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5G通信系統中毫米波的天線設計

2020-12-28 電子發燒友

淺談5G通信系統中毫米波的天線設計

電子元件技術網 發表於 2020-03-20 16:49:24

(文章來源:電子元件技術網)

眾所周知,5G將會擁有低頻段和毫米波兩個頻段,而毫米波的波長很短損耗很大,所以在5G通信裡面,我們必須解決這一問題。第一個方案是,襯底集成天線(substrate integrated antenna,即SIA)。

這種天線主要基於兩個技術:空波導傳輸的時候介質帶來的損耗很小,所以可以用空波導來進行饋源傳輸。但這存在幾個問題,因為是空氣波導,尺寸非常大,而且無法和其它電路集成,所以比較適合高功率、大體積的應用場景;另一個是微帶線技術,它可以大規模生產,但它本身作為傳輸介質的損耗很大,而且很難構成大規模天線陣列。

基於這兩個技術就可以產生襯底集成的波導技術。這一技術最早由日本工業界提出來,他們在1998年發表了第一篇關於介質集成的波導結構論文,提到了在很薄的介質襯底上實現波導,用小柱子擋住電磁波,避免沿著兩邊擴。這不難理解,當兩個小柱子的間距小魚四分之一波長的時候,能量就不會洩露出去,這就可以形成高效率、高增益、低輪廓、低成本、易集成、低損耗的天線。

上圖右下方是利用這一技術在LTCC上做出來的60GHz的天線,增益達到了25dB,尺寸8×8單元。這一方案是適合於毫米波在基站上的應用,在移動終端上有另外一種方案。第二個解決方案是把天線設計在封裝(package integrated antenna,即PIA)。

因為天線在晶片上最大的問題就是損耗太大,而且晶片本身的尺寸很小,把天線設計進去會增加成本,所以在工程上幾乎無法得到大規模應用。如果用封裝(尺寸比晶片大)作為載體來設計天線,不僅能設計出單個天線,還能設計天線陣列,這就避免了矽上直接做天線在體積、損耗和成本上的限制。

另外有一點需要注意的問題是,能否用PCB板做天線?答案是肯定的。關鍵的瓶頸並不是材料自身,而是材料帶來的設計問題和加工上的問題。不過PCB只適合在60GHz以下的頻段,在60GHz以後推薦用LTCC,但到200GHz後,LTCC也存在瓶頸。

未來天線必須要和系統一起設計而不是單獨設計,甚至可以說天線將會成為5G的一個瓶頸,如果不突破這一瓶頸,系統上的信號處理都無法實現,所以天線已經成為5G移動通信系統的關鍵技術。天線不只是一個輻射器,它有濾波特性、放大作用、抑制幹擾信號,它不需要能量來實現增益,因此天線不僅僅是一個器件。
     (責任編輯:fqj)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5G mm-Wave毫米波天線技術淺析
    的數據量與Sub 6GHz範圍的可用頻譜滿足容量的匹配關係,因此並沒有人特別針對毫米波頻段進行深入的RAN覆蓋研究,但是到了5G時代伴隨著用戶對於空口帶寬不斷提升的需求,獲取更多的頻譜資源顯然是拓展帶寬最直接的想法,當人們的目光開始檢索相關頻段資源的過程中,原來屬於微波通信及衛星通信的毫米波頻段越發顯得重要起來了。
  • 90天毫米波天線陣列實戰特訓班火熱招生中!
    隨著無線通信事業和雷達的深入研究和應用發展,在低端頻率的無線電頻譜已經趨於飽和狀態,尤其是在即將到來的5G通信中,即使採用了多種調製多址技術來擴大通信系統的容量,提升了頻譜利用率,也無法滿足未來5G通信的應用需求。
  • 解析未來天線技術與5G移動通信
    現在,下一代通信技術——5G已經進入了標準制定階段,各大運營商也正在積極地部署5G設備。毋庸置疑,5G將給用戶帶來全新的體驗,它擁有比4G快十倍的傳輸速率,這對天線系統提出了新的要求。在5G通信中,實現高速率的關鍵是毫米波以及波束成形技術,但傳統的天線顯然無法滿足這一需求。
  • 毫米波相控陣天線國內外發展現狀及技術趨勢
    在衛星通信領域,毫米波有源相控陣天線與傳統的動中通天線相比,沒有體積龐大的伺服跟蹤系統,波束速度快、方向可控、可實時跟蹤衛星,並且重量輕,可進行大批量生產;毫米波有源相控陣天線不含活動部件,可靠性極佳,即便陣列中少數天線單元失效,天線總體性能也不會受到影響,集成毫米波有源相控天線的終端是未來毫米波衛星通信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 鴻海推毫米波天線,鎖定5G智慧型手機應用
    鴻海積極布局5G通信,已推出5G毫米波(mmWave)天線產品,鎖定5G智慧型手機應用。鴻海內部技術人員指出,所有天線都在同一塊印刷電路板(PCB)基板上,通過新的天線設計可落實寬帶天線的帶寬,此外,天線設計只佔4層PCB板,可在主流的12層PCB板實現天線和所有走線。業界人士表示,5G時代支持Sub-6 GHz以下頻段與毫米波頻段,前者可平穩傳輸速度,覆蓋範圍較廣,不過5G真正的突破將會由毫米波帶動。
  • 毫米波通信的特點及前景
    因此,對付降雨衰減最有效的辦法是在進行毫米波通信系統或通信線路設計時,留出足夠的電平衰減餘量。4)對沙塵和煙霧具有很強的穿透能力大氣雷射和紅外對沙塵和煙霧的穿透力很差,而毫米波在這點上具有明顯優勢。大量現場試驗結果表明,毫米波對於沙塵和煙霧具有很強的穿透力,幾乎能無衰減地通過沙塵和煙霧。
  • 用於無人機高度測量的毫米波雷達微帶天線的設計與實現
    摘要: 本文設計了一個新的射頻電路設計性實驗項目———可用於無人機高度測量的毫米波雷達微帶天線的設計與實現。該實驗項目通過讓學生完成該天線的自主設計、仿真、優化、製作和測試的過程,引導學生來深入體會實際射頻工程中的實際流程和方法,從而提高其學習興趣,進而進一步培養其工程素質、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 5G通信技術解讀|如何實現比4G快十倍?毫米波技術是5G的關鍵
    但是,毫米波在空氣中傳輸衰減大也可以被我們所利用,所謂」It's not a bug,it's a feature!」:你手機使用的毫米波信號衰減確實比較大,但是同樣地其他終端發射出的毫米波信號(對你而言是幹擾信號)的衰減也很大,所以毫米波系統在設計的時候不用特別考慮如何處理幹擾信號,只要不同的終端之間不要靠得太近就可以。
  • 《凡億90天射頻天線(毫米波天線陣列)線上特訓班》 第二期火熱招生...
    ,尤其是在即將到來的5G通信中,即使採用了多種調製多址技術來擴大通信系統的容量,提升了頻譜利用率,也無法滿足未來5G通信的應用需求。因此,為了實現高速,高效率,寬頻帶的無線通信勢必需要向高端頻率發展新的頻譜資源。毫米波具有波長短,頻帶寬的特點有效的解決了實現高速寬帶通信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因而在無線通信中具有廣泛的應用。
  • 支持5G 超快速通信的新天線技術
    除了超快的速度和大容量之外,5G 移動通信系統還具有多重並發連接和超低延遲等特點。隨著遠程作業和在線課程的不斷增加,在需要高速、穩定通信的時代,5G作為一項能滿足這一要求的社會性基礎設施,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集成了無數個天線元件的多天線技術在用於 5G 移動通信的小型蜂窩基站中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科普 | 支持5G超快速通信的新天線技術
    除了超快的速度和大容量之外,5G 移動通信系統還具有多重並發連接和超低延遲等特點。隨著遠程作業和在線課程的不斷增加,在需要高速、穩定通信的時代,5G作為一項能滿足這一要求的社會性基礎設施,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集成了無數個天線元件的多天線技術在用於 5G 移動通信的小型蜂窩基站中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毫米波大規模MIMO射頻鏈路壓縮技術對部署5G無線通信系統具有什麼...
    打開APP 毫米波大規模MIMO射頻鏈路壓縮技術對部署5G無線通信系統具有什麼意義 佚名 發表於 2020-04-13 11:40:21
  • Apple Watch 5G毫米波天線等蘋果3項專利曝光
    第一個專利涉及即將加入Apple Watch的5G毫米波天線。第二項專利涵蓋了未來的電源線,其設計採用了兩層不同的聚合物材料,防止磨損。第三項專利涉及雙iPhone充電板。專利「20210033714」:具有毫米波測距能力的電子設備蘋果iPhone 12包含了面向美國市場的毫米波天線,近日一項專利表明未來的Apple Watch也將擁有毫米波天線,如下面的專利圖所示。
  • 與5G毫米波完美配合的大規模晶片級天線陣列技術:測試如何做?
    天線陣子數量的增加提高了通信系統的複雜性,這對天線陣性能評估提出了新的要求,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是隨著頻率的提高,設備的射頻前端和天線陣子高度集成化,由於待測件可能不存在測試射頻接口,以往能夠通過傳導法進行的測試項目(如發射機和接收機項目),現在則需要通過空口(OTA: Over-the-air)方式進行。此外,天線在研發和封測的環節中,也需要對晶片級或PCB級的天線進行空口測試。
  • 與5G毫米波完美配合的大規模晶片級天線陣列技術:測試如何做?
    天線陣子數量的增加提高了通信系統複雜性,這對天線陣性能評估提出了新的要求,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是隨著頻率的提高,設備的射頻前端和天線陣子高度集成化,由於待測件可能不存在測試射頻接口,以往能夠通過傳導法進行的測試項目(如發射機和接收機項目),現在則需要通過空口(OTA: Over-the-air)方式進行。
  • EPP吸波材料應用於0TA測試 5G終端毫米波不再難測
    目前使用的無線通訊為較長的釐米波頻段,網絡頻率在700MHz-6GHz,低頻段頻譜資源的開發已經非常成熟,剩餘的低頻段頻譜資源已經不能滿足5G時代10Gbps的峰值速率需求,因此未來5G系統需要在毫米波頻段上尋找可用的頻譜資源,來實現超高流量密度、超高連接數密度、超高移動性技術。為了迎合5G NR移動通信標準,5G設備測試和測量技術的複雜性不斷增加。
  • 信維通信VS碩貝德:天線雙雄的5G拉鋸戰
    誠然,在5G毫米波天線領域,蘋果雖然搶佔了先機。但國內終端和產業鏈廠商的毫米波技術預研也並不落後。當前,集微網從國內天線雙雄碩貝德和信維通信了解到,「毫米波技術到來之時,就是AiP天線真正起量的時刻。當前,國內基站側和終端側的5G天線需求,已然是個巨大的增量市場,天線廠商都卯足了勁在出貨。」
  • 下一個信維通信!華為天線最大供應商,5G LCP天線今年量產
    2、碩貝德:國內5G天線龍頭,覆蓋終端天線、基站天線、車載天線等產品,同時布局5G散熱行業、毫米波5G基站、終端射頻領域;迎來5G基站建設機遇,布局宏基站、微基站等領域的基站天線業務,已實現宏基站PEP振子量產供貨;成為華為手機天線核心供應商
  • 對話盛路通信董事長楊華:5G時代的天線變革
    ;針對6G以上頻段,盛路通信已經完成了毫米波的系列寬窄波束產品的開發,並且在國內率先完成了28G頻段 64單元的有源一體化天線開發,該產品也獲得了由工信部組織的5G「綻放杯」大賽二等獎,也是該次唯一以硬體參賽獲獎的民營企業項目。
  • 通信行業毫米波專題報告:毫米波發展如火如荼
    1)毫米波頻譜資源豐富,扭轉全球頻譜短缺困境;2) 毫米波大容量、高帶寬賦予 5G 更高性能,通信時延低提升用戶體驗速率; 3)毫米波具有天線小等特點,設備輕量化易於部署;4)毫米波波束窄, 方向性好,較 Sub-6GHz 更好提升定位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