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車正式衝擊「科創板整車第一股」 重金布局三大科技領域

2020-12-25 極客網FromGeek
  • 人閱讀
  • 2020-09-01發布
  • 來源:科創板日報 何律衡

  • 相關關鍵詞

《科創板日報》(上海,研究員 何律衡)訊,周二(1日)盤後,上交所公告,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擬融資200億元。這意味著,吉利汽車將正式向「科創板整車第一股」發起衝擊。

據《科創板日報》記者6月報導,經吉利汽車確認,根據公司當時總股本98.13億股測算,若科創板發行成行,吉利汽車擬發行不超過17.32億股人民幣股份,這一發行體量在科創板上市公司中僅次於中國通號(新股發行18億股)。另據中金公司此前預測,吉利汽車計劃在科創板上市後跟沃爾沃汽車合併,並將於斯德哥爾摩上市。

雖然在新能源汽車等科技領域已有所布局,但吉利汽車作為整車企業,在其招股書尚未發布的當下,其科創屬性究竟落腳何處仍舊被籠罩在一片迷霧當中。

為此,《科創板日報》對吉利汽車近半年來在科技領域的布局進行了梳理,發現其不僅在已有布局的新能源車、移動出行等方面持續加碼,甚至還將其業務範圍延伸至航天領域,動作之大、跨領域之多令人咋舌。

重金布局三大科技領域

新能源車方面,6月曾有報導稱吉利旗下的高端電動汽車製造商Polestar,計劃大幅擴展在中國的門店,Polestar計劃從七月開始在中國交付Polestar 2新電動轎車;同月,吉利旗下新能源汽車直租出行平臺「小靈狗出行」獲6.877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本輪融資將用於加大研發測試、加大智能系統和車聯網相關技術投入、主機廠合作拓展、城市布局和渠道拓展等。

移動出行方面,今年4月,就在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甚囂塵上之時,財聯社從接近吉利集團人士處獨家獲悉,吉利集團戰投資部正在和相關機構接觸,洽談打包收購神州租車;當月,吉利汽車旗下的曹操出行北京公司註冊資本新增至1.6億元,增幅達220%,同時有消息稱曹操出行方面正在推行對吉利「幾何A」自動駕駛車輛的改裝,3月已啟動測試。

航天方面,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楊學良4月證實吉利將涉足「火箭」領域。財聯社記者當月晚些時候從吉利方面獲悉,目前,公司旗下時空道宇自主設計研發的首發雙星各分系統正樣產品已生產齊套,關鍵載荷完成地面應用驗證,即將轉入衛星裝配後的各項環境試驗,並將於6月進行星箭合體試驗,計劃在今年年底前搭載由航天科工研發製造的快舟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

6月,時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立方體衛星GeeSAT-10(01)首次登陸抖音直播間,面向市場售賣。GeeSAT-10(01)是一顆「身材小」的光學遙感立方星,重量僅為10公斤,售價1000萬元。據吉利方面介紹,GeeSAT-10(01)是國內首款可批量化生產、長期穩定工作、快速組網應用的立方星產品。

而就在科創板上市申請獲批的前一天,青島上合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經營範圍包含含衛星導航、人工智慧等。該公司由浙江時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持有,疑似實際控制人為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

「登科」或成轉折點

不過,重金布局的背後,吉利汽車背負的壓力並不小。

財報顯示,吉利汽車上半年實現營收368.2億元,同比下降23%;淨利潤23.2億元,股東應佔溢利22.97億元,同比下降43%;毛利率17.11%,較去年同期的17.8%微弱下滑。

汽車銷量方面,吉利汽車上半年整車銷量超53萬輛,同比減少19%。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92萬輛,同比下降約49%,但考慮到疫情之下中國市場整體汽車銷量的減少,吉利汽車的市佔率有所上升,從年初的6.51%上升至6.74%。

吉利汽車在財報中指出,儘管今年第二季度,中國汽車需求已經開始復甦,但復甦速度截止目前仍較預期更慢,且全球宏觀環境中仍存在短期不確定性,決定將2020年全年銷量目標從141萬輛下調約6%至132萬輛。而對於未來,吉利汽車更是直接用了「本集團有史以來最困難的一年」來判斷2020年的經營情況。

此前,吉利汽車曾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回A的背景是多方面的,從公司策略來說回A是一直有考慮的事情;近期科創板紅籌的細則出來了,公司也已經符合市值門檻等相關條件,加上國家政策鼓勵,回歸A股的基礎就有了。」

而在「有史以來最困難的一年」登陸科創板,對於背水一戰的吉利汽車來說,或將迎來真正的轉折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

相關焦點

  • 吉利汽車下周上會衝「科創板整車第一股」,回A擬募資200億
    根據安排,下周將至少審議21家公司的上會,這其中就包括了吉利汽車、極米科技等知名企業。思維造物衝擊創業板本周9月22日、23日的兩場上會完美收官,上會的共計6家公司悉數通關,拿到了創業板的入場券。下周,又將迎來新的徵程。
  • 最前線|吉利汽車科創板IPO審核狀態變更為「已問詢」,擬募資200億...
    9月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官網顯示,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汽車」)的科創板上市審核狀態變更為「已問詢」。這意味著,吉利汽車距離登陸科創板又近一步。吉利汽車最早在今年6月17日對外宣布「發行人民幣股份、在科創板上市」的計劃。
  • 吉利汽車:與吉利控股訂立總整車成套件及汽車部件購買協議
    吉利汽車與吉利控股訂立總整車成套件及汽車部件購買協議。近日,吉利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吉利控股訂立總整車成套件及汽車部件購買協議。購買協議為期三年至2023年12月31日止,據此,訂約方有條件同意本集團將向吉利控股集團購買吉利品牌(包括遠景X6車型等)旗下之整車成套件及汽車部件。
  • 吉利汽車申報科創板受理 選用紅籌上市標準
    新股上市9月1日,上交所受理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吉利汽車」)科創板上市申請,公司擬發行不超過17.32億股股份,募資200億元,投向新車型產品研發、前瞻技術研發、產業收購及補充流動資金等項目。目前,吉利汽車已在港股上市,此次發行成功後,其將成為A+H股公司。
  • 孚能科技正式登錄科創板完成上市
    7月17日,孚能科技正式登錄科創板完成上市,成為科創板新能源汽車鋰離子動力電池第一股,同時也是中國新能源車用「軟包鋰離子動力電池」第一股。截至上午收盤,股價報收29.72元/股,較發行價上漲86.92%,總市值超過300億元。
  • 科創板「電池一哥」牽手「準整車第一股」!這一路線或迎來發展機遇
    吉利科技和其控股的子公司及吉利商用車集團承諾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採購公司或合資公司生產的動力電池,每年採購量不低於其需求量的80%,採購價格不高於同類產品的市場售價;孚能科技承諾同等條件下將優先滿足吉利科技和其控股的子公司及吉利商用車集團的採購需求。
  • 招股說明書發布 吉利汽車登「科」指日可待
    目前,上交所官網上,吉利汽車科創板IPO審核狀態變更為「已受理」。如果按照平均3個月左右的上市周期來看,吉利有望在今年年末之前登陸科創板。業內人士認為,作為紅籌企業回歸A股的重要案例,吉利登陸科創板的時間可能比預計的12月更早。
  • 虹軟科技:科創板AI第一股的喜與憂
    文 / 小可目前,申請登錄科創板的企業已超過100家,但能讓各界一眼看上去就應該上科創板的企業不多,虹軟科技就是其中的一家。這家由留美海歸博士鄧暉創辦的企業,目前被很多人視為科創板AI第一股。科創板AI第一股,客觀地說,虹軟科技擔得起這個稱號。當然,在看到這家數字圖像處理技術大咖的強勁風頭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以及未來發展中存在的一些隱憂。
  • 吉利「登科」再進一步 「一哥」仍謀轉型
    9月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官網顯示吉利汽車科創板IPO審核狀態更改為「已受理」。這意味著吉利距離「登科」又進了一步。  此前多家車企均公開表示在籌備科創板上市,但目前只有吉利有實際進展。
  • 吉利汽車、京東數科、盛美半導體……來了解下科創板排隊的「高研...
    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科創板IPO數量和融資額分別為113家和274.6億,均為全球市場板塊第一。根據科創板的定位,已上市的企業涵蓋半導體、生物科技、信息技術等諸多領域,其中不乏業內「大咖」,如中芯國際、君實生物等,不僅體現出科創板對新經濟企業的包容性,也帶來了引領性和示範性。
  • 吉利的「陽謀」:高舉科技大旗,由汽車製造轉型科技出行公司
    今天(9月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披露了《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其中顯示,吉利此次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1,731,666,448股,每股面值0.02港元。吉利汽車即將成為又一家在A+H股上市的汽車企業,同時也將成為登陸科創板的第一家汽車企業。然而,吉利汽車的野心遠不止於此。
  • 中國汽車領域中的大品牌之一,吉利汽車的科技技術
    說到吉利汽車相信我們中的每一位家人都不會覺得陌生,都會覺得它也是我們中國汽車領域的一個驕傲,大家知道一開始吉利是做什麼的嗎?他們最早的車不是我們現在所見的小車,最初的車他們主要是生產摩託車的,造出當年的第一輛豪華踏板式摩託車的就是我們如今看見的吉利,他們是從1997年才進入轎車之旅的。
  • 禾賽科技叩響科創板大門 打破境外公司壟斷 衝擊國內雷射雷達第一股
    原標題:禾賽科技叩響科創板大門 衝擊國內雷射雷達第一股 行業正迎上市熱潮  2020年對雷射雷達行業而言,是重要的一年。  而在國內,上海禾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禾賽科技」)率先打響了衝擊「雷射雷達第一股」的槍聲。據上交所披露,禾賽科技科創板申報材料已於1月7日獲受理,公司擬募資20億元,投向智能製造中心項目、雷射雷達專屬晶片項目以及雷射雷達算法研發項目。
  • 科創板日報:科創50指數收跌2.42% 吉利汽車IPO審核狀態變更為「已...
    具體到個股看,綠的諧波預計淨利潤增幅最高。公司預計前三季淨利潤增幅中值為87.93%。科創板165家企業半年報:六成公司營收、淨利潤雙增截至8月31日,A股科創板165家上市企業披露了今年上半年業績,六成公司營收、淨利潤雙增,研發投入持續快速提升。在行業板塊領域,生物醫藥、集成電路行業表現尤為亮眼。
  • 吉利汽車拉升漲近8% 市值突破1900億
    吉利汽車拉升漲近8%,市值突破1900億。相關報導:吉利汽車衝刺科創板:產能利用率下滑逆勢擴張 新能源變局再啟?自從科創板開板以來,想要搭乘科創板「順風車」的企業便越來越多,其中不乏知名企業。吉利汽車正是其中之一。
  • 「智能電動汽車專題」中國老牌民企:吉利控股,自主車企勵志逆襲
    ,從早先通過5萬元兩廂車打破中國汽車奢侈品形象,到18億美元併購沃爾沃上演蛇吞象,通過持續全球投資併購,擁有10餘個全球知名品牌,打造了「吉利汽車王國」,如今又與時俱進,積極布局汽車「新四化」,進入吉利科技時代
  • 卡門內參 | 蔚來汽車的三段「婚姻」;特斯拉挺進大眾「心臟」
    經歷過共享單車、網約車的貼身肉搏戰之後,美團CEO王興進一步將觸角延伸至移動出行領域,面對不容錯過的智能電動車革命,在諸多新造車玩家中,王興選擇重金押注理想汽車,進一步擴大美團的出行版圖。吉利汽車率先進入科創板上市倒計時9月1日下午,上交所信息披露顯示,已經受理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科創板上市申請。而在兩個半月前的6月17日,吉利汽車官方首次正式披露要回歸A股,並瞄準科創板,有望成為「科創板整車上市第一股」。盯上科創板的不只是吉利。
  • 新能源車行業加速,吉利汽車(00175)已領跑一個身位
    不過在汽車製造和新能源汽車板塊中,個股的表現也有明顯差異。那麼吉利汽車為何可以乘風而起,創下新高呢?自主品牌龍頭,核心科技領先智通財經APP觀察到,《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核心內容,在於將汽車「新四化」的發展戰略具象化,在技術創新領域深化「三縱三橫」研發布局,未來堅持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的發展方向。
  • 上汽領投威馬汽車,「科創板新能源第一股」就要來了?
    近日,威馬汽車宣布D輪融資完成,領投方來自於上汽,威馬預計於近兩周完成工商變更,投資總額5億元。據悉,D輪融資完成之後,威馬將搶灘「科創板新能源第一股」。近日,威馬汽車公布智能化聯盟,將採用高通驍龍第三代數字座艙平臺,應用車型將在2021年初量產。此外,在自動駕駛晶片方面,威馬將與紫光集團合作;軟體方面,威馬也將搭載百度AVP自主泊車技術,應用車型在2021年初量產上市。
  • 吉利汽車科創板IPO獲受理 嘉合勁威獲數千萬美金戰略投資
    《科創板日報》(上海,鄭嘉維)訊,今日科創板晚報主要內容有:歐菲光被美國大客戶剔除供應鏈名單等信息為不實傳聞;瀚川智能:張洪銘減持73.68萬股,減持數已過半;吉利汽車科創板IPO獲受理;國微思爾芯完成新一輪重磅級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