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說,電商是把4P中促銷這個要素用到最極致的商業行為,因為,要達成轉化率的提升,基本上都是在價格這個最直接的要素上做文章。
4p是經典的營銷基本理論
比如,雙11,最早的初衷就是半價打折來進行對消費者的讓利。在不知什麼時候,就會發現,在整個電商系統裡,比價成為一種基本的購買前行為,消費者對於品牌的忠誠度越來越弱,很多人對於價格的敏感性越來越強。
為什麼電商會把價格這個要素用到極致呢?
本質來說,消費者不是因為便宜購買,而是因為佔了便宜而購買。
結果,低價,促銷,成為電商轉化率提升的一個重要環節。
例如,在一場女裝直播的過程中,主播的策略非常簡單清晰:介紹完產品後,打開連接,告訴消費者進行秒殺活動,以瞬間的低價吸引消費者的眼光,期望以此達成轉化率的提升。但是,事實上,消費者為了購買產品付出的代價越低,對於產品的滿意度也就越低,主播的銷售,退貨率一直居高不下,甚至在特定的時間段,退貨能達到50%,遠遠超過常規電商20%左右的退貨率。這不僅讓商家狂噴了一口血,更讓整個平臺深受打擊。
在現實中,似乎具有較高品質價格略高的產品,已經成為主播並不歡迎的產品,普遍認為,價格高必然導致無法轉化,而絕大部分的主播在銷售產品的過程中,更是不斷重複價格優惠來刺激消費者。
為了能滿足消費者對於低價的要求,很多的店鋪採用了低價引流,連帶銷售中高價產品的假想策略,希望即便某些產品不賺錢,只要能把消費者引導店鋪中,也同樣具有一定的消費概率,但是,似乎這個願望與現實越來越遠了。
不僅是店鋪中採用低價和促銷的手段實現轉化率的提升,類似拼多多的商業模式中,也是以價格優惠為直接的賣點,由此吸引消費者的轉發和裂變,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其中進行消費的分享。我曾經說過,拼多多的商業模式,是讓消費者用更實惠的價格買到商品,而實惠的力度有時候真的超出想像,這就導致了很多品牌企業,真的無法參與到其中,不能為了一個渠道的銷量而破壞其他渠道的價格體系。價格的混亂,在各個企業中都是致命的元素。
以價格為轉化手段的弊端,在電商系統裡是一個常態的行為。這是行業的尷尬。
1、 經營者缺少利潤。作為一個企業,獲得利潤是企業的基本權利,通過品牌的建設,適當的獲得溢價,獲得屬於企業自身的利潤,這是成為生意的基本的遊戲規則。在傳統的生意過程中,因為信息的局限性,消費者購買的渠道有所不同,各個渠道有不同的利潤模式,企業自身有機會通過利潤平衡的方式,獲得利潤。但是,現在在電商系統中,如果沒有價格的讓步,就無法獲得轉化,企業的銷售窗口也就被關閉了,而一旦有了常規的電商系統,如淘寶天貓京東店鋪,也必然會對線下帶來極大的衝擊,很多消費者是已經習慣了線下比較線上下單的方式,線下就算單獨定價也是無可奈何的。作為商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經營者缺乏利潤,整個生態都將被顛覆。
2、 消費者越來越不能成為忠誠者。很多電商的系統,因為憑藉價格的優勢,在階段中獲得了消費者的購買,但是並不代表這些群體就是該品牌的忠誠粉絲。但是事實上,價格敏感型群體是非品牌忠誠群體,通過價格優勢吸引進來的消費者,因為更優惠的價格轉向其他品牌,是時刻都在發生的事實。這導致了品牌鎖定消費者的難度增加,真正創造該類群體所需要的產品成為壓力。
以服裝電商為例,在不同狀態下轉化率是不同的。
常規電商——轉化率低於0.5%,所以大量的成本消耗在引流上,要靠極大的流量才能帶來一定的業績。價格略低是主要的定價策略,能積累一定的粉絲,可以通過IP,內容和特色產品,贏得消費者的持續關注。
網紅電商——網紅電商的轉化率可以達到1.5%,她們傳達給消費者的是一種生活方式和品質生活,成為消費者所信賴和嚮往的一個偶像,從而帶來消費,轉化率相對較高,同時也能積累一定的消費者,粉絲數量越大,往往業績也就越高。這個群體,往往做出性價比合適的產品,可以適當的滿足自身粉絲群體的需求。網紅電商是優質的電商生態,但是缺陷就是,網紅往往很難銷售其他品牌的產品。
網紅的出現是個巨大的轉折點
主播電商——這是現在的服裝領域的主流模式,通過主播的現場表現,迅速的讓部分品牌業績得到提升。因為可以銷售不同的產品,所以主播電商已經成為主流。主播電商的轉化率甚至可以達到6%以上,這在傳統的電商心目中是不可想像的天文數字。阿里等主要電商平臺,也因為對這個轉化率的高度認同,進一步制定了各項政策,推進主播生態的優化和持續發展。但是主播電商,退貨率極高,不論是否有刷單的嫌疑,讓消費者秒殺產品的購買模式,也是讓退貨率提升的重要原因。如果把退貨算上,真實的轉化率必將大大降低。
主播是不是與預期開始背離?
低價+促銷,成為轉化率提升的主要策略,這應該是極不健康的,這也是目前電商帶給各個企業最大的痛。這種行為,也導致了真正對於品牌有一定要求的消費者,逐步遠離了電商平臺,這造成了品質需求解決方案的重大空白。
對於大部分的電商企業而言:不促銷,等死,促銷,找死。這是行業無奈的尷尬。
讓品牌遠離,讓品牌消費者遠離的平臺,不得不承認,這是商業環節中的一個空白。如何突破轉化率的尷尬模式,這是所有商業人需要考慮的要素。如果有一天,能在這個環節上有所突破,可以相信,也必將成為一個極有價值的平臺。
要不持續尷尬,要不突破尷尬獲得新生!
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