發展
    其中,《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提到,加速發展綠氫製取、儲運和應用等氫能產業鏈技術裝備,促進氫能燃料電池技術鏈、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發展。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氫能源,在氫的製取、儲運等環節有一定突破,同時也在不斷推進氫燃料電池車的應用。
  •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出爐 氫能源車產業鏈迎機遇
    作為世界上率先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國家之- , 我國電池新能源汽車市場先發優勢凸顯。截至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成交量連續5年位居全球第一, 累計推廣量超過480萬輛,同時國內全產業鏈累計投資額超過2萬億元,已經成為發展的新動能。機構分析認為,氫能源汽車是行業長期發展方向,該項政策的推出,進一步加快 了產業發展節奏,將為氫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相關產業鏈帶來機遇。
  • 上海發布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實施計劃
    文中表示,該實施計劃目標到2023年,上海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實現「百站、千億、萬輛」總體目標,規劃加氫站接近100座並建成運行超過30座,加氫網絡全國最大,形成產出規模約1000億元,發展規模全國前列,推廣燃料電池汽車接近10000輛,應用規模全國領先;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整體發展水平達到國際領先,關鍵技術實現自主掌握,創新產品推向全球市場,氫能基礎設施趨於完善,推廣應用規模持續擴大
  • 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站上風口 商業化還面臨哪些障礙?
    各國積極布局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燃料電池汽車被國際社會公認為氫能最為重要的應用領域。據國際氫能委員會預計,到2030年,全球將有1000萬-1500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據了解,美國、歐盟分別提出到2030年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530萬輛和424萬輛,韓國計劃到2040年累計生產620萬輛,日本計劃在2040年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達到300萬-600萬輛等宏偉目標。看好氫能產業前景,國內主要車企也紛紛開始布局。
  • 工業強省山東駛上「氫高速」|山東|燃料電池汽車|燃料電池|城市群
    山東省在此次五部門組織的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申報中,將採用「1+5+4」組群模式,積極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建設,與全國產業鏈優秀企業合作,推動燃料電池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完善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生態。
  • 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申報截止 「以獎代補」政策驅動力已然釋放
    根據《計劃》,到2023年,上海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要實現「百站、千億、萬輛」總體目標,規劃加氫站接近100座並建成運行超過30座,加氫網絡全國最大,形成產出規模約1000億元,發展規模全國前列,推廣燃料電池汽車接近1萬輛,應用規模全國領先。
  • 氫能源寫進白皮書 龍頭企業受機構關注
    記者 彭浩編者按:國新辦12月21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其中重點提及促進氫能燃料電池技術鏈、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發展。大力發展氫能將對氫能源企業帶來哪些影響?《投資快報》記者帶您一看究竟。
  • 氫燃料電池汽車「十城千輛」示範申報截止 京滬廣入選機會較大
    摘要 【氫燃料電池汽車「十城千輛」示範申報截止 京滬廣入選機會較大】11月15日是申報氫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截止日。記者獲悉,已有10餘個城市群最終遞交了申報材料。從申報情況來看,目前京滬廣等入選優勢較大,預計年內公布最終申報結果。
  • 北京經信局印發《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
    2020年10月29日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制定並發布了《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根據《規劃》內容顯示,2023年前,北京市將培育3至5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力爭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30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85億元;2025年前,北京市培育5至10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力爭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240億元。
  • 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申報截止,「以獎代補」政策驅動力已然釋放
    根據《計劃》,到2023年,上海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要實現「百站、千億、萬輛」總體目標,規劃加氫站接近100座並建成運行超過30座,加氫網絡全國最大,形成產出規模約1000億元,發展規模全國前列,推廣燃料電池汽車接近1萬輛,應用規模全國領先。
  • 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再迎政策利好
    12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未來加速發展綠氫製取、儲運和應用等氫能產業鏈技術裝備,促進氫能燃料電池技術鏈、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發展。在政策和巨大市場空間推動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有望加速發展。在政策和巨大市場空間推動下,氫燃料電池產業鏈有望有望進入規模化、降本、開拓市場的良性循環。按照燃料電池發展白皮書,到 2030 年,我國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達到200萬輛水平。
  • 內蒙古:在呼和浩特等地推廣燃料電池汽車 給予補貼政策及路權
    具體包括2個階段性目標:1)2020-2023年氫能產業發展全面起步。燃料電池在公交、物流、礦山等領域推廣應用形成一定規模,累計推廣燃料電池汽車3830輛以上,建成加氫站(包括合建站)60座;基本形成覆蓋氫的純化與分離、儲氫材料、燃料電池電堆及關鍵零部件等領域的技術研發體系。2)2024-2025年氫能產業發展加速推進。
  • 中國始終站在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前沿!
    近年來,我國在能源方面進行了戰略性調整,將研究開發的重點逐漸轉向氫能,其中,汽車工業的氫燃料電池利用氫能研發進展較快,但我國的氫燃料電池研發技術起步較晚,基礎設施還沒有完全建成,開發速度較慢,相關技術研究還不夠成熟,尚需時間來完善發展規劃。
  • 【杜科新材料 聚焦】2021年中國氫能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十大預測
    氫燃料電池汽車憑藉長續航、耐低溫等優勢,作為純電動汽車的重要補充,開始受到資本市場的關注。除億華通上市之外,重塑股份、清能股份、新源動力、武漢理工、東嶽未來氫能等產業鏈頭部企業紛紛贏得資本市場的青睞。 基於科創板上市規則,目前達標或接近達標的公司有重塑科技、飛馳汽車、東嶽未來氫能等產業鏈頭部企業。2021年,預計至少有5家左右氫燃料電池企業向科創板衝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