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噬罪者》,是比肩9.5分《我們與惡的距離》的作品

2020-12-14 白易說娛樂

去年最讓人驚喜的就是《我們與惡的距離》,目前豆瓣評分9.5分。《我們與惡的距離》是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以一個槍擊案件為基礎,通過兇手、受害者家屬、兇手家屬和旁觀者的視角來探索深刻而現實的主題。

另一部精彩的中國劇《噬罪者》誕生了,而《我們與惡的距離》有著同樣的魅力,主題也很相似。《噬罪者》由莊開勳、夏于喬、曹燕豪、蔡淑珍、林子喜等明星主演,共13集,已全部播出。豆瓣評分8.0分,從整體質量來看,是被低估的,比較合理的分數應該是8.5分以上,分數只有300人左右,看的人數比較少。

在經典電影《目擊者之追兇》中莊開勳的出色表現,在《噬罪者》中飾演兇手王翔,再一次上演了精彩的表演。在故事的開頭,王翔被假釋回家,但回到社會後,生活對他來說並不容易,找工作是最大的問題,畢竟他的汙點太大,大到知道他的真實身份就會遠離。

新一季沒有一開始就講故事,而是用倒敘的方式逐步呈現案件的全貌,懸念控制非常好。在劇情前,只知道王翔犯了殺人罪,殺害了一名高中女生,但在此案中,似乎隱藏著什麼。王潔的哥哥介紹,王翔成為潘家的司機,主要負責發送潘潘家的女兒潘天愛上學,前提是隱藏他們的身份是一個殺人犯,因為沒有人會問兇手是一個司機。

王翔一開始是拒絕的,但為了找工作,還是選擇了騙潘嘉,就像弟弟說的:不要說不該說的話。然而,由於交通事故,只有王的見證被帶到審訊室,因為王視頻交通事故受害者在雨中救主鍋一天愛上傳播到網際網路,王翔哥哥成為一個英雄,但猜測的主題,王曾經是兇手被釋放的背景下,事情變得撲朔迷離。

《噬罪者》複雜的角色,每個角色徹底,哥哥王之間的關係和王傑兩兄弟和高中女生之間的關係,王傑洪怡安與女友的關係,王傑和潘夫人的亂倫關係,小王和他的前女友舊情復燃的沈雯青等等之間的關係。

在這些關鍵人物的基礎上,一部結局充滿驚喜的作品被揭露出來,故事的結局導致了一場不可阻擋的謀殺案。情感場景與情節發展密切相關,這給了我們很多有趣的地方。主要批評是偏見,標籤是謀殺,但他的心是邪惡的或者好,不能得到公平的待遇,不了解他的人戴著有色眼鏡看他,他的弟弟王傑的女朋友,從一開始就不要接近他,不敢與他共進晚餐,他將被送到監獄警察也一直相信他本性難移。

《噬罪者》沒有《我們與惡的距離》那樣深刻和感人,但它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劇。

相關焦點

  • 繼《我們與惡的距離》,又一黑馬臺劇爆火,豆瓣評分已超9分!
    繼《我們與惡的距離》,又一黑馬臺劇爆火,豆瓣評分已超9分!2019年的臺劇,可以說是驚喜連連!和HBO合作的《我們與惡的距離》,交出了豆瓣評分9.5的答卷;和Netflix合作的《罪夢者》,打造出了口碑平平,但話題度頗高的臺劇,而就在去年年底,繼《我們與惡的距離》後,和FOX合作的又一黑馬臺劇來襲,豆瓣評分已超9分,劇情全程高能反轉!
  • 9.4分!《我們與惡的距離》是個什麼神仙劇?
    《我們與惡的距離》海報。豆瓣9.4分!大家紛紛感慨這是2019年最高分的華語劇集了吧?才開播6集就得到這樣的好評,《我們與惡的距離》到底是個什麼神仙劇?近四分之三的參評網友打出了5分!《我們與惡的距離》上月底開播時,很多人最關注的是女主角賈靜雯時隔15年強勢回歸臺劇螢屏,「賈靜雯+臺劇」似乎是偶像劇的標配嘛,可這部劇完全不是!整部劇就圍繞一起無差別殺人案所涉及的四個家庭展開:槍擊案受害者的家庭、槍擊案行兇者的家庭、辯護律師的家庭和一個精神病患者的家庭。
  • 豆瓣9.4,我們與惡的距離
    在豆瓣獲評9.4的高分,提前預定年度最佳華語劇。這部劇涉及的社會現象足夠多,暫且從我所關注的三個部分說起:家庭(夫妻關係)、精神導師、陌生人,來分享對這部劇的理解。我們都不是獨立的個體,我們在社會裡有著各種關係:夫妻、同事、領導、合租對象、路人,但我們的所有行為,都在影響抑或說改變著我們身邊人,更廣義的說改變著我們所處的社會。【家庭關係】喬安(賈靜雯飾)是某新聞臺的主管, 丈夫劉昭國(溫升豪飾)也是媒體工作者,他們的大兒子死於李曉明的槍下。
  • 豆瓣9.4分!賈靜雯一滴眼淚讓《我們與惡的距離...
    近日,根據真實案件改編成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上映,在網絡上引發熱議。年度好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直擊人性、直面現實、劇情緊湊、角度獨特,實至名歸的豆瓣高分劇,瘋狂吹爆!故事根據真實社會事件改編。兩年前,臺灣發生了一件轟動社會的劇院謀殺案,李曉明開槍隨機掃射,造成九死二十一傷。
  • 豆瓣評分9.4分,《我們與惡的距離》是如何做到驚豔了眾人
    我們跟惡之間的距離究竟有多遠?這個值得我們深思的話題在一部電視劇中給了我們啟發。本來以為是善,卻已經是惡。其實好人或是壞人並沒有標準的答案。《我們與惡的距離》在臺灣開播,一共有10集。播出之後口碑爆棚,被網友稱為「年度最佳華語劇」,這個稱號當然也是名副其實的,畢竟像這樣高質量的華語劇已經越來越少了。
  • 《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9.3分,賈靜雯的這部新劇你不看看?
    說起來賈靜雯,我們都知道確實是一個實力派的演員了,出生於74年的她今年也都已經45歲了,但是演技是越來越好了,而且保養的也好,我們完全都看不出來這是一個45歲的。這部劇集呢開播以後,也是徹底火了,我們可以看到截止到現在,豆瓣的評分是9.3分,非常的高了。
  • 《我們與惡的距離》之後,賈靜雯再演《罪夢者》,黑幫題材電視劇
    這也是賈靜雯《我們與惡的距離》之後的又一部電視劇作品。該劇依舊關注犯罪題材,並且引入了黑幫內容,旨在探討死囚犯人、黑幫境遇和兄弟情義等社會現實問題。早前,賈靜雯曾憑藉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獲得非常不錯的觀眾口碑。她更是憑藉這部電視劇獲得了金鐘獎新一屆的視後殊榮。這位天津籍貫、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高材生,正在通過自己的努力,成長為電視劇領域非常不錯的實力派演員。
  • 《我們與惡的距離》:受害者也是施害者
    在《我們與惡的距離》中,無論是死刑犯、受害者還是病人,真正承受壓力和痛苦的或許未必是他們,而是他們的家屬們。本應無辜的受害者們,此時卻成了施暴者。就算李曉明被槍決,但一切都沒有結束,當眾人不再關注這個事件,誰來幫助被害人的家屬,又怎麼防止下一個李曉明的出現。2014年5月21日,21歲的大學生鄭捷在臺北捷運江子翠站隨機砍人,4人死亡,21人受傷,2016年2月28日,4歲女童小燈泡在臺北街頭被一名男子用菜刀砍倒在地。
  • 9.5分口碑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上線 播放成績確有點讓人意外
    9.5分口碑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上線 播放成績確有點讓人意外時間:2019-06-27 08:16   來源:花邊娛樂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9.5分口碑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上線 播放成績確有點讓人意外 在今年的3月份,由賈靜雯、吳慷仁主演的臺灣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可以說已經上線便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好評
  • 如何評價豆瓣9.4分的臺灣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
    今天,小編想為大家安利一部臺灣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該劇反映的社會深刻又現實,但是無論怎樣每個善良又正能量的人都值得被好好守護!同時,這個電視劇裡面每一位演員都是實力派啊,很久沒有看到過這麼優秀的劇了。
  • 《我們與惡的距離》:只有原諒別人,才能放過自己
    從《我們與惡的距離》的加害者及受害者藉由「修複式司法」進行對話,其實最大的關鍵不見得是世界上的法律能夠「還公道」,而是讓自己的心先得釋放。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但這個「饒恕」是要當事人「自發性」去表態及行動的,不能出於任何一絲「外力」的勉強。對於信耶穌的人來說,饒恕他人對自己的過犯及惡行,則是倚靠「聖靈」的工作。
  • 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多近?這部9分臺劇說,不要挑戰人性
    HBO出品,豆瓣9.4分,真沒有唬人,《我們與惡的距離》,基本上可以鎖定年度最佳臺劇的席位。無差別殺人案,新聞媒體「亂象」,網絡暴力,職場風雲,家庭矛盾,關於的死刑思辨...一切都那麼地真實,並且撼動人心。
  • 《我們與惡的距離》是零
    2019年豆瓣高分華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由HBO和臺灣公視聯合推出,緊湊現實的劇情,引發觀眾熱烈討論。短短十集,圍繞一場無差別殺人案,揭開人性的遮羞布。多角度切入,直面人性光與暗犯罪家屬說「:我的人生是恐怖片。」受害人母親說「:我的兒子呢,他有活下去的權利嗎?」辯護律師說「:他死了,然後呢?」
  • 9.5分口碑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上線,卻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火爆
    在今年的3月份,由賈靜雯、吳慷仁主演的臺灣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可以說已經上線便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好評,豆瓣9.5分的成績可以稱得上是神劇了,因為今年比較受歡迎的《都挺好》和《破冰行動》最終也都是沒到8分。然而這樣一部神劇在內地上線後卻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火爆。
  • 豆瓣9.5,這部熱播劇讓我們重新思考與惡的距離
    全文6751字,閱讀約需13.5分鐘 最近,一部由臺灣公視與HBO Asia合作推出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The World Between Us,以下簡稱《與惡》)令不少觀眾大呼驚豔。「金鐘獎預定」、「年度最佳華語劇」等讚譽聲不絕於耳。
  • 《我們與惡的距離》憑藉著什麼拿到了豆瓣9.5高分?
    《我們與惡的距離》感人至深的真實呈現《我們與惡的距離》以殺人犯、被害者家屬、加害者家屬、媒體和律師等多角度闡釋了一場無差別殺人事件背後的糾葛。劇中題材尖銳地揭露了犯罪者的心理、律師的使命、媒體的義務、法律的存在性與落實性等現實性問題,反映了沉重又真實的社會現狀、壓抑而麻木的人性百態。
  • 《我們與惡的距離》,只在一念之間
    去年,一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還意猶未盡,即便高開低走,軟硬傷皆有,但在華人圈中能有這麼一部所謂披著科幻外衣卻鞭辟入裡探討華人家庭教育的作品出現,聊勝於無。今年,早早地又橫空出世這樣一部現在可能還鮮為人知但目測厚積薄發的類型作品,實屬難得。
  • 為什麼《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評分會在9.3分
    華語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竟然達到9.3分,這是2019年第一個創新高的電視,那為什麼它的評分會有這麼高呢?因為它的劇情是根據事實改編出來的,當然,一部好的電視劇除了要有好的劇情外還要求演員有好的演技。
  • 《我們與惡的距離》:對人性的反思,比憤怒更重要
    《我們與惡的距離》劇本創作靈感來源於很多發生在臺灣的真實刑事案件,同類型案件在國內也很是常見。從藥家鑫事件、於歡事件,到滴滴網約車事件、紅黃藍事件,近幾年內地眾多刑事案件同樣引發了公眾的大規模關注,公眾情緒激昂討伐加害者下,法律與道德的衝突也被擺在了臺前。可以說,目前電視劇市場缺少的正是《我們與惡的距離》這種去反思社會熱點議題和熱門刑事案件的嚴肅劇集。
  • 我們與惡的距離或許就是一念之差。|《我們與惡的距離》
    小時候我們所學的基本都是這個世界非黑即白,一個壞人就是徹徹底底的大壞人但是隨著長大,不論是看電視劇還是生活中,會看到越來越多壞人不一定是壞人,好人不一定一直是好人的事件。這個事件並非都是非黑即白,有些事情並沒有是非對錯。我們與惡的距離或許就是一念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