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之痛與電商之光(二):尷尬的轉化模式

2020-09-26 倪不懂商業

我曾經說,電商是把4P中促銷這個要素用到最極致的商業行為,因為,要達成轉化率的提升,基本上都是在價格這個最直接的要素上做文章。

4p是經典的營銷基本理論

比如,雙11,最早的初衷就是半價打折來進行對消費者的讓利。在不知什麼時候,就會發現,在整個電商系統裡,比價成為一種基本的購買前行為,消費者對於品牌的忠誠度越來越弱,很多人對於價格的敏感性越來越強。

為什麼電商會把價格這個要素用到極致呢?

本質來說,消費者不是因為便宜購買,而是因為佔了便宜而購買。

結果,低價,促銷,成為電商轉化率提升的一個重要環節。

例如,在一場女裝直播的過程中,主播的策略非常簡單清晰:介紹完產品後,打開連接,告訴消費者進行秒殺活動,以瞬間的低價吸引消費者的眼光,期望以此達成轉化率的提升。但是,事實上,消費者為了購買產品付出的代價越低,對於產品的滿意度也就越低,主播的銷售,退貨率一直居高不下,甚至在特定的時間段,退貨能達到50%,遠遠超過常規電商20%左右的退貨率。這不僅讓商家狂噴了一口血,更讓整個平臺深受打擊。

在現實中,似乎具有較高品質價格略高的產品,已經成為主播並不歡迎的產品,普遍認為,價格高必然導致無法轉化,而絕大部分的主播在銷售產品的過程中,更是不斷重複價格優惠來刺激消費者。

為了能滿足消費者對於低價的要求,很多的店鋪採用了低價引流,連帶銷售中高價產品的假想策略,希望即便某些產品不賺錢,只要能把消費者引導店鋪中,也同樣具有一定的消費概率,但是,似乎這個願望與現實越來越遠了。

不僅是店鋪中採用低價和促銷的手段實現轉化率的提升,類似拼多多的商業模式中,也是以價格優惠為直接的賣點,由此吸引消費者的轉發和裂變,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其中進行消費的分享。我曾經說過,拼多多的商業模式,是讓消費者用更實惠的價格買到商品,而實惠的力度有時候真的超出想像,這就導致了很多品牌企業,真的無法參與到其中,不能為了一個渠道的銷量而破壞其他渠道的價格體系。價格的混亂,在各個企業中都是致命的元素。

以價格為轉化手段的弊端,在電商系統裡是一個常態的行為。這是行業的尷尬。

1、 經營者缺少利潤。作為一個企業,獲得利潤是企業的基本權利,通過品牌的建設,適當的獲得溢價,獲得屬於企業自身的利潤,這是成為生意的基本的遊戲規則。在傳統的生意過程中,因為信息的局限性,消費者購買的渠道有所不同,各個渠道有不同的利潤模式,企業自身有機會通過利潤平衡的方式,獲得利潤。但是,現在在電商系統中,如果沒有價格的讓步,就無法獲得轉化,企業的銷售窗口也就被關閉了,而一旦有了常規的電商系統,如淘寶天貓京東店鋪,也必然會對線下帶來極大的衝擊,很多消費者是已經習慣了線下比較線上下單的方式,線下就算單獨定價也是無可奈何的。作為商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經營者缺乏利潤,整個生態都將被顛覆。

2、 消費者越來越不能成為忠誠者。很多電商的系統,因為憑藉價格的優勢,在階段中獲得了消費者的購買,但是並不代表這些群體就是該品牌的忠誠粉絲。但是事實上,價格敏感型群體是非品牌忠誠群體,通過價格優勢吸引進來的消費者,因為更優惠的價格轉向其他品牌,是時刻都在發生的事實。這導致了品牌鎖定消費者的難度增加,真正創造該類群體所需要的產品成為壓力。

以服裝電商為例,在不同狀態下轉化率是不同的。

常規電商——轉化率低於0.5%,所以大量的成本消耗在引流上,要靠極大的流量才能帶來一定的業績。價格略低是主要的定價策略,能積累一定的粉絲,可以通過IP,內容和特色產品,贏得消費者的持續關注。

網紅電商——網紅電商的轉化率可以達到1.5%,她們傳達給消費者的是一種生活方式和品質生活,成為消費者所信賴和嚮往的一個偶像,從而帶來消費,轉化率相對較高,同時也能積累一定的消費者,粉絲數量越大,往往業績也就越高。這個群體,往往做出性價比合適的產品,可以適當的滿足自身粉絲群體的需求。網紅電商是優質的電商生態,但是缺陷就是,網紅往往很難銷售其他品牌的產品。

網紅的出現是個巨大的轉折點

主播電商——這是現在的服裝領域的主流模式,通過主播的現場表現,迅速的讓部分品牌業績得到提升。因為可以銷售不同的產品,所以主播電商已經成為主流。主播電商的轉化率甚至可以達到6%以上,這在傳統的電商心目中是不可想像的天文數字。阿里等主要電商平臺,也因為對這個轉化率的高度認同,進一步制定了各項政策,推進主播生態的優化和持續發展。但是主播電商,退貨率極高,不論是否有刷單的嫌疑,讓消費者秒殺產品的購買模式,也是讓退貨率提升的重要原因。如果把退貨算上,真實的轉化率必將大大降低。

主播是不是與預期開始背離?

低價+促銷,成為轉化率提升的主要策略,這應該是極不健康的,這也是目前電商帶給各個企業最大的痛。這種行為,也導致了真正對於品牌有一定要求的消費者,逐步遠離了電商平臺,這造成了品質需求解決方案的重大空白。

對於大部分的電商企業而言:不促銷,等死,促銷,找死。這是行業無奈的尷尬。

讓品牌遠離,讓品牌消費者遠離的平臺,不得不承認,這是商業環節中的一個空白。如何突破轉化率的尷尬模式,這是所有商業人需要考慮的要素。如果有一天,能在這個環節上有所突破,可以相信,也必將成為一個極有價值的平臺。

要不持續尷尬,要不突破尷尬獲得新生!

未來,可期!

相關焦點

  • 電商之痛與電商之光(十一):新電商的根本性變化
    其實,不是電商難做了,是你的電商難做了,因為電商的發展,已經從對產品自身的塑造進一步向對粉絲的維護轉變,一個關注點在人,一個關注點在物,物是基礎,但是不會說話,人是未來,因為人會傳播。新的階段,電商的特徵越發明顯:1、 內容引流大於傳統引流:沒有內容的電商,將是被淘汰的電商。那麼,什麼是內容呢?是一種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是一種用更柔和的方式,帶動別人關注的要素。
  • 電商之痛與電商之光(十三):未來電商的五個判斷
    不論很多人對於電商的理解如何偏激,電商成為一個常規的手段,進入到企業持續的發展路徑中,這已經是一個不變的事實。對於更多的企業而言,可以把電商當成是一個渠道,這個渠道,意味著適當的投入獲得適當的產出,從產品體系,到定價,到品牌價值的塑造,到傳播機制,並不會因為電商而發生根本性額改變,因為,這僅僅是一個渠道,適當投入適當產出。
  • 電商之痛與電商之光(四):商業進程的四個時代
    夢想,不僅屬於電商的平臺,同樣可以賦予每個電商人,電商的經營者真的可以看到希望。看到希望,是因為相信,阿里等平臺會更加努力的提出對商家有利的解決方案,而已經讓阿里看到未來的,就是曾鳴教授提出的「未來商業的基本模型,就是S2B2C模式」。
  • 電商之痛與電商之光(一):繞不過去的流量關
    必須承認,現在的電商越來越難做了。一、繞不過去的流量關流量越來越貴了,沒有流量的陳歐,經過當年的風光,終於現在已經淪為那個陌生人。多少新的店鋪,為了那點可憐的流量,不得不使盡辦法,小範圍的燒錢,小範圍的刷單,小範圍的做著內容。但是,依然完蛋。其實,我們看到的流量的變化,真實的寫在每個電商平臺和電商人的眼裡。
  • 電商之痛與電商之光(三):真假難分的粉絲
    故事一:明星主持人的電商慘敗2015年,一個微博粉絲超過1400萬的著名電視臺主持人,找到了我們,要勇敢的跨入電商,成為一個和她的同事一樣,有著變現能力的主持人。作為中國第一代網紅電商的實操人,我們曾經有一個公式,粉絲數量乘以10,就是可以創造的利潤價值。於是,大家信心滿滿的認為,這是一個肥肉。
  • 電商之痛與電商之光(五):未來電商直接得C是一個錯誤
    可是,偏有人不信,固執的認為,電商就是掌握直接客戶,把最大的利益讓給消費者,得到穩定的消費者,隨著穩定粉絲的數量增加,逐步成為具有足夠影響力的大V,這就能成為最大的電商贏家。這對嗎?聽著有道理,但是在現代的背景下,難度越來越大。為什麼會得到C並管理C,不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呢?1、 每個C的拓展都是極大的費用支持。
  • 電商之痛與電商之光(八):為B輝煌經典案例——小紅書
    小紅書從跨境電商轉變為生活電商小紅書在被阿里注資後,已經成為阿里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量的新商戶紛紛湧入小紅書就是這樣的內容互動及大V發言,讓小紅書越來越成為新電商平臺。讓每個人都成為自己的網紅,這是小紅書成功的重要因素。小紅書的成功,帶給我們三個方面的思考:1、 電商的傳播模式互動更有效。傳統的傳播模式中,往往是單向的,從品牌方發起,到消費者結束,但是能否對消費者帶來影響,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這是無法界定的。
  • 電商之痛與電商之光(九):為B輝煌經典案例——愛庫存
    愛庫存——為微商配套供應鏈的傳奇在微系平臺上快速成長的價值平臺在騰訊系的發展中,愛庫存成為一個必須重視的商業模式讓更多的專業代購(微商),具有可以放心的優質供應鏈,這個體系是公開,透明和具有持續性的,這是愛庫存爆發的根本原因。從愛庫存可以看到,同樣是服務微商,卻有著兩種不同的結果。一種是小B,他們直接通過產品,銷售給消費者,產品的更新升級,讓消費者有了對一個小B的粘性,讓小B活下來,這是愛庫存對行業的一個重大貢獻。
  • 電商之痛與電商之光(十五):細分消費者畫像的新平臺將更加爆發
    在不同的電商平臺中,有著各自名曲的額畫像。就如拼多多的數據表明,中國的四五線區域是主要的消費者,這個群體不關心品牌,只關心實用的價值。京東的數據表明,男性對於3C的認同高於女性,二線三線的銷售好於一線。而淘系的發展,則呈現出沿海——中原——西部——中部——西南——北部逐次遞減的消費趨勢。
  • 電商之痛與電商之光(十四):內容電商讓品牌有了新可能
    三、內容電商讓品牌有了新可能很多傳統的品牌公司非常鬱悶,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在過去經營的過程中,不斷的塑造品牌,進行核心價值的凝聚,進行消費者的圈定,但是在網際網路上,似乎群體不同,對於品牌的理解也有了本質的區別,很多人不認品牌,而是回歸到產品自身價值的認定,這個去品牌化的過程,成為傳統品牌在電商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事實。
  • 電商之痛與電商之光(十二):淘系電商與微系電商的差異發展之路
    淘系電商和微系電商的差異競爭之路,淘系整體優勢依然強於微系,但是在備受蠶食的背景下,淘系會出現階段性的壓力,微系繼續以螞蟻戰術進行多方位的蠶食和圍剿,也會讓淘系的電商在階段中,苦不堪言。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說,如果微系的一些結構不能發生改變,對於整個淘系的威脅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變小。
  • 電商之痛與電商之光(十):讓B輝煌經典案例——雲集
    雲集在往規範的路上努力前行共享數據平臺,建立具有算法的分配體系,這是以騰訊的社交電商為主要角色的特徵。因為雲集的努力,讓更多的消費者有了較低成本就相信的理由,這對於促進成交轉化,有積極的意義。3、 選擇具有個性。每個人都可以在產品庫中,尋找自己中意的產品,進行推介和分享。這個平臺,讓更多的人可以在不同的時間,選擇自己最適合的產品進行銷售,推介成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4、 用數據鎖定收益。
  • 揭秘二類電商(2):二類電商的盈利關鍵點
    我們從前文 的二類電商典型的業務流程來看,一個二電項目是否最終盈利,流程的每一個環節都起著關鍵作用。我們先拋開諸如供應鏈能力、售後服務能力這些不說,因為這些是無論做二類電商還是傳統電商都必須具備的基礎能力。
  • 電商之傷,何止是屢禁不止的假貨!(深度建議收藏)
    、B2C商城、團購、微商、社交電商、內容電商,還有今天的O2O新零售和短視頻直播,20多年的發展,中國的電商形態和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03 居高難下的運營成本電商最開始之所以能對線下實體店有那麼大的衝擊,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通過網上直接銷售,越過了傳統的經銷層級,在價格上有優勢。二是沒有實體店鋪,省去了房租這一項大的支出,在成本上有優勢。但是隨著電商行業內的競爭加劇和升級,電商的運營成本變得越來越大。
  • 揭秘二類電商(4):經營模式及優缺點分析
    二類電商通過最近兩年的發展,已經不再是藍海,競爭激烈,各種模式變化也快,需要在這個行業內浸淫日久的團隊才能玩得轉。當前,二類電商的經營模式主要分為三大類,一是代運營;二是生產商直銷;三是電商。二類電商服務商,需要幫助生產商解決從創意、投放到售後各個環節的問題,生產商主要解決物流方面的問題,能夠做到一鍵發貨。這種模式最主要的問題是,服務商和生產商的利益不一致。服務商希望跑量越多越好,這樣服務費收入會增加,生產商希望每單都有一定的毛利,而毛利的要求會直接限制投放量和規模。另外一方面,我們前文分析過,售後環節非常重要,如果生產商沒有能力解決及時售後的問題,會直接影響利潤。
  • 電商直播行業系列分析(二)承上啟下的MCN機構
    中天華溥譚新然:電商直播行業系列分析(二)承上啟下的MCN機構作者:中天華溥高級諮詢顧問 譚新然從電商直播產業鏈來看,電商直播產業鏈上遊是商品供應方,產業鏈中遊為直播生產以及傳播環節,主要包括主播三、MCN機構運營模式1.電商型MCN:(1)孵化網紅個人電商品牌,通常由網紅負責商品設計及內容產出,電商孵化器負責供應鏈管理和店鋪運營。如如涵電商、杭州宸帆;(2)與商家品牌合作獲取貨源,利用傳統電商平臺進行直播帶貨。
  • 社交電商商業模式設計乾貨合集——行業常見踩坑之運營策略(上)
    現在我們就從運營策略層面進行全面梳理,正常情況下,不管是社交電商行業還是網際網路行業,每一個產品在運營過程中都會經歷三個運營階段:起盤期(1-3個月)、增盤期(3-6個月)、鞏盤期(6-10個月)。(1)引流推廣社交電商行業以引流到社群為主,各階段的引流目的不盡相同,初期用戶粘性和活躍度尚未可知,所以應立足於用戶培養,中後期再回歸到變現上。
  • 二類電商(魯班)的勸退信
    有些產品天生就有優勢,比如家居日用(除黴劑),化妝品(各種面膜),食品(自嗨鍋),汽車用品,服飾等。大眾化的產品,大家都會有需求的產品,就很適合在魯班上運作(偷偷告訴你們,現在魯班上跑的最好其實是植物種子,小盆栽等)。 其實銷量沒起來,大部門都和產品本身有關係。魯班這個平臺的底層邏輯很簡單,什麼樣的產品可以讓客戶買單,系統就會將更多的流量傾向於高變現能力的產品。以至於,有些產品可能根本沒有銷量。
  • 社交電商商業模式設計乾貨合集——行業常見踩坑(六)
    (2) 成交轉化營銷活動可以幫助平臺迅速成交轉化,比如優惠券、秒殺、滿減滿送、折扣等,平臺應儘可能的優化成交流程,簡約化設計營銷活動模式。(3)用戶留存推廣獲客得來的流量資源不易,所以在第一波成交轉化完成之後
  • 阿里巴巴國際站東興跨境電商交流會在啟迪之星(東興)圓滿舉行
    10月20日,阿里巴巴國際跨境電商專家、跨境電商標杆企業家、阿里巴巴供應鏈拍檔聯合啟迪之星(中國·東興)沿邊跨境孵化基地,舉辦「阿里巴巴國際站東興跨境電商交流會」,活動吸引了近50名東興市跨境電商從業者、企業家、創業青年們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