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治+技術賦能 2020數位化治理論壇聚焦社會治理模式重塑

2020-11-28 九派新聞

11月28日,由浙江大學、阿里巴巴集團主辦的「2020數位化治理論壇」在杭州開幕。

「今年的疫情讓社會對數位化治理的共識達到了空前的一致。」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平臺治理官鄭俊芳表示,在全民共同參與構建社會治理新格局的大背景下,商業領域沉澱的數位化技術不能僅服務於自身,還應和更多社會治理場景打通,用數位化技術聯結、支撐、直達每一個社會要素,為社會治理帶來更大的價值。

數位技術開闢社會治理新通路

在社會治理數位化轉型的過程中,新生業態如何助推社會發展,如何藉助數位化技術提升治理能力,成為與會的政界、學界專家和行業代表關注的焦點話題。

「數位化技術在商業市場中的大發展,得益於政府鼓勵發展和創新的政策,也應積極主動反哺社會。」鄭俊芳以發端於杭州的健康碼為例,介紹了商業市場中沉澱的數位化能力,在協助政府疫情防控和刺激消費等方面發揮作用。

從2月3日程式設計師們寫出第一行代碼,到8月31日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期間只有短短的半年時間。鄭俊芳說,在健康碼推出初期,也不乏質疑和挑戰的聲音,是來自各級政府的信任和包容審慎監管的理念,讓最初只在杭州一個小區試用的小小二維碼,經歷多個企業參與共建,最終匯入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惠及所有人。

「我們非常感謝政府部門的信任和支持,讓數位化技術能力在疫情這個特殊時刻,有機會在更大範圍內服務社會和公眾。」鄭俊芳說,商業的繁榮離不開整個社會的可持續健康發展,伴隨著新技術、新模式、新理念的湧現,也一定會出現很多新問題和新挑戰。

浙江大學副校長黃先海在大會發言中提出,面對伴隨著數字經濟蓬勃發展而產生的各種挑戰,法治體系應敏銳把握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動向做出積極回應,促進數字經濟循法而治、向善而治。


浙江大學副校長黃先海在2020數位化治理論壇上致辭

當政策法規變成及時雨、監管治理成為發展的催化劑,可以讓來自商業機構沉澱的技術能力就不僅服務於自身,還能不斷為數位化社會治理添磚加瓦,創造出更大的社會價值。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在大會發言中表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內在的基本邏輯,就是形成包容性的制度環境。

多元共治重塑社會治理新模式

「之所以強調治理,而不是沿用過去所說的管理,其深意在於,治理更強調的是政府和多元主體展開充分互動。」賈康說,只有實現多元共治,才有利於充分調動所有社會成員、各類主體創新的潛力和活力,進一步解放生產力。

阿里巴巴合伙人、集團總法律顧問俞思瑛表示,新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原有的治理模式,數位化治理時代的到來將重塑社會治理的範式,為實現更加公平、更有效率的社會治理提供了更多可能。數位技術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也可能產生新問題,這是一個需要理性看待的常態,要鼓勵網際網路企業如何用更好、更創新的方法來解決市場的新問題。

多位與會的專家學者也提到,數字經濟時代精準、高效的社會治理,需要社會各方力量互聯互通,共同為數位化治理提質增效。

在本屆數位化治理論壇上,由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指導,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阿里安全、百度安全聯合發起,淘寶、閒魚、高德、優酷、UC、夸克等參與的公益項目「綠網計劃」正式開啟。

「綠網計劃」主要內容是關注未成年人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和自殺心理幹預等重點領域,在多個手機應用上線「非正常搜索」關鍵詞的公益宣導頁面,對涉及黃賭毒、自殺和野生動植物保護等非正常搜索行為,及時進行引導和糾正。


阿里巴巴首席平臺治理官鄭俊芳在2020數位化治理論壇發言


據了解,今年前三個季度,百度平臺共發生了386.7億次用戶非正常搜索行為,阿里巴巴平臺一年的非正常搜索數量為72億。非正常搜索往往隱藏著一定社會風險,這就需要在嚴格管控的同時,釐清那些非正常搜索背後的用戶是否需要引導和幫助。

「以往我們在網上搜索諸如毒品、象牙甚至是自殺這樣的詞彙,搜索頁面往往會出現冰冷的幾個字『抱歉,這個頁面找不到』。」鄭俊芳說,「綠網計劃」上線後,「抱歉頁面」將不會出現,取而代之的是政策法規和知識的宣導,以及相關合法合規替代商品的推薦。

「過去我們無法搜索到相關信息,僅僅是對商家的治理管控,現在告訴消費者不能買這個東西,這一步跨出來,是從管商家到引導消費者是很大的變化。」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監局局長金翔說,把無法搜到的相關信息變成了一個個公益宣導,「綠網行動」邁出的是對網絡治理由堵到疏的一大步,也是用新理念、新思維對數位化治理新模式的探索。

「對於數位化治理這個命題,我們更勇敢地探討,大踏步的往前走。」鄭俊芳說,阿里巴巴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受益者,會堅定的和社會各界一起參與,共同探索數位化治理的未來。

相關焦點

  • 多元共治+技術賦能 數位化治理為社會和商業治理開闢新通路
    11月28日,由浙江大學、阿里巴巴集團主辦的「2020數位化治理論壇」在杭州開幕。「今年的疫情讓社會對數位化治理的共識達到了空前的一致。」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平臺治理官鄭俊芳表示,在全民共同參與構建社會治理新格局的大背景下,商業領域沉澱的數位化技術不能僅服務於自身,還應和更多社會治理場景打通,用數位化技術聯結、支撐、直達每一個社會要素,為社會治理帶來更大的價值。
  • 數字賦能重塑長三角社會治理新格局
    以5G、雲計算、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數位技術不斷迭代,驅動著社會治理觀念的變革和治理手段的升級。從數位化、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數位化轉型激活新動能,不斷拓展社會治理的新格局。一網通辦、無感漫遊、電子證照互信互認……長三角三省一市持續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打通跨區域、跨部門以及各層級間的數據,構建常態化信息聯動機制和平臺,推動治理協同,服務聯動,提升政府服務效能和社會治理水平。「我們在長三角地區設立了多個研究所,圍繞智慧城市群建設、跨區域政務服務、生態環保等場景的技術需求加大研發投入。以數位技術賦能社會治理,讓城市有速度更有溫度。」
  • 技術賦能+多元共治,阿里知產保護模式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推廣
    12月28 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智慧財產權發展研究中心(簡稱「國知局研究中心」)在北京召開發布會,正式發布《中國電子商務智慧財產權發展研究報告(2020)》(下稱《報告》)。 《報告》在研究阿里巴巴等主流電商平臺案例後,指出政企合作、平臺自治、權利人合作、消費者等多元社會主體協同的社會共治模式,在智慧財產權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 全球AI大咖齊聚清華暢談AI治理 曠視:多元共治與企業自律缺一不可
    聚焦AI治理,2020年12月18日至19日,由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I-AIIG)主辦、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作為國際支持機構的首屆《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合作與治理國際論壇》拉開帷幕。
  • 走向環境治理的多元共治模式:現實挑戰與路徑選擇
    為進一步優化我國環境治理體系,推動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成效,環境治理中迫切需要引入新思維與新理念,以克服政府、市場和社會單一主體的治理缺陷,打造基於政府、市場和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分工協作的多元共治模式,形成一個融合多元治理主體、倡導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型共同體,推動這一新型共同體「進行自主治理,從而能在所有人都面對搭便車、規避責任或其他機會主義行為誘惑的情況下,取得持續的共同收益。」
  • 契約化統領 矩陣式智治 紹興越城以「數位化改革」賦能社會治理...
    「越平安」小程序是紹興市越城區探索數字賦能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又一創新舉措。今年以來,越城區以黨建契約化為統領,全面深化數位化改革,高標準建設三級矛調體系,先行先試走出全域覆蓋、上下貫通的整體智治之路,平安建設實現「十五連冠」,成功奪得「一星金鼎」,工作經驗在全省數字賦能縣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推進會上作了介紹。
  • 從多維度認識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特徵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總的來看,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是指,黨委、政府、社會組織、公眾等多元治理主體共同打造社會事業的平臺,治理社會事務、提供公共產品。
  • 大觀:構建「一核為主·多元共治」的基層治理模式
    大觀:構建「一核為主·多元共治」的基層治理模式 2020-04-14 11:49:03   來源:安慶新聞網
  • 「綠網計劃」入選2020全國市場監管領域十大社會共治優秀案例
    會上,阿里巴巴和百度聯合發起的「綠網計劃」脫穎而出,入選2020年市場監管領域社會共治優秀案例,為十大社會共治優秀案例榜首。此次案例徵集聚焦「嚴守安全底線」等領域,重點強調調動社會力量構建社會共治監管格局,形成監管合力。
  • 數字社會展現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時代機遇——數字社會的治理邏輯
    、憑藉自己的手機就可以監督政府和伸張正義,進而使智慧政務、智慧司法成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時代機遇。平臺經濟模式是建立在對用戶信息數據的收集、控制、分析和使用基礎上的,這既要有基本的社會分享理念,也需要有可靠的信息權利保護,因此,需要以更為科學、更為合理、更為公平的權益平衡方式,來「重塑用戶個人與數據公司之間的信任與合作,建立數據使用的新秩序」,從而妥善經營所有參與者共同聯繫起來的網狀關係,「有效維持生態圈的利益平衡,並在平衡中攜手前進。」
  • ...計劃」公益行動入選2020全國市場監管領域十大社會共治優秀案例
    會上,阿里巴巴和百度聯合發起的「綠網計劃」脫穎而出,入選2020年市場監管領域社會共治優秀案例,為十大社會共治優秀案例榜首。圖示:「綠網計劃」公益入選市場監管十大社會共治優秀案例。市場監管領域社會共治大會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直屬的中國工商出版社主辦,旨在推進「社會共治」理念,創新監管方式,凝聚社會力量,打造社會共治智庫。此次案例徵集聚焦「嚴守安全底線」等領域,重點強調調動社會力量構建社會共治監管格局,形成監管合力。
  • 「綠網計劃」公益行動入選2020全國市場監管領域十大社會共治優秀案例
    會上,阿里巴巴和百度聯合發起的「綠網計劃」脫穎而出,入選2020年市場監管領域社會共治優秀案例,為十大社會共治優秀案例榜首。市場監管領域社會共治大會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直屬的中國工商出版社主辦,旨在推進「社會共治」理念,創新監管方式,凝聚社會力量,打造社會共治智庫。此次案例徵集聚焦「嚴守安全底線」等領域,重點強調調動社會力量構建社會共治監管格局,形成監管合力。
  • 貴州省思南縣思唐街道中和社區:「多元共治」,構建現代社區治理新...
    近年來,思唐街道中和社區創新探索「一核多元·五共五強」社區大鄰裡服務中心建設,推動社區治理規範化、體系化、現代化,形成「組織引領、多元共治、功能完善、鄰裡融合」的治理體系,構建共有共商共享共建共治的區域化黨建格局。
  • 2020年末,洞察網際網路大數據與社會治理的15個觀點
    11月12日,第四屆網際網路大數據與社會治理南京智庫峰會在南京市舉行,一眾專家學者與業界代表共同探討了數字生態賦能社會治理、推動數位化治理建設落地等話題。三是聚焦數字治理藍圖,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網絡治理、數字治理迎來了新的挑戰,為提高社會治理能力注入強大的動力。
  • 聚焦數字經濟動能 推進高效社會治理——社會各界積極評價中國互聯...
    新華社杭州11月24日電 題:聚焦數字經濟動能 推進高效社會治理——社會各界積極評價中國網際網路之治新華社記者餘俊傑、張璇「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11月23日至24日在浙江烏鎮舉行,千年水鄉烏鎮再次匯聚全球目光。
  • 浙江首創:數字賦能縣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精神,圍繞爭創社會主義先行省目標,樹立「利民為本、法治為基、整體智治、高效協同」的理念,堅持開拓創新、真抓實幹,全力推進數字賦能縣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著力加快「一中心四平臺一網格」基層治理體系迭代升級,進一步推動社會治理方式優化、手段更新、體制完善、能力提升,努力建設平安中國、法治中國示範區
  • 城市大腦3.0為城市治理打造數字基礎設施
    日前,多位專家學者在「有福之州,對話未來」活動「數字時代的城市治理現代化」論壇中表示,城市大腦3.0將為城市治理打造數字基礎設施。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雲智能數字政府事業部總經理許詩軍認為,中國城市治理的最大特點在於多目標性和不確定性。
  • 智能技術賦能智慧社會,國內外專家研討「人工智慧與社會治理」
    2020年8月21日, 2020全球智慧教育大會「人工智慧與社會治理論壇」在京召開。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的高校、科研機構、政府部門代表和企業界人士深入探討了智能技術如何與教育、醫療和養老等領域深度融合,為構建智慧社會提供了新視野、新思路、新路徑。
  • 陳根:社會治理的數位化轉型,還將面臨多少障礙?
    隨著當代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人工智慧和量子技術的發展,人類社會進入了信息社會的更高階段,即所謂的「大數據時代」或「新智能社會」。智能時代以人工智慧的發展為視角,強調機器智能與人腦智能、工業社會與信息社會的有機融合。萬物互聯、人機協同、群智開放、跨界融合、共創分享以及網絡空間實體化與現實生活數位化已經深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 第三屆(2020)網絡平臺治理論壇暨第五屆網絡治理青年論壇在天津...
    近日,「第三屆(2020)網絡平臺治理論壇暨第五屆網絡治理青年論壇」在天津財經大學成功召開。本次論壇以「網絡組織演化與平臺治理」為主題,突出在疫情防控與社會經濟恢復發展情境下,對中國網絡平臺治理的特徵與成效深入分析和探討,尤其是伴隨著新基建的快速推進,社交電商、線上辦公、C2M、直播帶貨與內容付費等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平臺化」已成為經濟數位化過程的一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