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國受災群眾新房落成,貼對子以表感恩

2021-01-08 平說江東史

今天,家住霞西鎮虹龍村的陳來生

就迎來了這件「喜事」。

家住霞西鎮虹龍村的陳來生一見面就緊緊拉住了鎮村幹部的手說道:「感謝黨和政府的關懷,感謝大家前來探望」。

8.10洪災中,陳來生的房屋都被衝毀了,他和老伴兩人都已七十多歲,想要靠自己的力量重建房屋實屬困難。但是在黨委政府的關懷下和災後救助房屋政策的幫助下,陳來生夫婦堅持不等不靠請來工匠,霞西鎮政府聯合村委及相關部門將房屋補償款發放到位,虹龍村村民也自發參與其中。大家共同築造的不僅僅是陳來生夫婦的新屋,也滋潤著霞西鎮所有受災群眾樹立重建家園的信心。

無情災有情人親友解囊廈落成

有黨堅強領導災後重建新家園

陳來生張貼起了大紅對聯,表達著重建新居的喜悅和對黨和政府的感謝 。

霞西鎮政府在災後重建工作中,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多措並舉、全力以赴做好災後重建工作。該鎮因災受損的農戶住房348戶,目前災後重建住房已開工94%,已完成66%。

相關焦點

  • 伽師地震受災群眾溫暖過春節
    貼春聯 掛燈籠 包餃子 看演出  ——伽師地震受災群眾溫暖過春節1月24日,在伽師縣第二小學安置點,受災群眾一起包餃子、看節目,共度除夕。  1月24日,一場文藝演出在伽師地震受災群眾安置點——臥裡託格拉克鎮第三小學舉行。  「好!」開場舞贏得熱烈的掌聲,觀眾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之情。「接下來,還有更多精彩節目,讓大家看個夠!」主持人和觀眾互動。  歌曲、相聲、小品、京劇……豐富的節目令觀眾時而陶醉在悠揚的歌聲與曼妙的舞姿中,時而又被詼諧幽默的語言節目逗得捧腹大笑。
  • 偉大的靈魂,寧國環衛工老人的生活
    8 家 晚 內景樂大爺在房間看電視,《寧國新聞》正在播放抗洪救災情況。樂大爺聚精會神的看著,看到受災群眾,心裡很難過。樂大爺轉身,在衣櫃裡翻找,拿出一個布包,慢慢的打開,有一匝人民幣。拿人民幣的手顫抖了幾下,又把布包放回原處。9 寧國城東郵政局 日 外景郵政局外人員進進出出,樂大爺騎車停穩,下車走進郵政局大門。
  • 湖南:因災倒房重建竣工已逾九成 確保受災群眾春節前搬進新居
    受龍捲風災影響,該村6戶村民房屋成為一片廢墟,在當地政府的統一規劃和救助下,大家建起了新房,周邊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得到改善。今年以來懷化先後遭受風雹、滑坡、洪澇等各類自然災害,全市共有161戶重建戶和3269戶損房維修戶納入恢復重建計劃。當地政府積極擔當主動作為,在政策宣傳、資金支持、指導服務上下功夫、延伸服務觸角,全力支持受災群眾重建美好家園。
  • 福貢縣1357戶5346人搬遷群眾入住新房
    3月25日,福貢縣縣城江西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舉行集中入住活動,通過動員宣傳,幾天來,來自全縣的1357戶5346人搬遷群眾走出大山,搬進新房,迎來新生活。縣委書記楊永鑄出席搬遷入住儀式並講話,縣委副書記、縣長李雪濤主持儀式。省發改委副主任徐紹文,縣四套班子領導李永傑、過建文、趙繼文、張奇武、李迎雨、陳勁松、趙文樂、李常智及州易地扶貧搬遷指揮部負責人出席儀式。
  • 用愛送行,銘傳高中安置點受災群眾平安回家
    用愛送行,銘傳高中安置點受災群眾平安回家 2020-08-01 10: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雙鞋墊表感恩
    納鞋墊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歷經剪樣、裱模、割墊等工序,還要一針一線地紡繡,但就黃義芬來說,層層疊疊的針線代表著她們一家對周禮江的感恩之情!黃義芬給周禮江繡鞋墊這事還得從2年前說起。在周禮江的幫助下,黃義芬家在2019年實施了一級危房改造,年底她們一家住進了新房。周禮江還自掏腰包,為李隆光家購買了衣櫃、櫥櫃、餐桌及床單等物品。黃義芬家的人居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沒有周書記,我們生活不會有這樣好。」為表達心意,黃義芬就為周禮江做了一雙鞋墊。
  • 山西受災群眾冬春救助按「分類救助重點救助」原則
    原標題:山西受災群眾冬春救助按「分類救助重點救助」原則省應急管理廳9月25日發布消息,受災群眾冬春救助今年按照「分類救助、重點救助」原則,優先考慮倒房重建戶、貧困戶、因災致貧返貧戶等特殊群體的救助。省應急管理廳、省財政廳《關於組織開展2020-2021年度全省受災群眾冬春救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開展調查摸底,精準掌握需救助人員數量、需救助時段、資金和物資需求數量等。各地應急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冬春期間災害形勢分析研判,明確重點區域和人群,重點關注貧困戶、因災致貧返貧戶、受災社會救助對象等特殊人群。
  • 四川冕寧:強降雨引發山洪 武警官兵協助安置受災群眾
    災情發生後,武警四川總隊涼山支隊派出165名兵力,擔負搜尋失聯人員、轉移安置受災群眾、搬運物資、搭建帳篷和維護現場秩序等任務。↑武警四川總隊涼山支隊官兵連夜搬運物資救助受災群眾。李結義 攝在大馬烏村,由於進村道路全是山路,武警官兵在路口下車後,需要人均負重25公斤,通過步行的方式將1200餘件物資搬運至村裡的受災群眾安置點。在靈山寺景區靈棲酒店安置點,武警官兵搭建了40頂帳篷,並開挖排水溝,安置靈山寺景區遊客及附近102名群眾。
  • 寧國雲梯畲族鄉的歷史變遷(上)
    寧國畲民遷入情況:畲民們移居寧國東部山區雲梯等地,始於清光緒年間,只有藍、雷、鍾三姓。據其族譜、歌謠記載和老人們的口口相傳,畲民移居寧國雲梯和繁衍情況如下:雲梯藍氏畲民主要有三支。浙江蘭溪宗祠保存的《藍氏宗譜》記載:清光緒年間,蘭溪藍氏遷入寧國雲梯白鹿村,繁衍至今已歷六代,家族現有人口近百人。
  • 四川丹巴:臨時安置點受災群眾生活井然有序
    丹巴融媒體提供中新網康定6月22日電 (劉忠俊 洛絨郎加 楚吳巴登)記者22日從四川丹巴縣委宣傳部獲悉,在「6·17」梅龍溝山洪泥石流災害中臨時過渡安置的7200餘名受災群眾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安置點帳篷已通電,生活必需品齊全,通訊全部恢復,供水、醫療等配套設施也已投入使用。
  • 汛情嚴重,受災群眾怎麼辦?河南省民政系統防汛救災保民生
    汛情嚴重,受災群眾怎麼辦?民政服務機構能否安全度汛?汛情就是命令,救助就是責任。河南省民政系統採取強有力措施,紮實做好民政領域防汛救災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安全。未雨綢繆 超前謀劃防汛救災習近平總書記對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後,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鮑常勇第一時間組織學習,要求認真學習貫徹總書記講話精神,未雨綢繆、超前謀劃防汛救災工作。
  • 新疆伽師縣地震受災群眾安置點飲食、醫療、住宿保障有力
    新華社烏魯木齊1月21日電(記者馬鍇、郝玉)截至20日,新疆喀什地區伽師縣6.4級地震已造成1人死亡、2人輕傷,當地已將處於危險地帶的4827名受災群眾轉移到3處安置點。記者走訪震中區和安置點時看到,武警、消防、應急等救災力量仍在進行後續危險排查,安置點群眾飲食、醫療、住宿保障有力。記者在位於震中的西克爾鎮走訪時看到,儘管大部分民房未受明顯損壞,但當地政府考慮到數天內連續發生2次地震,為規避後續可能出現的災害風險,決定迅速將受災群眾轉移安置。
  • 橫山馬坊村大爆炸事件受災群眾得到妥善安置
    經陝西省和榆林市、橫山縣政府緊張有序的工作,馬坊村特大爆炸事件中受災的群眾已基本得到妥善安置,情緒穩定。  在集中收治傷員的榆林市北方醫院、星元醫院、市第二醫院,記者了解到受傷人員已全部脫離危險,傷情基本穩定。各醫院在精心救治傷員的同時,還免費向傷員及陪護家屬提供飲食、生活必需品等。
  • 火災無情人有情 深圳邊檢總站慰問廣西三江縣歸美村受災群眾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火災無情人有情 深圳邊檢總站慰問廣西三江縣歸美村受災群眾&nbsp&nbsp&nbsp&nbsp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05月09日訊
  • 湖南精心做好受災群眾生活救助和倒損住房恢復重建工作
    精心做好受災群眾生活救助和倒損住房恢復重建工作防止因災致貧返貧華聲在線12月17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奉永成)記者從今天召開的全省受災群眾生活救助和倒損住房恢復重建工作視頻會上獲悉,今年我省遭遇多輪持續強降雨過程,導致多地受災。
  • 新疆伽師地震致1死2傷 4827名受災群眾轉移安置
    新華社烏魯木齊1月21日電(記者馬鍇、郝玉)截至20日,新疆喀什地區伽師縣6.4級地震已造成1人死亡、2人輕傷,當地已將處於危險地帶的4827名受災群眾轉移到3處安置點。記者走訪震中區和安置點時看到,武警、消防、應急等救災力量仍在進行後續危險排查,安置點群眾飲食、醫療、住宿保障有力。
  • 堅持防減救並重 強化全災種管理 全力以赴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
    那麼應急部門在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各地累計投入救助資金3.9億元,確保受災群眾有住所、有飯吃、有乾淨水喝、有病能醫治、有治安管理,確保災區社會安定、群眾情緒穩定。為進一步規範救災資金使用,紮實保障受災人員基本生活,省應急廳下發《關於加強自然災害救災(受災群眾救助)資金和物資管理使用的通知》,督促各地按照「專款專用、無償使用」的原則,快速、有序、精準地把救災資金用在受災群眾身上,確保應救盡救。三是堅持迅捷高效,強化物資保障。
  • ...推進災後恢復重建工作 確保有建房需求的受災群眾春節前搬進新居
    紅網時刻12月7日訊(記者 楊豔)記者今日從湖南省應急管理廳獲悉,截至11月底,全省因災倒房需重建已開工2326戶,開工率達100%,已竣工2011戶,確保有建房需求的受災群眾春節前搬進新居。今年湖南遭遇多輪持續強降雨過程,導致多地受災,全省受災範圍廣、災害損失大。災情發生後,省應急管理廳下發了《湖南省2020年受災困難群眾生活救助和因災倒損住房恢復重建實施方案》;省應急管理廳、省扶貧辦聯合印發了《關於做好因災返貧致貧摸底統計和幫扶工作的通知》,明確對房屋倒塌或嚴損貧困戶、因災致貧返貧戶等給予重點救助。
  • 「花樣年華」杯寧國論壇首屆青歌賽開賽
    □記者張瀚  7月10日下午,由寧國論壇(bbs.ngnews.cn)聯合市音樂家協會舉辦的寧國市首屆青年歌手大獎賽在花樣年華KTV舉行。第一場15名選手進行了預賽。  比賽當天吸引了很多市民到現場觀賽。一位姓徐的女士賽後告訴記者:「比賽很精彩,很有意義。想不到寧國真是人才濟濟啊,看了剛才的比賽,我也想報名參加了。」
  • 武漢已發放棉衣棉被1.3萬件 確保今年洪澇受災群眾溫暖過冬
    這也是確保武漢市受災困難群眾溫暖過冬,全面開展2020-2021年度冬春救助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今年以來,武漢遭遇時間長、強度大、降雨總量居歷史第二的梅雨期和長江漢口站水位居歷史第四的外洪,洪澇災害造成武漢市部分市民不同程度受災。為確保受災困難群眾溫暖過冬,武漢市提前啟動冬春救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