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創板日報 何律衡
《科創板日報》(上海,研究員 何律衡)訊,周二(1日)盤後,上交所公告,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擬融資200億元。這意味著,吉利汽車將正式向「科創板整車第一股」發起衝擊。
據《科創板日報》記者6月報導,經吉利汽車確認,根據公司當時總股本98.13億股測算,若科創板發行成行,吉利汽車擬發行不超過17.32億股人民幣股份,這一發行體量在科創板上市公司中僅次於中國通號(新股發行18億股)。另據中金公司此前預測,吉利汽車計劃在科創板上市後跟沃爾沃汽車合併,並將於斯德哥爾摩上市。
雖然在新能源汽車等科技領域已有所布局,但吉利汽車作為整車企業,在其招股書尚未發布的當下,其科創屬性究竟落腳何處仍舊被籠罩在一片迷霧當中。
為此,《科創板日報》對吉利汽車近半年來在科技領域的布局進行了梳理,發現其不僅在已有布局的新能源車、移動出行等方面持續加碼,甚至還將其業務範圍延伸至航天領域,動作之大、跨領域之多令人咋舌。
重金布局三大科技領域
新能源車方面,6月曾有報導稱吉利旗下的高端電動汽車製造商Polestar,計劃大幅擴展在中國的門店,Polestar計劃從七月開始在中國交付Polestar 2新電動轎車;同月,吉利旗下新能源汽車直租出行平臺「小靈狗出行」獲6.877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本輪融資將用於加大研發測試、加大智能系統和車聯網相關技術投入、主機廠合作拓展、城市布局和渠道拓展等。
移動出行方面,今年4月,就在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甚囂塵上之時,財聯社從接近吉利集團人士處獨家獲悉,吉利集團戰投資部正在和相關機構接觸,洽談打包收購神州租車;當月,吉利汽車旗下的曹操出行北京公司註冊資本新增至1.6億元,增幅達220%,同時有消息稱曹操出行方面正在推行對吉利「幾何A」自動駕駛車輛的改裝,3月已啟動測試。
航天方面,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楊學良4月證實吉利將涉足「火箭」領域。財聯社記者當月晚些時候從吉利方面獲悉,目前,公司旗下時空道宇自主設計研發的首發雙星各分系統正樣產品已生產齊套,關鍵載荷完成地面應用驗證,即將轉入衛星裝配後的各項環境試驗,並將於6月進行星箭合體試驗,計劃在今年年底前搭載由航天科工研發製造的快舟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
6月,時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立方體衛星GeeSAT-10(01)首次登陸抖音直播間,面向市場售賣。GeeSAT-10(01)是一顆「身材小」的光學遙感立方星,重量僅為10公斤,售價1000萬元。據吉利方面介紹,GeeSAT-10(01)是國內首款可批量化生產、長期穩定工作、快速組網應用的立方星產品。
而就在科創板上市申請獲批的前一天,青島上合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經營範圍包含含衛星導航、人工智慧等。該公司由浙江時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持有,疑似實際控制人為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
「登科」或成轉折點
不過,重金布局的背後,吉利汽車背負的壓力並不小。
財報顯示,吉利汽車上半年實現營收368.2億元,同比下降23%;淨利潤23.2億元,股東應佔溢利22.97億元,同比下降43%;毛利率17.11%,較去年同期的17.8%微弱下滑。
汽車銷量方面,吉利汽車上半年整車銷量超53萬輛,同比減少19%。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92萬輛,同比下降約49%,但考慮到疫情之下中國市場整體汽車銷量的減少,吉利汽車的市佔率有所上升,從年初的6.51%上升至6.74%。
吉利汽車在財報中指出,儘管今年第二季度,中國汽車需求已經開始復甦,但復甦速度截止目前仍較預期更慢,且全球宏觀環境中仍存在短期不確定性,決定將2020年全年銷量目標從141萬輛下調約6%至132萬輛。而對於未來,吉利汽車更是直接用了「本集團有史以來最困難的一年」來判斷2020年的經營情況。
此前,吉利汽車曾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回A的背景是多方面的,從公司策略來說回A是一直有考慮的事情;近期科創板紅籌的細則出來了,公司也已經符合市值門檻等相關條件,加上國家政策鼓勵,回歸A股的基礎就有了。」
而在「有史以來最困難的一年」登陸科創板,對於背水一戰的吉利汽車來說,或將迎來真正的轉折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