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建經營現金淨流入400億增逾6倍 2019年新籤合同超2萬億

2020-12-27 新浪財經

來源: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記者 徐佳

作為中國乃至全球最具實力、最具規模的特大型綜合建設集團之一,中國鐵建(601186.SH、1186.HK)整體實力登上新的高峰。

2019年,中國鐵建實現營業收入8304.522億元,同比增長13.74%;淨利潤266.237億元,同比增長14.04%;新籤合同額20068.544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20.89%,同比增長26.66%,經營業績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不僅如此,2019年中國鐵建盈利質量也大幅提升,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性現金淨流量400.058億元,比2018年提高345.58億元,增幅達634.34%。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鐵建繼續保持高比例的研發投入。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高達165.278億元,同比增長42.83%,較上市之初更是增長近10倍。

目前,中國鐵建正在積極推動子公司鐵建重工分拆至科創板上市,這也將有助於公司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並拓寬融資渠道。

經營業績達歷史最好水平

在「三轉四做」的經營理念下,中國鐵建全面超額完成了年度指標。

日前,中國鐵建披露年報。2019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304.522億元,同比增長13.74%;淨利潤266.237億元,同比增長14.04%;經營性現金淨流量400.058億元,比去年提高345.58億元,增幅高達634.34%;管理費用同比增長5.31%,低於營業收入增幅8.43個百分點;銷售費用同比增長 22.6%,低於新籤合同額增幅4.06個百分點。

截至2019年末,中國鐵建總資產達到1.0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7.82%;資產負債率75.77%,較上年末繼續下降1.64個百分點。

穩健的業績表現為中國鐵建回饋股東提供支撐,2019年度公司擬每10股派現2.1元(含稅),現金分紅總額28.52億元,佔當期歸屬於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的比例為15.04%。近年來,中國鐵建派息比例均維持在15%以上,一直保持穩定的分紅派息水平。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這也是中國鐵建自2008年實現A+H股上市以來,首次營收規模超過8000億,淨利潤規模超過200億,經營業績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在此背後,頻頻攬下大單,重組的訂單儲備則是中國鐵建業績穩中提速的有力保證。

年報顯示,2019年中國鐵建新籤合同額20068.544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20.89%,同比增長26.66%。其中,國內業務新籤合同額17376.115億元,佔新籤合同總額的86.58%,同比增長19.48%;海外業務新籤合同額2692.429億元,佔新籤合同總額的13.42%,同比增長106.76%。

截至2019年末,中國鐵建未完合同額32736.371億元,同比增長20.86%。其中,國內業務未完合同額25799.853億元,佔未完合同總額的78.81%;海外業務未完合同額6936.518億元,佔未完合同總額的21.19%。

除了上年末未完成的訂單之外,今年年內中國鐵建接連發布重大項目中報情況。據長江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1月份中國鐵建公告公司與關聯公司分別中標或新籤五項重要項目,涉及合同金額約為389.77億元。今年2月和3月,公司再次拿下五大訂單,涉及項目投資金額合計約為535.37億元。

最近公布的訂單則在4月2日,中國鐵建公告公司下屬中鐵十一局集團中標新建杭州至溫州鐵路義烏至溫州段站前工程HWZQ-1標,中標價約為32.28億元。

在此基礎上,中國鐵建還定下了2020年的經營目標:新籤合同額21400億元,營業收入8409億元,成本費用及稅金8082.606億元。

去年研發費用增長42%至165億

年報顯示,2019年度中國鐵建研發費用達165.278億元,同比增長42.83%。上市之初,中國鐵建研發費用僅為15.1億元,相當於11年間增長近10倍。截至2019年末,中國鐵建研發人員數量共計3.13萬人,佔公司總人數的比例為10.65%。

目前,中國鐵建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4項,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獎82項,新增省部級工法455項,獲得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9 項,獲得2項菲迪克大獎並摘得「全球傑出工程獎」,獲得中國專利獎9項,年度授權專利3349件;主持和參與2項國際標準、9項國家標準、7項行業標準、17項地方標準、7項團體標準的制訂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鐵建目前仍在推動子公司鐵建重工分拆上市。4月2日晚間,公司披露修訂後的分拆預案。公司計劃分拆鐵建重工至上交所科創板上市。根據鐵建重工的實際情況,本次發行的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投資研發與應用項目、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據了解,鐵建重工成立於2006年,是一個以研發為主要驅動的企業,致力於解決當前地下工程施工難題,成為全球領先的掘進機裝備、軌道交通設備和特種專業裝備領域的創新型、服務型企業。

目前,中國鐵建直接持有鐵建重工99.5%股份,並通過全資子公司中土集團持有鐵建重工剩餘0.5%股份。本次分拆完成後,上市公司仍然是鐵建重工的控股股東。

從財務數據上來看,鐵建重工具備超強的盈利能力,經營業績亦超過大多數科創板上市公司。2017年至2019年,鐵建重工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6.5億79.3億、72.8億,淨利潤分別為11.37億、16.07億、15.3億。截至2019年末,鐵建重工資產總額151.56億元,所有者權益71.42億元。

中國鐵建認為,從業績提升角度,鐵建重工的發展與創新將進一步提速,其業績的增長將同步反映到公司的整體業績中,進而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和穩健性;從價值發現角度,鐵建重工分拆上市有助於其內在價值的充分釋放,公司所持有的鐵建重工的權益價值有望進一步提升,流動性也將顯著改善;從結構優化角度,鐵建重工分拆上市有助於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提高公司整體融資效率,降低整體資產負債率,增強公司的綜合實力。

相關焦點

  • 中國交建7370億,8大建築央企新籤訂單7.47萬億!
    10 月 29 日,中國交建公布了其 2020 年第三季度主要經營數據公告,根據公告顯示,截止到本年度 9 月底,中國交建新籤合同金額為 7370.91 億元,同比增長 12.52%。其中:基建建設業務、基建設計業務、疏浚業務和其他業務分別籤訂合同金額為 6596.80 億元、256.63 億元、461.22 億元和 56.26 億元。基建建設業務仍然佔據主導地位。
  • 中國中鐵:8000億營收大關完成在際,股價為何跌跌不休?
    年初至今,國內基建行業的老大哥中國中鐵(00390-HK)(601390-CN)可謂是職場得意,股市失意。合約新籤訂單節節攀升,二級市場股價跌跌不休。股市往往反映市場情緒,而市場情緒的好壞又基於經營業績。那麼,中國中鐵股價的跌跌不休是受經營業績影響嗎?8000億營收大關,1.8萬億新籤訂單,能完成不?
  • 國臺酒淨利三年增逾4倍 與郎酒競爭「醬酒第二股」
    2017-2019年,郎酒股份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1.16億元、74.79億元和83.48億元,淨利潤為3.04億元、7.12億元和24.25億元;同期,國臺酒營收分別為5.73億元、11.76億元、18.88億元,淨利潤分別為7067萬元、2.47億元、3.74億元,營收三年增長2.29倍,淨利潤三年增長4.29倍。二者定位也不同,郎酒衝刺低端市場,國臺酒定位茅臺的補充主打中高端消費。
  • 滬市主板公司去年分紅超萬億元 營收淨利增長9% 民企經營現金流增22%
    從產業結構來看,2019年,滬市實體類公司經營穩健,營收持續保持較快增長,經營業績整體平穩,共實現營業收入28.98萬億元,同比增長8%,淨利潤1.21萬億元,同比基本持平;同期,滬市金融類公司總體業績保持穩定增長,共實現營業收入8.23萬億元,淨利潤1.97萬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3%和14%。
  • A股頭條:口罩熔噴布價格兩個月漲逾10倍 美聯儲意外降息難擋股指大跌
    4、A股受海外資金青睞,全球最大主權基金十年增倉近8倍據中國證券報,全球最大主權基金挪威政府全球養老基金2019年年末的股票持倉曝光。2019年,算上在A股、港股上市的中國公司、以及海外上市中國公司存託憑證,這家全球最大的主權基金在中國公司股票上的持股市值已高達人民幣2450.60億元。
  • 中國電建:2019年新籤合同總額超5000億 成功發債100億
    原標題:中國電建:2019年新籤合同總額超5000億,成功發債100億新年伊始,電力、能源相關的央企巨無霸們,紛紛以實力成績亮肌肉!華夏能源網獲悉,1月15日,中國電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建」,601669.SH)發布了其2019年1月至12月新籤合同情況的公告。中國電建以超過5000億的新合同總額,給2019年畫上了句號。公告顯示,中國電建2019年新籤合同總額約為人民幣5118.15億元,同比增長12.29%。
  • 中國股市總市值突破11萬億美元!茅臺獨超2萬億,市值攀升顯著受三大...
    中國股市總市值突破11萬億美元,科創板增超兩倍 中國股市總市值今年以來大幅攀升,截至10月13日收盤,中國股市總市值76.34萬億,相較2019年底增加為16.75萬億,按照當前美元兌人民幣匯率6.7452,A股總市值11.32萬億美元。
  • 中國平安2019年淨利1494億,同比增39%;興蓉環境獲長江環保集團舉牌...
    財經要聞央行: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3.34萬億元,同比多增1109億元。初步統計,2020年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07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3883億元。中國平安(601318)2019年淨利1494億元 同比增長39%中國平安2月20日晚間公告,2019年度公司實現淨利1494.07億元,同比增長39%,上年同期為1074.04億元。
  • 永安行漲停 2019年淨利潤增逾3倍
    原標題:永安行漲停 2019年淨利潤增逾3倍   永安行
  • 北水淨流入4.35億 小米(01810)手機×AIoT戰略獲中信唱好 內資再...
    北水淨流入4.35億 小米(01810)手機×AIoT戰略獲中信唱好 內資再加倉逾11億
  • 【展望2021】2020年A股「吸金額」大增 牛年還有1.2萬億馳援?_基金...
    原標題:多了1.6萬億!2020年A股「吸金額」大增,牛年還有1.2萬億馳援?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23日(若無特殊說明,本文均截至這一日期),在可統計的渠道中,2020年共有1422億元增量資金流入A股,而2019年全年則淨流出約1.47萬億元,換句話說,2020年A股淨吸金比上年增加了1.6萬億。  其中,2020年新基金流入或達1.14萬億元,為A股增量資金最大來源。
  • 拼多多:2019年成交額超萬億元 淨虧損收窄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楊潔)北京時間4月25日凌晨,拼多多發布2019年年報。年報顯示,2019年,拼多多實現成交額10066億元,平臺年活躍買家數達5.852億,較上年增長1.67億,活躍買家年平均消費額1720.1元,同比增長53%;年活躍商家數超過510萬,較上年同期的360萬增長41.7%。
  • 中國人保財險發布2020年中期業績 非車險保費同比增6%
    8月21日,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保(601319,股吧)財險」)在香港發布2020年中期業績。上半年,中國人保財險實現總保費收入2,463.0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4%;市場份額34.0%,較年初上升0.8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158.17億元,同比增長4.3%;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151.6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64.35億元人民幣;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306%;累計承擔風險責任金額547萬億元,是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12倍。
  • 海通荀玉根:2021年入市增量資金有望超2萬億
    ①12年12月-15年中牛市中月度資金淨流入超3000億元:第五輪牛市以創業板指刻畫從12年12月開始,以上證綜指刻畫從13年6月開始,市場一路走牛直至15/06上證綜指的5178點,12/12-15/06期間股市資金整體大幅淨流入9.5萬億元,月均約3200億元。
  • 老百姓6.8億收購赤峰藥店龍頭 新增287家門店鞏固內蒙古市場地位
    截至11月末,人川大藥房資產總額2.41億元,負債總額1.29億元,所有者權益合計1.12億元。在過去幾年各家上市藥房部分併購項目PE平均值20.74倍的基礎上,本次交易中,老百姓給予人川大藥房19.13倍的PE略低於平均值,標的公司100%股權對應價值及收購價格確定為6.8億元。但需注意的是,相較於人川大藥房11月末淨資產而言,6.8億元的估值相當於溢價約507%。
  • 萬億外資加碼中國:股市淨流入明顯加快,債券連獲18個月增持
    近日,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發布的《2020年世界投資報告》預測,2020年全球FDI流量將在2019年1.54萬億美元的基礎上下降近40%,這將使全球FDI自2005年以來首次低於1萬億美元。但與此同時,流入中國的外資增至141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 外資兩天淨流入250億:茅臺等多股被掃貨逾10億 又一波行情來了?
    北向資金兩天淨流入近250億,貴州茅臺等多股被掃貨逾10億,又一波行情來了?來源:證券時報網國慶長假期間,全球資本市場總體穩定,疊加人民幣持續大幅升值,在此背景下,節後北向資金出現持續大幅淨流入的場面,兩個交易日內淨流入金額接近250億元,這在最近是一個比較罕見的現象。
  • 中國建築深度分析:我為什麼認為十年十倍
    而到了2016年,經營現金流流入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值:1070億元。但到了2017年就峰迴路轉了。經營現金流在2017年一季度大幅流出668億,大幅高於2017年一季度的496億。2季度現金有所回流,但幅度不大,三季度進一步流出,而四季度現金回流金額僅有318億,遠小於2017年四季度的836億,使得全年經營現金流淨流出達到了435億元。
  • 早知道:"北水"兩日淨流出逾130億 瑞瑪工業今申購
    截至收盤,滬指跌0.6%報3013點,深成指漲0.71%報11856點,創業板指漲1.03%報2287點。北向資金全天淨流出48.31億元,連續3日淨流出,為春節以來首次,其中滬股通淨流出32億元,深股通淨流出15億元。周二兩市成交額達1.4萬億 深市達9000億截至收盤,滬深兩市成交額達1.42萬億,為2015年11月以來新高,也連續5日保持在萬億之上。
  • 康弘藥業五年將募資57億布局主業 10年研發眼科一類新藥研發費率24%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近10年來,康弘藥業經營業績呈現持續增長勢頭。200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38億元、淨利潤0.82億元、扣非淨利潤0.83億元。歷經不間斷增長,到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達32.57億元,較2009年增長約4.11倍,2019年是公司公開數據以來的唯一一次年度營收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