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聞訊微信「親屬卡」功能你用過嗎?這是微信自帶的代付功能,用戶可在微信裡贈送「親屬卡」給父母、子女作消費使用,親屬付款就可以當做零錢使用。但最近,詐騙分子也盯上了這個微信功能,已經有不少人中招!
受害人「親屬卡」被他人綁定 資金被盜取
近日,廣州市吳某在網絡貸款群冒充貸款中介人和貸款審核員,與被害人溝通,誘使被害人與其建立微信「親屬卡」,從而成功盜取了被害人微信帳戶內的資金,警方認為主要是利用了被害人對軟體功能的不熟悉和急於借貸的心態,完成了一系列的忽悠。
微信「親屬卡」:微信自帶的代付功能 可贈送親人
所謂微信「親屬卡」是微信手機客戶端自帶的代付功能,用戶可在微信裡贈送「親屬卡」給父母、子女作消費使用,每月消費額度控制在1分錢到3000元之間,每月自動延續,當父母、子女使用「親屬卡」消費時,消費資金將自動從代付方的支付帳戶扣除。但跟綁定銀行卡不一樣,「親屬卡」只能用於日常消費,不能用於紅包和轉帳。
記者親測:贈送過程簡單,只需支付密碼就可以
今天,記者也親身測試了微信「親屬卡」贈送過程,整個過程操作非常簡單,只需要支付密碼就輕鬆完成。我們看到親屬卡可以贈予三類人:父親、子女和母親,我們以母親為例,但這個時候讓我們自己去選擇,可以選擇一個陌生人,不一定是母親,這樣一來也就存在了一些安全隱患。
贈予對象可隨機選擇,領取後才可以解綁
記者發現,贈送完親屬卡後無法解綁,查閱資料後才得知,贈送方需等到對方領取後,才可以解綁,或者對方一天之內沒有領取也會自動作廢。與此同時,在支付寶手機客戶端也同樣有一種「親情號」的小程序,與微信"親屬卡"功能相似,也可以隨意指定贈送對象,每月消費限額1元到2萬元不等。業內專家表示,此類「親屬卡」確實存在安全漏洞,用戶需要特別謹慎。
東南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副教授宋宇波表示:對於陌生人的好友請求,微信用戶一定要警惕,不要隨便添加好友,不要跟陌生人或者是並不太熟悉的朋友,建立這種經濟上的關係。親屬卡是有代付功能的,一旦把權限授予別人的話,別人就可以直接未經你的確認進行支付。
評論:別讓便捷的「親屬卡」變成犯罪的「工具」
微信推出「親屬卡」功能本來是出於便捷支付的目的,但綁定「親屬卡」就等同於默認對方從自己的微信中或綁定的銀行卡中自動扣費,這樣一來,不法分子便有空可鑽。為了避免中招,不僅是廣大微信用戶要謹慎使用這項功能,業內專家建議微信等相關公司也應該提高類似「親屬卡」的使用安全性,比如在扣費時,贈送方需要二次確認等等。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範思成 編輯/徐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