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是民間傳說與堯、舜時代齊名的聖帝,大禹治水是他一生最顯著的功績。大禹治水為民造福,將永遠受到中華炎黃子孫的歌頌。千古傳頌的大禹故事,萬民仰止大禹的精神,已經升華為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四千年前大禹治水,在全國各地至今留下的歷史遺蹟,記刻著大禹的豐功偉績和中華炎黃子孫的思念。
安徽省蚌埠市塗山禹王宮
禹王宮位於安徽省蚌埠市禹會區塗山頂峰,漢唐風韻,大氣磅礴。始建於唐朝,宋、元、明、清朝都進行過大修或修繕。現在的禹王宮有二進院,院內有兩棵樹齡千年以上的數圍高大的銀杏樹。院西南有傳說大禹的妻子塗氏思夫、望夫所化的望夫石。院西北有瞭望臺。院西有四季清澈的聖泉。
禹王宮內有大批歷代文化名人如柳宗元、蘇軾、狄仁傑等留下的詩文石刻,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遊勝地。農曆三月二十八的塗山禹王宮廟會,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塗山附近淮河東岸的禹會村,通過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實地考察,發現了總面積為50萬平方米的淮河流域目前最大的一處龍山文化遺址禹墟。大禹正生活的年代正是那個時期。
山西省河津市禹門口
禹門口位於山西省河津市境內的黃河峽谷之中,是山西和陝西黃河峽谷的最南端。這裡是千古傳奇大禹鑿龍門,和神話傳說鯉魚跳龍門的發生地。在龍門山北部有一個很像龍門卻不能通的河口,民間傳說是大禹的父親鯀治水沒有成功的工程。這裡自古以來就是山西和陝西重要的交通要道,黃河兩岸懸崖絕壁夾峙,咆哮的黃河水在峽谷之間橫衝直撞,奇巧壯麗的千古奇觀讓文人墨客激起了畫情詩意。
河南省開封市禹王臺
禹王臺位於河南省開封市禹王臺區。青瓦重簷、四簷三樓的牌坊大門是清朝修建的。禹王臺主要建築有禹王廟、御書樓、水德祠和三賢祠等。由於開封在歷史上經常黃河水泛濫,勞動人民深受其害,非常懷念古代大禹治水的豐功偉績,希望以後能得到禹王的神靈保佑,在遺址上修建了禹王廟。禹王臺古建築群裡有很多康有為等歷代名人碑刻,記載大禹治水歷史文化,非常壯觀。
山東省禹城市禹王亭
禹王亭位於山東省禹城市徒駭河附近的具丘山上。民間傳說當年大禹在徒駭河治理洪水時,帶領當地勞動人民在禹王亭遺址建起了18米高的具丘山,用來觀察水情,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採取措施更好地治理洪水。後來當地人們為紀念大禹治水的功績,把縣城改名叫禹城,在具丘山上建起了禹王亭。在禹王亭供奉大禹的神位,每逢重大節日當地官員與人民一起祭奠大禹,祈求大禹保護一方百姓平安。禹王亭遺址也是一處龍山文化遺址,現在建有禹王亭博物館。
湖南省長沙市禹王碑
禹王碑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嶽麓山崖壁上,建有碑亭,是中國歷史上最古老的石刻。禹王碑石刻字體奇古,如天文難以破譯,民間傳說禹王碑記錄了大禹治水在嶽麓山治水偉大的成就。考古專家認為禹王碑碑文是夏代官方文字,秦漢時期進行文字改革以後絕大多數已經無法辨認了。禹王碑附近還有民間傳說大禹治水拖船過嶽麓山所留痕跡的拖船坳、禹跡蹊等遺蹟。
四千年前大禹治水,在全國各地至今留下還有哪些著名歷史遺蹟,歡迎列舉。
本文出自【悠悠歷史歲月】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