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因為防洪治水的成功,人們都很敬愛他,他經常與熟練的工匠們一起去各地幫助當地的人們防洪治水。當地部落很自然地服從了大禹的管理。
在不知不覺中,大禹管理的領地越來越大,可是辛苦的工作使大禹的健康狀況變得越來越差,這使人們感到焦慮不安,擔心如果大禹死了,誰會帶領他們防洪治水呢,誰來保護成千上萬的家庭呢?
而此時,一些邊緣的部落開始爭奪領土,其中一個叫三苗部落的再次來搶部落的糧食,並摧毀了他們的大壩,洪水淹沒了他們好幾個村莊。
大禹因感冒臥床了很多天,在他的床邊,他的兒子啟說讓他帶上士兵去驅逐三苗部落。大禹沒說話,他不知道如何回應。但是,族長們卻有很多爭論,為打敗三苗部落得派出最勇敢的將軍,其中一個長老提議讓高堯的兒子伊去。另一位長老說讓大禹的兒子啟去,他與首領打了這麼多仗令人放心。
這時,每個人都在議論紛紛,大禹猶豫不決。他知道誰能帶領部落擊敗最大的敵人三苗部落,誰將來更有可能成為部落聯盟的首領。那麼,部落聯盟應該移交給誰呢?是兒子還是其他人,在他旁邊的一位老人看著大禹,知道他現在內心的想法。對著大禹輕輕的講,看神的旨意吧。這時,大禹便開口說那就登壇佔卜。
在高臺上,橫幅到處飄揚,士兵們整齊地排成一排,手中握著各種尖利的頭髮和木棍,所有的人都莊嚴地注視著他們,大禹嚴肅的表情面向南方,而啟站在大禹的左邊,伊則站在大禹的右邊。
這時,大禹手裡拿著一塊白色的牛肩胛骨,在其中鑽了兩個孔,並放到火中,所有人屏住了呼吸。沒有人知道天意會選擇誰來拯救他們的生命。最後,骨頭髮出輕微的聲音,並發出一股烤焦的氣味。一個老人從火堆中拿出牛肩胛骨,先面對大禹,隨後又面對所有士兵,為大家展示,大家清晰的看見了這條裂紋筆直的向左延伸,原來神選擇了啟。大禹轉過身對啟說:「我命令你為討伐三苗部落的將領,你現在立即出發。」
牛肩胛骨上的裂縫似乎代表了神的旨意,也預示著戰鬥的勝利。啟很勇敢,他衝在隊伍的最前方,最終大禹的軍隊取得了完全的勝利。這場戰爭不僅消滅了三苗部落三分之二的士兵,還收復了其他的六個部落,這些部落已經被三苗部落入侵了很長時間。此後,整個部落聯盟的最大英雄就是啟,但大禹仍然並沒有決定讓啟成為繼任者。
因為只有一個原因:沒有先例。他擔任部落首領是由舜禪讓的,而舜又是由堯禪讓的。從來都沒有人把首領讓給他們的兒子。即使這個人是最有能力的人,這該怎麼辦?
就在此時,伊盡然叛亂了,也許這就是天意,伊早就想成為部落首領,一直未能如願,他未能抗拒奪取王位的願望,而這次,他決定使用武力。最後,大禹讓啟去收復叛亂,啟打敗了伊維護了整個部落的安寧。
那到底啟能成為部落的領袖嗎?人們仍在觀察中。部落的長老們也在秘密討論。儘管啟贏得了戰鬥,但他還是非常謙虛。每天他除了帶領人去農場務農就是去疏導運河,他還忙著訓練士兵,睡覺呢只睡粗糙的床單,吃飯只吃一碗蔬菜,當其他人在篝火旁唱歌跳舞時,他則在叮叮噹噹的修兵器。通過觀察,最後部落的長老們下定了決心,對於這樣一個有能力且有禮貌的年輕人來說,真的是難得的,而且他又是大禹的兒子,應該全力支持他作為首領。
在晴朗的一天,所有部落聯盟的首領都聚集在高臺之上,再次進行佔卜。這次,牛骨的裂縫清晰而筆直,裂縫顯示出一個信息,大吉。從那天起,啟正式成為整個部落聯盟的最高首領。數十個部落首領整齊地向他致敬,大家一致同意承認啟為三十個部落的首領,最後啟宣布成立夏朝,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
至此,禪讓制不存在,而開啟了新的世襲制,這種做法影響了數千年的中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