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Quora的故事,還能登上浪潮之巔麼?

2021-01-17 澎湃新聞

文 | 韋航

有問題,上知乎,是每一個網際網路小白的搜索工具。

「謝邀」、「人在美國,剛下飛機」、「以上」,在知乎,每一個用戶似乎都是211,985名校出身,充滿了凡爾賽的光芒,知乎的梗層出不窮,也成為熱搜的發源地,知乎幫用戶解決問題,而現在知乎也要面臨自己的問題。

聖誕節之前,知乎傳出了上市的消息,會在美股或港股上市,但知乎方面表示並沒有此消息。

不管是空穴來風還是試探口風,畢竟消息總不會無緣無故的出來,特別是在2020資本市場大熱之際,知乎也到了十年成長路口。

意見領袖集中的社區

一位知乎的老用戶表示,希望知乎能不忘初心,做最好的中文網際網路知識分享平臺,上不上市對我們來說不要緊,重要的是知乎的定位不可被替代的。

雖然在微博、豆瓣,甚至公眾號,對於知乎都是一片罵聲,可謂談乎色變。但不可否認的是,知乎是國內最優質的圖文社區之一,是國內最大的問答社區之一,是無數創作者的黃埔軍校。

2005年開始,一批互動式知識問答網站如百度知道、360 問答和搜狗問問相繼問世,他們最大的特點是與搜尋引擎相結合,通過懸賞積分的形式吸引用戶解答問題,實現知識分享,這種用戶參與行為改變了以往傳統的信息檢索形式,使用戶由知識的使用者變成知識的創造者。

互動式知識問答網站一經出世便以內容覆蓋面廣、可信度高的特點吸引了眾多追捧者,成為知識型網站的中流砥柱,但是隨著網際網路特別是社交媒體的發展,以往的互動式知識問答模式已經不再適用。

以知乎為代表的社會化問答社區應運而生,社會化問答社區集知識問答、社交、內容共享為一身,延續了以往用戶生產內容的模式,既滿足了用戶在獲取知識時的需求,也為用戶分享知識過程中的價值實現提供了平臺。

知乎作為典型的社會化問答社區,早期以其高質量內容、理性化氛圍吸引了眾多知名人士和專家學者參與,這些專家學者和各行業的知名人士,通常是社會化問答社區中高質量信息的主要發布者和擴散者,也是連接人際間溝通的橋梁和紐帶,在社交網絡信息傳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身份特徵和專業屬性是知乎意見領袖影響力形成的基礎條件,能夠讓某個回答在極短時間內吸引受眾注意,而活躍度和傳播力則是是意見領袖影響力擴散的前提,能夠讓影響力的發生得到落實。

2011年,知乎上線,但一開始並不是面向公眾,自2013年3月起面向公眾開放註冊,截至2020年底,用戶數量已經突破3.7億,同比增長102%,問答數量高達2.6億個,與去年的1.3億相比是翻倍增長,問題數量也已經超過了4400萬個。

在知乎上,用戶可以提問和回答問題,或者分享動態和視頻,通過網際網路吸引粉絲和其他用戶,正如知乎聯合創始人黃繼新所言:知乎上的一問一答,其實是社交。

一個議題的火爆離不開意見領袖或權威媒體的助推,議題的熱度取決於意見領袖的影響力,當意見領袖的影響力足夠大時,能在全社會引發話題浪潮。

例如:2019年10月11日,鄉村教師李田田在微信公眾號發文《一群正被毀掉的鄉村孩子》引發關注,文章質疑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砂壩鎮桃子溪村小學頻繁迎檢,耽誤課程,但真正輿情被引爆成為社會焦點則在於《人民日報》發文評論後,意見領袖本身的巨大影響力可見一斑。

相較於其他網絡意見領袖,知乎意見領袖最明顯的特徵便是其專業背景,他們的影響力來源於「專業」,這裡的專業有兩層含義,一方面是通過教育所學專業,另一方面是自身所從事行業。

在知乎中,教育背景和從業背景受到廣泛重視,用戶普遍會在自己的個人標籤中填寫教育程度和從業背景,知乎中的人際網絡大多由一個個話題或問題下的無數回答連接在一起,人們通過問答與評論可以發展人際關係。

意見領袖本身粉絲眾多,每一條動態都會吸引人們去評論和關注,由此鋪展開一條以自身為節點的溝通網絡,實際上發揮了溝通人際關係的紐帶作用。

由於意見領袖活躍度高、與粉絲交流密切,也使得他們的意見能夠更易於被大眾所接受,使自身處於社會網絡的中心位置。

但一直以來的商業化問題,也讓眾多意見領袖出走知乎,2019年1月8日,百位答主逃離知乎,入駐微博問答。

早在2017年,就有大V離開知乎去往頭條的情況,可見知乎社區對大V的扶持一直沒有做起來。

著重內容的知識問答網站

知乎創始人周源曾說,創辦知乎,這不是關於賺錢的事,而是關於世界的看法。

相比於國內,國外的問答網站起步較早,發展也更成熟,以 Quora 為代表2010 年,社會化問答網站 Quora面世,「它將 Twitter 的關注方式、百科網站的共同產出、戶投票等特點,Web2.0 產品的分散功能進行重新搭配。」

基於開放的提問方式和對優質內容的鼓勵,Quora利用Twitter和Facebook 吸引了龐大的用戶網絡,聚集了大量優質用戶,營造了良好的社區氛圍,吸引了更多領域的用戶。

一經推出,Quora 迅速成為矽谷最受追捧的網際網路產品。

作為知識生產與共享的新形態,問答平臺在短短幾年迅速增長。目前,除了Quora,國外還有幾個主要的問答平臺:

tack Exchange:經驗問答網站。重視問答質量,提供專業知識。

Brainly:社交學習網站。一個分享知識、互相學習、以社會化激勵手段促進學生獲得教育的社交網絡。主體是學生用戶,採用遊戲化元素鼓勵用戶參與,注重問答質量和評分鼓勵的公正性。

Quomon:專業化問答服務網站,主要提供相關領域的在線問答服務。

無論是國外的Quora,還是國內的知乎,創始資金都是從眾多投資人獲得投資,Quora在上線時獲得了1400萬美元的投資,知乎在創業之初也獲得了啟明創投、創新工場及徐小平、蔡文勝這兩位天使投資人的聯合A輪投資。

兩年後,知乎得到了賽富投資與啟明創投聯合注資的2200萬美元B輪融資.

2015年,知乎完成了5500萬美元C輪融資,新投資方是騰訊和搜狗,其中騰訊領投,老股東賽富、啟明創投和創新工場進行了跟投。

2016年,今日資本領投知乎1億美元D輪融資,所有老股東繼續投資。

2018年,知乎已完成2.7億美元E輪融資,領投方為新基金尚珹資本,而騰訊、高盛、陽光保險、今日資本和光源資本選擇跟投。

社會化問答社區網站在早階段的發展中並沒有明確的盈利模式,Quora的創始人Adam DAngleo當時認為,他們並不能確認知識能夠來販賣,當時的重點是促進用戶增長,擴大用戶基數。

早期,知乎聯合創始人成遠也表示:

知乎還處於內容生產化階段,盈利模式要等知乎達到信息傳播階段之後,這是屬於第三階段的事情,不能著急。。

知乎為了保證高質量的瀏覽體驗和社區文化,吸取了臉書和Quora的經驗,沒有任何廣告,但是從前兩者的發展趨勢來看-知乎未來的盈利模式,不會和傳統企業存在很大區別,廣告盈利仍然是其主要盈利方式。

根據可考的資料,2013年知乎開始在側邊欄出現第一個試水廣告"高德地圖",而後在2014年出於戰略合作的考量,在右邊側欄發布了"百度瀏覽器"的廣告,這一行為引起了知乎用戶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在2015年,Quora似乎都著急了,正式嘗試通過「賣廣告」變現。

比如Quora在相關的問題和回答下面,顯示相關產品的廣告,即「Posted Answers」,「被推送的答案」。

而知乎也同樣如此,從小眾到大眾,知乎開始推出大社區概念,也開始了商業化探索,但卻是糾結的。2016年開始,知乎開始試水知識付費領域,先後推出了「知乎大學」、值乎、知乎LIVE和目前作為知識付費核心的鹽選業務。

2019年,知乎跟風短視頻,推出旗下短視頻項目即影,但不了了之,今年6月,知乎開啟電商功能,創作者可以帶貨了;10月,知乎再次入局短視頻,在首頁增設獨立視頻專區,並推出「海鹽計劃」鼓勵創作者發布視頻內容。

這與2012年的豆瓣類似,知乎發現以文交友的形式,在短視頻興起的浮躁年代變得異常艱難。

2019年年底,知乎又開始發力拓展網文業務,這背後似乎折射了知乎什麼最熱,就做什麼的局面。

知乎開始變得商業氣息濃厚,信息的真偽不再那麼深度思量。

營銷帳號泛濫,真誠的帳號反而可能被封。不難理解,發展壯大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時候,難免會丟掉一些原來的品質。

知識盈餘與共享經濟的開始

當前,知識的供需存在矛盾現象,社會發展使知識生產的工具和形式發生了根本性改變,知識生產力大幅提高,免費信息為用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同時,在信息過剩的時代,還存在著知識爆炸、信息雷同等問題,人們需要在海量信息中苦苦尋找所需,用戶生成的大量優質內容被海量信息掩埋。

如今,人們更需要的是個性化、定製化的知識服務,以解決不同場景下的定向知識需求。

知識與信息差別巨大,知識是人們通過大量信息篩選後的結果,是系統化和深度化的產品。

現階段,國民的知識付費習慣還未養成,但是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人們的消費從生存型消費逐漸轉向精神型消費,對高質量的知識和信息產生了更多的需求,越來越多的人願意為知識付費。

從而產生了認知盈餘,越來越多時間自由的人,擁有豐厚的知識,同時也有分享欲望,這些人的時間匯聚在一起,從而產生巨大的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

認知盈餘之所以近幾年被重點提出與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網際網路的高速運算和處理能力,讓人們得以高效快速地完成工作,有了更多的業餘時間,從事第二、第三甚至第四職業。

用戶接觸網際網路的成本越來越低,普通大眾逐漸成為發聲主體。網際網路的接觸成本降低,用戶量急劇增長,帶來網絡的虛擬性淡化,可信度提高。用戶通過網際網路,以相對低廉的價格,在網際網路平臺收穫所需,這是認知盈餘時代的特徵,有助於社會發展和知識傳播。

網絡問答平臺是認知盈餘時代的產物,通過各種各樣的平臺,過剩的知識資源能夠得到最廣闊的傳播。

2010年,姬十三創立了主打科技社交的果殼網,偏重自然科學的傳播,追求專業性和嚴謹性。與果殼網相對應的是偏重人文社會科學的問答平臺知乎。2010 年 12 月知乎網上線,初期採取會員邀請制,2013年3月平臺開放註冊。

Quora力圖佔據內容質量龍頭位置,實現用戶數量的增長。

同樣基於內容,儘管知乎在開放註冊後得到了真正的發展,但"馬太效應"極其明顯。

目前知乎的作者和讀者關係:頂端是信息製造者,之下是有帳號、可交互的讀者,在下面是純粹的讀者。

很多用戶都是旁觀者,沒有發表過意見,寫過答案的人無人問津和贊同,低關注用戶的高質量內容得不到推送,高關注用戶可以灌水,這就影響了用戶的積極性。

而從大環境看,網際網路用戶增長局面面臨十字路口,數量不是唯一衡量的指標,用戶價值越來越重要,這似乎與早期知乎的理念相適應,到底是去影響大眾,還是去影響那些有影響力的人,這對於知乎是一個關鍵問題。

傳出上市消息的背後,中國版Quora的故事,還能登上浪潮之巔麼?

相關焦點

  • 常州人登上世界之巔
    5月27日,在中國人首登珠峰60周年之際,中國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隊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時隔一天,有一位常州人也登上珠峰之巔,她就是從天寧鄭陸鎮走出,目前在深圳松禾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擔任合伙人的顧文婷。 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決定始於兩年前。
  • 《浪潮之巔》:矽谷企業的公司文化——工程師文化及其特點
    可以說,堅持工程師文化是Google的成功之道,但是正如世界上不存在只有正面沒有反面的紙一樣,也不可能存在只有優點沒有缺點的企業文化。」——吳軍《浪潮之巔》在《浪潮之巔(第四版)》中,吳軍在第十八章《挑戰者——Google公司》和第二十二章中都提到了工程師文化,那麼什麼是工程師文化?它有什麼特點?
  • 四維圖新:屹立智能化浪潮之巔
    原標題:四維圖新:屹立智能化浪潮之巔   未來已來,智能化浪潮席捲全球,百年汽車業面臨巨大變革——軟體定義汽車,汽車從電子化到智能化到軟體化
  • ...賞中國丹霞+花崗巖地質之美,山海經第一山,登上華南之巔看日出...
    贊 點 一:輕鬆登上五嶺絕首,兩廣最高峰——華南之巔; 二: 遊覽國家AAAA級風景區,輕鬆徒步賞原始森林、三江之源、幽綠竹海的奇幻美景
  • Filecoin:站在分布式存儲浪潮之巔ipfs
    對於數據的增長前景,國際數據公司IDC曾預測,全球數據圈將從2018年的33ZB增至2025年的175ZB,中國屆時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數據圈。寫在最後:吳軍博士撰寫的描述網際網路及IT行業興衰歷史的著作《浪潮之巔》中指出:在一個浪潮起來的時候,如果你有機會站在浪潮之巔,且站穩了。那麼,在未來的幾十年,你可能都會擁有產業優勢。他將其稱為「站在浪潮之巔,然後順流而下」。比如,IBM抓住了IT的機遇;微軟抓住了個人電腦的機遇;BAT抓住了網際網路的機遇。
  • 四維圖新:屹立智能化浪潮之巔_個股資訊_市場_中金在線
    四維圖新:屹立智能化浪潮之巔 2020-12-21
  • 「槳」聲燈影中的烏鎮,浪潮之巔的中國AI
    5G時代的AI浪潮浩浩蕩蕩、洶湧澎湃,是機遇,也是挑戰,誰又將能抓住新科技的「船槳」,劃開水面,勇立潮頭呢?從犀利君連續幾年對烏鎮網際網路大會的觀察來看,在這股浪潮中,百度當仁不讓是5G和AI時代的弄潮兒。今年的烏鎮,百度深度學習平臺飛槳獲得了「世界網際網路領科技成果」,這是百度連續第四年獲得該獎項。飛槳將會給深度學習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 《上門女婿》終於失寵,《重生浪潮之巔》更帶感,老書蟲眼前一亮
    今天給大家推薦五本都市小說:《上門女婿》終於失寵,《重生浪潮之巔》更帶感,老書蟲眼前一亮!第一本《重生浪潮之巔》作者:佛即心兮簡介:重回1990的方辰,看到此時,大地一片蒼茫,萬物生機勃發,不由的說道:「我來到,我看見,我徵服!」
  • 不一樣的修仙故事:青蓮之巔
    今天想推薦一本仙俠小說:青蓮之巔。這年頭玄幻、修仙、修真基本上都是同一個套路。說實話,是有一些審美疲勞的。而我今天想推薦的這本書,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其故事與同類作品不一樣。,故事的情節也大多安排的太過刻意,人物的善惡總是太過的絕對,非黑即白。
  • 西藏電信:5G建設有速度也有高度 信號登上「世界之巔」
    (記者 李舒來 通訊員 白瑪加村 明久澤珣)為加快以5G為核心的下一代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布局,推動5G技術在西藏自治區智能製造、工業網際網路、智慧城市等領域的應用及產業發展,自2019年來,中國電信西藏公司(以下簡稱「西藏公司」)加強統籌協調,加大基站建設力度,提高服務和保障能力,全力推進5G網絡發展工作,取得豐碩成果,讓西藏全區居民真正體會到5G已從「將來時」變成了「正在進行時」。
  • 日本登上世界之巔,全球最快超級計算機誕生,每秒運算51億億次
    其中,中國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以及天河二號分列四五位,喪失統治力。而美國的「山脊」在霸榜一年後,也被匆匆趕下王座,全球最快超級計算機桂冠,被來自日本的「富嶽」摘得,富嶽以每秒51億億次算力,幫助日本成功登上世界之巔。
  • 聽見喜馬拉雅之巔的震撼與感動!新華社《喜馬拉雅之巔的聲音》上線...
    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上了珠穆朗瑪峰的峰頂,新華社記者進行了全程記錄。5月28日,新華社聯合喜馬拉雅推出《喜馬拉雅之巔的聲音》音頻報導。從2020年4月30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到5月27日成功登頂;從5200米大本營到世界之巔,28天,三次衝頂,歷盡艱險,不僅是科學的事業,更是一種信念。在藏語中,「珠穆」有「女神」「仙女」之意,這座屹立在喜馬拉雅山脈中部的高大雪峰並不容易親近。
  • 《LOL》峽谷之巔如何進 峽谷之巔在哪裡
    玩家可以在這裡和高手們進行強強對決,同時還能收穫豐厚的獎勵道具以及英雄皮膚等。目前還是有些玩家不知道如何進入峽谷之巔,下面小... LOL峽谷之巔是英雄聯盟官方推出的一個跨服競技場,專門針對高端玩家設計開發。
  • 登頂珠峰60周年,中國登山隊再次站在世界之巔
    中國人第一次站在了世界最高的峰珠穆朗瑪峰之巔,這也是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圖說:1960年,王富洲、貢布、屈銀華凱旋後合影 新華社圖60年後的5月25日,珠峰依然巍峨,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們正克服重重困難,向峰頂發起第三次衝擊。世界期待著,他們為人類揭曉「世界高度」新答案。
  • 《陪你到世界之巔》王一博王子璇勇闖「逆風局」
    今日,《陪你到世界之巔》首次官宣主要陣容。新生代人氣演員王一博、實力小花王子璇重磅領銜,以及嚴禹豪、丁冠森、呂小雨、焉栩嘉等主演新鮮加盟。同日,該劇公布一組「宣言版」人物海報,自信瀟灑的個性宣言搭配極具科技感的光影線條,青春力量迅猛來襲。
  • 誰是第一個登上珠峰的中國人?
    在全世界都不看好的情況下,1960年5月25日凌晨,中國登山隊登頂珠峰成功,中國人第一次站在地球之巔,王富洲就在其中。1954年王富洲考入地大入選國家登山隊1954年8月,王富洲考入中國地質大學的前身,北京地質學院的地質系學習。50年代的地質工作者承擔著為祖國找礦的重任,跋山涉水、翻山越嶺,對他們的身體素質有著極高要求。
  • 為什麼說加多寶是中國商界營銷之巔?
    今天的問題是「營銷之巔」,我們談兩件事:一是一個營銷人員的成長路徑,二是結合一個案例,談談我心中中國企業界的營銷之巔。
  • 站在世界之巔,經營中國市場
    以世界之巔眼光,經營中國市場 首先,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成長性市場。 中國是全球單一最大消費市場,比美國的3億、歐盟的5億都大。由於人口基數大,每一個細分市場都足夠大,大到可以支撐起世界第一的企業。
  • 廣州之巔,一塔傾城
    廣州之巔,一塔傾城廣州塔位於廣州市市中心,與海心沙島和廣州市21世紀CBD區珠江新城隔珠江相望。建成於2010年廣州亞運會之前,建築總高600m,其中主塔高450m,天線高150m。佔據中國第一,世界第三旅遊觀光塔地位。
  • 《愛情公寓》之決戰紫禁之巔,集國內特效之大成
    第3季第14集,「決戰紫禁之巔」的片段就是用誇張的特效呈現的,可以所這個特效片段做的非常出色,也是非常成功,觀眾們非常認可,集國內特效之大成。決戰還在山頂上的這個插曲1網絡播放很火,這個插曲的效果很好,經典的效果也非常逼真,特別是視覺和畫面的質感不亞於外國電影。但是,這個決戰到現在這個效果是舞臺的頂點的國內的效果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