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導讀:麵食別只會做饅頭,教你新吃法,好吃料又足,比餃子和餡餅都好吃!廢話不說直接上食譜!
洋蔥豬肉包子
份量:20個
準備時間:30分鐘
烹調時間:12分鐘
食材:
包子皮:
400克中筋麵粉
1 茶匙巖鹽
杯滾水(開水)
杯室溫水
包子餡:
600克梅頭豬肉(30%肥肉)
1 個大洋蔥
杯切碎芫茜/香菜
1 茶匙薑蓉
1 茶匙細砂糖
1 茶匙五香粉
1 茶匙粟粉
1 湯匙黑芝麻油
2 湯匙有機雞湯
3 湯匙生抽
1 湯匙老抽
烹飪步驟:
400克中筋麵粉加一茶匙巖鹽,攪拌均勻。
再加半杯滾水,用餐義攪拌一下,不要用手,因為面很燙。
然後再加半杯室溫水。
再用餐義攪拌按壓成麵團。
把大碗裡的麵粉都刮乾淨。
改用手揉麵團,直到麵團均勻,大碗裡也沒有麵粉為止。
蓋上保鮮紙讓麵團靜置大約半小時。
然後開始準備包子饀。先剁一點薑蓉。
再將洋蔥切粒。
順手把芫茜也洗乾淨切碎。
我買了梅頭豬肉,大約七分瘦三分肥。把豬肉先切條再切丁。
然後為肉饀調味。把薑蓉、五香粉、粟粉、糖、黑芝麻油、雞湯加到肉丁裡攪拌均勻。
向同一方向攪拌,直到所有調料被豬肉吸收。
然後再加生抽,再攪拌,肉丁開始變得黏黏的。
把洋蔥粒倒進去攪拌一下。
再加老抽,再攪均勻。
最後加芫茜,拌均勻。
饀和皮都準備好了,就可以開始包包子了。把麵團拿出來,平均分成兩份,一份放回碗裡蓋好,另一半搓成粗細平勻的長條,平均分成十份。
把每一份麵團先用手指弄成圓柱體,然後用手掌心按扁。
之後再用檊麵杖將小麵餅檊成包子皮,右手推檊麵杖,左手轉麵餅,多練幾次就以掌握節奏和力度。皮的中間要稍微厚一點,邊要薄一些,這樣包子不會穿底,打折的部分也不會太厚。把包子皮檊到大約手掌大小。
包子皮放在左手上,挖一大勺饀放書包子皮中間。
從右向左,先在右邊打第一個折,然後把兩邊的包子向中間拉,在中間把皮按緊。
用左手的拇指按住饀。
做好的包子是麥穗形狀的。
水滾後上鍋以中火蒸8分鐘。
這個皮子鮮美多汁,配上一碗粥就更完美了。
煮食貼士:
1.選用七分瘦三分肥的梅頭肉會讓包子鮮嫩多汁。
2.用黃色的洋蔥味道比較濃,和豬肉非常搭,蒸熟後會變得很鮮甜。
3.一點五香粉會讓豬肉變得更野味。
4.我喜歡吃包子配小米粥,你也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