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蘋果撤離中國會怎麼樣,作為蘋果最大代工的富士康曾經大言不慚,說富士康可以離開中國,但是中國離不開富士康。結果富士康前腳剛走,比亞迪就代替他的地位了。蘋果CEO蒂姆·庫克說的非常正確,堅決不走,硬走只會死!
隨著富士康關鍵時刻關閉華為生產線 ,可謂配合美國到了極致。也讓國人對富士康徹底失望。在美國讓蘋果撤離中國市場的時候,富士康立刻呼應美國的提議,並且在美國投資百億建廠,光怕失去蘋果的訂單。
庫克為什麼不回美國建廠?因為美國80%的產業都是第三產業,工業崗位只佔13.5%。如果在美國建廠,去哪裡招募幾十萬高素質的工人?如果真的招募到這些工人,有多少像中國工人這麼勤勞、有責任心,面對加班任勞任怨?去哪裡籌集巨大的資金把設備都轉移到美國去?
美國還有一個最要命的特點,那就是工會最喜歡罷工。看看曹德旺欲哭無淚的下場,就知道在美國建廠行不行了。因此郭臺銘投資百億估計是打了水漂,庫克根本就沒有要回美國本土發展的打算。
美國建廠行不通,那麼印度、東南亞總行吧。這一次郭臺銘在印度投資50億建廠就是最好的例子,隔三差五的停電那是沒有辦法,因為東南亞本來基建就不行,可以理解。但是工人的任性就讓人無語了。
工人不光素質不高,對於富士康的加班加點那是充耳不聞,時間觀念更是無法和我們相提並論。因此我們可以看出知識對於企業的發展是多麼重要!
富士康在印度因為工人的任性,無法正常運轉的情況下,庫克只能把訂單交給在印度的緯創來加工。富士康轉了一大圈,可以說賠了夫人又折兵!這時候富士康才發現,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想要回心轉意,重新回到中國市場卻為時已晚。一句老話形容富士康最恰當不過了,早知現在,何必當初!
蘋果CEO蒂姆·庫克最大的優點就是能夠審時度勢,明白什麼環境才是他最容易生存的地方。中國有太多吃苦耐勞的高技術人才,現在中國工人的學歷不是高中畢業就是大學畢業。因此,學歷高、經驗豐富,最有組織觀念,也最遵時守信的工人在世界上非中國莫屬!這也是蘋果為什麼到今天為止,打死都不撤離中國市場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