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票數年,英特爾10nm終現身:SuperFin重新定義電晶體架構,節點內...

2020-12-03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機器之能」(ID:almosthuman2017),作者:微胖、徐丹,36氪經授權發布。

SuperFin是英特爾10nm最大的亮點,它是FinFET結構的升級版。英特爾將增強型FinFET晶體、Super MIM(金屬-絕緣體-金屬)電容器相結合,打造了全新的SuperFin,能夠提供增強的外延源極/漏極、改進的柵極工藝,額外的柵極間距。 

英特爾表示,這是該公司有史以來最為強大的單節點內性能增強,10nm工藝可以實現節點內超過15%的性能提升,帶來的性能提升可與全節點轉換相媲美。」換言之,在SuperFin技術的加持下,英特爾推出的10nm工藝效能可以等同於7nm。 

有時,好事如同正義,雖會遲到,但還是會來。 

本周二,英特爾的頂級工程師們罕見揭開「跳票」已久的Tiger Lake 10nm CPU微架構面紗,後者將出現在9月2日發布的產品中。設計師們為這款即將面世的Tiger Lake感到驕傲,不過仍被禁止討論處理器性能。 

這款被稱為英特爾第11代CPU的處理器,將與Xe Graphics 配對使用,並惠及伺服器到遊戲的所有生態成員。英特爾首席架構師拉賈·科杜裡(Raja Koduri)表示,他們還將採用 SuperFin 技術。 

英特爾的處理器設計方法。

自從不得不推遲7納米製造工藝之後,英特爾也不斷經歷著掙扎。今年早些時候,英特爾財務長喬治 · 戴維斯(George Davis)在摩根史坦利 3 月的會議上對投資者承認,公司已經落後於競爭對手臺積電,要追趕上至少需要 2 年時間。 

本月,原首席工程官 Venkata Renduchintala辭職。更早的時候,著名晶片架構師吉姆·凱勒因個人原因離開英特爾。 

事實上,英特爾盯緊7nm,也與10nm製程多次延期有關,希冀藉此彌補10nm延期所造成的時間損失。如今看來,還是10 nm 最先守得雲開見月明,未來幾年,10nm 也將代表英特爾最佳工藝水平。

一 英特爾的掙扎:多次跳票的10nm 

早在 2013 年,英特爾就設想通過 2.7 倍密度的 SAQP、COAG、Cobolt 互連,以及 EMIB 和 Foveros 等新的封裝技術,讓 10nm 晶片成功接過 14nm 晶片接力棒。 

然而,在將10納米技術推向市場時遭遇延誤,並一再跳票。 

最初,10nm工藝安排在2016年下半年,但是,2015年初,英特爾就推遲相關製造設備的安裝部署。當年7月,公司承認大規模量產推遲到2017年下半年,並臨時增加 Kaby Lake(七代酷睿),號稱工藝優化升級為14nm+。 

隨後,Intel規劃了基本完整的10nm產品線,包括面向低功耗桌面和移動市場的Cannon Lake、針對高端桌面和伺服器的Ice Lake、配合新工藝升級架構的的Tiger Lake。 

2017年初CES大展上,Intel首次展示了配備Cannon Lake處理器的筆記本,並保證會在當年晚些時候發布,但 Ice Lake、Tiger Lake都推遲到了2018年。Intel不得不又增加Coffee Lake(八代酷睿),工藝再次優化為14nm++。

2018年4月,公司宣布由於良品率問題,10nm工藝大規模量產將推遲到2019年。 

2019年初,英特爾在CES上正式公布10nm 製程落地並披露更多相關細節。 

對於長達數年的「跳票「,英特爾給出的解釋包括設想太自信、團隊之間目標不明確、管理混亂以至於計劃一拖再拖。事實上,也與英特爾IDM模式有關。 

英特爾是為數不多的IDM垂直整合型半導體公司。自己設計晶片架構、自己製造晶片、自己封裝晶片,其它晶片廠商幾乎做不到。 

這種模式的好處很明顯,英特爾能夠自主根據不同工藝開發不同的CPU架構。因為全自主,新工藝開發的架構可以最大化利用特定工藝優勢,達到更好的匹配與契合。 

但不足之處在於,將架構與工藝捆綁起來制約了靈活性。比如10nm延期之後,英特爾無法使用14nm工藝去生產10nm製程架構就是典型的例子。 

如今,英特爾10nm 終見曙光,彼時的三星、臺積電早就有10nm,並已開始量產7nm。當然,各家工藝技術不同,沒有直接可比性。 

英特爾表示,自家 14nm、10nm、7nm 分別相當於臺積電的 10nm,7nm、5nm。至少從字面看,英特爾在10nm製程節點已經做到與臺積電7nm製程同樣的電晶體集成數量,但是,性能究竟如何,仍然是用戶和市場說了算。

二 節點內超過15%的性能提升,SuperFin重新定義FinFET 

姍姍來遲的10nmCPU也沒有讓市場空等,10nm CPU創新性的使用了Super Fin工藝。

幾年前,英特爾首應用了22nm FinFET工藝,可以說是晶圓製造歷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 

FinFET是晶圓製造工藝的一種,稱為鰭式場效應電晶體(F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其中的Fin在構造上與魚鰭非常相似,所以稱為「鰭式」,而FET的全名是「場效電晶體」 。 

FinFET的變革性意義在於將傳統電晶體的2D結構變為3D架構。傳統電晶體結構是平面的,所以只能在閘門的一側控制電路的接通與斷開。但是在FinFET架構中,閘門被設計成類似魚鰭的叉狀3D架構,可於電路的兩側控制電路的接通與斷開。這種叉狀3D架構不僅能改善電路控制和減少漏電流,同時讓電晶體的閘長大幅度縮減。

但FinFET工藝製造及其複雜,在英特爾的改良應用之下,臺積電、三星等廠商才後續跟上。不過隨著製程的發展,FinFET也需要改良。 

昨日英特爾的披露的下一代Willow Cove CPU升級了FinFET,它將增強型FinFET晶體、Super MIM(金屬-絕緣體-金屬)電容器相結合,打造了全新的SuperFin,能夠提供增強的外延源極/漏極、改進的柵極工藝,額外的柵極間距。

英特爾官方顯示,與FinFET相比,SuperFin架構性能主要優勢體現在如下方面: 

  • 1、增強源極和漏極上晶體結構的外延長度,從而增加應變並減小電阻,以允許更多電流通過通道。

  • 2、改進柵極工藝,以實現更高的通道遷移率,從而使電荷載流子更快地移動。

  • 3、提供額外的柵極間距選項,可為需要最高性能的晶片功能提供更高的驅動電流。

  • 4、使用新型薄壁阻隔將過孔電阻降低了30%,從而提升了互連性能表現。

  • 5、與行業標準相比,在同等的佔位面積內電容增加了5倍,從而減少了電壓下降,顯著提高了產品性能。

該技術的實現主要得益於一類新型的高K電介質材料,它可以堆疊在厚度僅為幾埃米(也就是零點幾納米)的超薄層中,從而形成重複的「超晶格」結構。這也是Intel獨有的技術。 

「這是該公司有史以來最為強大的單節點內性能增強,10nm工藝可以實現節點內超過15%的性能提升,帶來的性能提升可與全節點轉換相媲美。」換言之,在SuperFin技術的加持下,英特爾推出的10nm工藝效能可以等同於7nm。

英特爾稱,10nm SuperFin電晶體技術將在代號Tiger Lake的下一代移動酷睿處理器中首發,現已投產,OEM筆記本將在今年晚些時候的假日購物季上市。

三 發布遊戲專用GPU架構,與英偉達、AMD一較高下? 

除SuperFin架構,英特爾也披露了「混合結合(Hybrid bonding)」這一先進封裝技術。 

如今異構已經成了未來晶片發展的一種趨勢,越來越多的硬體甚至IP將會集成到一塊晶片當中。英特爾提出的封裝技術實際上就相當於一種分解設計,化繁為簡,晶片分為CPU、GPU、IO等,再分別更新或驗證,這樣就可以避免CPU和GPU糾纏一起出現bug的問題。 

要達到這種設計效果,其中的互聯就變得尤為重要,「混合結合」解決的就是分解設計中的互聯問題,能夠加速實現10微米及以下的凸點間距,提供更高的互連密度、帶寬和更低的功率。

據透露,使用「混合結合(Hybrid bonding)」技術的測試晶片已在2020年第二季度流片。 

英特爾的這些技術都在下一代酷睿處理器Tiger Lake中體現。據英特爾透露,Tiger Lake將由英特爾全新的Willow Cove架構提供動力,Willow Cove就是基於10nm的SuperFin技術。

英特爾指出,Tiger Lake將在關鍵計算矢量方面提供智能性能和突破性進展。它是英特爾第一個採用全新 Xe-LP微架構的SoC架構,可以對CPU、AI加速器進行優化,在AI性能、圖形性能上有所提升。 

Xe-LP是Intel面向PC和移動計算平臺的最高效架構,擁有多達96個EU,並採用了包括異步計算在內的新架構設計,以提供更大的動態範圍和頻率提升。Xe-LP之外,英特爾還推出了其他兩款架構版本,Xe-HP和Xe-HPG。 

據介紹 Xe-HP面向數據中心市場,是業界首個多區塊(multi-tiled)、高度可擴展的高性能架構,可提供數據中心級、機架級媒體性能,GPU可擴展性和AI優化。它涵蓋了從一個區塊(tile)到兩個和四個區塊的動態範圍的計算,其功能類似於多核GPU,有望在2021年發布。 

Xe-HPG專門針對遊戲而設計,添加了基於GDDR6的新內存子系統以提高性價比,新增了遊戲及時調整和遊戲銳化兩個新功能,同樣預計同樣在2021年發布。值得注意的是,這可能代表著英特爾將首次圍繞遊戲所需的GPU,意味著英特爾打算在這個領域AMD、英偉達一較高下。

所以現在Xe GPU的架構就變成了Xe LP、Xe HPG、Xe HP及Xe HPC四大金剛了,未來會覆蓋核顯到HPC超算在內的多個場景。

除了Tiger Lake之外,英特爾還在本次發布會中提到了另外一款產品——Alder Lake。據介紹,該產品是英特爾的下一代採用混合架構的客戶端產品。Alder Lake將結合英特爾即將推出的兩種架構——Golden Cove和Gracemont,並將進行優化,以提供出色的效能功耗比。 

軟體oneAPI Gold版本將於今年晚些時候推出,為開發人員提供在標量、矢量、距陣和空間體系結構上保證產品級別的質量和性能的解決方案。

四 10nm能拯救英特爾嗎? 

英特爾晶片製造工藝的擠牙膏很大程度上拖累了晶片上市進程。英特爾表示正在嘗試改變其晶片設計與製造的結合方式,暗示它可以使用外部製造商(例如合同晶片製造商臺積電)來製造其晶片。

Koduri將此新策略稱為「系統彈性設計」。此前有消息傳出英特爾已經在臺積電下了不少訂單,不過,是GPU訂單。

從Super Fin工藝的推出來看,英特爾還是會把CPU製造緊緊的抓在自己手裡,並且作為一大核心優勢。

從目前披露出的性能看,英特爾的10nm Super Fin架構的確在技術上前進了不小的一步。但有業內人士認為,相比它的競爭對手們,英特爾還是遲了,即便在SuperFin的加持下,10nm也只能是達到7nm的技術水平。

最大的不確定性在於,英特爾目前的技術進展還處於「PPT階段」,市場上還沒有任何英特爾10nm產品的消息。

那麼,在Super Fin加持的英特爾10nm是否能如期上市,上市表現究竟會如何?還得等市場驗證。

參考資料

https://venturebeat.com/2020/08/13/intels-chip-architects-promise-innovations-despite-setbacks/

相關焦點

  • 跳票數年,英特爾10nm終現身:重新定義電晶體架構,節點內性能提升超...
    2018年4月,公司宣布由於良品率問題,10nm工藝大規模量產將推遲到2019年。2019年初,英特爾在CES上正式公布10nm 製程落地並披露更多相關細節。對於長達數年的「跳票「,英特爾給出的解釋包括設想太自信、團隊之間目標不明確、管理混亂以至於計劃一拖再拖。事實上,也與英特爾IDM模式有關。
  • 跳票數年,英特爾10nm終現身:重新定義電晶體架構,性能提升超15%
    英特爾將增強型FinFET晶體、Super MIM(金屬-絕緣體-金屬)電容器相結合,打造了全新的SuperFin,能夠提供增強的外延源極/漏極、改進的柵極工藝,額外的柵極間距。 英特爾表示,這是該公司有史以來最為強大的單節點內性能增強,10nm工藝可以實現節點內超過15%的性能提升,帶來的性能提升可與全節點轉換相媲美。」
  • 前沿科技|跳票數年,英特爾10nm終現身
    跳票數年,英特爾10nm終現身:SuperFin重新定義電晶體架構,節點內性能提升超過15%有時,好事如同正義,雖會遲到,但還是會來。2018年4月,公司宣布由於良品率問題,10nm工藝大規模量產將推遲到2019年。 2019年初,英特爾在CES上正式公布10nm 製程落地並披露更多相關細節。 對於長達數年的「跳票「,英特爾給出的解釋包括設想太自信、團隊之間目標不明確、管理混亂以至於計劃一拖再拖。事實上,也與英特爾IDM模式有關。
  • 跳票數年,英特爾10nm終現身
    一、英特爾的掙扎:多次跳票的10nm 早在2013年,英特爾就設想通過2.7倍密度的SAQP、COAG、Cobolt互連,以及EMIB和Foveros等新的封裝技術,讓10nm晶片成功接過14nm晶片接力棒。
  • 英特爾最新一代10nm重新定義電晶體,Tiger Lake架構性能提升20%
    【新智元導讀】英特爾在今年的架構日上介紹了在六大技術支柱方面的最新進展,全新的10nm SF工藝可媲美節點轉化,還有Willow Cove與Tiger Lake CPU架構,Xe顯卡等讓人大飽眼福。此前,英特爾宣布7nm工藝延期,讓業界紛紛猜疑美國主導的半導體時代將要走向終結!
  • SuperFin電晶體技術加持!英特爾新一代10nm可媲美臺積電5nm?
    Koduri當地時間8月13日,英特爾在2020年架構日活動上,正式公布了全新的SuperFin電晶體技術、「混合結合」(Hybrid Bonding)封裝技術,進一步展示了英特爾半導體工藝上的持續創新。
  • 「重新定義10nm」:性能提升約20%,英特爾架構日更新四大技術
    本周五(8 月 13 日),在晶片巨頭英特爾 2020 年的架構日(Architecture Day)新聞發布會上,其首席架構師拉賈·科杜裡(Raja Koduri)攜手多位英特爾院士和架構師,全面分享了他們一年半以來在軟硬體等各個領域取得的各項技術進步。
  • 「重新定義10nm」:性能提升約20%,英特爾架構日更新四大技術
    本周五(8 月 13 日),在晶片巨頭英特爾 2020 年的架構日(Architecture Day)新聞發布會上,其首席架構師拉賈·科杜裡(Raja Koduri)攜手多位英特爾院士和架構師,全面分享了他們一年半以來在軟硬體等各個領域取得的各項技術進步。
  • Intel 10nm SuperFin變革電晶體:性能提升超15%
    作為半導體行業的龍頭老大,Intel曾經一直站在先進位造工藝的最前沿,領導行業技術創新,但是近兩年,Intel似乎大大落伍了,14nm常年苦苦支撐,10nm一再推遲而且無法達到高性能,7nm最近又跳票了……三星、臺積電則非常活躍,8nm、7nm、6nm、5nm……一刻不停。
  • 英特爾全新電晶體技術重新定義FinFET
    在英特爾2020年架構日新聞發布會上,英特爾首席架構師Raja Koduri攜手多位英特爾院士和架構師,詳細介紹了英特爾在創新的六大技術支柱方面所取得的進展。英特爾推出了10納米SuperFin技術,這是該公司有史以來最為強大的單節點內性能增強,帶來的性能提升可與全節點轉換相媲美。
  • 英特爾10nm工藝跳票至2019年
    Intel近日宣布,由於良品率問題,10nm工藝大規模量產將推遲到2019年。至此,讓人望眼欲穿的Intel 10nm將比最初計劃延期長達三年之久。 英特爾10nm工藝跳票至2019年 從1999年的180nm工藝開始,英特爾一直保持著每兩年更新一次工藝的步伐。
  • 英特爾架構日大招:SuperFin,高樓平地起
    昨夜,在2020年架構日上,英特爾六大技術支柱持續創新,揭秘Willow Cove、Tiger Lake和Xe架構以及大殺四方的SuperFin革命性電晶體技術,在10nm單節點上趕超全節點轉換效果。不誇張地說,如果臺積電不抓緊轉換至其&34;製程,目前的&34;將被碾壓。此技一出,一掃英特爾多日製程迭代不利消息的陰霾。
  • 英特爾架構日大招:SuperFin,高樓平地起
    昨夜,在2020年架構日上,英特爾六大技術支柱持續創新,揭秘Willow Cove、Tiger Lake和Xe架構以及大殺四方的SuperFin革命性電晶體技術,在10nm單節點上趕超全節點轉換效果。不誇張地說,如果臺積電不抓緊轉換至其「5nm」製程,目前的「7nm」將被碾壓。此技一出,一掃英特爾多日製程迭代不利消息的陰霾。
  • Intel 2020架構日活動:官方公布10nm SuperFin製程詳情
    Intel在這場活動上面介紹了他們接下來的產品、技術路線,覆蓋了封裝工藝、製程工藝、CPU內核微架構、x86 SoC架構、FPGA晶片架構、Xe-LP GPU架構、傲騰、oneAPI、安全特性和CXL互聯等方面的進展,可以說是一次非常全面的大型公開展示活動了。本文是系列報導的第一篇,首先來看看Intel在製程方面的新進展。
  • Intel 2020架構日活動:官方公布10nm SuperFin製程詳情
    Intel在這場活動上面介紹了他們接下來的產品、技術路線,覆蓋了封裝工藝、製程工藝、CPU內核微架構、x86 SoC架構、FPGA晶片架構、Xe-LP GPU架構、傲騰、oneAPI、安全特性和CXL互聯等方面的進展,可以說是一次非常全面的大型公開展示活動了。本文是系列報導的第一篇,首先來看看Intel在製程方面的新進展。
  • 英特爾全新電晶體性能提升可媲美節點升級!計算架構新黃金十年開啟?
    雷鋒網消息,英特爾首席架構師Raja Koduri和多位英特爾院士、架構師在英特爾2020年架構日上詳細介紹了英特爾在六大技術支柱方面的最新進展。首次展示了英特爾全新的10nm SuperFin技術,並首次介紹了可實現全擴展的Xe圖形架構,還有Willow Cove微架構和用於移動客戶端的Tiger Lake SoC架構細節,先進封裝技術、混合架構等。
  • 英特爾SuperFin到底是什麼?(附演講完整PPT)
    英特爾曾經憑藉競爭力強大的製造業節點技術一直居於該行業的領先位置,可這個位置自其推遲10nm製程起便開始動搖,而有關推遲下一步變更的消息,更是讓人們很難再對它信心滿滿。在2011年5月,該公司首次推出鰭式場效應電晶體(FinFET)應用在其22nm節點的工藝上。從那場發布會上,人們獲得了許多直接有效的信息,並且該節點也非常成功。隨著下一代14nm的推出,英特爾在第一代Broadwell產品的研發上有所延誤,但最終該製程在公司自身的活動中得到了詳細介紹說明,本刊也於2014年8月發表了有關14nm的文章。
  • 最新一代10nm重新定義電晶體
    在 8 月 13 日的 Intel 架構日新聞發布會上,Intel 首席架構師 Raja Koduri 攜手多位英特爾院士和架構師,詳細介紹了 Intel 在六大技術支柱方面所取得的進展。其中,10 納米 SuperFin 技術,可以說是 Intel 有史以來最為強大的單節點內性能增強,帶來的性能提升可與全節點轉換相媲美。
  • 英特爾推出10納米「SuperFin」工藝節點
    儘管10nm晶片的GPU對於英特爾而言是一個重大的飛躍,但CPU的更高IPC與更低的最大頻率取得了平衡。總體而言,英特爾不得不放棄幾乎與IPC中所獲得的頻率相同的頻率,並且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性能在很大程度上與英特爾的14nm晶片系列保持靜態。Tiger Lake旨在通過收回英特爾不得不放棄上一代產品的頻率來改變這種狀況。
  • 英特爾10nm的前世今生
    英特爾就是一個例子,憑藉其10nm製程技術,他們制定了雄偉計劃,以至於不得不推遲使用這種製程的大批量生產,改變其路線圖,甚至重新考慮其戰略的某些方面。英特爾在10nm製程上取得了進步,但是臺積電和三星在7nm、6nm、5nm和更小的製程節點上一點點精進,我們不禁在想英特爾現在究竟什麼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