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梁孟松仍繼續擔任中芯國際聯席CEO,這對中芯國際來說是個好消息,但是目前尚不明確為什麼梁辭職了沒走掉,或許是苦於短期沒有更好的下家,這個下個東家的規模一定不能比中芯國際小太多,業界屈指可數,也就華虹能滿足,可能是對中芯國際還是有點感情,也或者是緩兵之計。
大家最希望看到的是華為的晶圓廠建成後,梁可以去華為,這是一種可能性,雖然不大,公正的說梁是個半導體頂尖技術專家,華為迫切需要留住梁,幫助國內半導體實現更好的發展。值得一提的是,現在中芯國際不僅把梁孟松留下來,美國又開始允許設備出口給中芯。
這次美國對中芯國際開放成熟製程許可,其實是在中低端晶片上,沒有給他們什麼機會,讓高通和美國中低端晶片在國內沒有市場。今年第三季度開始,高通中低端晶片完敗聯發科,國產機寧願用聯發科的中低端晶片代替高通,也不用他的晶片,其他成熟製程的晶片我們也自給自足解決差不多了28nm,56nm這些才是成熟製程。
先進位程美國還是會卡,14nm,10nm,7nm,5nm美國不會放開,不然高通蘋果晶片在華為麒麟面前是一點機會都沒有,所以別再抱任何幻想。核心技術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裡,現在華為在做,中芯國際被美允許做成熟製程,沒有什麼可高興。華為放棄中芯國際自己做晶片製造產業,就是因為中芯國際沒辦法脫離美國技術和臺積電一樣。
這次許可的也還是分批發放,目前發的是4-5萬產能的設備,近年來晶片的困局也暴露中芯國際在基礎製造業才存在缺陷,很多高科技企業雖然在很多領域世界領先,但是缺乏基礎性突破,導致形成空中閣樓,很容易被人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