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北鬥成為標配,共享單車的技術故事還應怎麼講?

2020-09-29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讀:共享單車解決了大部分人最後一公裡的交通出行問題,但是近年來,共享單車的停放已經成為了城市治理的一大難題。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共享單車企業選擇接入北鬥系統,這會給共享單車的發展帶來哪些變化?文章對此展開了分析探討,一起來看看~

很多人或許還沒有意識到,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的發展正在深刻改變著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

北鬥工程自1994年啟動,到2020年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並開通服務,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北鬥目前在通信、電力、金融、測繪交通、漁業、農業、林業等領域提供多種普惠服務,未來還將滲透進入電子商務、智慧型手機和智能可穿戴設備等領域。這也標誌著北鬥技術正在逐漸成為技術惠民的國民級應用。

9月22日在武漢召開的中國北鬥應用大會上,「北鬥+」和「+北鬥」應用的落地成了專家們討論的焦點,北鬥在共享單車領域的落地更是引發了大家對共享單車在技術端未來發展的思考:當北鬥成為標配,共享單車還會有哪些新的故事可講?

01 北鬥助推行業技術突破,解決共享單車城市停放難題

共享單車發展到現在有四年多了,資本助推下的「彩虹大戰」還歷歷在目,倒下的企業不計其數,如今的競爭格局雖然還是幾強鼎立,但牌桌上的玩家卻全變了(目前的頭部三強為哈囉、收購了摩拜的美團以及滴滴青桔),行業競爭的重心也由規模競爭升級到精細化運營,但共享單車停放的問題仍然是城市管理的一大痛點。

如何解決停放痼疾?共享單車企業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北鬥。

作為國產的導航定位系統,出於數據安全和技術自主可控維度的考量,共享單車企業使用北鬥系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站在實際使用層面,北鬥在中國整體的定位精準度高於GPS,特別是偏遠小城市等地方的定位,北鬥的優勢更加明顯。

北鬥應用共享單車的核心原理是,在共享單車的智能鎖上裝配北鬥定位晶片。每隔一段時間,每一輛共享單車都會向北鬥系統索要一個它自己實時所在經度、緯度的信息,形成一個小小的數據包,然後發還給單車的後臺。

當車輛晶片接收到北鬥信號,技術人員能夠實時定位車輛所在位置及行進軌跡,同時結合大數據及AI的技術,能夠提前預估用戶騎行需求,在特定區域內進行提前的車輛調度,滿足用戶的車輛騎行缺口。

目前除哈囉單車全面適配北鬥外,青桔單車在武漢、深圳部分城市部署了搭載北鬥晶片的單車,美團單車也在多個城市落地了採用北鬥技術支持的電子圍欄功能。

隨著北鬥在共享單車行業應用的範圍越來越廣,用戶通過App找車不再像以前一樣「看似就在眼前,卻勝似遠在天邊」,共享單車定位精準度大大提升的同時,無序亂停的城市治理難題也得到了有效的解決。

02 在「標配」技術上做價值延伸,共享單車和北鬥相互成就

當一項技術成為行業標配,如何在趨向同質化的競爭環境中跑出,需要企業在趨同的技術能力上再做更多突破,此時技術的價值會得到更大程度的釋放。

1. 讓停車更有序、更規範

利用北鬥的定位能力,通過「定點還車」的方式來達到規範停車的目的,這是共享單車同時採用北鬥技術的最初邏輯,由於不到指定地點還車無法結算,就目前的落地效果來看,共享單車無序停車的問題算是解決了一大半。

為什麼說只是一大半,還剩下哪些尾巴呢?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如下的場景,在指定的停車區域內,共享單車的停放橫七豎八,而運維人員又沒能及時轉運時,堆積的共享單車甚至會成為阻塞交通的障礙物而存在。

如何將共享單車在指定區域內整齊有序的停放是行業需要思考的下一個問題,也是行業運維管理的下一個目標。

高精度「T位停車」技術或許可以給行業一些啟發,通過車身內置的地磁計、陀螺儀等多種傳感器的應用,結合主控算法,可以實時判斷車頭方向,從而實現車輛停放姿態與馬路T位垂直的功能。

媒體在哈囉科技開放日的現場體驗來看,當車輛在與路面方向保持垂直時,車輛停車燈亮起,並發出「車身已垂直,可停車」的語音提示。而調整至其他角度時,系統則提示「請將車輛垂直於路面停放」。

其實在技術上,「T位停車」的難度並不大,關鍵在於共享單車企業們願不願意在細節上再多想一個可能,在對運維管理的標準上自我要求地再嚴格一些。

2. 規範停車行為與提升用戶體驗不能成為一對矛盾

用技術手段約束用戶的停車行為,從表面上看似乎是犧牲了一部分用戶體驗。

但在實際運營過程中,要求共享單車企業在技術的落地時,既要解決運維管理的痛點,也要以人為本,用戶體驗不應成為管理提效下的犧牲品。

哈囉出行在落地北鬥技術時,將共享單車的通訊能力從2G升級到4G,在行業中率先應用Cat.1通訊技術,用戶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開關鎖速度的明顯提升,同時還能為用戶帶來更豐富的」車上服務「,例如基於LBS的動態天氣提醒、商圈廣告推送等。

在運維端,我們知道,無論共享單車有多大的投放規模,都會存在運力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用車尖峰時段或者偏遠路段永遠都存在「人找車」。

北鬥賦能共享單車企業運維的最大價值在於,基於大數據分析之下的智能調度平臺可以實現「人找車」到「車找人」的進化,即需求在哪,服務就在哪。

共享單車企業大多都根據北鬥定位形成的數據基礎建立了各自的智能調度中心,通過後臺收集車輛定位信息,了解每一輛車的實時位置和行動軌跡,形成大數據並製作出測試模型,從而提前預估用戶的騎行需求,從而做出智能規劃、智能調度、智能派單這樣的決策。

根據哈囉出行公布的資料顯示,哈囉開發的「哈囉大腦」智能調度已經落地了全國近200個城市,相比人工經驗調度,哈囉出行每輛電單車平均每天至少可以多服務一位用戶。

此外,「哈囉大腦」甚至還能預測可能的「失聯」車,以及為車輛建立一個五維度的「健康圖譜」,為車輛的「健康狀況」打分,從而進行更及時的車輛維修與保養 。

我們可以注意到,隨著數據積累的數量與維度越來越厚,共享單車智能「大腦」的預測模型會越來越趨向現實,同時能力範圍也會相應變大,這對於共享單車企業運維管理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3. 北鬥生態賦能共享單車,共享單車也要反哺北鬥生態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北鬥技術、北鬥生態在共享單車行業的落地,在用戶體驗、運維管理和城市治理等多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換一個思維方式,共享單車大範圍的採用北鬥技術,在一種程度上也在反哺北鬥,加速了北鬥技術、北鬥生態的市場化、商業化進程。

大約還在兩年前,北鬥產業還遠遠沒有現在的熱度,正因為產業規模小,同樣都是定位晶片,北鬥晶片要比GPS晶片貴上好幾倍。在共享單車行業的全力推進之下,全國有超千萬輛共享單車接入了北鬥定位導航服務,大規模運營使得北鬥晶片價格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快速降低。

從最貴時的數千元降到幾百元,再到現在擁有最簡單定位功能的北鬥晶片只需三四元,價格被打下來了,北鬥也具備了成為國民級應用的基礎。

可以預見的是,在打通了價格上的障礙之後,北鬥還將在更多領域複製著和共享單車行業一樣的「傳奇經歷」,而此時,共享單車行業也完成了與北鬥生態的融合互促。

03 與城市交通融合共建,兩輪出行還有邊界嗎?

迄今為止,共享單車已經經歷了信用免押的1.0時代和精細化運營聚焦效率和質量比拼的2.0時代,如今正在進入的3.0時代,共享單車要有機融入城市公共運輸生態,成為公共運輸服務的一部分。

站在從精細化運營到與城市交通融合共建的十字路口,在各種技術的驅動下,兩輪出行的邊界正在不斷延展,共享單車也有了更多故事可講。

以哈囉為例,未來哈囉將開拓本地生活業務板塊,而進入5G時代的北鬥可以實現單車與合作商家共同向用戶推薦本地吃喝玩樂精準信息,屆時攪動的不將僅僅是共享單車服務模式的創新,更是共享單車生態商業模式的創新。

其次,目前北鬥在共享單車中的主要應用集中在定位和導航中,賦能的是共享單車企業的運維,如果把眼光放得更廣一些,共享單車融入城市公共運輸生態,通過出行大數據形成區域熱力圖、城市運力分析、城市出行預測、城市出行報告甚至信號燈動態配時等,共享單車將參與到整個城市交通運行的決策中。

我們可以想像這樣一個場景,基於北鬥的定位服務,共享單車可以實時看到每個用戶的出行路線,當數據達到一定規模,共享單車企業便可統計出哪一條路線,什麼時間段會有多少人員出行,往小了說,通過數據模型可以指導共享單車企業的運維工作,往大了說,對公交站點的改造、公交頻次的優化以及公交載客容量的調整都是有意義的。

最後,我們還可以根據共享單車作為交通工具不斷「移動」的特性進行延伸。

現在每臺共享單車都搭載了北鬥定位晶片和物聯網通信晶片,定位晶片產生的價值有利於企業運維和交通改造,通信晶片除了用於自身數據的回傳之外,可否利用技術手段將每一輛共享單車都變成一個移動的通信基站呢?

這聽起來可能有些「玄妙」,但在5G時代,一個數量如此龐大的移動基站群到底能發揮多大的價值還是具有非常大的想像空間的。

我們再更進一步,在共享單車中加入溫度、溼度等晶片或傳感器,直接將共享單車變成一個「移動」的氣象檢測臺。相比固定氣象站,共享單車在「運動」過程中的監測範圍會更廣,監測數據會更加精準。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無論共享單車賽道如何變化,兩輪出行邊界都是由技術來劃定。

標配技術決定了行業的發展邊界,獨門技術決定了企業的拓展邊界,行業與企業的每一次「破界」,都是共享單車價值的一次重塑,也是城市公共運輸內涵的一次升級。

作者:魏啟揚,微信公眾號:智能相對論(ID:aixdlun)

本文由 @智能相對論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哈囉出行旗下共享單車全面接入 北鬥首次大規模應用於共享單車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施露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最後一顆衛星於6月23日成功發射。當日,專業移動出行平臺哈囉出行宣布旗下共享單車全面接入北鬥定位。哈囉出行聯合創始人、執行總裁李開逐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舉是北鬥定位服務首次大規模應用於共享出行領域,將助力共享單車有機融入城市公共運輸生態。共享單車在解決最後一公裡出行痛點的同時,也帶來了無序停放的城市治理難題。哈囉單車通過全面接入北鬥高精度導航定位,引導用戶規範停放,用技術手段優化車輛在市政道路上的停放秩序。
  • 我們每天騎的共享單車 原來早就用上了「北鬥」
    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成功。這麼高大上的北鬥定位導航系統,其實早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每天都在騎行的共享單車,早就用上了北鬥定位導航系統。記者從哈囉出行了解到,目前杭州的哈囉單車已全面接入北鬥高精度導航定位。對廣大共享單車用戶來說,北鬥高精度定位可幫助用戶更準確、便捷地找車用車,解決「找不到車」、「還不了車」等常見問題,並降低超區、禁停區停車的誤判率,大幅提升用戶體驗。「北鬥導航定位覆蓋範圍更大、定位盲區小,採用北鬥實現高精度定位,對於共享出行領域具有裡程碑的意義。」
  • 北鬥導航+共享單車,不僅僅是定位更準確
    「哈囉單車全線接入北鬥系統,這是北鬥定位服務首次大規模應用於共享出行領域,將助力共享兩輪出行有機融入城市公共運輸生態。」技術驅動運營效率全面提升哈囉在今年3月底先後發布了新款共享單車「雲行」和新款共享助力車「雲起」,這兩款車型均接入北鬥定位服務。此後,哈囉對路面所有存量共享單車進行了遠程固件升級,目前哈囉單車已全線適配北鬥。與此同時,哈囉單車通過全面接入北鬥高精度導航定位,引導用戶規範停放,用技術手段優化車輛在市政道路上的停放秩序。
  • 深圳試點共享單車北鬥高精度定點停放
    在試點範圍內,共享單車企業需按要求設置虛擬電子圍欄,從而實現車輛定點取還、規範停放。深圳市交通局同時表示,將在試點基礎上,將北鬥高精度定點停放模式快速向其他區域推進,儘快覆蓋全市。為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的「推進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應用」要求,推進北鬥高精度定位技術在深圳交通運輸行業深度應用,進一步強化共享單車停放管理,市交通運輸局抓住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三期組網成功的有利時機,研究制定了《深圳市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行業試點應用北鬥高精度定位技術工作方案》。
  • 從共享單車到地圖導航 北鬥系統走入尋常生活
    【解說】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後,它與普通民眾有哪些關聯,會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哪些變化?8月10日,記者來到北京朝陽區的一處共享單車存放點,用鏡頭記錄下接入北鬥定位系統的共享單車服務民眾出行的場景。
  • 如何讓共享單車更加高效地使用?北鬥導航來幫忙
    來源:央視目前在我國各個城市裡有著大量的共享單車,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不少便利。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我國共享單車的總投放量約為1500萬輛,如此龐大的數量讓共享單車的管理成為了一件極其複雜的工作。如何讓單車更加高效地使用?如何治理亂停亂放問題?
  • 長租公寓和共享單車,「看上去很美」的分享經濟故事怎麼講下去
    鼎寓破產後,租客不僅拿不到先行支付的押金,還依然要每月按時還貸款。另一方面,房東也未收到鼎家公司應給到的後續租金。雖然,經後續協調,租客無需再還貸款。但鼎家的破產導致了約4000戶租客受損,涉及的網貸平臺有6家。而就在半年前,鼎寓剛剛獲得1000萬元Pre-A輪融資。長租的本質已經變味,你以為他們是房屋中介,其實很可能是金融中介。這裡涉及一項所謂「新生事物」——「租金貸」。
  • 單車共享難尋精彩故事
    實際上,電單車並算不上精彩故事,早在共享自行車捨生飛奔之時,電單車早已剛開始誇誇其談,只不過是共享自行車獲得了大佬青睞,而電單車則自始至終不為人知,沒有一家知名品牌能走到最後。現如今,大佬們剛開始將觸鬚拓寬到電單車行業,讓沉寂已久的跑道重新點燃戰爭,這一次,電單車能講更新小故事嗎?一、新三國殺單車共享並算不上精彩故事,反倒以前就早已非常繁華。
  • 共享單車搭載北鬥定位 廈門試運行首批200輛
    廈門日報訊(記者 徐景明)近日,滴滴出行自有共享單車品牌青桔單車宣布,其搭載北鬥高精度定位技術的GEO系列新品共享單車(「智能中控+分體鎖」)首批在廈門試運行。搭載了北鬥系統的青桔單車在廈試運行。青桔單車供圖根據主管部門的要求,為加快推進行業技術更新步伐,解決亂停放的難點問題,青桔單車在廈門首批試運營的分體鎖車輛共200輛,試運營區域為環島路沿線。這是共享單車行業採用北鬥高精定位技術解決業內難題的新探索,能實現定點停放和入欄結算,有效規範城市共享單車的停放。
  • 武漢新增3萬輛帶「北鬥」的共享單車,無需手動關鎖
    9月29日,武漢市交通運輸局發布《武漢市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經營企業考核評估報告(2020年1月—2020年6月)》,目前武漢共享單車市場可承載容量為61.99萬輛,經過多輪調減,現有單車總量規模約為56萬輛,仍有6萬餘輛發展空間。
  • 北鬥又出手!今後,深圳市民騎共享單車要這樣操作…
    - 02 - 促進文明用車,提升市民用車體驗 應用北鬥高精準定位技術,採取虛擬電子圍欄方式,實現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定點停放管理,便於市民在線查找單車。
  • 北鬥出手!在深圳亂停共享單車,要罰調度費啦
    北鬥出手!在深圳亂停共享單車,要罰調度費啦 共享單車一少 想去不近又不遠的地方忒不方便 但是共享單車一多吧 隨處亂放的車
  • 哈囉單車在滬成功落地「定點還車」,共享單車進入3.0時代
    技術的問題終究要技術來解決。今年5月以來,共享單車公司哈囉出行在上海寶山、松江、奉賢多區布局試點「藍牙道釘」,通過「GPS+北鬥+藍牙+WiFi」的四重精準定位系統技術,實現「基於藍牙道釘的人工智慧定點還車」,解決電子圍網精度不夠帶來的管理痛點。
  • 北鬥定位首次大規模應用於共享出行 哈囉單車已全線接入
    湖北日報訊 (記者黃磊、通訊員向怡)9月24日,在武漢舉行的中國北鬥應用大會上,哈囉出行副總裁任亮亮表示,目前,哈囉單車已全線接入北鬥系統。據悉,這是北鬥定位服務首次大規模應用於共享出行領域。今年3月底,哈囉出行先後發布了新款共享單車「雲行」和新款共享助力車「雲起」,這兩款車型均接入北鬥定位服務。此後,哈囉對路面所有存量共享單車進行了遠程固件升級,目前哈囉單車已全線適配北鬥。與此同時,哈囉單車通過全面接入北鬥高精度導航定位,引導用戶規範停放,用技術手段優化車輛在市政道路上的停放秩序。
  • 北鬥GPS定位器推動共享電單車有序發展
    作為共享單車的升級,共享電單車對使用者來講會更省力,更方便。對經營企業而言,經營利潤的空間更大。最近幾年,共享出行企業紛紛在不同地區提升電單車的投放量,部分公司還實施了「減單車、增電單車」的策略。當前共享電單車的市場依舊處在發展初期,兩輪電單車的市場保有量接近3億,日均騎行7億多次,市場空間巨大。
  • 北鬥定位,精度達亞米級!深圳試點共享單車定點停放
    深圳南山桃園地鐵站外,不少市民把共享自行車停在路邊,然後換乘地鐵。資料圖片(南都記者 趙炎雄 攝)南都訊 記者張豔麗 為利用技術手段解決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亂停亂放問題,此前深圳在南山區桃源街道,率先利用北鬥高精準定位技術對網際網路自行車採取 「定點停放、入欄結算」的管理模式進行了試驗和預演。
  • 北鬥定位亞米級!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啟動共享單車定點停放試點
    市交通運輸局抓住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三期組網成功的有利時機,會同各相關部門制定印發了《深圳市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行業試點應用北鬥高精度定位技術工作方案》,快速推進基於北鬥高精定位的網際網路自行車定點停放管理工作。
  • 武漢將新增3萬輛「北鬥」晶片共享單車投放市場
    報告顯示,美團單車、哈羅單車、青桔單車分別以83.42、77.01和76.57分的綜合成績排名前三位。同時根據報告建議,在目前市場容量總體可控的前提下,近期將新增3萬輛搭載武漢導航院北鬥高精度定位晶片的共享單車投入市場運營。
  • 「北鬥+5G」大規模應用 助哈囉解決單車痛點
    北鬥首次大規模應用於共享單車衛星導航系統與共享單車的結合,是北鬥進一步商用化的主要標誌。北鬥高精度定位可更準確、便捷地找車用車,解決「找不到車」「還不了車」等常見問題,並降低超區、禁停區停車的誤判率,大幅提升用戶體驗,同時更精準幹預用戶騎行行為和停放管理。
  • 資本熱潮已經退去,共享單車和共享充電寶我們還一直在用
    這兩個單車都是背靠大樹,靠著滴滴還有支付寶,在激烈競爭中算是堅持了下來。為了使用這些單車,我也著實在上面花了有個幾十塊錢,要麼買月卡買季卡,一般都是9塊9,19塊9,或者1塊9,但都花了錢。與摩拜、小黃車相比,我花在他們上面的錢可能更多。現在生活在都市裡面,由於堵車或者路程比較近,為了趕時間,你還必須騎這些共享單車,這是最好的選擇。沒有資本的狂歡,共享單車還是活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