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近東被誤讀了!

2020-12-17 騰訊網

作為一位低調、務實、敢為人先的民營企業家,張近東在企業家和媒體圈中一直都很受尊重。

上周至今,關於「蘇寧股權質押」一事引發廣泛關注,有投資界人士稱,外界對該事件有過度解讀之嫌。

就筆者多年以來的觀察和了解,作為巨頭背後的掌舵者,張近東一直以來都有自己堅定的信念:關於轉型創新、關于堅守服務、關於壟斷競爭、關於企業家精神……他經常提到的一個詞是「格局」,他相信「布局決定格局、格局決定結局」。

張近東有句名言,他說:「一個沒有前瞻性和大格局的企業,往往會在大變局中迷失方向,遭遇大潰敗。」

很多人和事,今天看起來似乎是不盡如人意的,但把眼光放的長遠些,你會發現,曾經的質疑,無非是一場認知上的誤解,因為那些善於謀變之人,他們著眼的是未來,而不是當下。

蘇寧面臨的轉型,是中國數字經濟大幕開啟的典型樣本,蘇寧的未來究竟會怎麼樣?沒有人能給出絕對的答案,可以肯定的是,謀變的張近東,不需要誤讀,這種誤讀背後,反映了對中國大型企業數位化轉型的理解尺度。在商業浪潮中浮沉三十載的蘇寧,值得你的客觀解讀。

本文是張近東歷年來經典言論的整理,他的這些觀點,不光在總結蘇寧的過去,也在指向蘇寧的未來,同樣對於別的企業如何轉型創新、如何突破困局,也會有很大的啟迪意義。

編輯:正風

來源:正和島商業洞察

01、企業成功蝶變的密碼:轉型+創新

不管是在傳統零售,還是在網際網路領域,蘇寧都是獨樹一幟的存在。經過近十年的蝶變,它成功的從一家傳統連鎖零售商,轉變為線上線下融合的智慧零售企業,更在今年全面向「零售服務商」升級。

大多數傳統企業之所以轉型失敗,都是因為快死了才想起轉型;而蘇寧的幾次轉型,雖然每次看起來都像是「壯士斷腕」,但毋庸置疑,轉型後蘇寧正變得越來越好。

蘇寧在轉型過程中做對了什麼?我們從張近東過往的發言中,總結出5點「獨門秘籍」:

1.要在技術的快速變化中始終把握住行業的本質

在技術飛速躍進的年代,完全追逐技術,最終可能會被眼花繚亂的新技術搞暈頭;而完全拒絕技術,最終將被淘汰。

技術歸根結底是個工具,但每個行業都有它不變的內核,那就是如何更好地服務它的客戶。

比如零售業從本質上講是從事商品流通服務,網際網路帶來的最大轉型是提高流通效率、更好地滿足顧客個性需求。

2.轉型要有超前規劃,你能看多遠,你的事業就會有多大

我們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而是要把既有的資源不斷地優化和配置,來實現更高的目標。

從上線蘇寧易購,到推出O2O模式,再到推出開放平臺,所有這些,都不僅是為了眼前的利益,而更多的是著眼於未來的布局。

3.在壓力面前,需要堅持創業精神

我們可以直面挫折,可以承認錯誤,但絕不輕言失敗,更不容許放棄!跌倒了可以再爬起來。如果一味地求穩怕輸,那就很難成功了。

很多企業之所以轉型不成功,並非因為他們沒看到趨勢,而是無法承受短期的誘惑和壓力,從而左右搖擺,瞻前顧後,不能用創業的決心去轉型。

放棄過去的成功很難,但有時不放棄就無法獲得明天的成功。轉型是掌握新工具、獲得新能力的學習過程,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都是正常的,需要用時間換空間,這就更需要我們要有堅持的精神。

4.要注意節奏,謀定而後動

無論是創新還是創業,生存和發展是前提,創新太早會成為先烈,太遲會被時代拋棄,只有在恰當的時候發力,方能既不傷及本身,又能創新成功。

就如同轉彎,一列高速飛馳的火車與一輛小轎車轉彎的節奏完全不一樣。小轎車可以輕鬆轉過的彎,對於火車來說,則需要早轉、慢轉,急了不行,那是要翻車的。

5.所有的轉型最後都要固化成團隊的文化

只有文化上的轉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精神傳承。企業處於不同的時代,會形成時代文化的印記;企業運用不同的技術工具,會形成不同思維文化的定勢。

所以,在網際網路的浪潮下,企業文化既不能一成不變、固步自封,也不能全盤否定,推倒重來。網際網路企業的文化特徵是注重用戶的體驗,用開放分享的思想重塑價值鏈,用平等的企業氛圍促進創新。

02、骨子裡的精神底色:堅守服務,是立身之本

我們說,競爭優勢歸根結底來源於企業為客戶所能創造的價值,而服務作為一種非價格競爭手段,在增強企業競爭力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張近東曾在不同場合中多次強調服務的重要性,在他看來,服務是烙在蘇寧骨子裡的精神底色,或者說,是蘇寧的立身之本。

那麼,張近東領導下的蘇寧究竟有著怎樣的服務理念呢?下面這段文字或許是最好的詮釋:

無須諱言,蘇寧發展到今天,也遇到一些問題。

面對用戶的需求,我們的響應速度是否夠快?我們有沒有創造更多驚喜感?我們是不是在追求增長時,脫離了服務的本質?

服務用戶的過程中,遇到問題總是在斤斤計較,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KPI,還是用戶的滿意值?是解決用戶問題,還是超預期的解決用戶問題?

我們需要思考:在全新的消費時代,什麼才算是好服務?形式千千萬萬,但內核只有一個。

好服務不是沒有感情的流程正確,而是能給用戶帶去信任感的「非標品」。服務滿意度沒有「比較好」,只有0分和100分,沒有99分的概念。做到了,用戶就會信任你,做不到,用戶就轉身離開。

抓住好服務,這是我們做好一家零售企業的精神信仰,也是蘇寧從誕生那一刻起,烙在骨子裡的精神底色。

經歷過專業零售、連鎖零售、網際網路零售的蘇寧更應明白,無論身處哪個時代、社會如何變革,服務永遠是零售的立身之本。

零售即服務,服務即戰略。

追求好服務,我們的終極目標在哪裡?

讓用戶易得,讓員工獲得,讓夥伴值得。

公司將持續加大對一線員工的激勵,並將薪資與用戶滿意度掛鈎,用戶越滿意,薪資就越高。

如果沒有給我們的員工創造價值,所有的東西都是紙上談兵。沒有物質,談什麼理想?

我曾經說過,民營企業小的時候是個人的,大了就是員工的、社會的。蘇寧,不但要讓自己強大,更要具備持續為社會創造價值的能量。

流螢提燈引路,身後萬馬千軍。

怎樣的蘇寧,就會有怎樣的蘇寧人。做用戶需要的蘇寧,做社會需要的蘇寧,我們責無旁貸。

03、踏準時代節拍:趨勢,一定會取代優勢

商業世界裡,我們常講的一句話是,得勢者得天下。當然,這個勢指的不是優勢,而是趨勢。

張瑞敏曾說,企業要踏準時代的節拍,同樣,張近東對此也有深刻的感受。他認為,企業都是時代的企業,任何優勢在趨勢的大潮面前都終將被淹沒。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那就是趨勢一定會取代優勢。

很多朋友說,蘇寧這幾年動作頻頻,似乎踩上了風口。但我們絕不會僅僅滿足於踩上風口,我們最終的目標是為行業的轉型升級再造風口。

首先,趨勢一定會取代優勢,而變革最重要是要看得清方向、順應潮流,而企業家則要敢於放下過去的成功。

企業都是時代的企業,任何優勢在趨勢的大潮面前都終將被淹沒。企業不怕選擇艱難的道路,就怕迷失正確的方向。

我們在2009年轉型網際網路零售時,可以說是在傳統連鎖最巔峰的時候,也是我們業績最好的時候。

但是伴隨著智慧型手機、電腦等一系列通信網絡產品的爆發式增長,我們預感到消費習慣一定也會發生劇烈的變化。所以,我們決心突破自我,上線電商,義無反顧的擁抱網際網路。

其次,是要找到合適自己的發展路徑。

所有的轉型都有時間窗口,變革如果缺乏一條明確的路徑,猶豫不決,瞻前顧後,就會浪費寶貴的時間,進而錯過變革的最佳時機。

在我們轉型初期,因為沒有標杆可以參考,很多時候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但是我們堅信一點,線上線下融合的O2O模式一定是未來零售業的大勢,因此我們堅定的將線上線下的商品、服務、體驗等全流程打通。

04、蘇寧不追求壟斷,競爭不是你死我活

最近的政治局會議提出「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僅僅14個字,卻流露出意味深長的信號。

可以明確的是,在網際網路行業富足而強大的今天,國家希望它能更多地承擔起經濟和社會義務,而非僅聚焦於自身的利潤增長。

2017年,在一次內部交流會中,張近東也提到了「做大不是唯我獨尊,不是逆我者亡順我者昌」,今天來看,不失為一種先見之明。

在年初的供應商大會上我曾講到,一個企業的價值不是你擁有多少,而是你能夠釋放多少,我們有數萬家的商戶和供應商,我們逐步在開放,很多品牌商和平臺商戶都希望與我們在物流等方面建立合作。

今天的電商不僅是線上線下的平臺之爭,大家開始比物流,比服務,比供應鏈。可以拿報表去看一看,無論是周轉率還有帳期,我們都是優於對手的。

企業之間本身就存在競爭與合作等各種關係,但是我覺得作為一個企業,發展大了,還是要顧及一些社會形象和社會價值。

競爭不是你死我活,實際上競爭是競合,中國消費市場去年是18萬億,而且消費佔中國的經濟比重越來越重,這個市場實在太大了。體量越大,越要包容,越要開放。

做大是一種能力,我們一定要學習,但是做大不是唯我獨尊,不是逆我者亡順我者昌。

蘇寧的發展不是追求寡頭壟斷,我們希望帶動整個社會的發展,市場上不可能只有一家企業,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才是春。

在競爭中,競爭對手正是推動自身企業不斷發展的標杆。

05、面對非議無需懼怕,行動是最好的回應

針對近日「蘇寧股權質押」一事,有投資界人士稱,外界對該事件有過度解讀之嫌。

每到年末,大部分企業的資金調度本來就緊張,需要通過一些方式進行資金騰挪,股權質押是其中一種比較常見的方式。

而我們也能從張近東的內部講話中,感受到蘇寧不懼輿論風波的底氣和信心。

從11月份以來,外部陸續有一些關於公司的失實報導和炒作渲染,一定程度上幹擾了企業正常的經營活動。

在集團過去十年的轉型中,我們圍繞零售基礎設施的建設,做了大量的超前投入,過程中雖然也付出了成本,但是我們最終走出了自己特色的智慧零售之路。

在這裡,我要告訴大家,只要蘇寧不做危害國家社會利益的事,只要我們服務好用戶,我們就扛得住任何輿論攻擊,只有用戶的口碑才是對我們最終的評價。

有什麼問題我來頂、我來解決,大家只管聚焦把工作做好,保持定力、堅定信心,不要被外部雜音所幹擾,我們要用行動做出有力回應。

06、所謂企業家精神,無非是走出舒適區的魄力

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說,企業家就是那些願意過不舒服日子的人,或者說不願意過舒服日子的人。這一點放在張近東身上來看,尤為貼切。

2018年,在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理事互訪活動中,張近東對企業家精神做出了如下定義,他說,企業家精神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要有敢於走出自己舒適區的魄力。

不得不說,二者對企業家看法,有著諸多的共性。

我認為,任何企業的成長壯大,有一種東西是共通的,這也是讓我們心有靈犀的聚在一起、成為中企俱樂部理事的原因之一,那就是企業家精神。

企業家精神決定了一個企業事業的大小和長短,是企業發展的靈魂。

什麼是企業家精神,有人講是創新,有人講是冒險。我認為企業家精神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要有敢於走出自己舒適區的魄力。

當然,走出舒適區不是指要另起爐灶、拼命折騰,而是要打破故步自封的藩籬,了解時代的脈搏,努力做時代的企業。

當前,時代在快速的變化,企業總是處在不確定的環境中,今天的優勢終究會被明天的趨勢代替,我們真正的對手不是同行,而是難以跳出的慣性思維、傳統思維,企業要實現基業長青,就必須立足行業與時俱進,要把握趨勢迎接挑戰,其實這就決定了我們必須要敢於走出舒適區。

坦白的說,蘇寧28年(今天已經30年了)的發展歷程,就是一個不斷走出舒適區的過程,始終在建立自身發展的時代感。

07、結語:多一些耐心,給真相時間

30 年來,蘇寧是世界零售業的一個秘密。蘇寧的成長一直充滿著質疑,它的成功轉型也充滿了神秘性。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蘇寧的一舉一動,無論好壞,都是在輿論的聚光燈下完成的,都會是社會關注的焦點。而些許的風吹草動,都會產生連鎖反應,從而被無限制的放大,讓蘇寧承受巨大的外部壓力。

這往往是企業最難熬的時期,些許的動搖都有可能導致前功盡棄。這個時候,就需要企業堅定不移的守住行業本質、耐得住社會非議。

回首30年,蘇寧的轉型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各種質疑與非議,但他們也的確擁有著那樣的決心與意志。如今看來,正是因為那時的決定和堅持,為蘇寧贏得了轉型的時間,也贏得了戰略迴旋的空間。

而蘇寧今天的被誤讀,完全是蘇寧在執著探索數位化轉型所遇到的階段性困難。

我們不但不能看笑話,更應該給予支持和肯定,更重要的是思考我們每個企業的轉型和求變是否應該更堅決。

如果蘇寧不去做這些轉型的探索,也許他也可以輕鬆的看這個世界各種各樣的誤讀,但中國少了一個勇於探索的企業。

一秒地獄,一秒天堂。

作為旁觀者的我們,絕不能因為只看到事物的片面就急於下判斷,這樣得出的結論往往是武斷的。

多一點耐心,離真相就能更近。

參考資料:

《張近東:蘇寧轉型期間,3次創業成功的幾點經驗》 大咖約

《新書前言 || 張近東X華祥名:蘇寧為什麼能》華祥名

《張近東內部交流會講話:蘇寧是一個技術企業,要做網際網路零售》 騰訊深網

相關焦點

  • 風口上的張近東
    同為「蘇寧」前綴的蘇寧控股與蘇寧環球,實為完全不同的兩個獨立派系,只是它們都以江蘇南京為總部不斷向外開枝散葉,因此不了解狀況的人很容易將其混為一談,儘管二者倒也的確是無可爭辯的同根同源:操盤前者的是出生於1963年的張近東,操盤後者的是大了張近東12歲的他的長兄張桂平。
  • 張近東的朋友圈,愛江湖救急
    而這句話別人的感受如何並不知曉,但最近蘇寧的老闆張近東肯定感慨頗深。如果讓張近東在這句經典臺詞上加上一句話,恐怕他最想說的是:世事難料。1./ 遇到問題的張老闆 /張近東並沒有想到,自家公司最近總能上熱搜。
  • 蘇寧而立,張近東的三十年
    圖:蘇寧起步的地方當時,張近東的全部積蓄是10萬元,而店面租金就要花掉7萬。張近東想說服物業持有單位免掉租金,折算成股份,但對方沒有同意。於是,張近東只好咬著牙付了7萬元。這樣一來,他手裡只剩下3萬元,又要裝修店面,又要進貨,資金捉襟見肘。
  • 蘇寧股價暴跌坑了張近東
    而8相關公司股票走勢日蘇寧電器的一則公告則顯示,蘇寧電器股價的暴跌已經將張近東逼入進退兩難、不得不豪賭一場的境地,未來蘇寧電器能否轉型將關係到張近東和蘇寧電器的未來。  公告稱,張近東之所以辦理上述股票質押業務,是由於近期股價波動,按照前期與北京國際信託、華潤信託以及中航信託籤署的相關融資協議中有關條款的規定,追加質押股票。  以上追加質押,是張近東在股價暴跌下為強行推動蘇寧電器再融資而付出的「代價」之一。
  • 張近東的關鍵時刻
    12月10日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蘇寧控股集團創始人張近東等已將蘇寧控股股權全數質押給了淘寶,借款10億元,金額等同於蘇寧控股集團註冊資本金。此消息一出,外界一片譁然。儘管蘇寧方面多次回應稱,股權質押是正常的商業合作,對蘇寧易購戰略發展和正常經營無實質影響。但是,有限公司在什麼情況下會將股權質押?
  • 張近東父子把「蘇寧」質押給淘寶
    水草 2020-12-11 14:00 導語 創頭條消息,12月10日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蘇寧控股集團股東張近東 創頭條消息,12月10日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蘇寧控股集團股東張近東、張康陽及南京潤賢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已將公司全部股權出質給淘寶(中國)軟體有限公司。
  • 818將至,張近東如何解讀「專注好服務」?
    近日,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現身南京蘇寧雨花物流基地,探訪並慰問了奮戰在818服務一線的物流、客服工作人員。前不久蘇寧全新升級了「專注好服務」的品牌主張,張近東對此首次公開進行解讀和部署。張近東解讀為1個定位、2個導向、3個準則。 1個定位:「零售即服務,服務即戰略」 蘇寧經歷過專業零售、連鎖零售、網際網路零售,30年來,張近東始終認為,無論社會如何變革,服務永遠是零售的立身之本,蘇寧要專注做好服務。 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改進和提升自己,是做好服務的基礎。
  • 蘇寧30年,張近東的四場關鍵戰役
    對於蘇寧創始人張近東而言,過去30年至少有四場戰役,這四場戰役的成敗,決定了蘇寧今天的樣子,以及它未來還能走多遠。對戰國美「家電連鎖是一個不能投機的行業。」——張近東在蘇寧30年的發展史上,國美算是它遇到的第一個勁敵。在和國美的戰爭爆發之前,蘇寧的生意一直順風順水。
  • 好服務從員工"下手" 張近東設立客服"委屈獎"
    這一特別獎項,是由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親自設立的。,在客服中心探訪時,張近東表示:&34;考慮到客服員工工作面臨的實際情況,張近東提議在客服部門設立&34;,價值判斷中,客服必須要&39;佔便宜&34;今年以來,張近東頻頻現身一線,並反覆強調&34;,全面升級用戶體驗的決心不言而喻。在張近東看來,專注好服務,就是要讓用戶易得、員工獲得、夥伴值得。服務&34;升華堅守在零售業服務的主戰場,30年的用戶口碑和服務基礎是蘇寧&34;的底氣。
  • 實體徹底「潰敗」,張近東被爆負債千億,最後妥協馬雲!
    有誰能夠想到,現在的「 電器巨頭 」都出現了問題,因為國美和蘇寧電器的兩位老闆,成為了「 難兄難弟 」黃光裕和張近東他們最近的話題是真的不少因為從目前的狀態來看,國美和蘇寧他們各佔據一方,這兩位CEO,他們的創業經歷都非常的相似,國美是黃光裕兩兄弟創建的,而蘇寧是張近東兄弟創辦的
  • 張近東的「加減法」:零售雲拿下關鍵「賽點」
    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發表內部講話,點名表揚了零售雲在下沉市場的快速突破。展望下一個十年,張近東特別談道:「下個十年,我們必須要學會做減法,歸根結底就是集中精力聚焦零售主業。」對於三十而立的蘇寧,轉型網際網路,推出「雲網萬店」,成為零售服務商,每一步進退轉身都是張近東深謀遠慮的「加減法」。
  • 蘇寧818收官,張近東:要追求領先行業的極致服務
    18日24時許,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來到南京蘇寧易購總部,與員工共同開啟818慶功宴。張近東現場為每一位「專注好服務」的蘇寧人舉杯,並表示,818是蘇寧一年一度的狂歡節,蘇寧人要永遠保持追求極致服務精神的初心,要領先行業、領先對手,服務好用戶和合作夥伴。
  • 而立蘇寧激勵先行,張近東:與員工共享企業發展紅利
    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發表全員內部信表示:"今年是集團創業的第三十個年頭。一方面,我們要用優異的業績來慶祝集團的三十周年,另一方面也要通過激勵獎勵來回報辛勤付出的員工。"從小門店發展到世界五百強零售企業,從創業伊始的十餘人團隊擴充到如今的30萬大軍,蘇寧已經走過三十年。
  • 蘇寧張近東:用商業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
    2020年12月31日晚間,蘇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發表元旦致辭。張近東表示,2020年,見證了蘇寧過去十年智慧零售探索的積累和成果,也促使蘇寧面向未來進一步明晰發展使命——用商業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這是推動企業長期穩健、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
  • 張近東:產業網際網路時代,大數據是驅動智能製造的生產資料
    11月26日,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在南京開幕,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出席,並就消費服務助力智能製造發展作主旨演講。  張近東表示,智能製造正迎來大發展的時代,零售行業向上連接生產、向下服務用戶,是連接和協同智能製造的重要埠,「蘇寧將充分發揮智慧零售在消費服務領域的基礎性作用,助推智能製造高質量發展。」
  • 818前張近東探訪服務終端:用戶滿意才是最重要的KPI
    8月13日,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現身南京蘇寧雨花物流基地,探訪並慰問了奮戰在818服務一線的物流、客服工作人員。期間,張近東首次公開對「專注好服務」進行了解讀,並從戰略定位、價值導向以及客服準則等方面進行了部署。
  • 收購家樂福一年後 張近東吹過的牛兌現了嗎?
    消息一出,輿論譁然,蘇寧這次出乎意料的收購,不僅使得騰訊永輝超市的合作作罷,也給蘇寧的「智慧零售」版圖加上了戰略重器,毫無疑問,做出這個決策是張近東。張近東對於家樂福的重視,不僅在言,更在行動,在去年雙十一前夕和今年618大戰前,張近東兩次親臨家樂福,多次親自巡店的背後,掩蓋不住家樂福在蘇寧未來零售變革的重要角色。張近東為什麼要買家樂福?
  • 張近東父子把「蘇寧」質押給淘寶 最新回應來了!
    最新消息,張近東等將蘇寧控股集團全部股權質押給了淘寶。  網站信息顯示,張近東股權出質5.1萬股,張康陽股權出質3.9萬股,南京潤賢股權出質1萬股。總出質股數10萬股。質權人均為淘寶(中國)軟體有限公司。股權出質登記日期均為今年12月4日。
  • 三年突破6000店,張近東首次解讀零售雲"三雲一體"模式
    :&39;零售商&39;零售服務商&34;張近東透露,蘇寧從&34;到&34;的進化始於十年前。&34;,在張近東看來,零售雲是蘇寧把網際網路的時代技術應用到流通渠道的重構,建立起品牌雲廠、蘇寧雲倉、零售雲店&34;的新型渠道架構圖。蘇寧作為這一新型供應鏈的中間環節,建雲倉、做雲服,上遊服務生產商,讓工廠實現零庫存生產;下遊服務零售商,讓零售終端實現零庫存銷售。
  • 張近東開啟「零售服務商」新賽道:蘇寧零售雲進軍社區
    過去三年,蘇寧零售雲縣鎮店作為張近東「開放戰略」的成功實踐,在全國已開設7000多家門店,實現就業3.6萬人。賦能實踐在縣鎮「跑通」的同時,張近東再一次捕捉到新的變革機遇,其以零售云為抓手的「零售服務商」戰略正在加速中開啟新賽道——進軍城市社區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