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科學技術局啟動2021年成都市第一批科技項目申報工作,並發布《2021年成都市第一批科技項目申報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第一批申報項目共8個業務類別,本文將介紹創新環境提升計劃中的國際科技合作資助申報指南、科普基地建設資助申報指南及蓉城社區創新屋建設資助申報指南。
一、資助類別
(一)國際性研發機構資助
資助對象:在蓉高校院所、企業等機構在蓉或國(境)外設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研發機構,包括:
資助標準:採取後補助支持方式,對符合資助條件的國際性研發機構,分兩年給予最高200萬元研發經費資助。
(二)國際科技合作項目
資助對象:在蓉高校院所、企業等與國(境)外高校院所、研發機構、企業等,圍繞我市主導產業在我市開展的科技合作項目,分為重點項目和一般項目。
資助標準:採取後補助支持方式,對經評審立項的重點科技合作項目,給予項目實際研發經費聯合投入30%、最高100萬元的經費資助;對經評審立項的一般科技合作項目,給予最高20萬元經費資助。
(三)市級引才引智示範基地
資助對象:在開展引進外國人才智力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能夠發揮重要示範引領作用的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以及各類園區等引才引智載體。
資助標準:採取後補助支持方式,對獲得成都市科學技術局(外國專家局)批准命名的基地一次性給予20萬元經費資助。
(四)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項目配套資助
資助對象:在蓉高校院所、企業等機構新獲批的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引才引智示範基地和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包括:
資助標準:採取後補助支持方式,對新獲批的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引才引智示範基地,一次性給予50萬元配套資助;新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中外合作項目,給予國家資助金額10%、最高20萬元配套資助;牽頭承擔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港澳臺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的項目(課題),給予國家實際到位資金15%、最高200萬元配套資助。
(五)國際科技合作活動資助
資助對象:在蓉高校院所、企業等機構舉辦的A類和B類國際科技合作活動,其中:
A類活動分為重點活動和一般活動,主要包括:
B類活動是指企事業單位參加成都市科學技術局(外國專家局)組織赴國(境)外開展的培訓、項目路演、大賽等國際科技合作交流活動。
資助標準:
A類活動根據活動績效擇優進行後補助,對重點科技合作活動給予實際支出的20%、最高50萬元補助;對一般科技合作活動給予實際支出的20%、最高20萬元補助。單個機構每年最多申報2個國際科技合作活動資助,且資助總金額不超過100萬元。
B類活動按照每人每次給予實際發生費用的50%、最高1萬元資助。
二、申報要求
(一)國際性研發機構資助
1.實際投資到位資金不低於100萬美元,且研發經費投入不低於50%;
2.研發機構總人數在20名以上,其中具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人員佔機構總人數的50%以上,從事研究開發活動人員佔機構總人數的70%以上;
3.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和組織機構,具有先進的實驗設備等研發條件,擁有核心技術;
4.研發項目符合所在國家或地區的法律法規;
5.優先支持研發成果在我市產業功能區轉移轉化的機構。
(二)國際科技合作項目
1. 重點項目
2. 一般項目
(三)市級引才引智示範基地
1.建立了常態化的引才引智機制,有引進本行業(專業)外國人才智力,形成了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或先進經驗,願意提供其工作模式或經驗在全市示範宣傳;
2.從事行業和主要研究方向符合以下之一:
(四)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項目配套資助
申報單位為獲批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引才引智示範基地和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的在蓉高校院所、企業。
(五)國際科技合作活動資助
1.A類活動
2.B類活動
活動主題應符合我市重點產業領域發展方向,有利於推動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提升、人才團隊引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產業發展升級等。
三、申報材料
(一)國際性研發機構資助
1.成都市國際性研發機構資助申報表;
2.附件材料:
(二)國際科技合作項目
1.成都市國際科技合作項目資助申報表
2.附件材料:
(三)市級引才引智示範基地
1.成都市引智成果示範基地申報表
2.附件材料:
申報單位情況介紹和引智成果介紹文字資料。
(四)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項目配套資助
1.成都市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項目配套資助申報表
2.附件材料:
(五)國際科技合作活動資助
1.成都市國際科技合作活動資助(補貼)申報表
2.附件材料:
四、政策諮詢
1.國際性研發機構資助、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項目配套資助、國際科技合作活動資助
業務處室:成都市科技局校院地協同與科技合作處
聯繫電話:028-61881743
2.國家引才引智示範基地、市級引才引智示範基地
業務處室:成都市科技局引進國外智力管理處
聯繫電話:028-61888309
一、資助對象
1.場館類科普基地。指通過在蓉企業、學校、科研院所等單位以建築物及附屬物作為科普展示場地,以有形的互動展品為主要依託,對潛在的科普資源進行科普化改造,經命名後向社會公眾開放,能夠承擔科技普及、宣傳、培訓、服務功能的科普場所。主要包括:(1)由政府投資建設或社會力量興辦的開展科普活動的科技、教育、文化、旅遊等場所;(2)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科技型企業以及其他組織內部具有科普功能並有條件向公眾開放的場館、設施、實驗室、生產現場、園區等;(3)建在天府綠道、錦城綠道及其它綠道上的場館、設施、園區等。
2.非場館類科普基地。指不以有形的科普互動展品為主要依託開展科普的單位以及開展的科普活動、科普作品等。主要包括:(1)利用傳播資源,面向公眾開展科普教育宣傳的傳播媒體、科普網站、科普報刊、創作基地、科學傳播培訓基地等;(2)從事用於科普產品(展品、展項)、科普作品創作、科普創意策劃活動等組織或機構。
二、資助標準
採取後補助支持方式,對符合科普基地建設資助條件的單位給予經費資助,場館類20萬元,非場館類10萬元。
三、申報要求
1.成都市行政區域範圍內具有法人主體資格、願意將科普資源向社會公眾開放的企業、學校、科研院所等單位。
2.科普主題突出,內容豐富,能夠發揮向社會公眾開展科普教育、宣傳和科普服務等作用。
3.場館類科普基地有固定的科普展示和活動場所,能夠滿足向公眾開放的需要,有科普展示館、科普畫廊、科普演示設備和模型等,科普展廳和活動場所面積一般應達到300平方米以上。非場館類科普基地與科普工作有關的辦公場地不少於100平方米,具有開展科普工作所需要的資質、配套設施,相關科普產品、作品、欄目、版面及其他傳播載體等科普資源及線下面向公眾科普活動不少於2項。
4.重視科普工作,有科普工作計劃(規劃),有專(兼)職工作機構,配備有穩定的專(兼)職科普工作人員和科普講解員,具備持續開展活動的能力。
5.有符合國家要求的安全設施,保障措施完備。
四、申報材料
1.成都市科普基地建設資助申報書;
2.附件材料:
五、政策諮詢
業務處室:成都市科技局社會發展與農村科技處
聯繫電話:028-61881741
一、資助對象
以社區街道(鄉、鎮)為主體,建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面向社區公眾開放,能夠承擔科技普及、宣傳、培訓、服務功能的社區科普場所。
二、資助標準
採取後補助支持方式,對當年新申報並且符合建設資助條件的社區,給予不超過20萬元的建設經費資助。
三、申報要求
「創新屋」需達到以下基本標準:
(一)一個固定場所:「創新屋」應建立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或青少年活動中心等面向社區居民開放的公共服務場所,有固定場地,面積不低於100平方米;有統一的「創新屋」形象標識和明顯的指示標牌;一次性接待能力在30人以上;場地每年開放時間不少於180天。
(二)一套基本設備:「創新屋」需配備適合開展科學普及內容的相關設備不少於一套,也可以根據居民需求和社區特色,安裝相關設備設施;所有設備設施必須安全可靠,符合國家有關安全與質量標準。
(三)一支工作隊伍:「創新屋」由街道牽頭建設,需配有2名以上相對穩定的專(兼)職管理人員;有專業的社會機構組織參與運營、管理及組織策劃等;有科普志願者服務團隊,與所在轄區的學校、企事業單位等建立合作關係,攜手開展社區科普、創新實踐活動。
(四)一套規範制度:「創新屋」需建立健全日常運營、安全管理、財務檔案等工作管理制度;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做好年度總結;積極參加市級科普活動;參加全市年度工作評價與三年一次的覆核工作。
(五)一系列活動:「創新屋」應突出創新創業,圍繞社區特色,經常性組織開展系列科普活動,提高社區居民的參與度,培養公眾對科技創新的興趣;「創新屋」應利用媒體、網絡等多種渠道加強宣傳,提升影響力。
四、申報材料
1.成都市蓉城社區創新屋建設資助申報書;
2.附件材料:
五、政策諮詢
業務處室:成都市科技局社會發展與農村科技處
聯繫電話:028-61881741
(來源:成都科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