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蝦最好的吃法是煮大蝦,簡單快捷,味道清淡,營養流失少,鮮味足,不過看著如此簡單的水煮蝦,為什麼煮熟之後卻會肉質發柴,並且腥味重呢?甚至有些朋友煮熟後的蝦頭都是黑色的!
今天就跟大家來說說這樣的蝦中了啥「妖」?
常見的可以導致蝦頭變黑的因素有以下幾種:
一、蝦頭中含有一種胺基酸,叫酪氨酸,它被酶轉變為醌類物質,而醌類物質會進一步變為黑色素。所以,看起來黑的蝦頭,其實是蓄集了一些天然色素,並不是重金屬。
二、同樣,蝦吃的藻類有顏色,或養殖蝦時用的飼料有顏色,也會影響蝦頭顏色的變化。例如,吃了一些褐藻,或者在捕蝦時,蝦吃的飼料還沒完全消化,都可能出現蝦頭顏色變身。
三、蝦放置一段時間,蝦頭也會變黑。這是因為蝦體內生物酶的作用,而不是因為細菌感染,所以,變黑不代表變質。有些冷凍的蝦,也可能會出現蝦頭變黑的現象;這是因為蝦體內的酪氨酸酶沒有失去活性,隨著保存時間的延長,蝦頭便逐漸變黑了,這和重金屬、細菌都沒有關係。
其實,想要把蝦煮好,只要在烹飪過程中記住下面3個點,蝦肉不僅緊實Q彈,還不腥!
1、去蝦線
大家都知道處理大蝦的時候一定要把蝦線去掉,因為蝦線是蝦的排洩物,很影響口感,而蝦線也是使蝦肉腥的主要原因,所以處理大蝦的時候一定要把蝦線去掉,去蝦線有一個小方法,就是用牙籤在蝦背的第二節直接穿透,然後就很輕鬆吧蝦線挑出來了。
2、醃製一段時間
蝦線處理完了之後,也別著急下鍋,我們需要把蝦給醃製一段時間,放入適量的薑片和蔥段,加入料酒或者白酒,拌均勻後醃製5-10分鐘,這樣就能給大蝦去腥了,而且蝦肉還會更加的入味,這也方法,不管是活蝦還是凍蝦都很適合。
3、冷水入鍋
很多朋友認為沸水下鍋煮好,其實,沸水煮蝦,往往蝦殼的顏色變紅後,裡面的蝦肉還沒熟透,很容易會吃壞肚子!而如果長時間煮,則又會把蝦肉煮老,這樣口感就發柴了!關鍵腥味還重!所以,煮蝦時,直接下鍋煮就「廢」了!
正確的做法是冷水入鍋,而且在開火之前,再加入2湯勺鹽,這樣煮出來的蝦,不僅不腥,且味道十分的鮮美鮮甜!(勺子就是我們喝湯的勺子,煮蝦時加入鹽後,不僅味道鮮美鮮甜,蝦肉也會非常的緊實!)
囤年貨的朋友可以直接選擇下面的卡片,方便快捷為大家節省時間哦!
冬天裡,食材的價格都會慢慢變貴,尤其過年前後,會變得更貴,那麼愛吃大蝦的朋友,如果碰到新鮮的大蝦,價格還算便宜,那就趁此機會多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