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跳動做教育能否擺脫網際網路公司「流量魔咒」?

2020-12-10 澎湃新聞

出品 l 觀點財經

作者 l 大釗

抖音、今日頭條的母公司字節跳動,正在把教育業務作為最新的戰略重點。

十月底,字節跳動宣布啟用全新教育品牌「大力教育」,以承接字節跳動所有教育產品及業務。

字節跳動高級副總裁、原教育業務負責人陳林出任大力教育CEO。

正如名字一樣,字節跳動對教育的策略就是「大力出奇蹟」。

高層高調宣布未來三年不吝投入,承諾不考慮營收,身體力行的「買買買」+「投投投」。

資料顯示早在2016年,字節跳動就開始關注教育領域,並於2018年起陸續投資一些教育公司。

目前,字節跳動教育業務橫跨Pre-k、K12、成人教育多年齡段,旗下產品包括清北網校、GOGOKID、瓜瓜龍啟蒙、開言英語、極課大數據、Ai學、教育硬體等。

如今距離大力教育品牌發布已過去月餘,但關於字節跳動做教育能否成功的討論仍在持續。

本文將分析關於大力教育的三個問題:

1、字節跳動為什麼選擇教育做增長點?

2、走「小米模式」能賺錢嗎?

3、「大力」能否出奇蹟?

字節跳動為什麼選擇教育作為增長點?

縱觀網際網路歷史,能賺到大錢的商業模式實際上只有3個——廣告、電商和遊戲。

廣告和遊戲這兩塊字節跳動已經在做了,而且效果都還不錯。

字節跳動為什麼不選擇電商作為新的業績增長點?這要從兩個層面來說。

第一,電商領域對手太多。且不說阿里和京東兩大巨頭站在面前,細分市場裡也競爭不斷,下沉市場被拼多多牢牢把持,女性電商賽道有聚美優品和美麗說,唯品會一直堅持做特賣,寺庫主營奢侈品,考拉海購、洋碼頭主營跨境商品,二手市場裡還有閒魚、轉轉。肉眼可見的賽道裡幾乎都有明顯對手,在這個前提下,字節跳動沒有必要冒險,沒有把握的仗不打也罷。

第二,電商是個苦活,賺廣告費才輕鬆。電商產業鏈太長,從邀請品牌入駐、零售、支付、物流到售後服務等無一不是靠大量資金才能成型的,字節跳動真的要做恐怕短時間也看不到效果。而且,如果字節跳動自己做了電商一定會觸動現有電商平臺的利益,那麼淘寶、京東、蘇寧的廣告費肯定會大打折扣,躺賺廣告費那麼容易,何必非要起早貪黑的做電商呢?

據商務部的統計,2019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34.81萬億元,萬億市場字節跳動都不去做,為什麼非要選教育?

早前,張一鳴在接受媒體採訪中已經明確了自己的經商思路,概括起來是:不輕易加入有成熟玩家的賽道,只參與別人沒做太好或沒做過的領域競爭。進入教育這盤棋局,就是張一鳴經商思路的又一個寫實。

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教育是一個無需驗證的大市場,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第44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

截至2019年6月,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2.32億,佔網民整體的27.20%,全年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預計將達2.59億人。而隨著二胎政策全面開放,升學就業競爭壓力不斷增大,滿足用戶碎片化學習需求的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將持續增長。預計2020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將達3.05億人。

粗略算來,3億用戶背後又是一個四五千億級別的大市場,況且這是一個完全可以在線上交付的場景,無需繁瑣的倉儲物流、甚至也不需要頻繁的版本迭代,相較而言,這就比廣告、電商、遊戲都有變現優勢。

其次,在線教育賽道還真沒有明顯的巨無霸。以新東方在線為主的老牌企業和以猿輔導、作業幫、有道等為主的新興勢力都沒有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

另外,BAT級別的網際網路巨頭雖然都知道教育是塊「肥肉」,但礙於自己的主業競爭壓力都很大,並沒有在教育領域涉足太深,這就給字節跳動這樣的新玩家提供了入場的可能。

最後,字節跳動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在在線教育公司的成本結構中,市場(營銷)費用的佔營收比例超高,一般都要在六成以上,最多的可能要超過九成,因為純教育公司需要持續花錢買量。而字節跳動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最大的優勢就在流量方面,今日頭條、抖音、懂車帝等多款月活過億的APP提供充足的流量池。

而且隨著流量成本的日益提高,字節跳動的這個優勢會愈發明顯。

所以字節跳動從上到下都希望能把教育板塊做起來。

教育賽道是剛需中的剛需,但也是很多創業者的火葬場。

如今年10月老牌教育機構優勝教育暴雷。

此外,兄弟連、趣動旅程、明兮大語文、百弗英語等多家培訓機構早早宣告「破產」,到後疫情時期,迪士尼英語、巨石達陣、巧虎KIDS、澤林教育也難堪重負、相繼退場。

至於字節跳動能否將教育進行到底,還要看其選擇的經營模式究竟如何。

走「小米模式」能賺錢嗎?

據了解,不同於作業幫、猿輔導等公司先做內容再向硬體擴展的路徑,字節跳動選擇了內容和硬體同時推進,計劃靠硬體低價賣獲客,後續再通過硬體中的內容和服務賺錢。

十月底的發布會上與「大力教育」品牌一同發布的還有首款教育智能硬體產品——「大力智能作業燈」。

據大力教育CEO陳林介紹,這款作業燈專注孩子的作業場景,將智能輔導與每個孩子書桌必備的檯燈結合,既能護眼,又能輔導孩子作業。

從京東商場的數據來看,大力智能作業燈T5已獲得6400+條評價,好評率96%;T5Pro獲得了900+條評價,好評率96%。

圖片來源:大力智能京東自營旗艦店

這個成績對於一款上架剛剛一個月的產品來說已經不錯了。但是799元的基礎零售價,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利潤不大。

對此,大力智能團隊負責人陽陸育稱:「我們希望與客戶交個朋友,但不是純粹的『交個朋友』。硬體不盈利在我們的預期之內,但硬體是一個服務載體,未來這個載體真的解決了家長面對的問題,意味著它會有很長的生命周期,在這個生命周期之內我們可以提供更多服務,並且在這些服務上盈利。」

這個想法與小米創始人雷軍在早期的思路如出一轍,雷軍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小米硬體商品綜合淨利潤率永遠不會超過5%,如有超出部分將全部返還給用戶,小米是靠提供網際網路服務賺錢的。

當然,字節跳動也不會僅僅滿足於一款硬體,據《晚點》報導,字節跳動還在同步研發多款教育硬體,包括教育平板、口袋學習印表機、兒童早教機、詞典筆等,並計劃開發教育作業系統。

等這些設備都成功面世了,字節也算有了自己的硬體體系,到那時候說不定真的可以用內容和服務的「小米模式」賺到錢。

數據來源:小米財報

從小米今年Q3財報來看,智慧型手機、IoT與生活產品和網際網路服務佔營收比例分別為66%、25%和8%,佔比只有8%的網際網路服務收入卻貢獻了34%的毛利潤成為小米增長不可或缺的因素。

所以字節跳動靠內容和服務賺錢的思路是被驗證過且可執行的。

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的報告顯示,2020年三季度小米手機出貨量為4440萬部,佔據了全球12.1%的市場份額,是全球第三大手機廠商,排名甚至比Apple還要靠前。

所以最大的問題來了,檯燈和學習機的銷量是遠遠不可能超過手機的,如果沒有這個龐大的硬體銷量做基礎,軟體服務能賺多少錢?這一點或許需要字節跳動和大力教育的高管們深思。

「大力」能否出奇蹟?

當前,大部分在線教育企業盈利狀況都不太好,在宣傳推廣上十分「大力」,但產品差異化卻極少。

數據來源:各公司財報

以已經上市的在線教育公司51Talk、跟誰學、流利說、有道為例,上個季度四家公司在營銷上的支出分別為2.828億、6.39億、7.34億和19.85億,佔當期營收的比重分別為52.51%、88.87%、99.6%和96.31%,可以看出,在線教育公司在市場營銷和推廣上花錢一點也不手軟。

字節跳動在這一點投入上比其他玩家都更捨得花錢。

對於字節來說,單季度幾億元廣告營銷不過是常規操作。早在兩年前,字節跳動面向一二線城市4-12歲用戶推出在線英語學習平臺「GOGOKID」。

為了在短期內打響GOGOKID的知名度,字節跳動不僅花重金聘請明星章子怡為代言人,還與《妻子的浪漫旅行》、《爸爸去哪兒6》等綜藝節目合作,光是投放戶外廣告一年就花了2億元。

今年推出的新產品「瓜瓜龍」主要針對2到8歲孩子、以AI動畫啟蒙課為賣點。

上半年贊助或深度合作了《快樂大本營》、《乘風破浪的姐姐》、《妻子的浪漫旅行》和《奇妙小森林》等熱門綜藝,更在微信、微博、小紅書等新媒體渠道進行宣傳,還進了羅永浩的直播間。

瓜瓜龍地鐵廣告

下半年,瓜瓜龍對線下展開集中攻勢,大規模投放地鐵廣告、公交站臺廣告和分眾電梯媒體,想來花費也不在少數。

但是即便花了這麼多錢,在線教育能否盈利還是個未知數,今年三季度51Talk、跟誰學、流利說、有道的淨利潤分別為1.15億、-1.12億、-3.6億和-13.05億元,虧損還是主旋律。

所以,大力教育能否真的「大力出奇蹟」尚不能確定。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純粹靠資金和流量優勢殺進教育領域也不一定能成功,因為這有很多前車之鑑。

BAT的實力不比字節跳動弱,如果有資金就能做好教育的話,按道理說這三者應該不比任何企業差,但是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如果有流量就能做好教育的話,騰訊應該是國內最好的教育公司,但是事實也不是這樣。

巨頭們做教育屢戰屢敗,字節跳動是否能逃出魔咒?

另外,字節跳動一貫的「貪心」也讓人質疑。

教育巨頭的發展都是由點及面,例如新東方從留學語言培訓開始打牢基礎,好未來靠K12輔導紮實根基,像大力教育這樣的新手剛起步就鋪大攤子,試圖用組合拳出擊,會不會貪多嚼不爛?

總 結

總結來看,網際網路公司在新領域的發力,大多是砸錢、搶人、搶流量進而佔領市場,自身發展的同時大打價格戰,最終逼退競爭對手。

網際網路巨頭入局在線教育後,免費課、低價課越來越多,獲客成本一漲再漲,最終搞得大家都沒錢賺,不少公司挨不過虧損局面直接退出。

如今字節跳動攜大量資金進場,憑藉自身流量優勢卡位K12在線教育,但仍然沒有擺脫同質化的難題,自身教研體系也亟待完善。

中國人常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人才是長久之計,需要慢工出細活,萬萬不可拔苗助長一蹴而就。

而教育行業也是如此,希望字節跳動在All in教育的同時,也要考慮清楚事物的發展規模,因為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參考資料:

知乎:許維的知乎專欄《為什麼字節跳動選擇教育作為新的業務增長點?》

聲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轉載請註明來源與作者

相關焦點

  • 字節跳動進軍教育行業,能否創造奇蹟?
    ——字節跳動·陳林近幾年,許多大型網際網路公司進軍教育行業,騰訊、網易、阿里、B站早已入局……字節跳動也逐漸萌生了進入教育行業的想法,頻頻動作,試水教育正是在這一邏輯的驅動下,字節跳動不斷向新領域發起挑戰。今年年初,張一鳴曾在全員信中這樣描述字節跳動對教育行業的探索:「教育是公司跨界嘗試的新業務方向。我其實不焦慮,有耐心,我覺得現在還是很早期,教育業務必須有更根本的創新,當然前提是我們有更深刻的認知。」
  • 字節跳動能否敲開網際網路醫療盈利大門
    集流量與資本於一身的字節跳動入局網際網路醫療,一時間成為各媒體的熱議話題。其實,網際網路大佬入局醫療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早在2014年,以BAT為首的網際網路巨頭就開始布局網際網路醫療領域,因此,2014年也被稱為網際網路醫療元年。
  • 從GOGOKID到大力教育,字節跳動的教育戰事
    長期看,字節跳動的教育業務需要一個自己的品牌。」在2020年這個節點推出教育整體品牌「大力教育」,字節跳動想要講一個怎樣的教育故事?從字節跳動教育業務到「大力教育」整體品牌毫無疑問,任何一家網際網路巨頭開始瞄準一個垂直行業時都是備受關注的,教育自然也是如此。
  • 字節跳動正進軍教育領域,短視頻+教育風口漸近
    已被捲入巨大時代旋渦的這家新銳網際網路科技公司,接下去能否以及如何走出當前迷霧,顯然已絕不僅僅關乎它自己,而它由此做出的戰略戰術調整則無疑具備標誌性意義。1、字節跳動上線「學浪」和 「清北小班」兩款教育 App藍鯨教育8月17日訊,繼推出少兒英語品牌「瓜瓜龍」之後,字節跳動日前再度加碼教育行業,手機應用市場顯示,字節跳動近日上線兩款教育 App,分別名為 「學浪」和 「清北小班」。學浪是專為青少年打造的直播互動學習平臺。
  • 字節跳動發布「大力教育」品牌,張一鳴劍指俞敏洪
    陳林親自負責教育部門,這更加佐證,字節跳動在教育上的野心很大。 事實上,早在3月12日,字節跳動成立8周年,張一鳴發布內部信時就很明確的說,教育是公司跨界嘗試的新業務方向。隨後,字節跳動在教育領域的動作不斷。 字節跳動要做「大教育」。
  • 字節跳動你做不好教育
    阿里,騰訊,百度,網際網路企業折戟教育,字節跳動跳著跳著就得做教育,這是大公司的宿命,尤其是任性的老大,他為何非要做教育呢,他為何一定做不成教育?1,人類的進步世界的美好是自我實現之上的超級自我實現,請問,當今世界,和平時期有哪個命題能讓你實現超級自我,使得人類更聰明是最耀眼最光芒的大道,收益於的教育會世代相傳,這在無神論無天堂的中國,哪個超級大佬不會選擇教育?
  • 基於SWOT,分析字節跳動做教育的發展前景
    編輯導讀:7月16號,字節跳動的陳林分享中說的:未來三年,字節將在教育業務中持續加大投入,不考慮營利。這意味著自己跳動將重點發力教育行業,字節跳動發展教育有何優勢?又將面臨哪些威脅?本文作者基於SWOT,對字節跳動做教育的發展前景展開了分析,與大家分享。
  • 字節跳動推出教育新品牌大力教育
    字節跳動作為這兩年的明星網際網路科技企業,其依靠今日頭條及抖音迅速走紅,但高速發展之下也有隱憂,字節跳動大力教育CEO陳林原本公司對TiKTok國際化給予厚望,期望成為公司第三增長曲線,但自從TikTok在印度、美國市場折戟後,字節跳動不得不在教育
  • 字節跳動:教育2020,啟動的第一年|教育|少兒英語|gogokid|字節跳動
    新賽道機會被頭部公司放大,這對於2019年收入已達千億元體量、比很多投資機構更有資本的字節跳動而言,既是一個可以期待增長的選擇,也正在一個「有餘力」的探索時機。再者,在更早的2017年末,字節跳動就提到,「教育行業商業客戶為今日頭條app貢獻的廣告收入,當年增長達260%。」具備重要流量用戶資源的字節跳動,在教育業務更是有部分「先天資源」優勢。
  • 字節跳動:40億元狂砸教育
    野心和決心雖然不斷被看到,但字節跳動的網際網路基因過重,教育基因和耐心不足也導致市場不斷在質疑:流量與技術的優勢是否真的就能在教育市場迅速掀起波瀾?在這一點上,字節跳動吃過一些虧、也嘗到了一點甜頭,但它顯然還在繼續尋找著答案。
  • 字節跳動為何布局教育行業
    2020年3月12日字節跳動成立8周年年會,張一鳴卸任中國區董事長,繼續全球化視野發展。字節跳動作為成立8年的公司,全球員工超過10萬人,不得不說是相當了不起。一方面來自於張一鳴的卓越遠見和格局,另一方面來自於網際網路產生更多的閱讀者,人們自然而然開始主要從網際網路接受信息,無數的大眾成就了今日頭條和字節跳動。
  • 字節跳動的教育戰事:兩倍工資挖人,流量和算法不再是優勢
    伴魚創始人兼CEO、字節跳動產品創始合伙人黃河對AI財經社回憶,字節跳動在2015年前沒有動過做教育的想法。2017年,伴魚從成人英語轉向少兒英語賽道,黃河也是在這個時候開始聽說字節跳動想嘗試教育,並且做了市場調研。如今,張一鳴做教育的野心,早已不是秘密。
  • 字節跳動殺入教育
    1、字節跳動收購你拍一,補齊素質教育拼圖8月21日,字節跳動官宣收購數學啟蒙教育品牌「你拍一」,具體的投資金額並未披露。字節跳動方面表示,收購完成後,你拍一將作為獨立品牌存在並保持獨立運營,字節跳動將在技術、品牌、流量及資本層面為你拍一提供支持。
  • 字節跳動和阿里做教育,初心和做法都不同
    字節跳動發布統一教育品牌「大力教育」,員工已超1萬人,出乎意料,字節跳動不是只信息流、短視頻賽道的頭部玩家,在教育領域也玩大了。大力教育的品牌獨立只是一個開始,我們對教育事業會長期有耐心。」在接受採訪時,陳林重申了字節跳動做教育「三年不盈利」,且「可能會更長時間不盈利」,這體現了字節做教育長期投入的決心。
  • 字節跳動做教育的規定動作
    他說,「大家都相信技術會改變教育,如果中國只有一家公司能做,我們相信是字節跳動。」 他還提供一個重要信息:線上教育公司百分之八十的增長源自騰訊和頭條的廣告投放。假如失去這個源頭,大家掉一半的量是極有可能發生的。
  • 錘子「賣身」字節跳動新使命:為教育業務做點「硬貨」
    作者:時代財經 覃毅圖片來源:字節跳動10月29日,字節跳動宣布啟用全新教育品牌「大力教育」,作為字節跳動旗下首個公開發布的業務獨立品牌,大力教育承接字節跳動所有教育產品及業務,原教育業務負責人陳林出任大力教育CEO。
  • 字節跳動的失意版圖
    截至2020年11月,據不完全統計,字節跳動已經布局了社交社區、文娛傳媒、遊戲、人工智慧、企業服務、教育培訓、醫療健康等11個賽道,涵蓋消費網際網路到產業網際網路,「拳打」騰訊,「腳踢」阿里,被網際網路驗證成功過的領域,幾乎都散落著字節跳動的野心。
  • 字節跳動「大力教育」品牌獨立「大力」能否出奇蹟?
    作為字節跳動旗下首個公開發布的業務獨立品牌,大力教育承接字節跳動所有教育產品及業務,原教育業務負責人陳林出任大力教育CEO。大力教育品牌發布後,字節跳動旗下所有的教育產品都將由該品牌承接。「大教育」透露出字節跳動對於教育的理解,這也是很多人對於教育的期待。但是這樣的教育並不好做也是業內共識。字節跳動的教育夢,如何實現?
  • 攪局在線教育,字節跳動走進深水區
    字節跳動確實創造了不少的奇蹟,先是新聞客戶端今日頭條,在上線還不到兩年時間內就擁有了1.2億的激活用戶,成為新聞資訊平臺裡的黑馬。再後來字節跳動推出的短視頻平臺抖音,更是成為收割流量的利器。 而現在,已經在教育領域裡潛伏了多年的字節跳動教育業務,也更名「大力教育」正式出道了,這也是字節跳動旗下首個公開的業務獨立品牌。
  • 網際網路醫療革命來了?字節跳動殺入醫療業
    筆者認為,字節跳動在網際網路醫療賽道有革命性的看點至少包括:一是基於信息流和醫學知識圖譜,特別適合大數據應用;二是基於用戶習慣滲透和患者教育,可能形成最大的、豐富的患者組織。字節跳動殺入醫療業,BAT級企業前員工搭夥近日,網際網路新聞欄目《一線》獨家爆料:BAT級別企業的一名前副總裁、一名前部門執行總監及一名資深的搜尋引擎首席架構師搭夥加入字節跳動。據業內人士消息,上述人員工作變動符合公司離職員工的禁業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