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的通用標準有兩個:意境、用字用詞。
好詩要具備以下條件:有意境,言之有物;用字用詞規範,無語病,符合常識與真理。
一、詩歌的意境
詩歌是文學作品的一種,而且是文學作品中的精華,是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必須要好好傳承、發揚光大。
詩歌的意境,就是詩歌所表達的意蘊和境界。詩言志,歌抒情,詩歌是用來抒發情感,表達志向的,詩歌必須有意境。
從古至今,誕生了無數優秀詩歌作品。我們從以下三首詩來具體分析詩歌的意境:
文學
詩詞歌賦情意頌,
經史子集書萬卷。
才子佳人靈泉湧,
千古風流舞長空。
《文學》是當代詩人凡塵雲仙(李雲茂)的代表作之一,讀詩,可體會到「古往今來,無數的才子佳人靈感如泉水一般奔湧,寫下詩詞歌賦、錦繡文章,編成書卷,流傳千古,風採動人。」的意境,簡單來說就是「優秀的文學作品蘊含了作者的才華和情感,流傳千古」。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廬山瀑布》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讀詩,可體會到「站在廬山瀑布下,雲霧升騰起來,在太陽的照射下,仿佛煙霧和彩霞。遠遠的望去,瀑布飛落,好像銀河從天上落下來。」的意境,簡單來說就是「廬山瀑布很美,很壯觀」。
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嶽》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讀詩,可體會到「泰山是大自然的造化所在,景色秀麗,雄偉壯觀。我心中豪情萬丈,一定要登上山頂,站在山頂看一看。」的意境,簡單來說就是「泰山很雄偉,我想登上山頂看一看。」
二、詩歌的用字用詞
詩歌的用字用詞要規範,符合一般規律,符合一般邏輯,遵守常識和真理。
例如,正常情況下,太陽東升西落、水往低處流等,在詩歌創作中,要遵守生活常識和一般規律。
我們從以下兩首詩具體分析一下詩歌的用字用詞:
文字
一筆一划龍蛇舞,
勤學善教薪火傳。
揮毫潑墨錦繡文,
興衰榮辱千古字。
《文字》是當代詩人凡塵雲仙(李雲茂)的代表作之一。細細品讀,可發現《文字》一詩,從文字的結構、傳承、作用等方面讚美文字,用字用詞規範,符合文字的寫法和用法,符合一般邏輯和規律,符合常識。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題西林壁》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代表作之一。細細品讀,可發現《題西林壁》一詩,寫了從不同的角度看山,會有不同的體驗;身在山裡,不知道山是什麼樣子。符合一般邏輯和規律,符合現代科學常識。
三、其它
鑑於現代社會很多人對詩歌有誤解,不明白詩歌、詩韻、詩律、平仄等知識的具體含義,這裡簡單提一下,希望更多人能正確認識詩歌。
詩歌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學作品的一種,詩歌包羅萬象,詩韻、詩律、平仄等只是詩歌的一小部分知識。詩歌是大海,詩韻、詩律、平仄是一滴海水。優秀詩歌可以押韻,可以不押韻;可以合律、合平仄,可以不合。
值得注意的是,律詩、絕句有通用的規則,一定要按規則來寫,不可隨意標註。
致敬廣大詩歌愛好者,正確認識詩歌,消除誤解和不必要的爭論,努力創作精品佳作,傳承發揚優秀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