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美援朝我軍與美軍武器裝備差距有多大?
抗美援朝是新中國建立一年後發生的戰役,由於剛建國我國百廢待興,各項事業都要發展,可是這時美軍不顧我國反對悍然越過三八線,如果朝鮮淪陷,我國東北岌岌可危。剛建立的國家有可能再次陷入戰火,於是我們決定出兵朝鮮,幫助朝鮮人民,捍衛正義。
-
韓戰的拐點:慘烈程度堪比上甘嶺,志願軍與美軍雙方損失慘重
上個世紀的韓戰中,我國為了支援朝鮮成立了志願軍,當時的中華青年和將士們都熱血沸騰,想要投身於解放人類的偉大事業中。在志願軍參戰的多場戰役中,其中有一場戰役尤為重要,這場戰役甚至成為整個抗美援朝戰爭的轉折點——長津湖戰役。
-
一次性發射16枚炮彈,朝鮮戰場上志願軍感嘆:有它直掀敵人老巢
韓戰爆發以後,朝鮮在美國以及韓國軍隊的進攻下眼看快戰敗了,於是向同屬社會主義陣營的中國發起求救訊號,加上那時候美國再三騷擾我國東北地區,我國在經過考慮以後也是選擇了參戰。另一方面蘇聯也表示會為我國提供武器資源上的援助,在這些武器中,喀秋莎火箭炮是表現最突出的大火力武器之一。
-
志願軍付出巨大犧牲,挫敗美軍後,史達林感嘆:快給中國武器!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1950年7月美國決定組成聯合國軍,1950年9月15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兩線作戰的朝鮮人民軍很快就招架不住,金日成在發給主席的求援電報中寫道,美軍趁著朝鮮人民軍損失嚴重,繼續進攻三八線以北區域,依靠朝鮮自己的力量是沒有辦法打退美軍的,所以請求中國給予他們特別的援助,而且敵人佔領三八線以北的地區,希望我軍能直接出動援助作戰。
-
志願軍吃的「炒麵」到底是什麼?和當時美軍的口糧有多大差距?
志願軍戰士們在寒冷的朝鮮甚至連保暖的衣物都無法備齊,而且因為當時的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的同時很多基礎物資都無法保障,所以志願軍們除了衣物不足以外,在糧食補給上也有了「一口炒麵一口雪」的說法。也許很多年輕人覺得當時志願軍吃得上炒麵還不錯,但是小編想告訴大家的是那個時期的炒麵可不和我們現在的一樣,現在的炒麵有油有肉有菜的。
-
我軍秘密武器「嬌嬌炮」,一炮值6兩黃金,每場殲敵3000人!
新中國成立沒多久,韓戰就爆發了,我國毅然決定組建志願軍,進行抗美援朝。我們都知道,美軍的武器裝備是十分先進的,此外還有絕對的制空權,但我軍也有自己的秘密武器——「嬌嬌炮」。兩方之間的差距1950年10月,志願軍40軍與韓國軍隊在溫井等一帶交戰,至此,抗美援朝第一槍打響,也拉開了為期兩年多的大戰。戰爭中,我軍先後有27個步兵軍入朝參戰,美軍有9個師入朝參戰,另外還有韓軍和各國派出的軍隊。
-
志願軍抗美援朝時,蘇聯採取了哪些關鍵行動?自身損失多大?
在我國建國的第二年,就派出了大量的志願軍幫助鄰國朝鮮作戰,經過3年的奮戰,終於贏得了戰爭的勝利。雖然戰損比很高,但已經是來之不易的戰果,畢竟對手是包括強大的美軍在內的聯合國軍。在作戰條件和武器裝備方面,五十年代我國與美國之間的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在志願軍赴朝作戰的時候,其實也受到了蘇聯的客觀支持。那麼當時蘇聯幫了志願軍哪些忙?蘇軍自身傷亡多少人?在於這場戰爭密切相關的國家裡面,蘇聯有一定的損失,但在戰爭過程中,蘇聯獲取的利益更多。
-
美軍王牌步槍,在朝鮮丟了3萬多支,我軍撿到成為反殺利器
美軍的王牌步槍怎會成為我軍將士手中的利器?這把槍為何在我軍獲得「八大粒」的稱號?1952年夏季,抗美援朝戰爭進入僵持階段,陣地戰成為主要的戰爭形式,其中以上甘嶺戰役最為慘烈。為了有效殲滅敵人給敵造成心理壓力,志願軍廣泛開展了「冷槍運動」。所謂冷槍,即將部隊化整為零,以坑道為依託,發動高密度、低強度的偷襲和狙擊戰鬥,達到分而殲敵的目的。
-
喀秋莎首秀朝鮮戰場,志願軍戰士慨嘆:這威力足可以毀天滅地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同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正式拉開序幕,但志願軍在入朝作戰初期,仍然在使用著「萬國牌」武器裝備,尤其是在重武器方面更是與美軍存在巨大的差距,隨著蘇式裝備的換裝,志願軍的武器裝備有了很大的改善,在輕武器的火力投射方面與美軍相比已經絲毫不落下風。
-
抗美援朝時期,正因為這三個原因,美軍才難以繼續戰鬥下去
為什麼在這場戰爭中,美軍同意籤署了停戰協議,無力再繼續打下去。其中主要有三個原因。01蘇聯的武器支援韓戰前後經歷了三年之久,敵我雙方都曾在戰爭初期,面臨了非常混亂和匆忙的戰爭狀態。在這場戰爭進行的初期,我軍和美軍在軍事裝備上,有著明顯的差距。
-
罕見老照片:一組珍貴的韓戰時期真實作戰照片!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北朝鮮於8月中旬攻佔了南朝鮮百分之90土地,本來這場戰役屬於朝鮮半島內戰。 珍貴的朝鮮戰場我軍志願軍戰士作戰現場圖,只見三個人一個小組配合作戰,一個人拿著機槍,兩個人負責配合支援,旁邊的幾名戰士準備衝鋒!致敬最可愛的人!
-
韓戰:志願軍189師幾乎打光,2營在種子山陣地全軍覆沒!
63軍189師師長蔡長元的布置:「只要控制了種子山,志願軍即便只用輕武器,也可以打到在公路上行進的美軍車輛和人員,從而牽制住敵人的進攻路線。」負責防禦種子山的是志願軍189師的566團2營4連的部隊,566團是第63軍第一主力團,也是解放軍晉察冀軍區的六大主力團之一,戰士們大多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將,戰鬥作風硬朗,更擅長山地條件下的攻防作戰。面對著來勢洶洶的「聯合國軍」加拿大第25步兵旅,志願軍不僅人數上有著很大的劣勢,在武器裝備上也是差距非常大。
-
志願軍佔領山頭後,發現兩個奇怪的武器,總部收到後:馬上仿製
1950年10月25日,中國志願軍英勇渡過鴨綠江,正式參加韓戰。當我們的敵人被第三十九軍包圍殲滅時,美軍營地右側的一大片區域暴露了出來。因此,美軍的隊形發生了變化。美軍必須停下向北的侵佔,撤退到江南岸。為了殲滅敵軍剩下的部隊,他們接到了殲滅敵人的命令。自從我軍第四十軍的士兵參加了韓戰以來,戰鬥時長十天十夜。這時,軍隊很累。
-
韓戰轉折點:志願軍6個團被敵軍6個營擊退!
甚至於戰爭的前期,由於此前局勢的動蕩不安和軍備實力的懸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軍都處於極端劣勢,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局勢,一場絕地反擊的戰爭,已經迫在眉睫......作為韓戰的轉折點,志願軍6個團被敵軍6個營擊退了,這於國而言,並非幸事。一、砥平裡決不能丟「軍人們的命可以丟,他們的天職本就是為這場戰爭服務。但是必須要明確的一點是,砥平裡決不能丟。」
-
志願軍是如何在朝鮮戰場上實現火力打擊的?這款火箭炮功不可沒
上個世紀, 我國發動了聲勢浩大的抗美援朝戰爭, 這場戰爭是我國發動的首場境外作戰, 是韓戰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之所以會爆發韓戰, 是因為當時美國插入了這場本質為民族內戰的戰爭, 過程中完全不顧我國的警告, 將戰火播揚到了我國境內, 我國這才決定發動戰爭, 以此來維護我國的基本權益和話語權。
-
美軍被志願軍追的急,竟向英軍投照明彈,英軍:又被美軍出賣了
在1950年的朝鮮戰場上,美國帶領聯合國軍入侵朝鮮,在聯合國軍中,也包括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英國。此時的英國早已不復往日的輝煌,不僅在國際事務中只能依附美國,在朝鮮戰場上,也只能聽從美軍的安排,因此也屢屢被美軍當做誘餌,英國人是又氣又急但是又無可奈何。
-
美軍在韓戰期間公然發動細菌戰
時為志願軍衛生部秘書 陳秀石:當時取得樣本化驗,直接送到朝鮮人民軍的衛生防疫最高機構。不久,有昆蟲報告的地區,開始出現霍亂等在朝鮮早已絕跡的烈性傳染病,一些朝鮮民眾和志願軍戰士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此時,美軍布撒病菌的範圍已經逐步擴大到朝鮮北部的7個道44個郡。
-
聊聊抗美援朝中志願軍的武器裝備
與志願軍戰士們朝夕相處的正是他們的武器裝備,人民軍隊的現代化步伐其實也正是在血與火的朝鮮戰場上開始的,今天就讓我們來走回歷史之中,去了解當年我軍戰士使用的武器裝備,回顧在敵我力量極其懸殊的條件下,志願軍戰士捨生忘死、浴血奮戰,取得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偉大壯舉。
-
韓戰後,全世界都對志願軍展開研究,英國人的評價亮了
志願軍通過鴨綠江大橋 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與以美國為首的所謂「聯合國軍」進行的抗美援朝戰爭,是我軍進行的敵我武器裝備質量水平懸殊最大的戰爭
-
飛機盤旋升空,志願軍戰士飛躍三八線,擊落美軍P-51野馬戰鬥機
1950年6月25日,抗美援朝戰爭爆發,雖然經歷了三年的解放戰爭,我軍的戰鬥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在裝備上,但是相較於經歷了二戰洗禮的美軍,還是捉襟見肘,特別是由於入朝參戰之初,我軍尚未完全建制的建立其空軍來,因此經常面臨美軍飛機的轟炸,也正因為如此,靠近鴨綠江的交通補給線經常受到嚴重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