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能否「轉正」? 專家: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將成資訊時代的...

2020-12-15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本報記者劉一穎

&nbsp&nbsp&nbsp&nbsp「停課不停學」,在疫情的催化下,在線教育參與人數直線上升。自2月開啟線上授課以來,截至5月11日,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瀏覽次數達20.73億,訪問人次達17.11億,教育學習類App日活量從平日的8700萬上升至1.27億,升幅達46%。

&nbsp&nbsp&nbsp&nbsp數字激增背後,是千家萬戶對教育的熱切關注。在線教育發軔於2013年,那一年被視為「在線教育元年」。7年後,在線教育能否站穩風口,成功「轉正」?

&nbsp&nbsp&nbsp&nbsp線上教育大軍急速擴充

&nbsp&nbsp&nbsp&nbsp今年端午假期,家住濟南市花園路某小區的6年級學生王思陽沒閒著,參加線上、線下輔導班各一天。母親劉鳳麗告訴記者,受疫情影響,原本只有線下教學的「嘉英教育」轉為線上,孩子通過釘釘上課,每兩周會收到學校快遞到家的教材和作業,完成後上傳作業,老師會進行針對性點評。「總體來看,我對孩子學習效果還算滿意。」劉鳳麗說。

&nbsp&nbsp&nbsp&nbsp除了線下教育被迫轉身加入,深耕線上多年的在線教育迎來發展春天。「跟誰學」山東運營中心總經理郭代言告訴記者,根據「跟誰學」Q1財報,今年1-3月實現淨收入12.98億元,同比增長382%;正價課付費人次達77.4萬,同比增長307%。

&nbsp&nbsp&nbsp&nbsp跟誰學主打「名師教學」,行業排名前2%的名師是核心資源,龐大的輔導教師團隊是運營基礎。郭代言說,學生的大量湧入帶來巨大用工壓力,嚴重短缺的就是輔導教師。疫情期間,公司3周時間上崗近200名新老師。按照計劃,中心今年將在濟南招聘2000名老師,未來3年招聘5000-8000名老師。

&nbsp&nbsp&nbsp&nbsp用「主播」的方式教學

&nbsp&nbsp&nbsp&nbsp但得知輔導班恢復線下教學時,劉鳳麗還是第一時間把孩子送了回去。

&nbsp&nbsp&nbsp&nbsp專注線下教育的我省某知名綜合性教育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教學模式從線下匆忙轉為線上,效果並不理想。「恢復線下教學後,學生回歸率很高,完全超出我們預想。」該負責人表示,他們接下來的主要精力仍在線下教育,對在線教育仍持觀望態度。

&nbsp&nbsp&nbsp&nbsp視力受損是家長對在線教育最為擔憂的一點。此外,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缺少學習氛圍、缺乏師生互動等突出問題,降低了大家對在線教育的熱情和投入。

&nbsp&nbsp&nbsp&nbsp「線下教育線上化不是在線教育。」郭代言認為,在線教育不是一種工具,而是一項基礎設施,是由網際網路重構的教育體系和框架,教學模式、在線場景、課程體系等內容都完全不同於線下教育。

&nbsp&nbsp&nbsp&nbsp出色的在線教育教師大多語速偏快、思維清晰,具有主播氣質或是網紅特徵。據記者觀察,在線教育每節課大多不超過45分鐘,這需要教師擅於概括提煉知識點,而且講課生動有趣,確保課上時間全部轉化為有效教學時間。因此,優秀的線下教師並不一定適合在線教育,而是要經過專業培訓、調整,以「主播」的方式展現豐厚的知識儲備和獨到的學科認知。

&nbsp&nbsp&nbsp&nbsp在線教育生存機制更苛刻

&nbsp&nbsp&nbsp&nbsp業界普遍認為,疫情助推在線教育打開市場,但市場遠未飽和。

&nbsp&nbsp&nbsp&nbsp郭代言認為,在線教育領域的頭部機構集中度遠高於線下。線下培訓行業有幾十萬家機構,市場極度分散。而在線教育行業會更加集中,只有最頭部的公司有可能實現規模化盈利,在線機構能夠做大主要依靠強大的技術底層和組織運營能力。所以,在線教育的生存機制會更苛刻,淘汰率會更高。

&nbsp&nbsp&nbsp&nbsp「線下教育與在線教育將長期共存。」山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趙建民博士表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可以充分發揮線上學習的優勢,而「兩性一度」(即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的教學目標,需要線下的任務驅動、協商對話、合作交流和團隊學習。只有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才能優勢互補,達成全學習目標。

&nbsp&nbsp&nbsp&nbsp因此,趙建民建議,師生和家長應充分認識線上教學、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將成為資訊時代的重要教學方式,學生要儘快提升在線學習能力,尤其是在線個人自主學習能力和在線團隊協作學習能力。

相關焦點

  • ...專家: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將成資訊時代的重要教學方式
    自2月開啟線上授課以來,截至5月11日,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瀏覽次數達20.73億,訪問人次達17.11億,教育學習類App日活量從平日的8700萬上升至1.27億,升幅達46%。  數字激增背後,是千家萬戶對教育的熱切關注。在線教育發軔於2013年,那一年被視為「在線教育元年」。7年後,在線教育能否站穩風口,成功「轉正」?
  • 騰訊教育攜手教育專家共議未來學校:擁抱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新模式
    疫情造成了人類教育史上最大規模的學校關閉,也帶來了非常難得的教育創新契機。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教授焦建利指出,「技術不能淘汰學校,但是善用技術的學校,註定會淘汰不用技術的學校。」對於後疫情時代的學校治理,焦建利認為需要突出五個方面:以學生為中心、做好教育與科技的結合、開放教育資源、讓學習真正發生、加強線上與線下混合學習。
  • 姚閩娜: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三部曲——以《營養與健康講座》為例
    為進一步推進高校信息化建設,提升教師信息化教學工具的應用能力,高教國培邀請福建農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副教授姚閩娜,以《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三部曲》為主題,圍繞《營養與健康講座》分享自己藉助信息化教學工具進行混合式教學設計的經驗。
  • 漳州部分高校持續推進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隨著2020年秋季學期學生的返校復學,為確保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教學的平穩有序運行,漳州部分高校在總結疫情防控期間在線教學經驗的基礎上,鞏固在線教學的成果,持續推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提升課堂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 電影電視系舉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匯報展演
    為展示與總結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效果,7月16日晚,電影電視系教學匯報展演在學術報告廳舉行。學院執行院長羅琴、黨委書記謝桂蘭、副院長張倩、副院長黃正文等院領導出席活動並作為評審考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匯報展演項目。學院執行院長羅琴宣布電影電視系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匯報展演正式開始。
  • 線上線下混合模式成新常態 在線教育風口未止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線教育迎來蓬勃發展。利用信息技術更新教育理念、變革教育模式已成大趨勢。專家和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在線教育的提質升級,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學習將成為教育的新常態,教育領域的國際合作有望駛入快車道。與此同時,家庭教育的積極參與,將成為推進中國教育發展的重要動力。
  • 疫情倒逼教育網絡化,且看這所學院如何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改之路
    7月21日,鄭州航院人事處處長、教師發展中心主任姜運倉說,疫情發生以來,學校把線上課程建設作為教育教學改革的新契機,在積極探索信息化教學之路的同時,科學推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謀「新常態」,科學推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改「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的經驗與創新都是寶貴財富,是我們未來提高的基礎。」姜運倉說,「疫情的發生倒逼教師們走上了信息化教學之路,這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 如何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觸發了一次「史無前例、世無前例」的大規模在線教學實踐。「學生在哪裡,教育就在哪兒發生」,穿越學校、家庭和社會的邊界,融合線上與線下,教育有了更多可能。「上半身校服紅領巾、下半身睡褲拖鞋」――今年上半年「雲」學習的經歷,讓孩子們印象深刻。「能聽到我說話嗎?能看到PPT嗎?可以的話請回復1。」
  •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將成新常態
    你怎麼看待當時這個「全面實施線上教學」的決定?  王繼新:因地制宜地全面實施「停課不停學」,是應急舉措。在全面實施線上教學的過程中,利用有線電視網絡和網際網路搭建雲課堂,滿足了疫情期間全國約1.8億中小學生的「有學上」的迫切需求。如此大規模的線上教學,可謂史無前例,也得益於多年來教育信息化建設打下的良好基礎,以及政府、企業、學校的密切協同。
  • 我校聯合主辦「新形勢下工科專業線上線下混合式實踐教學經驗交流...
    我校聯合主辦「新形勢下工科專業線上線下混合式實踐教學經驗交流會」 來源:本科生院   時間:2020-11-30  瀏覽:
  • ...課程獲批2019年陝西省線上線下混合式、線下、社會實踐一流本科課
    喜報—我校6門課程獲批2019年陝西省線上線下混合式、線下、社會實踐一流本科課 2020-12-16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兩會|建言】黃震:以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促進高等教育教學變革
    【全國兩會|建言】黃震:以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促進高等教育教學變革 2020-05-21 0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停課不停學:向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加速演進
    原題 停課不停學:向混合教學加速演進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代表著教育的未來,它將超越單一的線上或線下教學,成為未來教育教學的基本模式  ➤推動線上教育普惠與個性結合,需要在頂層設計上,逐步找到統一建設與百花齊放的界限。
  • 應讓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成為新常態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大中小學開啟了一場兩個多月的「全景式」集中線上教學活動。在這場無二選擇的教學模式背後,是教育信息化隱形壁壘的瞬間瓦解。廣大教師從排斥到質疑,再到接納後的積極實踐,最後到經驗積累和自身反思,教學信息化水平也在線上教學的過程中得到大幅提升。隨著各省市陸續復學,我們也看到不少教師「如釋重負」,大有要和線上教學說「再見」的姿態。
  • 探索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 北京豐臺區職成校外教育研討會成功舉辦
    豐臺區職教中心學校、社區學院、豐臺區少年宮、雲崗科技站、東高地科技館全體一線教師線上參會。開幕式現場本次會議的主題是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融合式發展研討。面對「後疫情時代」的到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教研模式」已成大勢所趨。
  • 教育部委託湖北做了一個調查,專家: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將成新...
    華中師範大學博導王繼新談「停課不停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將成新常態對話人物王繼新,華中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信息化與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你怎麼看待當時這個「全面實施線上教學」的決定?王繼新:因地制宜地全面實施「停課不停學」,是應急舉措。在全面實施線上教學的過程中,利用有線電視網絡和網際網路搭建雲課堂,滿足了疫情期間全國約1.8億中小學生的「有學上」的迫切需求。如此大規模的線上教學,可謂史無前例,也得益於多年來教育信息化建設打下的良好基礎,以及政府、企業、學校的密切協同。
  • 遇見好產品:未來將打造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
    在2020年,線上線下的融合式教學已成趨勢,作為線上教學平臺的ClassIn成為了其中重要的參與者。我們對來自翼鷗教育副總裁高寒進行了專訪。在這一兩年的時間更多的是從在線教育、在線融合,包括在線直播技術的這個角度,給了更多的支持和引導。信息化與融合式教學是教育的行業趨勢。另一方面,為什麼在線直播的這個技術可能會更多的被市場所接納?主要原因在於好的老師、優質的教育資源相對來說比較稀缺,但整個教育領域對優質教育資源有極強的訴求。
  •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將持續優化
    一節課的時間短了至少5分鐘,該講的知識點一個不能少;一學期到校學習的時間已減少兩個多月,該完成的教育教學任務一項不能砍。最近,本市中小學老師正忙著將這兩道「不等式」換算成「等式」,積極備課,迎接下周一開始的線上學科課程教學計劃。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說,未來疫情結束,這種線上線下混合供給的教學模式將持續發展優化下去,給線下課堂減負,激活更多教育能量。
  • 網絡教學有利有弊 專家稱線上線下混合式教育是未來趨勢
    【現場畫面】(杭州市長河高級中學物理教師 王光明)好了同學們時間到了,我們開始上課,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動能定理,我們先把上節課內容簡短的回顧一下。【解說】眼前這位正在直播的不是主播而是一名教師,王光明是杭州市長河高級中學高一物理教師,他採用這種線上教學已有2周了。疫情期間廣大學校都採用這種線上教學的模式,壓感筆代替粉筆,筆記本電腦代替黑板,上課都是通過電腦屏幕。老師和同學表示,這種線上教學的模式的優勢就是整合資源和回播。
  • 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智」 這門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近日,這門《創業基礎》(社會創業)課程獲得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獎項。該課程負責人、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老師汪忠期望通過這門課程能將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創業教育模式複製到更多高校,讓學生普遍接受系統的教育和訓練,加速造就一支規模宏大的創新創業生力軍。 有想法,不知如何實現,有熱情,不知從何入手。很多大學生在剛開始創新創業的時候,都是這樣的「小白」「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